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小龍蝦脫殼是生長必然因素?養殖戶重視脫殼期管理,才能確保穩產

養殖小龍蝦,在恰當的時期購買苗種或培育苗種養殖,還遠遠不夠。除了基本的養殖前期工作準備,如稻田的清溝消毒建設工作、水源、天然餌料的準備工作等,還得養殖人員熟知小龍蝦基本習性和繁殖習性。瞭解小龍蝦在整個生長髮育不同階段時,會發生哪些變化,是必然因素還是偶然因素。

這篇文章要講的小龍蝦脫殼是必然因素。在我們的生活中,大家留意觀察,就發現蛇、蠍子、金蟬等都會出現脫皮、脫殼現象,這是動物們要進入新生長期的行為變化。而小龍蝦脫殼是生長髮育務必需經歷的變化,且伴隨一生。那麼:

  • 小龍蝦為什麼會發生脫殼行為?是怎樣進行脫殼的?
  • 小龍蝦脫殼為何是必然行為?出現脫殼不遂是什麼原因?
  • 養殖過程中為何出現軟殼蝦?導致無法順利脫殼?
  • 小龍蝦脫殼時期有哪些特徵變化?養殖戶怎麼保護其順利脫殼?

小龍蝦脫殼是其整個生長髮育過程中,最重要的階段,意味著它們能否順利生長。養殖戶在小龍蝦脫殼時期,採取相應措施給予保護,能夠幫助其順利脫殼,進入新生長期。特別是大規模養殖戶,一定要重視脫殼階段,脫殼保護是成功養蝦的保障,

從而確保穩定的產量。因此:

  • 小龍蝦脫殼是生長必然因素,在其脫殼時期,提供脫殼所需生態環境,確保順利脫殼
  • 脫殼不遂受生態環境因素影響,要加強水環境管理,也要加強日常餵養管理
  • 加強日常養殖管理,儘量避免出現大量軟殼蝦,確保穩定的產量
  • 養殖戶要熟知小龍蝦脫殼特徵,在其脫殼後加以保護,保證它們順利持續生長
小龍蝦脫殼是生長必然因素?養殖戶重視脫殼期管理,才能確保穩產

脫皮後生長健壯的小龍蝦

一:小龍蝦脫殼是生長必然因素,在其脫殼時期,提供脫殼所需生態環境,確保順利脫殼

動物的生長有自身的行為特徵,也有生態環境因素的影響。小龍蝦屬於甲殼動物,只有不斷的脫殼,體型才能增長。因此脫殼是小龍蝦生長髮育的重要標誌,而這標誌伴隨一生。當然,小龍蝦脫殼受環境因素影響,只有在適宜的條件下,才能順利脫殼。

所需滿足條件,其實也就是生存環境的變化,如

  • 淺水
  • 弱光
  • 安靜
  • 水質良好
  • 優質的適口餌料

若是在小龍蝦脫殼時期沒有給予適宜環境,或脫殼時受到驚嚇等,都會導致脫殼不順利甚至死亡。小龍蝦脫殼需要把硬殼脫掉,再生長新的硬殼。

在脫殼之後軟殼硬化之前,它們是比較脆弱的,需創造保護環境,不能遭受敵害或同類未脫殼小龍蝦的傷害。

另外,基於大規模的養殖,儘可能做到讓小龍蝦同步脫殼。當大部分群體處於同步脫殼狀態時,極大程度降低同類之間的相互殘害,大大提高成活率。

小龍蝦脫殼是生長必然因素?養殖戶重視脫殼期管理,才能確保穩產

養殖基地

二:脫殼不遂受生態環境因素影響,要加強水環境管理,也要加強日常餵養管理

上面簡單提到脫殼不遂會造成不良影響,而脫殼不遂不僅受生態因素影響,還受餌料、自身等因素影響。特別是大規模的養殖戶,務必要知道脫殼不遂的原因,才能避免這些現象,降低損失。

