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玄武門之變前,李世民的權勢到底有多可怕?

小小嬴政


唐太宗李世民,一代名君,也是大唐王朝第二任皇帝,文治武功在古代歷代帝王中都是一流的,他開創的“貞觀之治”是大唐最繁華的時代,同時也為他後面幾代帝王的盛世打下基礎!然而有一件事卻令李世民背上千古的汙點,那就是“玄武門之變”,殺兄屠弟逼父禪位!也就是這場事變讓他坐登九五,成為千古名君!



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前權勢到底有多可怕?

眾所周知大唐王朝的天下都是當時還是秦王的李世民一手打下來的,他的父親李淵只是給了李世民一個平臺,而李世民幫著他破薛舉,平定了大唐西方的威脅。征戰宋金剛、劉武周,鞏固唐朝北方的地盤。河南王世充和河北竇建德都是當時最大的軍閥,也是大唐最大的威脅,也都是李世民帶兵擺平的!


當這些大唐的外部威脅都被李世民帶兵平定後,李淵為嘉獎李世民,封他為“天策上將”,領司徒、陝東道大行臺尚書令,權力在眾王之上。李淵還賜李世民三個“鑄錢爐”,可以自己鑄錢,也就是說李世民自己擁有個“印鈔廠”,不缺錢用。另外李淵還特許李世民開設文學館,廣納人才收攬四方有學之士,當時的李世民文有杜如晦、房玄齡,長孫無忌,武有秦叔寶、尉遲敬德、程咬金。在外人看來李世民的秦王府儼然就是一個小朝廷。

綜合上述,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前,要權有權,要錢有錢,要人有人,雖然不是太子,但他的有利資源比太子多的多,而這些資源就是他在玄武門之變時能夠獲勝的根本!


唐古看今


玄武門之變前,李世民的權勢並不大,談不上可怕,雖然被封天策上將,並允許置府納僚,但在李建成蓄意的排擠和打壓下,李世民差不多快成光桿司令了。李建成瓦解秦王府勢力主要採取了兩種手段:一、鼓動伊德妃和張婕妤經常給李淵吹著枕邊風,說李世民的壞話,致使李淵逐漸偏坦自己。二、李世民的謀臣良將先是被李建成拉攏,拉攏失敗後或被是刺殺或是遭貶斥。而李建成卻在不斷的擴充軍備、積蓄力量,為日後的武裝鬥爭未雨綢繆。
(唐太宗李世民)


其實兄弟倆的明爭暗鬥、水火不容,李淵是心知肚明的。為了避免事態嚴重化,李淵曾經有過將兄弟倆分開的想法,就是把陝州之東的土地包括洛陽劃給李世民。如果李世民按李淵最初的意向進駐洛陽的話,李世民將開闢另一番如日中天的景像,到時候李世民與李建成的鬥爭就上升到國與國之間的性質。所以在大臣們的再三勸阻下,李淵權衡利弊,打消念頭。由此可以,李淵為了化解兄弟倆的矛盾,可以說是絞盡腦汁、費盡周折,但最終還是釀成大禍,鑄成悲劇。
(李世民劇照)


那麼,既然李世民的勢力不如李建成,為什麼能取得玄武門之變的勝利呢?有三個重要因素:

  1. 搶佔先機,積極籌備。李建成密謀在出徵突厥的餞行儀式上除掉李世民及其手下,結果情報洩露,李世民只好提前部署應對措施。
  2. 引蛇出洞,攻其不備。李世民向李淵告發太子淫亂後宮,巧妙的利用父親李淵將李建成和李元吉引出來,在上朝的必經之路玄武門埋下伏兵。李建成既然不懷疑父親,自然就防備鬆弛,所以被李世民殺了個措手不及。
  3. 控制李淵,平息戰亂。在將李建成和李元吉殺死後,李世民派尉遲敬德武裝劫持李淵,迫使李淵下令東宮勢力停止反攻,並將軍政大權交予李世民。
    (李世民劇照)

