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以後,為何不趁機廢除藩王以絕後患?

不喝皮酒會死星人


七國之亂給漢帝國的傷害是很深重的,如果不是漢景帝用人得當,不是周亞夫出色的軍事才能,不是叛亂方自己出問題,還真不好說,這場叛亂持續多久,會不會出現皇位非正常迭代。

既然如此,為了後世不再受其苦,何不直接廢了分封制,恢復秦王朝的郡縣制?估計這個念頭漢景帝未必沒有想過,只是沒執行,大體原因有如下三點:

不能廢:政治勢力講究的是平衡,宗室勢力消失,誰來對付新勢力?

要說廢除分封制,就要先知道劉邦為什麼恢復分封制。

漢帝國立國之初,關於分封和郡縣的優劣,朝堂上是有過激烈的討論的,並不是劉邦大腦發熱,一個人的獨斷專行。本質上它是一個很複雜的政治基礎和政治結構問題,不是簡單的對劉家人的私恩問題。

秦朝滅亡,就有人指出,秦國就是吃了郡縣制的虧,關鍵時候缺少宗室勢力對皇權的拱衛,導致皇權在中央坍塌。假如全國各地有嬴氏子弟勤王,也許戰火根本燒不到咸陽。這就是劉邦恢復分封的理由。

當然,這種言論看到的是其中一個因素,不能說完全錯誤。至少它表達的一個核心內容是有參考價值的:皇權不是空中樓閣,它既需要政治勢力的拱衛,有需要政治勢力之間的平衡,缺一不可!

除了秦國,春秋戰國時期也有過同樣失敗的案例,比如三家分晉,三桓專政,田氏代姜等,都是宗室勢力薄弱,士族力量過於強大,最終從根上革了原有王權的命!

從漢帝國後來的情況看,別說完全乾掉宗室勢力,即便削弱得太狠,都會出現大問題。什麼問題?外戚勢力瘋長、宦官勢力發酵、士族勢力不可遏制!

所以,政治從本質上講,要的是平衡,任何一方勢力都不是毒草,任何一方在某些時候都會成為毒草!關鍵是平衡,是如何修剪,而不是讓一方絕跡,以破壞政治生態的方式處置,必將遺患子孫!

我們看到的現實就是,隨著七國之亂的鎮壓,和漢武帝的推恩令,西漢帝國的劉氏子孫們都變成了小綿羊,結果呢?外戚冒出來了,士族冒出來了,甚至宦官都冒出來了。說句後悔的話:推恩令搞得太兇了!虧得沒有完全乾掉藩王。

不想廢:分封制的思想不會絕跡,未來皇室子孫安置的需要

分封制受惠的都是龍子龍孫,所以很容易被理解成是皇帝的私慾作祟。其實不能完全這麼想,本來宗法制的結構,就註定了家天下的模式,除非設計一個全新的概念,完全推倒重來。所以,它既是政治結構的選擇,也逃不脫皇權的私慾,一對孿生子。

假如七國之亂後廢黜所有藩王,第一個不答應的就是竇太后:你把你兄弟劉武怎麼安排?他可是你親弟弟呀,為你立了那麼大功勞,你的皇位有劉武一半,誰都可以廢,劉武不能廢!

好了,就算劉武也廢了,漢景帝的兒子們呢?將來還要不要封王?如果要封,就又回到原來的老路子,所謂廢就是虛偽的,無非是漢景帝個人的私慾嘛!如果不封,就回到前面所講,誰來平衡其它政治勢力?誰來拱衛皇權?

這就是宗法制的“遺毒”!不是說秦朝選擇郡縣制錯誤,而是中國社會結構和根深蒂固的文化思想,就是宗法制!是宗法制,就離不開家國天下的概念,就不可能一下子做到與分封徹底割裂。

直到一千八百年後的清王朝,這個問題才得到解決,分封演化為虛封,既讓藩王頂了“榮譽稱號”,不能對皇權有威脅,又兼顧了皇權的私慾。請注意,經過幾千年演變,清王朝皇權已經完全獨裁了,根本不需要政治勢力的拱衛了,才能做得到可以當“獨行俠”,在此之前做不到。

所以,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政治結構,決定了皇權不可能完全拋卻親情,跟分封制一刀切,做不到,只能在親情與法制之間左右搖擺。後來不斷復辟的分封模式,已經很清晰地揭示了這一點。

廢不了:七國之亂只是局部,“泛宗室勢力”影響不可忽視!

七國之亂時,諸侯王大約有二十幾位,參加叛亂的只有七個,捲入進去的一起算上,大約一半。至少還有一半沒有參與進來,假如搞一刀切,豈不是把所有諸侯王都逼向死路?

