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漢景帝時期的七國之亂,諸侯聯軍20多萬,為何三個月就敗退?

月光侃歷史


西漢時期發生“七國叛亂”,其背景是漢高祖時期因楚漢相爭,無太多實力掌控領地,只得分封了異姓諸侯王,劉邦統一稱帝以後,又實施郡國並行制,在異姓諸王的領土上,又分封了九個劉氏宗親子弟為諸侯王,史記又稱“同姓九王”,定立“非劉姓不王”原則,原本是借鑑秦亡的教訓,現在各諸侯國均是自己的宗室親人,絕無逆反之心,高祖時期確實沒有發生謀反一事。



不過血緣關係總歸是越來越遠,再者高祖死後,呂后把政,違背“非劉姓不王”原則,立諸呂為王,又對高祖其他子嗣把控急嚴,中央與地方矛盾開始顯現,至漢文帝時,又拆分原諸侯國至更小封地,使得每個勢力的領地與力量更加狹小,而且在行動上更難一致。


這裡有一個刺頭諸侯國,那就是吳王劉濞,此人早年曾隨高祖征戰淮南王英布叛亂,平叛後留下勇猛的劉濞坐鎮東南,統轄三郡五十三城,劉濞坐擁天然資源銅礦,再加上煉鹽,鑄幣,使得吳國實力強盛。漢景帝繼位後,採用晁錯《削藩策》,先後整治了多個諸侯王,吳王劉濞擔心自己早晚被削,於是親往膠西,與膠西王謀劃反叛,並同時聯絡楚、趙、淮南諸王,以及匈奴、東越、閩越等外部貴族事例,以“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為口號,舉兵向西,時年公元前154年,即景帝三年,由此七國之亂開始。


彼時只劉濞人馬就已達三十萬之多,由於前期做足了準備,進展頗順,漢景帝聞之,採納原吳國丞相袁盎意見,誅殺晁錯,但仍於事無補,七國聯軍浩浩蕩蕩,繼續前進,景帝這才下定決心武力鎮壓,派太尉周亞夫等諸將率兵抵抗。吳楚聯軍直至梁國,遭遇了梁王劉武的頑強抵抗,周亞夫從後路包抄,切斷了叛軍的供給糧道,這才大破聯軍,吳王乘夜色逃走,後來被東越王騙出刺死。其他參與反叛諸侯王皆被處置。

七國之亂,自景帝三年正月至三月結束,只用了三個月,中央鄭權便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直接鞏固了中央集權制。諸侯國的力量大大被削弱。同時也為漢武帝施展雄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蘭陵郡主


西漢景帝時,漢初分封的諸候王勢力經過幾十年發展不斷坐大,諸候國各自擁有軍隊,可以徵繳賦稅,鑄造錢幣,他們控制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通過鹽運,採礦等手段在經濟上幾乎可以與中央分庭抗禮。在這種情況下漢景帝為了鞏固中央集權統治,採用了晁錯的《削藩策》,逐步削減諸候封地,一時間諸候王人人自危,於是七個勢力較強的諸候國在最強的吳王劉濞的聯絡下聯合起兵造反,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七王之亂”。

七王之亂在名義上並沒有直接提出反叛漢室,而是提出“清君側,誅晁錯”的口號,也就是說這一切只是晁錯的過錯,而不是天子的問題,起兵只是為幫助皇帝清除奸侫。七王之亂號稱擁有20多萬大軍,但卻在短短三個月時間迅速兵敗,其原因如何呢?個人以為原因如下:

