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國之亂和八王之亂有什麼不同?

瑞瑞說歷史

大家好,我是不能創造歷史,但可以搬運歷史的——瑞說文史。

在古代的宗親制度的情況下,每個人對自己的親屬都有著莫大的信任與眷顧,皇帝也不例外。自西周開始,各朝都對皇帝的宗室子弟進行一定的分封,好點的,會作為鎮守邊疆的將軍,協助皇帝抵禦外敵,一般的可能被任命為地方行政長官,治理一方,最差的也能有個爵位,有田有地,做個富家翁。

有些皇親國戚可能會感謝皇恩,恪盡職守維護他們家族的江山。更有的,在皇朝衰落時,盡心輔佐皇帝,保衛自己的江山。但是,有的親王就不那麼想了,憑啥咱倆都是皇子,你當皇上,我去不能當。於是他們就造反稱帝。歷史上親王造反的例子舉不勝數,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西漢的“七國之亂”和西晉的“八王之亂”。

七國之亂

七國之亂是發生在漢景帝時期的一次諸侯國叛亂,參與叛亂的是七個劉姓宗室諸侯王:吳王劉濞、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故又稱七王之亂。由於西漢初期,實行郡國制,諸侯國的權利很大。漢景帝時期,為了抑制諸侯國的實力,大臣晁錯上書“削藩令”意在削弱諸侯國的實力,於是漢景帝下令收回諸王的封地。但是吳王劉濞和楚王劉戊聯合其他幾王以清君側的名義起兵造反。剛開始,景帝殺了晁錯以求諸王退兵,但是七王依然繼續進攻。於是漢景帝下定決心平定叛亂。以周亞夫為大將率軍二十萬前去平定叛亂。經過兩個月的時間,楚王吳王兵敗自殺叛亂被平定。其他諸侯王乖乖的遵從“削藩令”,西漢得以加強中央集權。國力昌盛,為後期武帝出兵匈奴打下基礎。

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是發生於中國西晉時期的一場皇族為爭奪中央政權而引發的動亂,為中國歷史上最為嚴重的皇族內亂之一,從元康元年(291年)起至光熙元年(306年),共持續16年。首先是楚王奪權殺了汝南王,爾後楚王又被賈氏假傳聖旨所殺,。趙王又帶兵進京殺了賈氏自封相國,於是淮南王又起兵討伐趙王。。淮南王失敗後,河間王,長沙王,成都王又起兵攻擊趙王,後來東海王有參與進來。最後東海王取得大權,但西晉已經國力大退,最終被少數民族政權所滅

為什麼同樣是親王反叛,西漢能平定叛亂爾後國力昌盛呢,而西晉卻因為“八王之亂”而國力大衰,最終滅亡呢,那咱們今天就從各個方面分析下。

首先叛亂的諸侯王實力不同

西漢的“七國之亂”叛亂主要以吳國楚國為主,其他幾位親王並沒有多少兵力,就算是吳王也不過是一個郡的封地,總體實力並不強。而反觀西晉的幾位親王,就不一樣了西晉在奪得曹魏政權後,大肆分封諸侯王,並且給予了諸侯王軍事財政等各種自治權力,諸侯王有著自己的行政體系和軍事財政大權。儼然像一個較小的皇帝。類似於戰國時期的諸侯。而且西漢有著正經的中央政府,漢景帝又是為不錯的皇帝,能組織起力量平定煩亂。西晉時的晉愍帝是個傻子,諸侯王直接打進京城控制皇帝。都是一個親王在京城控制皇帝,其他親王起兵攻擊,然後功勞最大的君王執掌大權,但稍有不慎就會惹得其它親王攻擊,所以就這麼週而復始的戰亂。一直到最後的東海王司馬越,為了滿足各親王的利益便聯合幾個親王直接把西晉給分了,最終被少數民族滅亡。

戰爭破壞力不同

由於西漢的叛亂國實力不強,戰爭就在那小部分地區,而且時間只有兩個月。反觀西晉的幾位王爺把戰火燒遍了大半個西晉,圍繞京城都打了好幾次。

而且從元康元年(291年)楚王司馬瑋帶兵入京到光熙元年(306年)東海王司馬越分晉。共16年。這16年整個西晉都在打仗,所以到最後,西晉只剩個空殼子。最終滅亡、


外患不同

景帝年間由於和親政策以及對匈奴貿易的來往,匈奴和西漢基本上處於和平。其他少數民族都臣服於西漢,所以當時西漢可以全力對付叛亂。甚至是拿叛亂練兵。但是西晉時期,民族矛盾依然很重,從北方遷徙到華北少數民族收到西晉統治者的壓迫。各地的戰爭更使得少數民族充當士兵。於是一些少數民族趁機擁兵自重,最後,雖然東海王司馬越取得了大權,卻要與少數民族政權以及各地的豪強鬥爭。所以西晉被當時匈奴建立的漢國滅掉

