03.07 磁共振那麼清楚,副作用又小,為什麼還要做對人體傷害非常大的CT?

起源與歸宿


作為一名放射科醫生,這兩種檢查我們再熟悉不過,首先想替CT喊個冤,雖然CT檢查是存在輻射的,但是隨著CT技術的發展,設備越來越先進,人們做一個CT檢查所接受的輻射劑量也越來越小。其次,輻射對身體是有一定的危害性,但是受檢者並不是長期或大劑量受照射,所以做一次CT檢查就致癌的概率小之又小,所以,CT檢查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可怕。

接下來我們說一說核磁檢查,在許多非醫療工作者的心目中,核磁檢查不但高大上,而且無所不能,屬於影像學檢查的終極大boss。的確,核磁的優點數不勝數,核磁沒有電離輻射、核磁對於血管的顯示可以不需要對比劑、核磁的軟組織分辨率高,對於很多肌肉、韌帶的顯示優於CT,而且核磁對於許多病變的臨床分期、病變的周圍侵犯及遠處轉移的評估都優於CT檢查,尤其對於顱內大多數病變,核磁比CT更具有優勢。

但是核磁還是有很多侷限性的:

1.核磁檢查是有很多禁忌症的,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做核磁檢查,例如心臟起搏器植入的患者、幽閉恐懼症的患者等等。2.核磁檢查相對價格較高,而且多數醫院的核磁檢查都採取預約制度,並沒有急診,所以危急情況下並不能及時的接受核磁檢查並確診,會影響疾病的治療,甚至危及生命。而CT檢查24小時向急診敞開大門,全年無休。而且CT的掃描速度較核磁快,同樣是頭顱掃描,CT需要1-2分鐘,而核磁卻需要30分鐘,在危急情況下,時間就是生命啊!3.核磁並不是對所有的病變都顯示的好,例如對於肺內細微病變的顯示、骨的顯示、鈣化的顯示及急性出血的顯示等不及CT,尤其對於肺部病變,CT擁有絕對優勢;還有一個例子就是冠脈檢查,目前仍然主要依靠冠脈CTA,而核磁尚處於研究階段。

另外,核磁檢查受線圈的侷限,並不能進行快速的全身掃描,對於一些臨床的特殊需要,不能很好的滿足;還有核磁的層厚較CT厚,一些微小的病變存在漏診風險。

總結起來,兩種檢查各有各的好,不能相互取代。根據臨床需要,做最適當的檢查,得出最準確的診斷是影像學檢查最大的意義。


放射科楊大夫


作為胸部腫瘤外科的醫生,看到這個問題,總感覺提問的真的很專業、很靠譜!

核磁共振(MRI)和CT的原理不再贅述,相信大家在更為專業的影像學介紹中有所瞭解了。我只針對胸外科領域(肺、食管、縱膈軟組織、胸壁及骨性組織)按照提問的順序做一簡單的回答:

1.“磁共振那麼清楚”,真的那麼清楚嗎?清楚不清楚是要看我們分析的部位!

胸外科常見的肺實質病變(含肺炎、肺結核):對於較小斑點、片狀病灶則顯示稍差;對於緊靠縱隔、肺門區的中央型肺癌,MRI均能清楚顯示,並通過脂肪間隙分辨癌腫是侵犯還是緊鄰;對癌腫殘留、復發與放療後纖維化的鑑別,更優於CT;縱隔病變:能清楚地分辨縱隔的實性和囊性腫瘤。因此在淋巴瘤的隨訪中,MRI優於CT;縱隔肺門淋巴結腫大:一般炎症較腫瘤所致的信號強度增高要明顯些;胸膜疾病:MRI可顯示各種類型的胸腔積液,同時可根據信號的強弱分辨出漏出液、滲出液和出血。對胸膜間皮瘤及腫瘤是否侵犯心包、縱隔的判斷要比CT敏感。

但是!氣管、支氣管:在T1、T2加權像上氣體無信號呈黑色。氣管、支氣管壁在T1像上為中等信號,在T2加權像上粘膜呈高信號,平滑肌及軟骨環仍為低信號。血管腔內也無信號,有時與支氣管無法鑑別; 肺實質: 肺內的氣體、構成肺紋理的血管和支氣管均呈黑色,故不能在圖像上顯示!如此這般,對於肺癌這種目前第一位的惡性腫瘤,核磁共振檢查有明顯的“硬傷” !