  • 漢景帝誅殺晁錯在政治上瓦解七王,因為七王打的口號是“誅晁錯”,那麼晁錯一死,道義上自然站不住腳了。有很多人對這一點持反對意見,認為這只是景帝向叛軍示弱的懦弱之舉,起不到制止暴亂的實際作用。個人覺得這個操作雖然看起來很虛,顯得漢景帝不顧師生情誼殺死老師晁錯很冷血,但實際上卻是切中要害。大家不要小看了這個虛的東西,要知道在古代人們普通迷信且容易被盅惑,晁錯的死一瞬間暴露了七王的真實用心,決定了人心向背。
  • 漢景帝任用漢初名將周勃之子周亞夫為將,此人頗有其父的治軍才能及謀略,出兵以後能迅速控制戰爭的要點之地,這一點在謀略與叛軍形成鮮明對比,叛軍不戰卻已輸一城。
  • 叛軍數量雖多,但很多臨時拉來的兵員充數,所謂兵貴在精而不在多。
  • 齊地,趙地之敗客觀上阻止了匈奴人南下參戰。
  • 漢景帝同母梁王劉武與叛軍奮力作戰,這一點也不容忽視。

以上就是七國之亂兵敗的主要原因。


字匠甲


七國之亂始於晁錯削藩,作為漢景帝上臺之初依仗的大臣,削藩之舉實則是為了捍衛中央王朝對於地方諸侯的控馭能力。

只是,晁錯的削藩手段太過猛烈,直接激怒了各地諸侯。

公元前154年,漢景帝聽取晁錯建議,開始下令削藩:

  • 削奪吳王劉濞會稽郡、豫章郡

  • 削奪楚王劉戊東海郡

  • 削奪趙王常山郡

  • 削奪劉卬六縣

“吳王即山鑄錢,煮海為鹽,誘天下豪桀。”成為西漢王朝諸侯國中最大的一個隱患。削藩命令傳出之後,劉濞挺身而出,聯合其餘八個諸侯國合力反叛。

這九個諸侯國中,大抵可謂分為兩類:

