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大学确定考研之后的准备流程是什么?怎样确定自己可以考哪一所大学呢?

get-better


考研学校的确定可以从三方面的顺序选择,地区,专业,学校。一个地区代表了你以后想在哪儿发展,建议选择大城市,大城市有更多的资源,更好的就业资源,另外一个学校的专业性代表了这个学校在这个领域的社会认可度,要知道考研专业比学校更重要,专业强的学校,学校在这方面投入的资金就会更多一些,师资力量也会强很多,导师的人脉关系可能在你毕业的时候会用到一些,要知道有些老师还是某个大牛公司的外聘专家,对自己以后就业都很有帮助。最后一点才是学校,尽量选择985,211的学校,这类学校里面学习氛围相比于一般的学校好的多,当然考研难度自然也很大。在选择学校时,前期可以大概确定一下地区和专业,想想自己以后想在哪块发展,是跨专业呢还是继续考本专业,到了8月份以后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来决定学校,要是复习的很好,可以考虑985,要是复习的一般可以考虑211之类的,学校的确定是根据自己在这一阶段的复习情况而定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前期能确定的也只有地区和专业,我也是考过两次研究生的,对考研择校方面了解比较多,希望回答能对楼主有所帮助,祝学业有成!


跳过yx


本人是2014年考的研究生(好伤感时间过的真快),想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讲一讲自己的考研过程,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从普通二本院校考入双一流高校。

第一、确定想考的专业

本人是物理专业,可以考物理相关专业,比如凝聚态物理、物理与化学、天体物理、精密测量、无线电物理和等离子体物理等等,也可以考物理教育学、也可以夸专业,考计算机相关专业、通信相关专业等。我有六个室友都考研,4个考物理专业,1个考物理教育学,另一个考计算机,所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确定好自己要考的专业。

第二、选定学校

学校的选择非常重要,有的学校有的专业就是相对容易考一些,这就需要自己做好充分的调研,最好考师兄师姐以前考取的高校。我的选择原则没有典型性,仅供参考:首先我想考取985高校,也就那34所,缩短了范围,据老师说,北方高校相比于南方高校难考,因此首选南方高校,但是自己又不想去广东类似太南方的高校,同时上海高校肯定难考,于是就选了武汉某个重点高校。

第三、搜集资料

某宝和那所高校打印社一般有售卖专业课的资料,我是通过师兄在那所学校打印社买的资料。政治和英语有必要报个辅导班,因为政治内容比较多,培训机构老师可以很好总结和归纳一些重点,省时间,平常英语好的同学也建议报辅导班,因为考研英语与平常的四六级英语不同。我班有个同学英语特别好,最后考研英语没有考好,所以还是建议报辅导班。

第四、行动

一切都是为行动而准备,我是从大三下学期就开始学习,行动起来,首先是学习数学和英语,最后一段时间才是政治和专业课,现在回想起来,我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数学和英语上。

总结

有志者事竟成,我相信只要坚定了自己的方向和目标,行动起来,有那种破釜沉舟的勇气和毅力,终究会成功,预祝每一位考研学子成功。



对于考研来说,我最深的体会就是学校的选择。并不是说学校一定要选择好学校,选好学校不假,但是对于考研不来说,选择最合适自己的学校才是最正确的。面对竞争日益增加的考研环境,顺顺利利的考上研究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才是最重要的。


考研过程中,很多考生盲目的追求名校,非211、985或者双一流院校不上。其实这是考研选择学校中最大的一个错误,并没有谁说考研一定要就读名校,我觉得选择学校需要看学校的地理位置、所学专业的实力,以及学校的整体实力。所以说选择学校不一定要名校,还要具体分析。

如果说考生已经下定决心准备考研,那么目前已经需要着手准备复习备考了。毕竟距离2021年考研初试的时间也并不是很遥远了,我觉得充分的准备才是最重要的。那么接下来就简单的说一下,考研是怎么复习备考的。

首先考生需要考虑自己是考专硕还是学硕,一般相对来说学硕考的范围要广一些,相应难度就大一些。专硕相对简单一些,但是目前国内的考研环境,反而专硕的竞争压力更大一些,调剂工作更难一些。所以准备考研之前要想清楚,是考专硕还是学硕。


其次就是复习备考,主要分为报班和自学两种。我建议考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学能力进行选择。不过考研报班花费都不少,还要看自己的经济情况。像政治的话可以选择报班,能省下不少时间。英语、高数主要看自己的情况来选择,底子好完全自学没问题。

再者就是比较重要的专业课,一方面影响初试另一方面对复试也很重要。所以我觉得专业知识一定要学好,这样无论在初试和复试中都不会过于慌张。专业课建议多和往届的师兄师姐交流,把握复习的重点方向,做到节约时间而不浪费精力。

考研不易,想顺利就读研究生必然需要付出一番努力。好好加油,相信将来的你一定会感激现在努力的自己!


