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磁共振那么清楚,副作用又小,为什么还要做对人体伤害非常大的CT?

起源与归宿


作为一名放射科医生,这两种检查我们再熟悉不过,首先想替CT喊个冤,虽然CT检查是存在辐射的,但是随着CT技术的发展,设备越来越先进,人们做一个CT检查所接受的辐射剂量也越来越小。其次,辐射对身体是有一定的危害性,但是受检者并不是长期或大剂量受照射,所以做一次CT检查就致癌的概率小之又小,所以,CT检查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可怕。

接下来我们说一说核磁检查,在许多非医疗工作者的心目中,核磁检查不但高大上,而且无所不能,属于影像学检查的终极大boss。的确,核磁的优点数不胜数,核磁没有电离辐射、核磁对于血管的显示可以不需要对比剂、核磁的软组织分辨率高,对于很多肌肉、韧带的显示优于CT,而且核磁对于许多病变的临床分期、病变的周围侵犯及远处转移的评估都优于CT检查,尤其对于颅内大多数病变,核磁比CT更具有优势。

但是核磁还是有很多局限性的:

1.核磁检查是有很多禁忌症的,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做核磁检查,例如心脏起搏器植入的患者、幽闭恐惧症的患者等等。2.核磁检查相对价格较高,而且多数医院的核磁检查都采取预约制度,并没有急诊,所以危急情况下并不能及时的接受核磁检查并确诊,会影响疾病的治疗,甚至危及生命。而CT检查24小时向急诊敞开大门,全年无休。而且CT的扫描速度较核磁快,同样是头颅扫描,CT需要1-2分钟,而核磁却需要30分钟,在危急情况下,时间就是生命啊!3.核磁并不是对所有的病变都显示的好,例如对于肺内细微病变的显示、骨的显示、钙化的显示及急性出血的显示等不及CT,尤其对于肺部病变,CT拥有绝对优势;还有一个例子就是冠脉检查,目前仍然主要依靠冠脉CTA,而核磁尚处于研究阶段。

另外,核磁检查受线圈的局限,并不能进行快速的全身扫描,对于一些临床的特殊需要,不能很好的满足;还有核磁的层厚较CT厚,一些微小的病变存在漏诊风险。

总结起来,两种检查各有各的好,不能相互取代。根据临床需要,做最适当的检查,得出最准确的诊断是影像学检查最大的意义。


放射科杨大夫


作为胸部肿瘤外科的医生,看到这个问题,总感觉提问的真的很专业、很靠谱!

核磁共振(MRI)和CT的原理不再赘述,相信大家在更为专业的影像学介绍中有所了解了。我只针对胸外科领域(肺、食管、纵膈软组织、胸壁及骨性组织)按照提问的顺序做一简单的回答:

1.“磁共振那么清楚”,真的那么清楚吗?清楚不清楚是要看我们分析的部位!

胸外科常见的肺实质病变(含肺炎、肺结核):对于较小斑点、片状病灶则显示稍差;对于紧靠纵隔、肺门区的中央型肺癌,MRI均能清楚显示,并通过脂肪间隙分辨癌肿是侵犯还是紧邻;对癌肿残留、复发与放疗后纤维化的鉴别,更优于CT;纵隔病变:能清楚地分辨纵隔的实性和囊性肿瘤。因此在淋巴瘤的随访中,MRI优于CT;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一般炎症较肿瘤所致的信号强度增高要明显些;胸膜疾病:MRI可显示各种类型的胸腔积液,同时可根据信号的强弱分辨出漏出液、渗出液和出血。对胸膜间皮瘤及肿瘤是否侵犯心包、纵隔的判断要比CT敏感。

但是!气管、支气管:在T1、T2加权像上气体无信号呈黑色。气管、支气管壁在T1像上为中等信号,在T2加权像上粘膜呈高信号,平滑肌及软骨环仍为低信号。血管腔内也无信号,有时与支气管无法鉴别; 肺实质: 肺内的气体、构成肺纹理的血管和支气管均呈黑色,故不能在图像上显示!如此这般,对于肺癌这种目前第一位的恶性肿瘤,核磁共振检查有明显的“硬伤” !

