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3 我从巴黎,买了一瓶盐

1

莎翁名剧《李尔王》里有句台词,是我深爱:“我爱您就像爱盐一样,不多也不少。”

2015年,我从老佛爷,买了几瓶盐,还有浸着香草的橄榄油。有的盐现在还没吃完。

这次,又买了一瓶盐。倒不纯为需要,就像明信片一样的纪念。

我从巴黎,买了一瓶盐

这盐配菲力牛排好,所以,在上海萧秋水原香美店里买了菲力,还有法式鹅肝,因为感觉在法国没有吃过瘾。

前天去深圳湾万象城看原版3D、120帧的《双子杀手》,因为行前看的是IMAX 2D,想对比下有什么不同,看完电影后,在叫嚎要了两只生蚝、两只带子鹅肝,当然,要有一杯白葡萄酒。沁凉的,在把生蚝放进口中后,饮一口酒,体验生蚝和酒的奇妙化学反应,然后,吞下。

生活,不管在哪里,都应该是喜欢的模样。

我从巴黎,买了一瓶盐

去法国前,巴黎的朋友对我说,如果尝了法国的生蚝,回来就吃不下别的蚝了。

从法国回来的当天,回到家里已经是十点多钟,饿了,就去对面吃了蒜茸烤生蚝和原味生蚝,仍然喜欢。

不同的品种,不同的吃法,有不同的风味。

有自己的生活主张,会看向事物好的一面,积极的、前进的,于是,生活也就会显现出更美好的一面。

世间没有永远,荣盛终会衰竭,但是,曾经体验过,这样的记忆,没有人可以剥夺,特别是以文字形式呈现出来的时候。

2

在巴黎的最后一天,早晨是自由活动,我在附近溜达,又上了老佛爷的天台,通常人若有购物欲,会在最后一天大肆发挥,但我除了一瓶盐,对其他并无需求,只是,我也懂得自己的福份。

坐在天台上,想到张姐,想到长发飞扬、身材颀长的她走在巴黎街头的样子,也是一道风景,她在老佛爷,给我买过丝巾和护肤品。我不匮乏,是因为有人替我买了,万里迢迢地带回去,所以我尽可两手空空,一味搜集记忆。

老佛爷是很美的,陈设、商品,都美。行走其间,感觉很满足。

我从巴黎,买了一瓶盐

我想起2015年到巴黎的时候,看着慕思的客户们几乎要买空一家店的架势,非常不理解。事隔数年,我明白了,各人有各人的乐趣,不必强求统一,他们的乐趣是买买买,我的乐趣是拍拍拍,各安所好就好了。

而且,若没有中国人的购买力,现在的巴黎机场、老佛爷,不会增加那么多的汉字指引,这是对所有中国人都方便的事情。

我从巴黎,买了一瓶盐

所以我喜欢多次造访同一个地方,因为就像照镜子一样,可以看得见时光的流逝,也可以看得到自己的成长。

我从巴黎,买了一瓶盐

凯德他们后来问我,更喜欢卢浮宫还是凡尔赛?我想了想,说更喜欢凡尔赛。因为凡尔赛有更多生活的成分,在那里,仿佛可以穿越时空,看到当年的国王、王后、大臣们生活的情景,想到红颜如花、繁花如梦,最后都成空,那样的沧桑感,仿佛自己走在无数故事之中,会想到《玛戈皇后》这样的电影,我喜欢这种联想,让我的旅行体验更加丰富。

即使宫殿并非原貌,也无所谓,因为就像电影外景地一样,仍然会牵动人的思绪。

正是因此,我的旅行不是扁平的,如同浩浩河流,有很多相关的记忆,会从过往岁月里,奔流而出。

就像在逛老佛爷的时候,其实我想到的是左拉的《妇女乐园》,这也是我深爱的书之一,当年有本没从山东带来,到深圳后又买了一本,就算平常不读,想到有这本书在,想读的时候可以找到,就很安心。

而在逛格拉斯的时候,我想到的是《香水》,小说和电影我都喜欢。

我从巴黎,买了一瓶盐

当时,我们只是在花宫娜停留了一个下午,其实并没有领略全部的格拉斯,所以我计划回头要抽时间再去,在这个满是鲜花的小城里逗留几天。

3

今天出门去赛美那里参加财富人生游戏的交流,因为创始人贾老师过来了。一进门,小小宋就说:“好香!”

