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为什么蒙古国几乎不被提起?

玉兰风物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在当今世界,人类社会是非常现实,非常“势利”的。有些国家可以横行霸道,有些国家默默无闻,有些国家举世闻名,有些国家无人问津。俗话说“热带无强国”,但是在非热带也不全是强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居多,但也有存在感极差的国家。在东亚有这样一个内陆国家,不仅地理位置尴尬、“地缘政治”尴尬、气候尴尬、面积屈居“老二”尴尬、有矿没钱花尴尬、交通尴尬、历史尴尬,而且军事力量也尴尬等等,在国际事务、政坛中,“轻如鸿毛”,最没地位的一个国家,这就是:蒙古国。


蒙古国,简称蒙古,位于蒙古高原之上,是东亚五国中的内陆国,幅员辽阔,面积约为156万平方公里,东西最长得地方2300多公里,南北最宽的地方1200多公里。蒙古总人口约为318万,主要是蒙古族等。首都乌兰巴托,全国最大的城市,全国不到一半的人口聚集于此地。成吉思汗是蒙古国传奇人物,处处体现出蒙古民族对他的“尊重、爱戴、怀念”。蒙古是亚洲最穷的国家之一。


为什么蒙古国几乎不被提起?小编个人总结了以下主要几点因素。

一、地理位置尴尬:深处亚欧大陆腹地,被中国和俄罗斯包围,在夹缝中求生存,而且两个国家经济军事实力都处于世界前列,一个比一个强,所以蒙古只能“忍气吐声”,不敢发声。

第二、“地缘政治”尴尬:由于地理位置原因,蒙古外交关系中出现频率最多的一个概念是“第三邻国”,急切发展除中国和俄罗斯以外国家的关系。但是处处碰壁,“摇尾乞怜”,但费力不讨好,在有影响的组织中几乎看不到蒙古的身影。因此,蒙古国虽然是主权国家,但是在世界上的地位不高,存在感较差。

第三、气候尴尬:蒙古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大陆性温带草原气候,深居内陆,据海较远,湿气很难到达,还有大兴和小兴安岭阻挡处于背风坡。每年有很长时间为“大陆高气压”笼罩,蒙古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蒙古高气压中心,和西西伯利亚寒流一样,为亚洲季风气候区冬季“寒潮”的源地之一。

第四、面积屈居“老二”尴尬:“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原本是世界第一大内陆国。因为历史原因,中亚的哈萨克斯坦独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从此蒙古国被遗忘。就像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但是又有几个人知道世界第二高峰叫什么呢。

第五、有矿没钱花尴尬:蒙古国面积广大,地广人稀,自然资源矿产丰富。但受地理条件和先天发展限制,自己没有能力开发,还禁止外资投资开发自然资源。虽然睡在“席梦思”上,但是做的是“黄粱美梦” ,有矿却做不成有钱人,粮食还不能自给自足,蒙古人民过着穷苦生活,经济一蹶不振个。

第六、交通尴尬:“要想富,先修路”,是有道理的,蒙古国,要水运,没有港口,离海洋很远;要空运,国内只有一个国际机场;要陆运,资源货物出境还要经过邻国同意,留下“买路钱”。处处受阻,事事不顺。

七、历史尴尬:值得一提的是,在蒙古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常胜将军”——成吉思汗,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威望,名气巨高。而现在蒙古国建立至今,再没有出现过令世人知晓的名人,存在感骤减。

八、军事力量尴尬:蒙古有自己的陆军、空军、海军。武器装备差,战斗力不强,不用再提。但是作为内陆国,拥有自己的“海军”,是不是有点匪夷所思呢。蒙古海军“基地”在库苏古尔湖内,蒙古海军被戏称为“七武海”,全部家当包括有三条船、两门炮、一台发动机,以及7名海军成员。真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尴尬至极。



谢谢阅读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