MRI的优点主要在肺门和纵隔,且可多方位成像,对确定肿瘤的范围及血管受累情况有独到之处,可作为胸部疾病的辅助检查方法;临床中,其实我们有更为积极的选择—“胸部增强CT”,既可显示血管的影像,又能对比普通CT影像判断病灶的“强化”“血管穿通”等等;当然您会吐槽,核磁共振也在不断发展。但是就目前胸外科医生的阅片习惯而言,CT是最为直观的“清晰”,利用特殊的软件完全可以生成“彩色的三维重建”图像。目前早期肺癌的3D指导的手术计划蒸蒸日上,但各种软件、DICOM数据采集还是针对CT影像为主;胸外科医生多年的阅读CT的习惯和细节的钻研有时已经媲美放射科专业诊断;这种“临床+CT+手术+抗肿瘤治疗”才是合格的肿瘤外科医生!

2.核磁共振副作用小?

什么是副作用?仅仅是放射线吗?错!

不说核磁共振对于一些金属异物等等的限制,单说扫描的时间过长、噪音过大便是“硬伤”,我曾经主管的病人中途歇斯底里中断检查,便是这种“幽闭恐惧症”的典型!过长时间的扫描对于一些年老体弱,咳血、呼吸困难、严重食管反流的胸外科病人会不会导致检查中的“意外”发生呢?其实“副作用”只是相对的,就如每种药物的副作用的描述。

因此,我们选择核磁共振也好、CT也罢,只是对于您疾病个体化最为适合做出的方案,相信专科医生才能“事半功倍”,即使更为高端的PETCT就能诊断所有疾病吗?更为快速、低剂量的螺旋CT日新月异,但这种“放射线的硬伤”不可否认。如果作为儿童,当然应该选择本无放射线的MRI,但面对哭闹不配合的情况下,即使有些许的“放射”但能最快速的诊断疾病才是我们理智的选择!您说对吗?

绝不可否认核磁共振,以上所说只是“胸外科”的疾病特点。但对于神经疾病、软组织疾病等等领域,核磁共振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就如我们“肺癌射频消融”后肿块的观察评判,如果没有增强核磁共振的评判如何知道射频后组织坏死的程度和残留!

临床医学严谨、分科细致,但是无论选择何种检查手段,都是我们负责任的作出对您疾病的选择!

我的回答,您满意吗?其实,这个问题的完全回答足以写满厚厚一本......


侯医生的柳叶道仁心


做CT也就300块左右!而做核磁共振最少也得700块,贵的得到1200块!这是成倍的差距!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做核磁共振,毕竟像题目问的,副作用小,但是做核磁共振耗时较长,排队的人比较多,有的人做检查来的稍微晚点,可能就得排到下午三四点钟了!大医院往往都是这样!而核磁共振主要是针对大病,或者是城里人,再或者是能够报销一部分费用的农村人才会选择做核磁共振!

像一般的农村人,没有啥大病,谁舍得花那么多钱去做核磁共振啊!还是选择做便宜的CT吧!在他们心里效果都是一样的!一辈子省吃俭用挣不了几个钱,最后把钱都扔进医院,谁也不希望看到这样的事情!

生活就是这样,啥也不怕,就怕得病,辛辛苦苦一辈子其实真的不容易!医院啥时候能改革啊!生病住院费比住宾馆还贵,手术费比出国旅游还贵,为什么就不能便宜一点呢!眼睁睁看着某些人因为没钱看病在家等待死亡的召唤,做儿女的,做父母的,做朋友的,目睹这一切,这心里是一个啥样的滋味!

真希望我们的国家能够变得富强起来,到时候我们的医院免费给人看病,哪怕只是针对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免费,这也是为下一代减少负担呢!还是祝福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我们国家越来越强大吧!