  • 吳楚聯軍:吳王、楚王,勢力最為龐大

  • 齊趙聯軍:齊王、濟北王、菑川王、濟南王、膠西王、膠東王、趙王,勢力次之

反叛之初,齊王劉將閭、濟北王劉志相繼退出戰亂,遂形成了齊七國之亂。


公元前154年,正月。

吳楚聯軍預計向西推進,齊趙聯軍則分兵在齊地、趙地叛亂。

吳楚聯軍行進之初,大將軍田祿伯希望自己親自引兵五萬南下長沙,然後逼近武關,奇襲王朝腹地關中。

不料,吳太子以起兵之初駁斥了他的建議,吳楚聯軍遂在劉濞的帶領下全力向西推進。

對於劉濞而言,他選擇了一個更加穩妥的方式,先攻打兩國,然後再攻打中原重鎮滎陽,最終緩緩朝著函谷關推進,一步步的逼近關中。

可能劉濞都不會想到,自己的這一決定直接影響了諸侯聯軍的命運。

吳楚聯軍進入梁地之後,很快就被阻於兩地,二十萬的大軍被困於此地。劉濞仍舊下令持續圍攻兩國都城睢陽,堅決不繞行西進關中。

周亞飛統領三十萬大軍原計劃從函谷關出兵,從正面防禦吳楚聯軍西進。他在出兵時,聽取了趙涉的意見,從武關突然出兵,直接插入到吳楚聯軍的後翼。

  • 屯兵淮泗口,扼守聯軍糧道

  • 屯兵昌邑、下邑兩據點,切斷諸侯聯軍的退路

為了能夠讓自己的這項計劃真正的實施,吳楚聯軍在拼命攻打梁國國都睢陽時,周亞夫拒不馳援,漢景帝親自下詔,他仍舊拒不應召。

時間一長,被困於睢陽城下的吳楚聯軍果然開始斷糧,士兵們也因為飢餓、耗戰顯得疲憊不堪。

此時的吳王劉濞才下令調轉槍頭進攻周亞夫。

可週亞夫仍舊在下邑拒不迎戰,想要耗死諸侯聯軍。吳王劉濞急不可待,遂將主力佯裝屯集於下邑東南一帶,準備讓主力偷偷從東南一帶轉移到西北一帶,尋求突破口。

不料,周亞夫早就已經知道劉濞轉移聯軍,聯軍抵達下邑城西北一帶後,漢軍突然衝殺出來,一舉擊退吳楚聯軍。

周亞夫下令全軍出擊,吳楚聯軍紛紛開始潰散,吳王劉濞僅僅帶著千餘人南逃丹徒,最後被誘殺。

吳楚聯軍潰敗之後,停駐於齊趙邊境的漢將酈寄、欒布也開始發動進攻。

齊地聯軍同樣被阻於臨淄城下無法行進,周亞夫派遣韓頹當馳援欒布,迅速逼退齊地四國聯軍,隨即分兵平定齊地四國。

漢將酈寄當時已經將趙王劉遂圍困在邯鄲,可圍攻是多月依舊巋然不動。

欒布平定齊地之後,遂引兵北上,引水灌城,邯鄲城終於被攻破,趙王劉遂自殺。

七國之亂,看似強大,但西進方案上又極大的弊端。

先是齊王退出聯軍,齊地四國開始圍攻臨淄,竟然久攻不克,被阻於臨淄城下。

而吳楚聯軍步步推進的戰略,也一步步將自己逼入絕境。

周亞夫沒有從函谷關出兵,而是選擇從武關出兵,直接切斷了吳楚聯軍的糧道,二十萬大軍的糧道被切斷,所有人知道這是一場噩夢。

這也是為什麼吳楚聯軍大兵團對沖周亞夫的漢軍時,幾乎一戰即潰。因為他們已經長期缺糧,而且攻打睢陽城的士兵們已經極度疲憊,並沒有得到有效的休整。


歷史總探長


我的回答有以下三個方面:

1.文景之治,國力雄厚

在西漢建立之處,劉邦為了鞏固疆域,實行分封制,但所分封之王皆是同姓之王。

隨著時間的推移,各諸侯國勢力不斷壯大,皇權受到極大挑戰,這是統治者極其不能容忍的。在景帝之前的50多年,漢廷一直採取“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社會得到充足的恢復與發展,而景帝繼承和發展其父文帝事業,並於父親一起開創“文景之治”,到景帝時期國力強盛,社會繁榮。而在文帝時期,賈誼就提出把大的諸侯國變成幾個小的,以削弱其面積及實力,說明在文帝時期,中央皇室已經開始著手解決中央與地方諸侯這個矛盾。這也是中央皇室敢於削藩的根本原因。

2.名將周亞夫

七國之亂,中央皇室取得快速勝利的第二個原因是,軍中有名將周亞夫。他是西漢開國功臣絳侯周勃次子,歷文、景兩帝,善於治軍領兵,軍事才華卓越,曾帶兵大敗匈奴,深受文帝賞識。御史大夫晁錯再次提議削藩的同時,已經向景帝舉薦周亞夫作為三軍統帥。中央皇室有名將坐鎮,也是勝利的重要保證。


3.諸侯軍出師無名,軍心不穩

皇室提出削藩,各諸侯國理應遵循中央的號令。但是各諸侯國在吳王劉濞的統帥下,打著“清君側”名號,發兵中央,此時景帝已經下令殺了晁錯。到這時候,“清君側”名號已經失去意義,戰爭已經變為造反,吳王劉濞的野心也為人所知。沒了起兵名號,七路諸侯聯軍便如一盤散沙。造反、忤逆的罪名已經嚇退了一大部分士兵,軍心渙散,戰鬥力必定大減。所以軍心不穩是諸侯聯軍快速失敗的第三個原因。

綜合來說,朝廷準備充分,國富民強,又有名將周亞夫,應對諸侯國的20萬聯軍並沒有處於下風;而七路諸侯,出師無名,實則為造反,且以吳王劉濞為首,其他諸侯是否想造反並不確定,因此20萬諸侯聯軍三個月敗陣並非不可能。

希望我的回答您能喜歡。純手動碼字,謝謝閱讀、點贊、關注。


鈞州小哥說史


漢景帝時期的七位諸侯王聯合起兵謀反,雖二十萬之眾看似強大,但因不得人心內部都有自己各自野心私利實則內部不和,既聯合造反又相互提防。所以雖兵力雄厚但僅三個月就被逐個擊破,七王先後被殺或兵敗自盡,史稱七國之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