到那時候可就不是七國之亂了,那就是天下大亂!

以漢帝國的實力,能不能對付所有諸侯王呢?不好說,七國之亂後有這個實力,不過風險不小。七國之亂之所以失敗,跟諸侯王們心不齊還是有很大關係的,原因就是反叛代價帶大,漢景帝給了出路,能不反就不反。

但是,如果一刀切,沒有了出路的諸侯王們會怎樣?沒有實力也要上的!

漢景帝還有這個膽嗎?七國之亂時就嚇破了!你看他,叛亂一爆發,為了取悅諸侯王,趕緊宣佈廢除削藩令,還拿晁錯的人頭頂缸,完全一副尿褲子的模樣。

七國之亂後,心有餘悸的漢景帝還敢有大動作嗎?那得借膽!誰能借給他呢?晁錯借過,下場呢?

事情的嚴重性還不僅如此。諸侯王只是分封制的頂端,除了王爺們它還包括一大堆侯爺,既然廢除分封,王爺們沒了,侯爺們呢?怎麼辦?廢不廢?

不廢,分封制不算徹底清除,早晚還會恢復到老樣子。廢,皇權面對的可就不是二十個王爺了,而是幾百個侯爺,以及他們的關聯勢力。賬算到這兒,估計漢景帝的褲子已經溼透了!

這還沒有算“泛宗室勢力”,即一大堆皇室後裔,和他們的利益關聯體。可以說,假如要搞一刀切,幾乎把皇權切成孤家寡人,漢景帝上哪兒借這麼多膽,才能彌補這個現實?

所以,以漢帝國當時的狀況,不可能做到完全廢除藩王,風險太大了,是拿帝國的命在做賭博,根本沒有這個必要!

綜上所說,七國之亂後,之所以沒有完全廢除藩王勢力,主觀上不想這麼做,客觀上很難做得到,生態結構上還需要諸侯王勢力的存在。


尋根拜祖


劉邦建國之後,在郡縣制的基礎上實行郡國並行制。劉邦的郡國並行制在大漢初建期確實起到了拱衛劉家天下的作用。劉姓漢家天下在中央和各個同姓諸侯國的共同努力下,迅速確立了在全國的統治。同姓諸侯王將漢廷中央無法直接控制的區域,快速融合到大漢江山範圍之內。呂后去世之後,同姓諸侯王在平定諸呂叛亂時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同姓諸侯王,大漢很難渡過諸呂叛亂這道難關。

隨著時間推移,之前相對年幼的諸侯王逐漸長大,各個諸侯王的實力也逐漸增強,與此同時諸侯王和漢朝皇帝的血緣關係也逐漸疏遠。諸侯王與漢廷中央的矛盾也越來越大,以至於雙方最終刀兵相向。公元前154年,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國發動叛亂,史稱之為吳楚七國之亂。漢景帝僅用三個多月時間便平定了叛亂。

吳楚七國之亂被平定之後,叛亂七國大多被漢景帝廢除。但是其他未參加叛亂諸侯國基本上得以保存。漢景帝趁著平定七國之亂的有利形勢,趁機削弱諸侯王的實力。漢景帝將諸侯國的一些支郡、邊郡等收歸中央。漢景帝趁機取消了諸侯國王任免本封國官吏的權力,同時也取消諸侯國徵收賦稅的權力,諸侯國的國王不得繼續治理封國,封國的管理大權歸朝廷任命的官員負責。漢景帝為了限制諸侯王的權力,還改革諸侯王國的官制,比如改王國丞相為相、裁去王國御史大夫等。經過漢景帝的改革,諸侯國王不能參與政事和治國,只能享受諸侯國的租稅。

漢景帝只是採取一系列措施削弱諸侯國,並沒有一舉消滅諸侯王國。為什麼漢景帝沒有趁機廢除各個藩王,以絕後患呢?