可乐男孩


核磁共振(MRI)又叫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是继CT后医学影像学的又一重大进步。其基本原理:是将人体置于特殊的磁场中,用无线电射频脉冲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引起氢原子核共振,并吸收能量。在停止射频脉冲后,氢原子核按特定频率发出射电信号,并将吸收的能量释放出来,被体外的接受器收录,经电子计算机处理获得图像,这就叫做核磁共振成像。MRI提供的信息量不但大于医学影像学中的其他许多成像术,而且不同于已有的成像术,因此,它对疾病的诊断具有很大的潜在优越性。它可以直接作出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和各种斜面的体层图像,不会产生CT检测中的伪影;无电离辐射,对机体没有不良影响。

MRI几乎适用于全身各系统的不同疾病,如肿瘤、炎症、创伤、退行性病变以及各种先天性疾病的检查。对颅脑、脊椎和脊髓病的显示优于CT。在骨、关节与软组织病变的诊断方面,磁共振成像由于具有多于CT数倍的成像参数和高度的软组织分辨率,使其对软组织的对比度明显高于CT。它可不用血管造影剂,即显示血管的结构,故对血管、肿块、淋巴结和血管结构之间的相互鉴别,有其独到之处。它还有高于CT数倍的软组织分辨能力,敏感地检出组织成份中水含量的变化,因而常比CT更有效和更早地发现病变。MRI能清楚、全面地显示心腔、心肌、心包及心内其它细小结构,是诊断各种心脏病以及心功能检查的可靠方法。

现在回到正题,既然MRI 那么好,为何不淘汰CT呢,原因在于MRI也有不少的缺点:1.成像速度慢,1.5T的MRI做一个部位的成像至少得10-20分钟,包括摆位,如果做一个增强MRI,还需要注射造影剂,花费时间更多,因此MRI每天做的病人非常有限;

2.在检查过程中,病人自主或不自主的活动可引起运动伪影,影响诊断,尤其是胸部及腹部MRI会存在运动伪影干扰,不适用于急诊及危急重病人,因此看肺部炎症、肺部肿瘤、腹部肝胆脾胰及淋巴结等实质性脏器行CT检查更合适;

3.由于MRI机器相当于一个巨大的磁铁,因此有心脏起搏器、体内有钢板或者其他金属材质异物的患者均不能行MRI检查。

4.MRI软组织分辨率高于CT,但它的空间分辨率不及CT。

5.由于钙化灶、结石及骨皮质不含氢质子或者含量极少,MRI对钙化、结石及骨皮质不敏感,故不能产生足够的MRI信号。

6.最重要的一点,MRI机器贵,成像慢,自然做MRI比CT贵的多。

因此,在临床上,CT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CT在急诊的颅脑外伤,脑出血、肝脾破裂、肺肾挫伤、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等诊断中及其重要,能够快速检查,让医生快速作出诊断。64排CT可以对全身各个部位的血管进行检查,如头颈部血管成像、主动脉成像、肺动脉成像、下肢血管成像、冠脉成像与冠脉造影比毫不逊色。还可以进行仿真结肠镜及仿真支气管镜检查。

总之,CT在各个科室的疾病诊断中不可或缺,MRI不可能完全替代CT检查。


胡洋


首先,CT的确存在一定量的辐射,但是并非像题目中所说的,对人体伤害非常大。毕竟我们只是为了进行必要的检查,没人会天天没事吃饱了来个CT照照。正常人一般一年做个一次两次一次并不会对人体造成明显的伤害。

那么,CT检查的优点有哪些呢?

首先,CT检查速度很快,只需要1分钟不到就可以扫描完成, 而且CT检查对骨折,出血异常密度敏感, 对肺部的异常也比较敏感,主要原因,就是CT的价格便宜,一般来说平扫200多一个部位。老百姓大部分都可以承担得起。


而核磁这种检查方法,首先从价格上来说,比起CT要贵了不少,最起码也要六百以上,甚至检查一下了就要上千元,对于有的病人来说,实在有点难以承受,医生们也会处于这方面的考虑,如果做CT可以解决的,那么不会再重复做核磁。

当然,核磁贵,也有他贵的道理。核磁因为是没有电离辐射,所以检查对于人体是安全的。但是也并非所有人都可以做核磁,如果身体里面有金属,是不能做的。为什么妇科医生贵提醒女性,放置节育环的女性绝经后最好把环取出来,这样万一将来你需要做核磁检查,就不必再去急吼吼地先取环了!