MRI的優點主要在肺門和縱隔,且可多方位成像,對確定腫瘤的範圍及血管受累情況有獨到之處,可作為胸部疾病的輔助檢查方法;臨床中,其實我們有更為積極的選擇—“胸部增強CT”,既可顯示血管的影像,又能對比普通CT影像判斷病灶的“強化”“血管穿通”等等;當然您會吐槽,核磁共振也在不斷髮展。但是就目前胸外科醫生的閱片習慣而言,CT是最為直觀的“清晰”,利用特殊的軟件完全可以生成“彩色的三維重建”圖像。目前早期肺癌的3D指導的手術計劃蒸蒸日上,但各種軟件、DICOM數據採集還是針對CT影像為主;胸外科醫生多年的閱讀CT的習慣和細節的鑽研有時已經媲美放射科專業診斷;這種“臨床+CT+手術+抗腫瘤治療”才是合格的腫瘤外科醫生!

2.核磁共振副作用小?

什麼是副作用?僅僅是放射線嗎?錯!

不說核磁共振對於一些金屬異物等等的限制,單說掃描的時間過長、噪音過大便是“硬傷”,我曾經主管的病人中途歇斯底里中斷檢查,便是這種“幽閉恐懼症”的典型!過長時間的掃描對於一些年老體弱,咳血、呼吸困難、嚴重食管反流的胸外科病人會不會導致檢查中的“意外”發生呢?其實“副作用”只是相對的,就如每種藥物的副作用的描述。

因此,我們選擇核磁共振也好、CT也罷,只是對於您疾病個體化最為適合做出的方案,相信專科醫生才能“事半功倍”,即使更為高端的PETCT就能診斷所有疾病嗎?更為快速、低劑量的螺旋CT日新月異,但這種“放射線的硬傷”不可否認。如果作為兒童,當然應該選擇本無放射線的MRI,但面對哭鬧不配合的情況下,即使有些許的“放射”但能最快速的診斷疾病才是我們理智的選擇!您說對嗎?

絕不可否認核磁共振,以上所說只是“胸外科”的疾病特點。但對於神經疾病、軟組織疾病等等領域,核磁共振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就如我們“肺癌射頻消融”後腫塊的觀察評判,如果沒有增強核磁共振的評判如何知道射頻後組織壞死的程度和殘留!

臨床醫學嚴謹、分科細緻,但是無論選擇何種檢查手段,都是我們負責任的作出對您疾病的選擇!

我的回答,您滿意嗎?其實,這個問題的完全回答足以寫滿厚厚一本......


侯醫生的柳葉道仁心


做CT也就300塊左右!而做核磁共振最少也得700塊,貴的得到1200塊!這是成倍的差距!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做核磁共振,畢竟像題目問的,副作用小,但是做核磁共振耗時較長,排隊的人比較多,有的人做檢查來的稍微晚點,可能就得排到下午三四點鐘了!大醫院往往都是這樣!而核磁共振主要是針對大病,或者是城裡人,再或者是能夠報銷一部分費用的農村人才會選擇做核磁共振!

像一般的農村人,沒有啥大病,誰捨得花那麼多錢去做核磁共振啊!還是選擇做便宜的CT吧!在他們心裡效果都是一樣的!一輩子省吃儉用掙不了幾個錢,最後把錢都扔進醫院,誰也不希望看到這樣的事情!

生活就是這樣,啥也不怕,就怕得病,辛辛苦苦一輩子其實真的不容易!醫院啥時候能改革啊!生病住院費比住賓館還貴,手術費比出國旅遊還貴,為什麼就不能便宜一點呢!眼睜睜看著某些人因為沒錢看病在家等待死亡的召喚,做兒女的,做父母的,做朋友的,目睹這一切,這心裡是一個啥樣的滋味!

真希望我們的國家能夠變得富強起來,到時候我們的醫院免費給人看病,哪怕只是針對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免費,這也是為下一代減少負擔呢!還是祝福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我們國家越來越強大吧!