漢景帝能夠快速平定吳楚七國之亂,不光因為漢景帝運籌帷幄,也不光因為周亞夫卓越的軍事才華,還因為各個諸侯國的努力。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時,梁孝王劉武和梁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史稱:“吳楚破,而梁所破殺虜略與漢中分”。除了梁國之外,其他諸侯國有的保持中立,有的參與平叛。未參與叛亂的諸侯國,要麼無過、要麼有功。對於那些參與平叛諸侯國,得不到好處也就算了,總不能連自己的王國都保不住吧。漢景帝如果趁機剷除全部諸侯王,難免給人過河拆橋的感覺。

吳楚七國之亂雖然被平定,諸侯王國尾大不掉的局面基本上得到了解決。但是漢廷中央的權力還沒有大到徹底消滅諸侯王國的地步。漢景帝一舉徹底消滅諸侯王國的條件還不成熟,如果漢景帝貿然全部廢除諸侯王國的話,極有可能造成新的混亂。當時最大的諸侯國樑國在戰爭中展現的實力也讓漢景帝敬畏三分。如果要是把其他諸侯國逼得狗急跳牆,梁國等諸侯國聯合起來再一次對抗漢景帝的話,也夠漢景帝喝一壺。所以對於漢景帝來說最好的選擇是削弱諸侯王的實力,最大限度地減少削藩的阻力。

吳楚七國之亂被平定之後,懸在漢景帝頭上的一把利劍也被拿下。郡國並行制度帶來的負面影響基本上解除。地方同姓諸侯王國對中央的威脅也基本上解除,中央集權得到了鞏固和加強。吳楚七國之亂後,諸侯王國雖然依然存在,但是已經失去了政治權力,諸侯王國的地位已經和一般郡縣無異。諸侯王國徹底失去了與中央對抗的基礎。漢景帝沒有必要再節外生枝,將諸侯王國全部廢除。

漢景帝和晁錯推行削藩策的根本目的是消除諸侯王國對中央集權的威脅,而不是徹底廢除諸侯國。分封同姓諸侯國是劉邦定下的祖制,雖然這項祖制有一定問題,但是也產生了積極效果。只要進行適當改革,這項祖制還是能夠繼續發揮積極作用。漢景帝作為一代明君,總的說來奉行的還是黃老無為思想,他自然也不會輕易廢除劉邦定下的祖制。當時朝堂之上大多數人都是無為而治的遵循者,漢景帝若想徹底廢除分封制度,勢必會遭到了朝堂大臣反對。漢景帝為了顧及各方面影響,也不會輕易廢除諸侯國。

漢景帝本人認同削藩策,但是卻也認同分封制度。漢景帝削藩削的是高祖時代的藩王或者文帝時代的藩王,他並不排斥自己的子孫後代成為新藩王。平定七國之亂後,漢景帝陸陸續續分封自己的兒子們為新諸侯王。漢景帝廢除舊藩王的同時,也分封出一批新藩王。漢景帝有十四個兒子,出於私心他也想自己的兒子要麼成為皇帝、要麼成為諸侯王。如果漢景帝一舉廢除分封制度,自己的兒子除了一個繼承皇位之外,其餘兒子都將是布衣。漢景帝沒有那麼“偉大”,出於對自己兒子的私心,他也不會廢除分封制度。

劉邦實行分封制的另一個原因是可以平衡權力之間的關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達到權力制衡。正是由於權力制衡,所以呂后去世之後,功臣集團和劉氏宗親才能聯合起來剷除呂氏力量。如果沒有同姓諸侯王的權力制衡,有可能劉姓江山真的要變成呂姓天下或者劉呂共治。七國之亂被平定之後,漢朝中央暫時佔據了優勢地位,中央和地方,以及其他各支政治力量形成了新的平衡。如果漢景帝趁機廢除所有藩王,那麼地方上形成的平衡便有可能被打破,反而不利於地方的政治生態平衡。如果藩王都被廢除的話,劉氏宗族的力量也會被大大削弱,劉氏宗族對朝臣的牽制力也會大大減弱。比如平定七國之亂中周亞夫的威望和勢力大大增加,漢景帝則需要梁孝王劉武牽制周亞夫。漢景帝同時也利用周亞夫等人牽制梁孝王劉武。

夏禹死後,繼承他大位的不是“精心挑選”的伯益,而是兒子夏啟。夏啟成為君主之後,標誌著世襲製取代了禪讓制,小康之世取代了大同之世,家天下取代了共天下。從此古代歷史進入了家天下社會。從夏朝到漢朝經過了兩千多年,家天下的影響已經非常深刻。劉邦建立的漢朝本身也是一個家天下的封建王朝,劉邦分封同姓諸侯王很大因素是受到家天下思想的影響。漢景帝做為漢朝皇帝,自然也深受家天下思想的影響。家天下不僅僅包括皇位世襲,分封其他小宗也是重要體現。

綜合多方面原因,漢景帝並沒有藉助平定吳楚七國之亂的餘威,趁機取消藩王。不僅漢景帝沒有徹底廢除藩王,後來的漢武帝也沒有廢除藩王。此後的封建王朝,也基本上都保留藩王制度,只不過有的朝代藩王的實力較強,有的朝代藩王實力較弱。