妇产科女司机飒姐


作为肿瘤科医生,对就诊患者做影像学检查是再常见不过的了。我从自身行医过程中给大家简单说一说医生选择的检查手段……很多专家已经把MR与CT的区别,成长原理,各自的利弊讲的都很全面了,并且千差万别,同出一辙。我从自身临床工作中,针对肿瘤这一特殊性给大家介绍一下———

CT是最常用,最普遍的检查方式对于肿瘤患者来说,及时发现问题是非常关键的。对于初次就诊的患者,无论症状轻重,医生都希望患者能尽早的寻找到原发病灶。那么,CT就是90%—95%的患者首选检查手段。因为它成像速度快,预约时间短,即使需要增强的话也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这样对患者的确诊起到了极大的帮助。

MR作为某些肿瘤的首选检查,大部分作为辅助


作为首选的检查,比如脑肿瘤,脊髓肿瘤,椎体转移瘤,直肠癌,宫颈癌等!

而临床中,大部分是作为确诊后的辅助。比如直肠癌来说,大部分是做CT后发现病变,然后要用核磁来进一步分辨软组织界限,更好的临床分期,指导医生的诊疗方案。

肿瘤患者到底该选择CT还是MR检查,还需要随时根据肿瘤患者的病情,一般状态,病人的接受程度等等来进行综合评估。所以,就需要医生的综合考量之后,给患者最佳的建议!


春雷医生


首先,要纠正一个错误的观念,CT的伤害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大,CT确实有一定的辐射,但远远达不到致癌的危险。你坐飞机还有辐射呢?坐几次飞机就等于做一次CT的辐射量。每年做一到两次CT是没有问题的,而且,现在还有低剂量的CT检查,辐射剂量更小。

其次,核磁共振确实没有辐射,但是MRI检查也是有缺陷的,并不是所有的组织和器官都适合MRI检查。总的来说,MRI有以下缺陷:

(1)体内有金属,不适合MRI检查

MRI的原理是利用磁场,如果体内有一些可以导磁的金属,是不能做MRI检查的,例如避孕环,金属牙齿,心脏起搏器等等。

(2)含气体的脏器和运动的器官不适合MRI检查

肺里面还有气体,不适合MRI检查,胃肠道和心脏是在一直运动的器官,也不适合MRI检查。

(3)MRI检查比较昂贵

一般来说,MRI检查费用是CT检查的一倍,偏贵,限制了MRI的广泛应用。

(4)MRI检查费时

做一个MRI检查是比较费时的,可能需要半个小时左右,导致MRI预约时间长,限制了MRI的应用。而且,如果是老人或者小孩,不懂的配合,也很难完成MRI检查,还有一些幽闭恐惧症的患者,也是不适合MRI检查的,因为你要待在一个机器里面很长的时间。

所以,MRI检查并不是万能的,有些患者并不适合做MRI检查,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开具最适合的检查。


普外科曾医生


一、作用原理区别

我们需要知道核磁和CT各自的用途有什么区别,最大的区别是核磁对软组织结构的分辨率高,比如肌肉、关节等,这是它的优势。而CT和X射线的原理一样,都是对组织密度进行成像的,密度大的,比如骨头,成像就是白色的,密度低的,比如肺,成像就是偏黑的。CT是和X线不同,CT是横断面的,所以可以对组织周边进行成像,但对软组织的分辨率却不高。 所以如果要着重检查软组织,是首选MR的

二、价格和时间

MR无疑比CT贵很多,而且用时大概是10-20分钟,增强的话会再多一倍时间,所以需要提前预约时间 CT就很快,由于CT是螺旋多排的,线圈转一圈就可以扫很多层,所以一般全程下来也就2分钟左右,可以解决大多数问题了 所以一般首选还是CT,“杀猪不用宰牛刀”嘛!!!