可樂男孩


核磁共振(MRI)又叫核磁共振成像技術。是繼CT後醫學影像學的又一重大進步。其基本原理:是將人體置於特殊的磁場中,用無線電射頻脈衝激發人體內氫原子核,引起氫原子核共振,並吸收能量。在停止射頻脈衝後,氫原子核按特定頻率發出射電信號,並將吸收的能量釋放出來,被體外的接受器收錄,經電子計算機處理獲得圖像,這就叫做核磁共振成像。MRI提供的信息量不但大於醫學影像學中的其他許多成像術,而且不同於已有的成像術,因此,它對疾病的診斷具有很大的潛在優越性。它可以直接作出橫斷面、矢狀面、冠狀面和各種斜面的體層圖像,不會產生CT檢測中的偽影;無電離輻射,對機體沒有不良影響。

MRI幾乎適用於全身各系統的不同疾病,如腫瘤、炎症、創傷、退行性病變以及各種先天性疾病的檢查。對顱腦、脊椎和脊髓病的顯示優於CT。在骨、關節與軟組織病變的診斷方面,磁共振成像由於具有多於CT數倍的成像參數和高度的軟組織分辨率,使其對軟組織的對比度明顯高於CT。它可不用血管造影劑,即顯示血管的結構,故對血管、腫塊、淋巴結和血管結構之間的相互鑑別,有其獨到之處。它還有高於CT數倍的軟組織分辨能力,敏感地檢出組織成份中水含量的變化,因而常比CT更有效和更早地發現病變。MRI能清楚、全面地顯示心腔、心肌、心包及心內其它細小結構,是診斷各種心臟病以及心功能檢查的可靠方法。

現在回到正題,既然MRI 那麼好,為何不淘汰CT呢,原因在於MRI也有不少的缺點:1.成像速度慢,1.5T的MRI做一個部位的成像至少得10-20分鐘,包括擺位,如果做一個增強MRI,還需要注射造影劑,花費時間更多,因此MRI每天做的病人非常有限;

2.在檢查過程中,病人自主或不自主的活動可引起運動偽影,影響診斷,尤其是胸部及腹部MRI會存在運動偽影干擾,不適用於急診及危急重病人,因此看肺部炎症、肺部腫瘤、腹部肝膽脾胰及淋巴結等實質性臟器行CT檢查更合適;

3.由於MRI機器相當於一個巨大的磁鐵,因此有心臟起搏器、體內有鋼板或者其他金屬材質異物的患者均不能行MRI檢查。

4.MRI軟組織分辨率高於CT,但它的空間分辨率不及CT。

5.由於鈣化灶、結石及骨皮質不含氫質子或者含量極少,MRI對鈣化、結石及骨皮質不敏感,故不能產生足夠的MRI信號。

6.最重要的一點,MRI機器貴,成像慢,自然做MRI比CT貴的多。

因此,在臨床上,CT仍發揮著巨大的作用,CT在急診的顱腦外傷,腦出血、肝脾破裂、肺腎挫傷、主動脈夾層、主動脈瘤等診斷中及其重要,能夠快速檢查,讓醫生快速作出診斷。64排CT可以對全身各個部位的血管進行檢查,如頭頸部血管成像、主動脈成像、肺動脈成像、下肢血管成像、冠脈成像與冠脈造影比毫不遜色。還可以進行仿真結腸鏡及仿真支氣管鏡檢查。

總之,CT在各個科室的疾病診斷中不可或缺,MRI不可能完全替代CT檢查。


胡洋


首先,CT的確存在一定量的輻射,但是並非像題目中所說的,對人體傷害非常大。畢竟我們只是為了進行必要的檢查,沒人會天天沒事吃飽了來個CT照照。正常人一般一年做個一次兩次一次並不會對人體造成明顯的傷害。

那麼,CT檢查的優點有哪些呢?

首先,CT檢查速度很快,只需要1分鐘不到就可以掃描完成, 而且CT檢查對骨折,出血異常密度敏感, 對肺部的異常也比較敏感,主要原因,就是CT的價格便宜,一般來說平掃200多一個部位。老百姓大部分都可以承擔得起。


而核磁這種檢查方法,首先從價格上來說,比起CT要貴了不少,最起碼也要六百以上,甚至檢查一下了就要上千元,對於有的病人來說,實在有點難以承受,醫生們也會處於這方面的考慮,如果做CT可以解決的,那麼不會再重複做核磁。

當然,核磁貴,也有他貴的道理。核磁因為是沒有電離輻射,所以檢查對於人體是安全的。但是也並非所有人都可以做核磁,如果身體裡面有金屬,是不能做的。為什麼婦科醫生貴提醒女性,放置節育環的女性絕經後最好把環取出來,這樣萬一將來你需要做核磁檢查,就不必再去急吼吼地先取環了!