總結:李世民取得玄武門之變的勝利,並不是因為人多勢眾,而是拼的是智慧和謀略。

感謝朋友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國史春秋


在李世民4歲的時候,其父李淵請來了一位相士。這位算命先生看到李淵之後立馬說道:“您是貴人,並且您家中還有貴人。”等這位相士見到年幼的李世民後,他狂贊:“龍鳳之姿,天人之表,此子長到二十歲時既可濟世安民!”從那以後,李淵便給自己的二兒子改名為李世民。

隋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四方割據。時任山西晉陽留守的李淵在次子李世民的極力勸說下起兵反隋。從此,李世民如大鵬展翅,扶搖直上;又如龍歸大海,擊水三千。歷史的偶然性和歷史的必然性在千古一帝的李世民身上得到了非常完美的詮釋,造就了他的豐功偉業。至於飽受史學家詬病的玄武門政變,我以為和李淵的猶疑不決和左右搖擺有著巨大的關係,畢竟一山不容二虎啊!

一,歷史的偶然性。

李世民自小就跟隨父親李淵四處征伐,見慣了血雨腥風,練就了一身虎膽,且猶擅騎射。公元617年,李世民縱觀當時的局勢,極力鼓動李淵起兵反隋,史稱晉陽起兵。李淵封李世民為敦煌郡公,右領軍大都督,統帥右三軍,發兵攻取長安,滅大隋。後,李世民又率兵攻破洛陽。次年,李淵稱帝,長子李建成被封為太子,二李世民做了尚書令,右翊衛大將軍,進封秦王。

從李世民的人生經歷不難看出,隋末的天下大亂才成就了李世民,亂世就是歷史的偶然性,而李世民很好地把握好了這一點,所以,他取得了赫赫武功。

二,歷史的必然性。

公元618年,大唐帝國剛剛建立,各地的軍閥林立,所以,李世民擔負起了統一天下的大任。他東征西討,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之功。具體來說,六次戰役中的四次大戰役都是李世民一手謀劃並取得了勝利。


1平定隴西之戰。通過淺水原之戰,李世民大破薛舉,解除了大唐帝國來自西面的威脅。

2收復兵,汾之地。此戰鞏固了大唐帝國的北方,一舉消滅了劉金剛,劉武周集團。

3虎牢關之戰,此戰讓李世民走向了軍事鬥爭生涯的巔峰!這一仗擊敗了割據中原的兩大軍事集團:河南的王世充和河北的竇建德,鞏固了華北地區。

4重創竇建德餘部。

李世民自虎牢關之戰大勝而歸之後,李淵對自己的二兒子是封無所封!所以,他發明了一個空前絕後的職位:天策將軍。其位置在王公之上,並允許李世民在天策府自置官吏,天策府儼然成了另外一個小朝廷。然而,此時此刻的李世民面臨著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太子哥哥李建成的排擠和打壓,更為甚者,李建成的太子幫也在謀劃著怎樣除掉李世民。所以說,李世民此時此刻如坐針氈,如臨深淵。還好李世民經過多年的經營擁有了一定的軍政小圈子,如軍統六哥有一幫願意為他捨命的兄弟。這個時候,歷史的必然性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這個沙場上的嗜血統帥果斷地發出了雷霆一擊。在其發動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才徹底控制了整個局勢。


青梅煮酒LYX


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六月初四,唐高祖李淵的次子李世民在玄武門附近殺死了自己的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隨後逼迫李淵立自己為太子,不久又繼承皇位,改年號為貞觀。那麼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前的權勢到底如何呢?