所以經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發現這兩次叛亂還是有著諸多不同的。“七國之亂”就是簡單的親王叛亂,平定後可以加強中央集權。而西晉的“八王之亂”有點像春秋戰國的諸侯爭霸,所以他們的戰爭就是從內部消弱西晉的力量。最終西晉被少數民族滅亡。


瑞瑞說歷史

先說說這兩場叛亂髮生的背景,我們會對它們有更深入的瞭解,七國之亂的發生,始於高祖劉邦實行的分封制,到了漢景帝時,漢室藩王對皇權的威脅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勢頭,他非常寵信晁錯,晁錯也曉得“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對景帝極為忠心,甘當削藩的急先鋒,削去了四個藩王的封地,他動了不該動的吳王劉濞,這位藩王是當時諸藩中實力最強大的,很快,他牽頭髮動叛亂,藉口清君側,朝中大臣紛紛請願殺了晁錯,特別是以前擔任吳國丞相的袁盎,跟他是死對頭,當時的景帝太天真,聽信了袁盎的話,認為殺了晁錯諸侯就會退兵,其實諸侯避免被削藩的路子只有一個,就是推翻皇室。結果七個諸侯王僅僅堅持七個月就被景帝派來的周亞夫給收拾

了。八王之亂的發生,是由晉朝司馬炎一手造成的,他吸取的是魏國被司馬氏架空的經驗,大封司馬諸王作為屏藩,但是又寵信外戚,在立儲問題上,犯了致命的錯誤,為了讓自己這一系傳承下去,否定了呼聲很高的弟弟司馬攸,堅持立自己痴傻的兒子司馬衷,為的是讓他的孫子司馬遹即位,在司馬炎死第二年後,皇后賈南風為了把持朝政,使用了借刀殺人的計謀,除掉了楊駿家族、司馬亮、衛獾、司馬瑋,這次變亂只進行了三個月,八年後的政治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諸王藉口替太子報仇為名,衝入宮中,殺死了賈后,執掌朝政,為了爭權奪利,諸王自相殘殺,在其中有胡人的參與,最後終結在司馬越的手中。

這兩次叛亂,前者沒有對漢朝造成多大的危害,後者直接導致了漢族經歷“五胡亂華”的浩劫,它們不同點如以下:

首先,雖然都是藩王叛亂,漢景帝算是位名君,又有賢臣良將輔助,使得他能上下一心,共同抗敵,而西晉司馬衷由於能力的問題,受外戚和藩王玩弄在鼓掌之中,在其中起不到任何作用。

其次,前者只持續了七個月時間,而後者,前後持續了十六年的時間,對國家的損害遠遠超過前者,我們都知道晉朝結束了三國時期,三國造成了漢朝人口的銳減,到司馬炎死時,人口遠遠還沒有恢復到戰前,到了八王之亂這折騰,讓本來的人口更加減少,在胡人的對抗中不再具有人口優勢,胡人可以輕易的攻城略地,漢人只有忍讓和躲避。

最後,七國之亂的結果使得漢朝加強了君主中央集權,在國家大事中起到了主導的地位,藩王從此不敢輕易叛亂,後者最後雖然由司馬越終結,但是他大殺臣子極不得人心,導致他所率的主力大軍輕易被石勒消滅掉,國勢日漸衰弱,皇帝司馬熾、司馬鄴先後被俘,西晉滅亡,雖然後來東渡建立東晉,但是仍然改不了由權臣操縱的事實。


好風好夢好歌好地方

大家好,我是戴你看歷史,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們先來看看這兩個事件的始末。

七國之亂

漢初的王國有同姓與異姓之別,問題的解決方式也有所不同。

首先是異姓王國的問題。楚漢戰爭期間,劉邦為了籠絡人心,爭取支持,接受張良的建議,開始分封功臣名將。這些異姓王有自己統轄的區域和軍隊,手握重兵,佔據廣大地盤,對西漢中央政權構成嚴重威脅,也妨礙了西漢政權對全國實行有效統治。劉邦在稱帝后第二年起,即著手鏟除異姓王。在消滅異姓王后,為加強中央朝廷對地方的控制,又將自己的一些子侄分封到一些地域為王,稱為同姓王,