婦產科女司機颯姐


作為腫瘤科醫生,對就診患者做影像學檢查是再常見不過的了。我從自身行醫過程中給大家簡單說一說醫生選擇的檢查手段……很多專家已經把MR與CT的區別,成長原理,各自的利弊講的都很全面了,並且千差萬別,同出一轍。我從自身臨床工作中,針對腫瘤這一特殊性給大家介紹一下———

CT是最常用,最普遍的檢查方式對於腫瘤患者來說,及時發現問題是非常關鍵的。對於初次就診的患者,無論症狀輕重,醫生都希望患者能儘早的尋找到原發病灶。那麼,CT就是90%—95%的患者首選檢查手段。因為它成像速度快,預約時間短,即使需要增強的話也能在最短時間內完成。這樣對患者的確診起到了極大的幫助。

MR作為某些腫瘤的首選檢查,大部分作為輔助


作為首選的檢查,比如腦腫瘤,脊髓腫瘤,椎體轉移瘤,直腸癌,宮頸癌等!

而臨床中,大部分是作為確診後的輔助。比如直腸癌來說,大部分是做CT後發現病變,然後要用核磁來進一步分辨軟組織界限,更好的臨床分期,指導醫生的診療方案。

腫瘤患者到底該選擇CT還是MR檢查,還需要隨時根據腫瘤患者的病情,一般狀態,病人的接受程度等等來進行綜合評估。所以,就需要醫生的綜合考量之後,給患者最佳的建議!


春雷醫生


首先,要糾正一個錯誤的觀念,CT的傷害並不是大家想象的那麼大,CT確實有一定的輻射,但遠遠達不到致癌的危險。你坐飛機還有輻射呢?坐幾次飛機就等於做一次CT的輻射量。每年做一到兩次CT是沒有問題的,而且,現在還有低劑量的CT檢查,輻射劑量更小。

其次,核磁共振確實沒有輻射,但是MRI檢查也是有缺陷的,並不是所有的組織和器官都適合MRI檢查。總的來說,MRI有以下缺陷:

(1)體內有金屬,不適合MRI檢查

MRI的原理是利用磁場,如果體內有一些可以導磁的金屬,是不能做MRI檢查的,例如避孕環,金屬牙齒,心臟起搏器等等。

(2)含氣體的臟器和運動的器官不適合MRI檢查

肺裡面還有氣體,不適合MRI檢查,胃腸道和心臟是在一直運動的器官,也不適合MRI檢查。

(3)MRI檢查比較昂貴

一般來說,MRI檢查費用是CT檢查的一倍,偏貴,限制了MRI的廣泛應用。

(4)MRI檢查費時

做一個MRI檢查是比較費時的,可能需要半個小時左右,導致MRI預約時間長,限制了MRI的應用。而且,如果是老人或者小孩,不懂的配合,也很難完成MRI檢查,還有一些幽閉恐懼症的患者,也是不適合MRI檢查的,因為你要待在一個機器裡面很長的時間。

所以,MRI檢查並不是萬能的,有些患者並不適合做MRI檢查,醫生會根據實際情況,開具最適合的檢查。


普外科曾醫生


一、作用原理區別

我們需要知道核磁和CT各自的用途有什麼區別,最大的區別是核磁對軟組織結構的分辨率高,比如肌肉、關節等,這是它的優勢。而CT和X射線的原理一樣,都是對組織密度進行成像的,密度大的,比如骨頭,成像就是白色的,密度低的,比如肺,成像就是偏黑的。CT是和X線不同,CT是橫斷面的,所以可以對組織周邊進行成像,但對軟組織的分辨率卻不高。 所以如果要著重檢查軟組織,是首選MR的

二、價格和時間

MR無疑比CT貴很多,而且用時大概是10-20分鐘,增強的話會再多一倍時間,所以需要提前預約時間 CT就很快,由於CT是螺旋多排的,線圈轉一圈就可以掃很多層,所以一般全程下來也就2分鐘左右,可以解決大多數問題了 所以一般首選還是CT,“殺豬不用宰牛刀”嘛!!!