李淵當年在太原準備起兵的時候,就派李建成和李世民這兩個親兒子分別聚集力量,將來協同作戰。

此時成敗未定,身份也沒有區分,所以兄弟倆的矛盾還沒有顯現。李淵稱帝后,立李建成為太子,李世民為秦王。李建成被立為太子後,主要工作就是協助李淵處理政務,為將來接班做準備。而值得注意的是,當時並不是天下太平,平定四方的工作並沒有結束,而李淵最值得信任的親兒子秦王李世民就被派出去南征北戰。

李建成和李世民的這個分工客觀上來講對李世民較為有利,為李世民創造了建立軍工的機會的同時,也使得李世民在長期的戎馬生涯中增長了才智,積累了民心,擴大了自己的勢力。李世民平定盤踞在河南的王世充後,幾乎可以說是掌握了全國的兵權,隨著國內大股反對勢力的覆滅,李世民的勢力也達到了一個巔峰。

後來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直接參與玄武門之變的有十二位:長孫無忌、杜如晦、房玄齡、高士廉、尉遲敬德、段志玄、屈突通、長孫順德、侯君集、張公瑾、程知節、秦叔寶,玄武門之變前支持李世民(至少沒幫太子)的三位:李靖、李勣、蕭瑀。除此之外,張亮在洛陽執行任務,配合玄武門之變。玄武門之變前後李世民身邊的親信差不多就是這些人,還有一些在外有軍事任務的,比如劉弘基、劉政會等人。

說了這麼多,其實也可以看出來,雖然玄武門之變這件事情很突然,但李世民和李建成發生正面衝突這件事並不突然,早早晚晚的事情。李世民奪權之心應該是在平薛舉前後,當時李建成已經坐上了太子的位置,平定薛舉之後李世民被封為太尉,持節陝東道大行臺,獨掌地方軍政大權,勢力逐漸鞏固。

而李世民為奪取皇權所做的準備最突出的表現就是網羅人才,當時唐朝剛剛建立,缺乏人才,秦王府不少文武官員被調到各地為官,其中就有被調往陝州府的杜如晦。這些官員被調離自己身邊搞得李世民很是緊張,房玄齡對此表示“府僚去者雖多,蓋不足惜”,隨後又表示“杜如晦聰明識達,王佐才也。若大王守藩端拱,無所用之;必欲經營四方,非此人莫可。”李世民聽後急忙將杜如晦調回秦王府,後來又開辦文學館,並直接放手讓房玄齡為自己招攬人才。

從唐朝的建立到統一,李世民作為領兵作戰的主要將領之一參加了大部分主要戰爭,麾下不僅擁有眾多猛將和謀臣,更是樹立了以洛陽為中心的地方勢力,否則即使在玄武門乾脆的殺掉李建成,也不會在短時間內完成權力的交接。


鄧海春


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的第二個皇帝,大唐時期的貞觀之治,就是李世民開創的,使唐朝迎來了屬於它的盛世,讓古代王朝的繁榮攀上了一個高峰,並走向世界,被世界所知曉。



作為一位偉大的明君,他一直被世人所推崇,可不得不說,他的皇位是他唯一詬病的地方,因為他正是以玄武門之變這種不光彩的政治策反殺害同胞兄弟即兄長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至此成為唯一的嫡長子,不得已老爹李淵立其為皇太子,不久李世民便脅迫李淵退位讓賢,做一位太上皇,而其本人正式登基成為大唐第二位皇帝,稱唐太宗。

做出玄武門之變這番驚天策反,改寫自身命運的李世民,他之前的權勢有多可怕呢? 《資治通鑑》中有記載,李淵於太原起兵造反,李世民是首謀之一,並且李淵許諾事成之後給李世民太子之位。但造反成功登帝后卻還是立長子李建成為太子,之前所做的承諾拋之腦後,對於老爹的失信李世民還是心有怨氣的。同時身為太子的李建成對此也很是擔心,怕自己的太子地位不保,開始處處對付李世民。