依稀說史


不趁機廢除藩王,是西漢乃至古代中國政治制度成熟的表現。

我在秦國為何統一後速亡一文中指出,秦國的郡縣制是一個超前的政治制度,統一之後的中國,疆域面積超過200萬平方公里,以當時的交通網絡,信息傳遞速度,中樞根本無法有效管理地方,導致秦國力量不能下達郡縣,也只是形式上只是郡縣制,而弊端更大,地方發生叛亂後,沒有力量平叛。漢朝吸取這個教訓,分封同姓諸侯王,給予他們巨大的權利,以鎮壓地方勢力。通過皇室血脈關係,漢初實現了政治穩定。

經過幾十發展,諸侯王勢力膨脹,不滿足眼前權利,中樞也滿血復活,謀求削弱藩王勢力,戰爭無可避免。中樞平定七國之亂後,面臨一個難題,以後的政治藍圖,或者說政治平衡怎麼架構,中樞有以下幾種選擇。

選擇一、全面削蕃,全面壓制所有諸侯王權利。首先,這是一種急功近利的選擇,七國之亂中,有的藩王是支持中樞的,全面削蕃會導致所有藩王反叛,天下大亂,一個成熟的政治中樞不會選擇這個方案。

其次,地方勢力不止只有藩王,還有更多的軍功貴族公爵侯爵伯爵之後,他們對中樞的威脅不下於藩王,而且這些人更具有智慧,是更加難以對付的政治敵人,他們躲在藩王之後,推波助瀾。如果全面壓制藩王,這群人會迅速做大,這絕對不符合中樞的利益,所以中樞在地方上還需要藩王和他們互相制衡,中樞不會對藩王趕盡殺絕。

選擇二、推恩令,逐步削弱所有諸侯王實際。這種溫水煮青蛙方法,在當時最合適不過了。藩王和貴族相互制衡,給中樞時間去解決這些貴族,重新架構一種新的政治平衡。

選擇三、只打擊叛亂諸侯王的權利,其他諸侯王不變。諸侯王當然想如此,但是中樞已經取得軍事上的勝利,諸侯王已無力反抗,謀求真正地統一直是中樞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是農耕文明的內在要求,中樞肯定不會放過那群諸侯王,畢竟在漢初諸侯王才是最大的政治敵人。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農耕文明的穩定性需求決定中國古代精英階層追求大一統。中樞最終選擇第二種政治架構,中樞逐步削弱所有諸侯王的權利,到漢武帝時期,中國古代第一次真正得實現了大一統。

到了漢武帝晚期,政治平衡被全面打破,地方貴族勢力全面崛起,一直到西漢滅亡,中樞也沒有架構好新的政治平衡。東漢劉秀就是在地方貴族的支持下建立的王朝,東漢在外戚和宦官的表面爭奪下,中樞和地方爭鬥了一百多年,在黃巾起義以後,皇權最終還是輸了,漢朝滅亡。





歷史經濟學


這其實是和漢初統治者的統治思想密切相關。壯士一怒,血濺三尺,而天子治國,講究的是“治大國若烹海鮮”,需要小火慢燉。當然,這也與漢初黃老思想的流行與諸侯勢力尚大有關係。

黃老思想的流行

漢初之時,民生凋敝,就連天子也很難找出四匹一樣的馬拉車,許多大臣更是隻能乘坐牛車,足見當時的經濟情況多麼不容樂觀。所以,漢初自皇帝到大臣,上下都達成了統一的認識,要與民休息,“君臣俱欲休息乎無為”。在這種背景下,清靜無為的黃老之學流行起來。

而一直到了漢武帝時期,太皇太后竇太后還是堅信黃老之學,漢武帝也是在她去世之後才能“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所以,在漢景帝時期,在黃老思想思想指導下,自然是不想輕啟戰端。“七國之亂”也是諸侯王主動挑起的。漢文帝、漢景帝只想通過慢慢削減諸侯王的封地,從而減小他們對中央王朝的威脅。因此,思想決定行動,漢景帝才在勝利之後,沒有廢除藩王。

對封建的認同感

西漢的統治者,前面幾位都是勵精圖治,充分吸取秦朝滅亡的經驗教訓。而其中他們認為非常重要的一條,便是秦朝沒有分封宗室,導致最後皇權被外人所奪。所以,劉邦在消滅其他異姓諸侯王的同時,又立劉氏諸侯王,是外眾建而少其力也。當初誅殺諸呂,這些諸侯王也是出過力的,不然皇權很可能就被呂氏攫取了。所以,到了漢景帝時期,對於劉邦的這一決定還是擁護的。漢景帝親弟弟劉武以及漢景帝的兒子,都被陸續封王。如果漢景帝想要趁機廢除藩王,那這些漢景帝最親近之人,也立馬變成他的仇人。