三、伤害

核磁无疑是对人体没有伤害的,CT的辐射量其实也不大,在人体接受范围之内,所以没必要“谈CT色变”噢


蚯蚓与滑蛋


磁共振(MRI)有很多优势,对中枢神经系统,脊柱,腹部,子宫,前列腺,小关节,以及软组织的分辨率高,对病变检出率高。

MRI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病人:

1,金属置入术后,心脏起搏器是MRI的绝对禁忌症,血管支架,骨折术后固定钢钉现在很多材料都是钛合金材料,没有磁性,但金属材料在磁场中会发热,不利于伤口愈合;

2,MRI不适用急重症患者,检查时间长,检查床,心电监护是绝对不能进入MRI检查室,不利于患者急救;

3,不是适用于急诊病人,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骨骨折,MRI不能清楚显示,容易漏诊,误诊。MRI检查时间长,通常需要排队预约,不适用于紧急病人;

4,幽闭恐惧症病人及怀孕期者不适用于MRI;

CT也是有很多优势的,CT扫描时间短,对患者适应范围广。

对颅脑外伤病人的脑出血及外伤骨折检出率高。

对肺部的病灶检出率高。

随着技术的发展,低剂量CT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辐射剂量也越来越小,只要不频繁做CT,对人体的影响是很小的。

在选择检查方式前还是要结合自身情况,根据医生建议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检查。


康骏朋医生


磁共振和CT机外观看起来差不多,原理却是截然不同的。

磁共振是将人体置于特殊的磁场中,引起氢原子核共振,并吸收能量。在停止射频脉冲后,氢原子核按特定频率发出射电信号,并将吸收的能量释放出来,外部传感器接受能量信号,经计算机处理生成图像。

CT利用X线围绕人体的某一部位作从多个角度进行照射,经过计算机分析得到组织的断层图像,克服了普通X线检查组织影像互相重叠的问题。

CT和磁共振检查各有优缺点。

1 CT检查速度快,检查一个部位大约只需要1分钟。而磁共振至少需要30分钟以上。如果用于急救和多部位扫描,CT快速方便的优势就更为明显。一般医院CT室都是24小时值班,而磁共振室检查没有夜诊,需要预约排队。

2 CT价格便宜。磁共振机购置和维护成本远远高于CT机,而且由于检查速度慢,患者数量相对要少得多,平摊成本也会更高。虽然随着技术的普及,其检查价格将来会越来越低,但是目前来说,CT检查价格还是有明显的优势。

3 某些部位和疾病的检查,CT比磁共振更清楚。肺部病变,骨骼病变,脑出血,胃肠道检查。CT比磁共振的效果都更好。冠状动脉的CT造影扫描,目前磁共振还不能替代CT检查。CT增强扫描对于判断发现血供丰富的肿瘤,也比磁共振更有优势。

4 某些患者不适合磁共振检查。 磁共振检查时间长,而且噪音巨大。有幽闭恐惧症的患者不适合检查。体内有金属植入物的患者,也要慎重。比如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也是不适合检查的。

5 CT和磁共振的影像有时需要互为补充。由于成像原理不同,CT和磁共振形成的影像并不是一样的。同一个病变在两种检查方法下,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对于我们判断病变的性质是更有帮助的。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医生要求两种检查都要做。

总结

磁共振相对CT检查的优势,主要在于对软组织、肌肉、神经组织等解析度更高。而X线对于这些组织穿透力过强,所以分辨能力要差一些。而CT机的主要优势在于适用范围更广、检查速度快,价格更低、普及率更高。CT机的辐射量也没有大家想得那么可怕,肯定是在安全的剂量范围内。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辐射量也一定会进一步降低。目前来讲,CT检查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