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常言道“腹有詩書氣自華”,但是為什麼現實中讀《詩經》、《尚書》的人卻很少?

仲連逸


“腹有詩書氣自華中的“詩書”並非特指“《詩經》、《尚書》”,而是泛指書籍,但題主說的現實生活中讀《詩經》《尚書》的人卻很少,這也是事實,有目共睹。

1.“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出處

和董傳留別

宋·蘇軾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得意猶堪誇世俗,詔黃新溼字如鴉。

(注:粗繒,粗製的絲織品。大布,古指麻制粗布。)

這首詩是蘇軾從鳳翔府(今陝西省鳳翔縣)回到長安(今陝西西安)時所作。從“粗繒大布裹生涯”可以看出董傳衣著樸素,生活貧窮已是常態,但畫風一轉,“腹有詩書氣自華”讚揚董傳雖然貧窮,但勤於讀書,因此精神氣質非同尋常。

2.“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意思

①本義是:一個人要是讀書讀得多了,身上會自帶一股書卷之氣。

根據前面的詩,這個本義不難理解,古時候書本內容集中體現一個“禮”字。在古裝電視劇裡,我們也經常看到說某人一看就是書生,自帶書生氣,就是因為他們讀書多了,自己的言行舉止自然會受書本知識的影響,形成讀書人所特有的氣質。我們平時所說的“一看就是個讀書人”也是這個道理。

②引申義:用來比喻只要飽讀詩書,學有所成,自然會才華橫溢,氣質高雅光彩。

3.關於《詩經》《尚書》

①《詩經》,在先秦時期被稱為《詩》,或者取其整數稱為《詩三百》。

西漢時,它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一直沿用至今。

②《尚書》,最早書名為《書》,《尚書》別名還有《書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彙編。

唐代孔穎達等編撰的《尚書正義》說鄭玄“依《書》緯,以‘尚’字是孔子所加。”

馬王堆帛書易《要》篇,孔子就是稱《書》為《尚書》的。

注:“四書五經”中,“四書”指《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這四部作品;“五經”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和《春秋》這五部作品。


不定時讀書


因為讀不懂的緣故。讀《詩經》和《尚書》,需要很高的傳統文化以及古典文學的涵養。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其作品跨度大約是從西周到春秋。相傳,現在的《詩經》經孔子之手刪節,定為305篇。所以,我們常說詩三百。孔子曰: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尚書》,其名稱就告訴我們,這是一本古老的書。尚,上也;尚書,上古之書也。《尚書》的流傳情況比《詩經》還要複雜,因為秦代焚書所致。《尚書》分《今文尚書》和《古文尚書》兩部分。



《今文尚書》的今文,指的是該書用漢代的通用文字記錄,而不是說我們今天用的文字哦。《今文尚書》是前朝遺老伏生口授,由漢吏用隸書記錄的,現存28篇。一般認為,這28篇是真的。其篇章,大體是先秦帝王的誥命之類。


《古文尚書》是西漢時期發現的。相傳,居於曲阜的魯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的一段牆壁時,在牆內發現了一部已失傳的《尚書》。由於該書是用先秦六國時期的文字書寫的,所以,稱之為《古文尚書》。


《古文尚書》經由孔子後人孔安國的整理,篇目為44篇。其中的部分篇目,與《今文尚書》有一些重複。自古以來,對《古文尚書》的質疑就不絕於耳。不少學者認為,所謂的《古文尚書》是偽作。



不管怎麼說,《詩經》與《尚書》都是我國有文字記載以來的最古老的經典。既然是最為古老的經典,那麼,肯定就比較難讀懂。就連唐宋時期的古人,讀起來都十分費勁,遑論我們今人了。古人有云:


殘篇斷簡,佶屈聱牙。


那麼,怎麼辦?要不要啃一啃《詩經》和《尚書》呢?肯定有必要。不過,要採取迂迴戰術,先易後難,方可收到奇效。


比如,先讀《古詩十九首》和《唐詩三百首》,再讀《四書集註》以及部分種類的子書,接著,再補充以前四史和其他漢代的文獻,最後,再來攻讀《詩經》和《尚書》。按照這樣的方法,學習效果就會較直接去讀的效果好很多了。


只有先打好傳統經典的底子,才有可能在中國古典文化的海洋裡遨遊。古往今來,每一位文化大家,都是這麼一步一個腳印地走過來的。


經過數年甚至數十年的辛勤耕耘,才能有所收穫。至於腹有詩書氣自華,乃是水到渠成之事也。


俚言雜談


我買過一本《詩經》,因為被“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昔我往矣,楊柳依依“這些美麗的句子吸引,但確實沒看幾頁就束之高閣,因為看不懂,《尚書》是一點都不瞭解了。

唯一一本關於《詩經》的書

且不說《詩經》,即便更淺顯易懂些的《唐詩》《宋詞》專門拿來做來手邊書的人也少吧,多數時候熟悉一些古詩詞句子上是從影視劇或是小說中的引用裡看到的,比如《甄嬛傳》的熱播,很多人都熟悉了”小山重疊金明滅“,”且插梅花醉洛陽“等句子吧。

《戲說乾隆》的臺詞

年前時又重新追了一遍《戲說乾隆》,臺詞引經據典非常耐人尋味,網上有人專門整理了,我還打印出來時常看看,有不懂的去網上搜索,從出處或是相關的典故記下來,覺得特別有意思,結合電視劇的情景,一些詩句真是雖言簡卻意賅,雖文微卻意切。