而李世民也不是軟柿子,任人隨意拿捏,他是在軍隊裡建功立業的,他從開始的支持老爹李淵舉兵造反並擁護李淵稱帝創立大唐到後面各種滅竇建德、劉武周、王世充等,軍功卓越,功高震主,可謂是軍中的頂樑柱,是軍心所向,由此也獲得房玄齡、杜如晦、秦叔寶、尉遲恭、程咬金、侯君集等文臣武將的支持。這些人可以說這對他發動後來的玄武門之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李世民頭銜有很多,封為秦王,建天策府,封天策上將和尚書令,設置文學館,延攬四方名士,由此秦王一派逐漸成形,但對應的太子李建成一脈的東宮派也是實力強勁,李建成光太子這個頭銜就可力壓李世民的所有頭銜,再加上李淵那時年事已高,不理朝政,日夜縱情酒色,所以國家政務太多數還是交給了李建成把持,可見李淵還是比較偏袒太子的。



所以在朝堂之上,都城之中,太子李建成的權勢還是力壓秦王李世民的,不然李世民也不會謀劃玄武門之變這條不歸路來篡奪太子之位,這都是被逼無奈,當時太子和秦王的鬥爭已經到了白熱化的地步,而且形勢對李世民來說非常不利,方才兵行險招,決定先發制人。

要說玄武門之變太子李建成身死落敗,跟自身的自大也有很大關係。自以為自己已經主宰了皇朝,而不知道人心隔肚皮,疏忽了李世民的膽量與玄武門卒衛的私心與貪婪。原本玄武門守衛常何是太子親信,所以當時準備進宮的二人認為從此門入宮最為保險,但殊不知李世民已經將其策反,就待其進入圈套。



最後李世民一箭射死李建成,尉遲恭殺死了李元吉,至此這場發生在玄武門的手足相殘的慘案就此落幕,李世民獲得了勝利,也為自己贏得了新生,或許是順應天命,一切都是定數,大唐也迎來了它的盛世。


夏目歷史君


這個問題我來分析下,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前有許多的官職,秦王、尚書令、雍州牧、上柱國、太尉、司徒、陝東道大行臺、左右武侯大將軍、益州道行臺等等。

我們來看下具體的官職所擁有的權利;尚書令:這就是相當於現在的國務院總理的職務,擁有最高行政權;雍州牧、陝東道大行臺和益州道行臺都是一個地區的最高領導人,軍政一把手;左右武侯大將軍是京城戍衛軍隊的老大;太尉是最高的武官職位,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長;其中天策上將是因為李世民的功勞實在太大了,再也沒有什麼可以封賞的了,李源特地為李世民設了這麼一個職位,在三公、親王之上。除了沒有太子的稱號,其他都有,太子沒有的他也有。擁有這麼大的權利,等李建成登基的時候肯定第一個對付他,所以先下手為強,發動了著名的“玄武門之變”。


霦舞


在玄武門之變前的李世民頂著個秦王的外號,有著比太子李建成更高的權力和威望!所以李建成忌憚他是非常正常的,而李世民的權勢之大可以從以下這三點看出:


其一:李淵在太原起事後,李世民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威望一天比一天高,在虎牢之戰班師回朝時受到了長安百姓的夾道歡迎。這可是非常不簡單的,試想一下是都城百姓夾道啊!


其二:公元621年,李世民被封為天策上將,其地位比其他的親王都要高,縱觀整個唐朝只有李世民被封為天策上將。好不誇張的說,李世民成了除唐高祖李淵、太子李建成後唐朝第三號人物!