生態環境之水環境因素

小龍蝦一生基本上都是在水中度過,具有很強的趨水習性。水中的鈣質、水質狀況、水溫都直接影響它們的生長髮育。特別是脫殼這樣的特殊時期,水環境更是起到直接作用

  1. 小龍蝦是甲殼動物,需鈣質多,特別是在脫殼期需吸收大量的鈣元素,而這些鈣元素要從水體中獲得,因此水中鈣元素要充足。可以在生長期定期向水中潑灑石灰水,或平時適當增加營養,增強小龍蝦體質。
  2. 脫殼期需要安靜的環境,脫殼最佳狀態應該是輕鬆短時間內進行的,避免被同類、敵害干擾。
  3. 雖說小龍蝦對高水溫、低水溫都有較強的適應性,但在脫殼時務必要保證水溫的穩定性,不要在脫殼期換水,才能確保它們安全度過微弱期。
  4. 需要弱光環境,太強的光會讓小龍蝦覺得沒有安全感,所以要提前適當栽植水草,便於它們脫殼時隱蔽。
  5. 平時定期換水、生石灰水殺菌,保證水質環境良好,減少水質的有害物質。
小龍蝦脫殼是生長必然因素?養殖戶重視脫殼期管理,才能確保穩產

小龍蝦隱蔽水草中

加強日常管理

養殖戶日常的管理也是重要因素,不能“臨時抱坡腳”嘛!

如:

  1. 日常餵養要保證營養均衡,增強體魄。
  2. 日常細心觀察,發現病蟲害務必第一時間處理,以免發生病變,導致小龍蝦無力脫殼。
  3. 小龍蝦對農藥敏感,要特別注意水體不能受農藥汙染。

小貼士: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在整個養殖過程中,加強管理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同時熟知小龍蝦的脫殼時間,做好相應準備,才能確保小龍蝦順利脫殼。

小龍蝦脫殼是生長必然因素?養殖戶重視脫殼期管理,才能確保穩產

日常投餵管理

三:加強日常養殖管理,儘量避免出現大量軟殼蝦,確保穩定的產量

我們有時會發現存在一些軟殼蝦,這些軟殼蝦大多數是不能硬化的,這樣的軟殼蝦不僅沒能力捕食,而且沒有自我的保護能力,非常容易遭受同類殘害。特別是大規模的養殖,很容易造成很大的損失。只有找到原因,加強管理,才能穩定產量。

軟殼蝦是由於長期營養不良、餌料不足、水質老化、養殖密度過大、缺鈣或被纖毛蟲寄生導致的。因此在日常餵養時,不僅要投足餌料,還有營養全面。定期換水,改善水質。潑灑硬殼寶,補充鈣元素,確保小龍蝦脫殼後能硬化,減少軟殼蝦數量。

小龍蝦脫殼是生長必然因素?養殖戶重視脫殼期管理,才能確保穩產

大批軟殼蝦

四:養殖戶要熟知小龍蝦脫殼特徵,在其脫殼後加以保護,保證它們順利持續生長

不僅要在小龍蝦脫殼之前做好準備,也要在脫殼之後給予保護,才能穩定養殖效益。那麼就得了解小龍蝦脫殼的時間、特點。

平時巡邏發現有空蝦殼,或在脫殼前幾天進食量大,而在接下來一兩天基本又少食甚至不吃了,說明小龍蝦要大量脫殼。

另外脫殼前蝦殼很硬,體色深,步足硬。綜合來說就是看進食情況、體色情況、空殼情況來判斷小龍蝦的脫殼時間和規律。

那麼在小龍蝦脫殼之後,如何給予保護?

  1. 小龍蝦脫殼之後處於抵禦能力最低的階段,基本上不會有太大的移動,所以在脫殼時就得提供適宜的水溫、隱蔽的位置和充足的溶氧。
  2. 放養密度要合理,在脫殼之後不會造成擁擠。
  3. 保持餌料的適口性。
  4. 保持水體環境安靜弱光。

小龍蝦在脫殼之後,只有在適宜的環境下甲殼硬化後,才能恢復正常的抵禦能力,保護自己。

小龍蝦脫殼是生長必然因素?養殖戶重視脫殼期管理,才能確保穩產

總結:小龍蝦脫殼行為伴隨一生,每次脫殼都說明其在生長增大。而小龍蝦脫殼期是整個生長髮育週期最脆弱的時候,養殖戶要在這個特殊時期,加以保護。在日常餵養管理中,要細心觀察及提供全面營養餌料,確保小龍蝦健康生長,擁有強健的體質,才有足夠能力脫殼,從而養殖出優質肥沃的小龍蝦,帶來理想的經濟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