步步驚心店小二


因為讀不懂的緣故。讀《詩經》和《尚書》,需要很高的傳統文化以及古典文學的涵養。《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其作品跨度大約是從西周到春秋。相傳,現在的《詩經》經孔子之手刪節,定為305篇。所以,我們常說詩三百。孔子曰: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尚書》,其名稱就告訴我們,這是一本古老的書。尚,上也;尚書,上古之書也。《尚書》的流傳情況比《詩經》還要複雜,因為秦代焚書所致。《尚書》分《今文尚書》和《古文尚書》兩部分。《詩經》與《尚書》都是我國有文字記載以來的最古老的經典。既然是最為古老的經典,那麼,肯定就比較難讀懂。就連唐宋時期的古人,讀起來都十分費勁,遑論我們今人了。



陳州川東倪煥之


  • 謝邀請。按你提問的意思,我理解沒錯的話,你是說,只有讀了《詩經》,《尚書》的人才算腹有詩書?那我覺得你理解的有些偏頗。
  • 董卿有古詩文的儲備與修養,算是腹有詩書氣自華。
  • 那些沒有多少古詩文儲備的現代理科青年才俊,擁有縱橫宇宙的理科知識,指點宇宙,縱橫環宇,談吞清雅,同樣也可以稱為腹有詩書氣自華。

宇沃佳嘉手工水餃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腹有詩書氣自華中的詩書,不僅僅指《詩經》與《尚書》,而是借指各類各種書。在當前信息大爆炸時代,們接受的書很多,接受信息來源的渠道也有很多,不一定只讀詩、書,其實看參觀展覽、看戲曲、聽講座、欣賞音樂,都是學習讀書的過程。

其次,《詩經》《尚書》是中國傳統經典書目之一,歷來被中國人甚至世界上愛好讀書的人所喜愛和推崇,不是讀這類書的越來越少,而是越來越多,研究、傳播與學習這類書的人也越來越來越多。比如,中央電視臺開播的“百家講壇”欄目就是廣大群眾所喜愛的節目之一。同時,隨著讀書平臺、載體與方式的變化,捧著一書讀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更多的人喜歡和接受電子課、講座、漫畫、動畫等其他形式來進行學習,儘管形式不一樣了,但都是殊路同歸。

再次,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是一種導向,希望更多的人沉下心來學習,既可以是學習經典,學習人文知識,也可以學習科學知識,自然知識,知識的海洋博大精神,知識的寶庫豐富多彩。經典讀物只是人類知識中的冰山一角,人類的發展進步,僅僅要讀經典書目,還要讀哲學書籍、自然科學書籍等等,這樣才能向更高更遠的目標不斷前進。


晴風聽雨


自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洋人用大炮炸開這扇古老的大門,強盜們在掠奪我華夏財富的同時,也把西洋文化帶入這個古國。

國內富有的有識之士紛紛送子留洋,學成後他們是第一批救國於危難之士,同時他們呼於廢除舊的文化糟粕,建立新的文化體系。在他們的倡導下國人紛紛棄舊從新。

在百年的新文化變革下,直到當下民族固有的舊文化體制已被丟棄的所剩無幾。今天的人們(除了專業人士)對舊的文體幾乎是看不懂的包括(本科生),所以象《詩經》,《尚書》這樣的古本,普通人是不會去看的,只有交給那些專業人士去研究。


山水常相守


這句話是一首詩中的一句


和董傳留別

【宋】 【蘇軾】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得意猶堪誇世俗,詔黃新溼字如鴉。

這裡的詩書不是僅指《詩經》和《尚書》,而是飽讀詩書的意思,這句話是說飽讀詩書,氣質才華橫溢。


盛京楊員外


腹有詩書氣自華中的“詩書”並非指的是《詩經》和《尚書》,而是所有書籍的泛指。

現代人不讀《詩經》和《尚書》很正常,這兩本著作的年代離現在太過久遠,那個時候人們的行為方式、思維方式以及語言習慣跟現在太過不同,以《詩經》為慄,《詩經》中有很多表達愛情的詩歌,“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蒹葭”是啥,如果不查古漢語詞典根本就不知道啥意思,且詩歌中這種環境怎麼會跟愛情聯繫起來,可能是古代的思維方式跟現在不一樣。《尚書》中也有很多以現在現在的行為方式很難理解的東西。所以讀這兩本書更多的是對古典文化的繼承,也更多的停留在研究層面上。這兩本著作不是不好,而是理解的人太少,受眾太小,傳播太少,故不讀的人很多。


Lucky斯基


一、古人和現在的人們,在閱讀的習慣和書寫習慣上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自五四運動以來,人們寫作和閱讀早已習慣了白話文。像《詩經》、《尚書》一類的古書籍,都是古人用文言文寫下記錄的。一般的人直接拿來讀,沒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礎是看不懂的。

二、和題中指出的相反,現實中有很多的人在閱讀《詩經》和《尚書》的內容。只不過,那些古人留下的文化遺產,經由國學大家們的解讀,再用符合現代人們的閱讀習慣的形式,寫成不同的著作發表,從不同角度,以各種不同的文體早就由出版社發表出版了。只不過,名字已經有所改變,而內容卻更加豐富。

三、要想達到腹有詩書氣自華的狀態,並不一定要去閱讀文言文的原版原著。但是,現在那些專研文言文古著作的人也有很多。只不過,因為生活工作的軌跡一般人並無交集。僅此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