其三:李淵特別批准李世民在天策府自己招募官員。這之後,秦王府就成為唐朝一個合法的“小政府機構”,這是多麼令人匪夷所思的一件事情。


通過上面三點可以看出李世民當時權勢和威望是非常高的,而又因為李淵沒有及時的制止他們兄弟之間的明爭暗鬥,最終導致了玄武門之變的發生。


小凌說史


公元626年7月2日,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早晨,長安城中氣氛沉重,一場陰謀正在醞釀之中,就要爆發。

秦王李世民率領手下十多員征戰沙場的老將,發動玄政變,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在混亂中被殺,李世民逼迫唐高祖李淵立自己為新任皇太子,繼承皇帝位,是為唐太宗。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玄武門之變”。

玄武門之變,奠定了唐太宗李世民對大唐王朝絕對的統治地位。政治上,太宗自創天策府!大唐王朝成為集政治,經濟,國家政策於一身的政治體系!在籠絡天下民心方面,李世民一些列的政策獲得老百姓廣大支持,贏得大唐百姓的尊敬和愛戴。

而盛唐無論在軍事還是國際影響力上,都躍上了一個空前的臺階。李世民更是揚名海外,被外族尊稱為“天可汗”!

李世民對唐朝人來說就是一個傳奇般的人物,一個神級別的人類。他是帝王,政治家,經濟學家,軍事家。他被外族人尊稱為“天可汗”,他勸李淵起兵反隋,據太原,平西北,破洛陽,佔中原,把隋末亂世一統的天才人物。

李世民在發動玄武門兵變前的勢力已經是非常龐大,龐大到什麼程度呢?

政治上,創立天策府。

天策府其實是李世民的官邸,在李世民攻克洛陽了以後,由李淵親封,於長安建立融合軍政為一體的府邸,由李世民一人擔任天策府的上將,這是一個50多人組成的團隊。

旗下設立的主要職位有:長史、司馬、從事郎、主簿、參軍、兵曹、錄事等職位,管理國家在政治、軍事、經濟等一系列的問題。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李世民的高瞻遠矚,還有雄才大略。在各國都忙於征戰的時候,李世民已經在思考國家安定和政治穩定之後治理國家的方法。

天策府其實就是微版的國家政治體系,在李世民稱帝后所設立的很多官職也是以天策府作為模型和參考的。

收納民心,獲得老百姓廣泛支持。

玄武門之變之前,朝廷上李世民雖然處處被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針對和被打壓,但是他始終隱忍不發,而是收買民心,把自己安放在一個很低下的位置。

大唐的百姓也不傻,他們自然知道到底誰對他們比較好。李世民在朝堂之中不得志,但是在百姓中卻深受愛戴,也做了許許多多對大唐百姓有確實幫助的事情。而且大多數戰士的家人們都深受戰士們的影響,對李世民自然是好感多於太子李建成,在民心方面恐怕連大唐皇帝的李淵都比不上。

除了收買民心,李世民在軍隊之中的威望無人能及,這也是他能夠在玄武門之變取得勝利最為關鍵的一個因素。

由於大唐的軍隊出外作戰大多由李世民親自帶領,在李世民帶領下征戰四方,並且連戰連勝,軍中對李世民的崇拜是到了狂熱的境界。

李世民也把軍中的大部分主要職位換成了自己的親信和熟悉的兵曹,在軍隊中有絕對的控制勸和話語能力。大唐的軍隊多由李世民親自訓練,並從中挑選出各個軍隊中優秀的將士組成一支人數只有100人卻所向無敵的“黑甲軍”,令敵人聞風喪膽。

擁有了強大的軍隊而且對軍隊擁有絕對指揮權的李世民,立下無數豐功偉績,汗馬功勞,毫不誇張地說,李唐的天下,大分都是李世民打下來的。

李世民首先是在淺水原之戰徹底打敗西部的薛軍,消滅了隴東集團。之後劉武周依附突厥,南下進攻唐朝,在李世民的帶領下唐軍不畏艱險徹底消滅了敵軍,收復了丟失的土地。

在和王世充和竇建德的戰役中,李世民先將王世充擊敗,圍困在洛陽,令其無糧草供應,待其自斃。並在虎牢之戰中大敗竇建德軍,生擒竇建德,洛陽的王世充也只得投降。

消滅了王世充和竇建德之後,李世民繼續率兵徵繳劉黑闥。劉黑闥是竇建德的部下,他打著為竇建德復仇的旗號,在河北起兵反唐。李世民指揮了平定其第一次起兵的戰役,僅僅兩個月就取得了勝利。