同時規定,同姓諸侯王國的重要官吏由朝廷委任。到劉邦去世時,已建立了九個同姓王國。

同姓王雖與皇朝有著緊密的血緣聯繫,且受中央節制,但仍具有很大的獨立性。文帝時,同姓諸王的勢力日益膨脹,甚至“出入擬於天子”“不聽天子詔”,試圖舉兵奪位。景帝時,所有諸侯王國的地盤加起來竟相當於西漢統治地區的一半。諸侯王擁有重兵,在管轄的地盤內自行任免官吏、徵收賦稅、鑄造錢幣與朝廷分庭抗禮,極大地削弱了中央朝廷的權力

為了解決王國問題,景帝採納了御史大夫晁錯的的“削藩”建議,開始剝奪諸侯王的封地,劃歸中央直接管據。吳、楚等七個諸侯王以此為由,打出“誅晁錯,以清君側”的旗號,發動叛亂。景帝被迫殺晁錯,派人勸吳王退兵。吳王不僅不退兵,反而揚言他已為東帝。後景帝派太尉周亞夫率軍平叛,吳王劉濞兵敗被殺。七國之亂僅三個月就被平定。

吳楚“七國之亂”被平定後,漢景帝將王國任用官吏的權力收歸朝廷,使中央權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強。

八王之亂

晉武帝司馬炎代魏後,認為曹魏失權是因為沒有強大的宗室拱衛中央皇室。鑑於宗族無力勤王,在尚未統一全國(265年)時,就恢復了古代的分封制,封27個同姓王,以郡建國。這些諸侯王不僅有俸祿,而且大量參與政治、參與軍事統率和指揮,他們以將軍、刺史、都督等身份出鎮地方,自行選用國中文武官員,收取封國的租稅,既有了行政權力,又有了數量可觀的車隊。如此一來,諸侯王對權力中心、西晉的政治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由於給予諸侯的權力過大,中央無力制衡請侯的軍隊,尤其是晉惠帝即位後,皇帝昏庸白痴,導致朝延內派系傾軋。結果各個派

系紛紛拉攏攏勢力強大的宗室諸侯王,而各個諸侯王之間又貌合神離、同床異夢,終於釀成了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期間,諸侯宗室之間相互混戰,勢力此消彼長,晉惠帝變成了愧儡,任其他宗室擺佈。東海王同馬越最終在八王之亂中得勝,掌握中央政權。八王之亂歷時16年,使北方地區戰火連天,生產遭到嚴重破壞,生靈塗炭,西晉從此衰落。西晉北方邊地少數民族趁機起兵,逐逐鹿中原,並由此開始了中原地區大規模的胡漢移民狂潮。西晉最終在內外交困中滅亡。


不同之處:

1、分封的背景不一樣。漢處分封是為了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西晉分封是為了拱衛王室。

2、叛亂的原因不一樣。“七王之亂”是中央“削藩”,導致反抗。“八王之亂”是因為晉惠帝昏庸無能,中央控制力下降,諸侯王爭奪中央政權。

3、諸侯王擁有權利大小不一。西漢“七王之亂”,主要是吳、楚王勢力強大,其他王附和。“八王之亂”各個王都有權利都比較大,有軍政大權,相互爭奪中央政權。

4、持續時間不一樣。“七王之亂”歷時三個月被評定,“八王之亂”

5、影響不一樣。吳楚“七國之亂”三個月被平定後,漢景帝將王國任用官吏的權力收歸朝廷,使中央權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強。西漢諸侯王到漢武帝時期才真正解決。

“八王之亂”歷時16年,使北方地區戰火連天,生產遭到嚴重破壞,生靈塗炭,西晉從此衰落。西晉北方邊地少數民族趁機起兵反晉,建立政權,並由此開始了中原地區大規模的胡漢移民高潮,西晉最終在內外交困中滅亡。

喜歡的話,可以相互交流。


戴你看歷史

七國之亂和八王之亂都是大一統王朝實行分封制引發王室叛亂的著名歷史事件。二者有何不同?我們來逐一探討。

七國之亂髮生在漢景帝時期,並由漢景帝和名將周亞夫等人平定,七國之亂的根源在於漢初實行的郡國並行制,七國之亂的平定為漢朝解決王國問題奠定了基礎,經漢武帝推恩令徹底解決。

