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軍隊修路炸出一古墓,墓中有一行字,專家:鄭成功留下的謎解開了

鄭成功,我國偉大的民族英雄。他一生致力於保家衛國,帶領南明軍民奮勇抵抗滿清八旗軍的入侵。後來,他跨過海峽,收復了我國的寶島——臺灣,為我們華夏民族立下了不世之功。然而在很多人眼裡,鄭成功也是有“汙點”的。

軍隊修路炸出一古墓,墓中有一行字,專家:鄭成功留下的謎解開了

根據清朝人編寫的《明史》記載,鄭成功名為明朝忠臣,實際是明朝之賊。鄭成功收復臺灣後,竟將明朝宗室、監國、魯王朱以海沉沒於大海之中,僅僅只是為了鞏固自己的權位。然而在很多人看來,這段歷史不過是滿清王朝對鄭成功的栽贓,朱以海的真正死因成為一個千古之謎。

朱以海的祖先是朱元璋第十子朱檀,原本鎮守在山東。1642年,八旗軍從張家口入寇,並且攻入山東、大肆殺掠。其後,八旗軍攻陷濟南,將魯王府上下數百口人屠殺殆盡,朱以海通過裝死逃過了一劫。死裡逃生後的朱以海在崇禎十七年(1644年)二月承襲魯王之位,但僅一個月後,李白成攻佔北京,並計劃向山東用兵,朱以海只能南逃,寓居浙江台州。

軍隊修路炸出一古墓,墓中有一行字,專家:鄭成功留下的謎解開了

崇禎死後,北方的半壁江山均為滿清所佔領,明朝遺臣紛紛擁立各地藩王為帝,建立了數個小朝廷。而朱以海也在眾多大臣的擁護下,擔任監國之職。當時,唐王朱聿鍵在福建稱帝。唐王政權和魯王政權互不統屬,相互之間摩擦不斷,最終被滿清各個擊破。最終,失去地盤的朱以海不得不逃往金門,投靠了東南地區的抗清主力——鄭成功。

鄭成功原本是唐王政權的支持者,一開始他對朱以海並不感冒。然而當時唐王已經被害,滿清大兵壓境,為顧全大局,鄭成功決定與朱以海合作,仍以他為監國,尊奉遠在西南的永曆帝,號召明朝遺民繼續抗清。1661年,永曆皇帝在緬甸被吳三桂用弓弦勒死,南明政權滅亡。此時,中國急需一個明朝宗室總領全局。而最有資格登基稱帝的明朝宗室,無疑就是魯王朱以海了。然而在這個節骨眼上,朱以海卻猝然去世,死因未知。

軍隊修路炸出一古墓,墓中有一行字,專家:鄭成功留下的謎解開了

而滿清朝廷為了打擊鄭氏集團,聲稱是鄭成功殺害了朱以海。他們還繪聲繪色地說:“鄭成功將朱以海騙到一艘船上,然後再將船鑿沉,害死了朱以海。”對於這個說法,大家都認為這是滿清的一面之詞,但是又找不到其他證據反駁。因此,朱以海的死因成為一個千古之謎。

1959年,金門當地國民黨工兵部隊,於舊金城東炸山採石,意外在西紅土一巨石前挖得一三合土砌成的墓壙。隨後,軍人們叫來了專家,並進行了挖掘,最終確認這是魯王朱以海的墓地。這座墓並不算豪華,沒有多少陪葬品,但其中有一座石碑,卻十分有價值。

軍隊修路炸出一古墓,墓中有一行字,專家:鄭成功留下的謎解開了

這座石碑詳細記述了朱以海的生平,並揭示了他的真正死因,那就是哮喘。石碑上是這樣寫的,“魯王素有哮疾,壬寅十一月十三日中痰而薨”。看到這裡,專家們欣喜若狂,一個困擾歷史學家數百年的謎題終於被解開。更令人開心的是,民族英雄鄭成功從此洗清了“逆臣賊子”之名,滿清的栽贓自此不攻自破。

專家們認為,清朝為了強調其統治中國的合法性,在《明史》中對南明君臣、抗清英傑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摸黑,鄭成功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隨著考古文物的不斷出土,滿清篡改歷史的罪行便將不斷揭露,民族英雄們的真實一面就會展現在我們面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