在“七國之亂”中,漢景帝親弟弟梁王劉武,對於七國聯軍抵抗最徹底,甚至漢景帝有把皇位傳給他的打算。這也是封建諸侯的益處,不然,劉武是一個閒散王爺,又哪裡能替漢景帝抵抗七國兵鋒呢?漢景帝的兒子劉非,在七國叛亂的時候只有15歲,便上書自請從封國去討伐吳國。所以,在漢景帝看來,封建諸侯還是大有用處,他只需要控制諸侯的規模就是了。所以,在平定七國之亂後,漢景帝對諸侯國也採取了一定的措施,但並非徹底廢除。

漢景帝已經動手

漢初分封的劉姓諸侯王,大的跨州連郡,勢力足以抗拒中央。而且,除了諸侯的丞相由中央任命外,其他官吏的任免都掌握在諸侯王手中。此外,賦稅、鑄錢等等權力,也是掌握在諸侯王手中。當初爆發“七國之亂”,原因是和中央接連削了幾個諸侯王的封地,這些諸侯王擔心一直被削減封地,所以才會聯合起來造反。等到景帝平定叛亂之後,齊地分為七,趙地分為六,後來梁地分為五,淮南分為三,漢景帝已經對諸侯王開始動手。

漢景帝的手段比較溫和,也沒造成太大的動盪,但無形之中削弱了諸侯的實力。除此之外,漢景帝做了左管法、附益法、阿黨法,不僅收回諸侯對官員的任免權,還刻意貶低諸侯屬官的地位,防止他們和朝廷大臣結交。除此之外,諸侯只能食封地的租稅,不得參與政事,這就最大程度上削減了諸侯的勢力。雖然後來還屢有諸侯王造反,但已經成不了大氣候。等到漢武帝“推恩令”出來後,更是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

綜上所述,漢景帝之所以在平定七國之亂之後,沒有徹底廢除藩王以絕後患,是和他的統治思想有關(黃老之學以及對封建分封的認同)、皇權尚未十分穩固,所以皇帝才會採取相對溫和的辦法,逐步消滅諸侯王的威脅。即使到了漢武帝時期,也是採用逐步推恩的方式來分化諸侯王勢力,並沒有採取一擼到底的政策。說到底,政治就是一門妥協的藝術,而非一蹴而就的痛快!


歷史摩天輪


在還有著春秋戰國遺風的大漢帝國,封國不只是諸侯王才有的,還有數百列侯也是有封國的!雖然這些列侯封國相對於春秋戰國時的封國權力縮水了很多,但那也是封邦建國的封國!

一旦所有諸侯王的封國都被廢黜,那麼不只是原本心向朝廷的諸侯王會立刻反叛,帝國各處的列侯恐怕也會群起響應擁立一個新的天子。別看這些人平時互分派系還經常互撕,但是一旦觸及到他們的核心利益他們就會瞬間抱團,看看呂氏的下場就知道了,諸侯王舉起大旗,列侯勳貴響應,一個月內就殺光了所有姓呂的!

並且另一方面,封邦建國以劉氏諸侯王拱衛社稷也是漢太祖高皇帝劉邦立國的原則之一,就像我們的紅色基因,不能輕易更改。





故國有明月


老爹有話說:

沒必要了,因為剩下的藩王,對於中央朝廷的威脅,已經不足為慮,根本不會影響到中央政權的統治。

關於這一點,也可以從漢武帝時期,動不動就以貢金的成色不足為由,大量裁撤藩王。但是藩王們,也沒有聯合起來造反,得到一個側面的驗證。

這是第一個原因。

漢景帝也和他的父親漢文帝一樣,是一個崇尚黃老學說的人。現在,剛剛平定七國之亂,漢景帝肯定不願意再起戰端,讓老百姓飽受戰亂之苦。

這是第二個原因。

漢景帝時期,爆發七國之亂,之所以沒有造成特別嚴重的後果。一個最大的原因,就是漢景帝的父親漢文帝的時候,已經把藩王中,勢力最大的齊國,採用分化的策略,允許齊王分封自己的兒子為王,從而變相地削弱了齊國的整體實力。

再加上漢文帝時期,對於藩王們,採取的多是安撫政策。給中央朝廷充足的時間做準備,為解決藩王問題,奠定了基礎。

所以,到了漢景帝的時候,才能很好的解決藩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