李世民在所有佔領和經過的地方都實施仁政,對百姓愛護有加,不燒殺搶掠,很多百姓也把李世民當做平定天下的真命天子,威望一時無兩。

在玄武門之變取得成功,登上皇帝的寶座之後,李唐的江山就盡在李世民的掌握之下。

在對待外族,邦國之交方面,李世民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本著天下一家親的理念,對外族主要採取以施以恩惠、以和為貴的政策。李世民以較為開明的民族政策贏得各族的擁戴,被西域多國尊為天可汗。

在對待吐蕃王朝的問題上,李世民採取了和親政策,將文成公主遠嫁西藏,解決了李唐王朝的後顧之憂,為盛唐發展贏來寶貴的時間,以便從隋朝末年的紛爭動亂中恢復元氣,才有了接下來的“貞觀之治”。

如果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沒有取得決定性的勝利,歷史會怎樣發展呢?很難說。但是慶幸的是,歷史做出了正確的選擇,李世民也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END.

我是博書君,更多精彩內容,關注我的賬號:博書。看完文章,記得點贊和關注~


博書


玄武門之變前,唐太宗李世民的權勢如何?說到這個問題,我們就不得不提到“張亮謀逆案”!別誤會,不是“爸爸去哪兒”……張亮是秦王府的屬官,是彼時李世民的親信之一,曾受李世民委派前往洛陽聯絡山東豪傑。結果,被時任齊王李元吉等人告發謀逆,唐高祖李淵下令將張亮下獄、嚴刑拷問。如果不是張亮咬死了沒有供出李世民,中國的歷史恐怕就要改寫了!



換言之,彼時唐高祖李淵已經看到李世民尾大不掉、對時任皇太子李建成產生嚴重威脅了!為了政權平穩過渡,實際上這個時候李淵已經在著手削弱李世民的勢力,而所謂“張亮謀逆案”僅僅是一個導火索而已。那麼,李世民為什麼要派張亮前往洛陽聯絡山東豪傑呢?事實上,彼時的李世民也已經看出父親準備替大哥出頭、為大哥接班鋪路了。於是他想到了以退為進、保存實力,企圖讓唐高祖李淵將其封往洛陽,一來可以避免與李建成的正面衝突,二來可以藉此保存實力並聯絡山東豪傑,並企圖以此與李建成分庭抗禮!



早在太原起兵時,因為李建成的嫡長子、唐國公繼承人身份早定,加之李建成相對於軍事作戰更擅長行政性事務。因此,李淵把李建成留在了大後方,負責行政性事務和軍需後勤工作,而把嫡次子李世民派往了前線。可是,李世民在前線拼命,打下的江山卻是李建成的,很顯然,李世民不樂意了。於是,李淵給兒子玩了一出“畫餅充飢”,不僅有意無意暗示李世民有可能跨過長兄接班,而且對李世民委以高官、厚祿、實權!從而激發李世民的野心,為自己衝鋒陷陣。此舉短期內的確效果明顯,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一個主內、一個主外,相得益彰,唐王朝能夠以很短的時間定鼎天下,二人功不可沒!