三、傷害

核磁無疑是對人體沒有傷害的,CT的輻射量其實也不大,在人體接受範圍之內,所以沒必要“談CT色變”噢


蚯蚓與滑蛋


磁共振(MRI)有很多優勢,對中樞神經系統,脊柱,腹部,子宮,前列腺,小關節,以及軟組織的分辨率高,對病變檢出率高。

MRI並不是適用於所有病人:

1,金屬置入術後,心臟起搏器是MRI的絕對禁忌症,血管支架,骨折術後固定鋼釘現在很多材料都是鈦合金材料,沒有磁性,但金屬材料在磁場中會發熱,不利於傷口癒合;

2,MRI不適用急重症患者,檢查時間長,檢查床,心電監護是絕對不能進入MRI檢查室,不利於患者急救;

3,不是適用於急診病人,急性蛛網膜下腔出血,顱骨骨折,MRI不能清楚顯示,容易漏診,誤診。MRI檢查時間長,通常需要排隊預約,不適用於緊急病人;

4,幽閉恐懼症病人及懷孕期者不適用於MRI;

CT也是有很多優勢的,CT掃描時間短,對患者適應範圍廣。

對顱腦外傷病人的腦出血及外傷骨折檢出率高。

對肺部的病灶檢出率高。

隨著技術的發展,低劑量CT技術的運用越來越廣泛,輻射劑量也越來越小,只要不頻繁做CT,對人體的影響是很小的。

在選擇檢查方式前還是要結合自身情況,根據醫生建議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檢查。


康駿朋醫生


磁共振和CT機外觀看起來差不多,原理卻是截然不同的。

磁共振是將人體置於特殊的磁場中,引起氫原子核共振,並吸收能量。在停止射頻脈衝後,氫原子核按特定頻率發出射電信號,並將吸收的能量釋放出來,外部傳感器接受能量信號,經計算機處理生成圖像。

CT利用X線圍繞人體的某一部位作從多個角度進行照射,經過計算機分析得到組織的斷層圖像,克服了普通X線檢查組織影像互相重疊的問題。

CT和磁共振檢查各有優缺點。

1 CT檢查速度快,檢查一個部位大約只需要1分鐘。而磁共振至少需要30分鐘以上。如果用於急救和多部位掃描,CT快速方便的優勢就更為明顯。一般醫院CT室都是24小時值班,而磁共振室檢查沒有夜診,需要預約排隊。

2 CT價格便宜。磁共振機購置和維護成本遠遠高於CT機,而且由於檢查速度慢,患者數量相對要少得多,平攤成本也會更高。雖然隨著技術的普及,其檢查價格將來會越來越低,但是目前來說,CT檢查價格還是有明顯的優勢。

3 某些部位和疾病的檢查,CT比磁共振更清楚。肺部病變,骨骼病變,腦出血,胃腸道檢查。CT比磁共振的效果都更好。冠狀動脈的CT造影掃描,目前磁共振還不能替代CT檢查。CT增強掃描對於判斷髮現血供豐富的腫瘤,也比磁共振更有優勢。

4 某些患者不適合磁共振檢查。 磁共振檢查時間長,而且噪音巨大。有幽閉恐懼症的患者不適合檢查。體內有金屬植入物的患者,也要慎重。比如有心臟起搏器的患者,也是不適合檢查的。

5 CT和磁共振的影像有時需要互為補充。由於成像原理不同,CT和磁共振形成的影像並不是一樣的。同一個病變在兩種檢查方法下,會呈現出不同的特點,這對於我們判斷病變的性質是更有幫助的。這也是為什麼有時醫生要求兩種檢查都要做。

總結

磁共振相對CT檢查的優勢,主要在於對軟組織、肌肉、神經組織等解析度更高。而X線對於這些組織穿透力過強,所以分辨能力要差一些。而CT機的主要優勢在於適用範圍更廣、檢查速度快,價格更低、普及率更高。CT機的輻射量也沒有大家想得那麼可怕,肯定是在安全的劑量範圍內。而且隨著技術的進步,輻射量也一定會進一步降低。目前來講,CT檢查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