八王之亂髮生在晉惠帝時期,八王互相殘殺,並最終招致五胡亂華這一華夏民族的深重災難。八王之亂的根源在於西晉的諸王典兵制和外戚後宮亂政以及晉武帝的繼承人問題。白痴皇帝晉惠帝的皇后賈南風一手挑起這場王室爭鬥。

七國之亂,七國是齊心的,對抗中央;而八王之亂,局勢混亂,八王自相殘殺,沒有一個贏家。七國之亂聲勢浩大,但很快被中央政府鎮壓;八王之亂持續時間長,對中央政府的破壞更大,並給內遷的少數民族以可乘之機,並釀就了五胡亂華的悽慘歷史。


生說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權力的地方就有爭鬥。

七國之亂是西漢景帝時期一場大規模內亂,八王之亂是西晉惠帝時一場大規模內亂。中國曆代王朝有一個潛在定式,第一代君王雄才大略,對在溫室裡成長的第二代、第三代君王,能否駕馭帝國航母,乃是巨大考驗,這一時期往往成為內亂爆發的高危時期。七國之亂與八王之亂,便是帝國高危時期的兩場大動盪。

歷史並不是簡單的重複,這兩場內亂,在許多方面有很大不同。

首先,內亂觸發因素不同。

七國之亂的觸發因素,是朝廷欲削弱地方諸侯勢力,加強中央集權。漢景帝採納晁錯的削藩主張,先後下詔削奪楚、趙等諸侯的封地,引發地方諸侯大反彈。吳王劉濞聯合楚、趙、濟南、淄川、膠西、膠東諸王,以“清君側””為名發動叛亂。

八王之亂則相反,晉惠帝是著名的弱智皇帝,註定皇權旁落,各路地方諸侯粉墨登場,為把控朝廷、獨攬大權而鬥得血流成河。捲入內亂的並不止八個諸侯王,八王只是羅列其中較重要幾人而已。

其次,規模與持續時間不同。

無論在內亂的規模與持續時間,八王之亂都要遠遠超過七國之亂。

七國之亂興起時聲勢浩大,僅叛亂的吳國便動員了三十萬大軍。然而雷聲大雨點下,戰爭並未波及至全國,叛亂主謀吳王劉濞僅三個月便敗亡,其餘叛亂者都未能堅持一年。這個結果並不意外,文景之治不僅令中央政府得到廣大百姓的支持,也有足夠的力量對付叛亂者。當然,七國之亂能如此迅速被撲滅,與周亞夫指揮有方是分不開的。

反觀八王之亂,朝廷闇弱無力自不必說,整個社會風氣也十分敗壞,拜金主義橫行,攀比成風,貪婪的人心加劇動亂的蔓延。特別要命的是,晉武帝留下一個制度,令西晉帝國陷入萬劫不復之中。這個制度,就是諸侯王執掌兵權。

自從七國之亂後,漢魏對諸侯王都很防患,諸侯領地小,而且基本上不擔任軍政要職。然而晉武帝卻十分相信親情的力量,他不僅廣封諸侯王,而且這些諸侯王往往都督一州或數州諸軍事。如此一來,全國幾乎所有的武裝力量,都控制在諸侯王手中。這些諸侯王都是司馬宗室,不僅有名分,還有武力,一言不合,就帶著人馬殺出去了。八王之亂之所以一波復一波,原因正是因為諸侯王都有兵權,沒殺到最後一個勝者,戰爭就不會結束。八王之亂從司馬亮之死算起,前後十五年,其中最動盪是公元300至306年這七年,西晉帝國血流成河,基本毀了。

再次,動亂對國家的影響不同。

七國之亂以朝廷的勝利而告終,從此地方諸侯無力與中央抗衡,帝國中央集權制加強。到了漢武帝時代,採取比較溫和的推恩令,繼續削藩事業,諸侯制雖然存在,只是象徵的擺設罷了。因此,七國之亂後,西漢進入一個長期穩定的發展時期。

八王之亂則相反。八國之亂產生兩大後果:其一,晉室中央政權一蹶不振。在中國歷史上,晉是皇帝權力最小的一個王朝,八王之亂開啟了地方對抗、操縱中央之先河,這一傳統在西晉滅亡後,也沒有消失,東晉開國後,仍然未能改變這一事實。其二,八王之亂不僅導致晉室衰策,亦是華夏族興衰之轉折,五胡乘勢而起,將華夏之勢力壓迫於長江以南,進而長期據有中原,開啟中國長達三百年的大分裂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