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蒙古國幾乎不被提起?

玉蘭風物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在當今世界,人類社會是非常現實,非常“勢利”的。有些國家可以橫行霸道,有些國家默默無聞,有些國家舉世聞名,有些國家無人問津。俗話說“熱帶無強國”,但是在非熱帶也不全是強國,還是發展中國家居多,但也有存在感極差的國家。在東亞有這樣一個內陸國家,不僅地理位置尷尬、“地緣政治”尷尬、氣候尷尬、面積屈居“老二”尷尬、有礦沒錢花尷尬、交通尷尬、歷史尷尬,而且軍事力量也尷尬等等,在國際事務、政壇中,“輕如鴻毛”,最沒地位的一個國家,這就是:蒙古國。


蒙古國,簡稱蒙古,位於蒙古高原之上,是東亞五國中的內陸國,幅員遼闊,面積約為156萬平方公里,東西最長得地方2300多公里,南北最寬的地方1200多公里。蒙古總人口約為318萬,主要是蒙古族等。首都烏蘭巴托,全國最大的城市,全國不到一半的人口聚集於此地。成吉思汗是蒙古國傳奇人物,處處體現出蒙古民族對他的“尊重、愛戴、懷念”。蒙古是亞洲最窮的國家之一。


為什麼蒙古國幾乎不被提起?小編個人總結了以下主要幾點因素。

一、地理位置尷尬:深處亞歐大陸腹地,被中國和俄羅斯包圍,在夾縫中求生存,而且兩個國家經濟軍事實力都處於世界前列,一個比一個強,所以蒙古只能“忍氣吐聲”,不敢發聲。

第二、“地緣政治”尷尬:由於地理位置原因,蒙古外交關係中出現頻率最多的一個概念是“第三鄰國”,急切發展除中國和俄羅斯以外國家的關係。但是處處碰壁,“搖尾乞憐”,但費力不討好,在有影響的組織中幾乎看不到蒙古的身影。因此,蒙古國雖然是主權國家,但是在世界上的地位不高,存在感較差。

第三、氣候尷尬:蒙古國大部分地區屬於大陸性溫帶草原氣候,深居內陸,據海較遠,溼氣很難到達,還有大興和小興安嶺阻擋處於背風坡。每年有很長時間為“大陸高氣壓”籠罩,蒙古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蒙古高氣壓中心,和西西伯利亞寒流一樣,為亞洲季風氣候區冬季“寒潮”的源地之一。

第四、面積屈居“老二”尷尬:“寧做雞頭,不做鳳尾”,原本是世界第一大內陸國。因為歷史原因,中亞的哈薩克斯坦獨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從此蒙古國被遺忘。就像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瑪峰,但是又有幾個人知道世界第二高峰叫什麼呢。

第五、有礦沒錢花尷尬:蒙古國面積廣大,地廣人稀,自然資源礦產豐富。但受地理條件和先天發展限制,自己沒有能力開發,還禁止外資投資開發自然資源。雖然睡在“席夢思”上,但是做的是“黃粱美夢” ,有礦卻做不成有錢人,糧食還不能自給自足,蒙古人民過著窮苦生活,經濟一蹶不振個。

第六、交通尷尬:“要想富,先修路”,是有道理的,蒙古國,要水運,沒有港口,離海洋很遠;要空運,國內只有一個國際機場;要陸運,資源貨物出境還要經過鄰國同意,留下“買路錢”。處處受阻,事事不順。

七、歷史尷尬:值得一提的是,在蒙古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一個“常勝將軍”——成吉思汗,所向披靡,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威望,名氣巨高。而現在蒙古國建立至今,再沒有出現過令世人知曉的名人,存在感驟減。

八、軍事力量尷尬:蒙古有自己的陸軍、空軍、海軍。武器裝備差,戰鬥力不強,不用再提。但是作為內陸國,擁有自己的“海軍”,是不是有點匪夷所思呢。蒙古海軍“基地”在庫蘇古爾湖內,蒙古海軍被戲稱為“七武海”,全部家當包括有三條船、兩門炮、一臺發動機,以及7名海軍成員。真是“心比天高,命比紙薄”,尷尬至極。



謝謝閱讀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