我洒了两滴圣罗兰的黑鸦片香水,非常甜美的味道。

也是因为近来对香水特别有兴趣,所以在机场闲逛的时候,买了两盒。

是7.5ml装的小瓶套装。导购介绍给我的。

我很满意。

她又向我推荐气垫,我抱歉地说家里已经有了,就不再买了。她说自己不是推销,是以为我需要。

我安慰她不会误会的,她之前的推荐我很满意,然后说她的着装很有职业风范,整个人都非常专业。

她有点不好意思,说自己有点中性。

我说我也是的,我觉得这样更干练。

她开心得有点不知如何是好的样子,说你等一下,我有份礼物要送你。

然后去旁边柜台拿了一瓶也是7.5ml装的圣罗兰反转巴黎。

我谢了她,挥手道别。

赞美是出于真心,并没奢望会有礼物。

就算是因为赞美获得了额外的礼物,也并不会因此而滋生贪婪之心。

我仍坚持认为,当人有自己的坚定生活主张,就不会轻易被坏情绪左右,恰相反,由于积极、热情,用自己的好情绪去感染了别人,往往会有美好的事情发生——就算不获赠礼物,相信导购的心情也会很好,那也就是美好的事情了。

我总希望,凡我经过的地方,能够给人带来好的感受。

不知道是否奢望,但一直都在努力。

我从巴黎,买了一瓶盐

4

对我的生活方式,很多人表示羡慕。

说实话,我也羡慕自己。

一位朋友对我说,看到我参加慕思的活动了,她家用的也是慕思的床。

我说羡慕自己,是因为自己的好运气。

参加慕思的活动,这是第五次了,去法国都有两次。

有些人会觉得,一个地方重复去并没意思。

但我了解慕思,知道并不是这样。

慕思的旅行设计和文化营销,等我空下来可能会单独写篇文章,这其实是非常巧妙的营销手段,但同时,又不是那种不落痕迹的营销。

什么叫落痕迹?

我发了个微头条,获得了270多万的阅读,就是一个痕迹很重的营销案例:

晚上去做足浴的时候,是在大厅里,旁边座位上有一对中年男女也在做足浴,女士一边和足浴小妹、小弟聊天,问他们有没有买保险,向他们讲了一堆保险的好处,听上去一套一套的,讲出来的东西倒真是挺专业。做完足浴,女士问他们要不要看看产品资料,小妹说现在手里没钱,不想买,小弟说自己家里姑姑和表妹都是做保险的,买的话也得买自家人的,其实这话中间他也说过,意思很明白了。那位女士保险知识很丰富,不过我觉得是推错了人。推销本身没问题,但得看对象。不过她这样做倒有个好处,别人没办法向她推销足浴会员卡什么的了。

这几天是双十一大促,相信很多人也都在朋友圈里接受了狂轰乱炸,还有单对单的各种广告,我这次的微信图文之所以拖延,累和倒时差是一个原因,另外也是不想凑这个热闹。

我喜欢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的营销,以美好打动人,如慕思这样。

这次,慕思活动中的体验更多,比如瑜珈、调酒、调香水,还有歌剧。那晚在巴士底歌剧院看《蝴蝶夫人》,让我印象深刻的,不是歌剧本身,而是法国观众的热情和投入。他们如痴如醉,在演员谢幕时,致以热烈的掌声和有克制的欢呼。即使我没听懂歌剧,但我懂得这种艺术素养的不易,慕思花重金安排这场歌剧,我的理解是一种引领,踏进门槛的那种引领。

当时虽然所懂有限,回来后,我花了不少时间了解歌剧,了解《蝴蝶夫人》的各版本,我个人很喜欢和慧的演唱,不清楚是不是因为同胞的因素。此前,对于歌剧,我也是敬而远之,但这次的契机,让我对歌剧有了兴趣,事实上,在慕思的多次旅行中,我就是这样被不断种草。

(由于歌剧不允许拍照,所以照片欠奉)。

所以我也希望自己成为引路人,特别是在学习力、生活美学方面。

有些人因为自身条件不算好,所以在美面前会自惭形秽,甚至会产生嫉恨心理,但是,假如我们换一个角度,成为美的记录者、欣赏者、传递者,一切将变得不同。

比如我长得不美不帅(我感谢美颜APP的加持但是仍有自知之明),但我作为摄影狮可以拍下很多帅哥美女。

我从巴黎,买了一瓶盐

比如我作为写作者,有太多东西都可以成为我的素材,所以我始终保持着好奇心和探索欲。

我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自得其乐的人,就算是一个人溜达,也可以创造出很多乐趣。

我从巴黎,买了一瓶盐

接触越多美好,人的前行动力会越足,明年的旅行计划会比今年更多,而前提当然是写完书,以及提升摄影技巧,昨晚研究修图软件到两点,虽然疲惫但是很满足。

这种满足度,我相信不亚于双十一的剁手。

不过,仍如前面所言,有人享受剁手的快乐,有人享受研究软件的快乐,只要开心,都好。

只是,我仍然有个建议:

如果只有一件事是必须做的,那么,一定是“不断夯实和提升自己的能力”。面向未来而学习,而非成为快速过时的学习者。人对自己,要狠、更狠,才能成为真正具备学习之心的匠人,把自己打造成锐利的、高品质的作品,即使时代变迁,也可以无坚不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