唐王朝開元建國之後,問題又來了!李建成是嫡長子,而且是當初唐國公的法定繼承人,他來當這個皇太子理所當然!但是,唐王朝雖然開元建國了,但是天下尚未完全平定,李淵還需要李世民為自己衝鋒陷陣、一統天下!怎麼辦?於是李淵繼續玩起了“畫餅充飢”的舊把戲。雖然冊立了李建成為皇太子,但卻給了受封秦王的李世民一個天策上將的頭銜。這個頭銜雖然是空銜,但卻和皇太子一樣,擁有開牙建府、擁有屬官的權力。不僅如此,李淵甚至還賞給了李世民幾個築錢爐範,讓李世民可以自己築錢。一時間,李世民的天策府和李建成的東宮形成了分庭抗禮之勢。同時,李世民還兼任著太尉、尚書令、中書令、領十二衛大將軍等職務。太尉雖然是虛銜,卻位列三公、崇高無比;尚書令和中書令是尚書省和中書省的最高長官,雖然李世民並不處理具體事務,但是卻可以以此名正言順控制除門下省之外的中樞機構;領十二衛大將軍這個職務雖然不能讓李世民真正控制十二衛,但卻是李世民名正言順擁有巨大兵權的理論基礎!如此一來,李世民除了一個皇太子的名分,完全可以與李建成分庭抗禮,甚至在很多方面要蓋過李建成一頭。



可李建成也不傻呀:“爹,您這是玩的哪出啊?!”於是,李建成和李世民的矛盾越來越尖銳,相互之間齟齬不斷!在天下初步安定之後,李世民的作用變得越來越不顯著了。這個時候,李淵開始翻臉不認賬了!皇太子理所當然是嫡長子的,老二你哪涼快哪待著去吧。於是,為了政權平穩過渡,李淵開始著手削弱李世民的勢力,為李建成順利接班鋪路了。



就在這個時候,“張亮謀逆案”發生了。李世民原本只是想以退為進,慢慢解決這個問題。但是,李建成、李元吉,甚至包括唐高祖李淵已經把李世民逼到了牆角。最終,李世民在權衡利弊之後,決定趁自己的權勢還沒有被徹底削掉前,鋌而走險、武力奪權!於是,在玄武門內上演了一出同胞兄弟相殘的人倫慘劇,李世民誅殺了一母同胞的親哥哥李建成和親弟弟李元吉,繼而逼父親李淵冊立自己為皇太子,史稱“玄武門之變”。不久之後,李淵正式“禪位”李世民,自己當起了太上皇,“貞觀之治”的大幕正式拉開。


農民工歪說歷史


玄武門事變前,皇位有兩大主要競爭者,一個是太子府,另一個為秦王府。



太子府的力量主要來自傳統關隴集團,也基本上是接李淵的底子,主要集中於文官領域。

李建成的本身的才能絕不再李世民之下,李淵稱帝前,李建成輔佐李淵處理內政,另一方面軍事才能展現的也較為充分,雖不至於百戰百勝,但絕對是一個合格的帝王統帥,李淵稱帝后,李建成被立為太子,作為太子,作為帝位的合法繼承人,在傳統政治規則中就不能再陷於危難之地,所以李建成的主要呆在李淵身邊進行內政管理,對於軍事則交給了秦王。



秦王府的勢力主要來自於新興的山東士族,主要集中於武官領域。

從李世民角度討論,其勢力主要是在隋末農民戰爭不斷地通過軍事征伐鍛鍊起來的,李世民青年時期就展現出軍事才能,但是因為李建成的存在被掩蓋住了,李淵稱帝太子建成側重於內政後,李世民終於可以一展宏圖,不斷地在戰爭中積累戰功和聲望,特別是當時處於戰亂年代,刷戰功是最容易、最便捷攢民心的行為,所以李世民被晉封為天策上將後,整個手底下的軍事實力已經完全可以抗衡太子建成,而且當時出征主要是李世民領兵,帶領哪些將領出徵很大程度要參考李世民的意見,也就是如果將領想要升官發財,得看李世民的臉色,所以隱隱已經在軍事上李世民甚至要超過太子了。當然這主要是軍事領域,在文官領域李世民的勢力雖然完全無法與太子抗衡,但是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等存在可以在文官領域可以佔據一塊小小的地盤。這也就是李世民事變之後,也可以迅速穩定朝局的原因之一。

所以總體可以看到,李世民的權勢在玄武門之變前絕不會弱於太子建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