【青春有印记,人生不寒凉】


江湖硕士


对于备考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1.确定目标院校和专业,对于院校专业选择,个人比较建议先考虑自己的兴趣或者专业,然后是地区,最后综合评估自己的基础情况,尤其是公共课(政治,外语),根据自己的基础情况,在目标地区进行学校的筛选,一般是在2-3所学校中做进一步的对比,最终确定院校专业。

2.复习备考的时间安排,一般而言,如果基础不是太好,时间也比较充裕的话,比较建议从3月份开始复习,从复习备考到正式考试,差不多有9个月的学习时间,对于这9个月的学习时间,需要进行学习规划,如果您有时间可以建议您看看我前几天写了《送给21考研的学子们》,在这篇文章里,对于复习备考各个阶段和月份的学习重难点进行了分析。

3.复习过程中的心态调整,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心态变化一般会出现3次变化:第一次是在每年的暑假期间,尤其是8月份的时候,这个时期,复习难度大,复习进度可能达不到自己的预期,再加上天气原因和其他同学在愉快过暑假,情绪难免会出现波动;第二次是11月份的时候,这个时间段网上报名也结束了,学生越临近考试,心里压力也越大,会导致出现短暂的知识空白期,由于知识空白期,也会进一步加剧情绪波动;第三次是12月中旬,这个时间离考试时间也越来越近了,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要么自我放弃,要么奋力拼搏,周围同学的影响也会对自己产生心理上的波动。

4.复习效果的检测,每个阶段,学习结束后需要进行阶段测试,根据阶段测试的结果,及时调整学习计划,不断减少知识盲点。考前的模考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根据时间点检测自己的考场应变能力,另一方面全面熟悉考点。

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复习情况下,差不多在4-5月份的时候,就可以锁定自己的目标院校和专业了。




梅可1224


2020年考研复试工作刚刚开始,2021年的考研大军就已经拉开序幕,我以2020年的考研为例解答下:

首先选定报考单位、报考专业和初试科;其次现场确认。根据报考点的公告,携带本人有效证件和规定材料到指定地点进行现场确认,并采集个人电子照片。并打印准考证。

考研是怎么个流程 考试科目有哪些

1考研的流程

首先,我们在决定考研后,需要了解相关的考研政策以及报考条件,对于报考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也应该有所了解,确定自己是否具备考研资格以及报考哪个种类的研究生,像是研究生中的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之间有什么区别都需要在考研前有一定的了解。

其次,我们需要决定报考什么专业以及哪所院校,这对于我们考研上是非常关键的,一般情况下,我们会选择本专业或者和自己专业相关的专业进行报考,这样考研录取几率会大一些,当然也有一些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跨专业报考,但是我们要在跨考专业前知道其他专业上有什么录取要求,看看自己是否符合跨考专业要求,避免自己的在考研准备上失误。

在选择好专业和院校之后,我们就要实时关注考研报考时间,一般研究生报名会在9月到10月在网上进行预报名,具体时间上我们可以关注研究生招生网,防止错过报名时间。

在网上报名结束之后,我们需要进行考研现场确认,考生需要根据现场确认相关要求进行现场报名照相以及缴费等工作,一般现场确认时间会安排在每年的11月份中旬左右。

现场确认完毕之后,接下来在一月份的时候,就需要进行正式的研究生初试阶段,研究生可以利用现场报名之后再进行一个全面的复习,珍惜后续考研复习时间。

通过初试考试的考生在3月份的时候可以根据报考院校官网通知进行考研复试,在复试前做好相关准备。

2考研都考什么科目

共四门:两门公共课、一门基础课(数学或专业基础)、一门专业课。

两门公共课:政治、英语。

一门基础课:数学或专业基础。

一门专业课(分为13大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

其中:法硕、西医综合、教育学、历史学、心理学、计算机、农学等属统考专业课;其他非统考专业课都是各高校自主命题。


铁塔湖畔


作为一个已经保研,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我很高兴能回答你这个问题。

1.自我定位

自我定位什么呢——我是一个敢闯敢干的人还是一个追求稳定的人?我是一个追求事业不怕吃苦的人还是一个重视家人容易满足的人?我的性别允许我做什么,以大多数人的生活轨迹为标尺,我还有多长时间去做?我的家庭背景怎么样?

定位不准将导致后面所有的决定都连锁错误,日后将浪费时间和精力矫正。

2.确定城市

超级城市:可能更适合在那儿已经半站稳脚跟的人,即有点家产、有点资源、有点人脉、有点出路。

一线城市:可能更适合自我定位为诸如“追求事业不怕吃苦”的一类人;

二三线城市:可能更适合自我定位为诸如“追求进步但不想压力太大”的一类人;

四五线及以下城市:可能更适合自我定位为诸如“追求稳定生活”的人;

为什么我将研究生读书的地点和未来发展联系在一起,是因为在哪里读书你的资源、熟悉度就在哪里,毕业再换个地方重新开始,是大多数人都吃不消的。人生没有几个年头让你重新开始,过于仓促,过于浪费。

以上可能划分对不同的人来说存在偏差,但是大致是这个意思,依据自我定位选择城市水平及离家远近,最终具体确定一座将来发展的城市。

3.确定学校

确定了城市,学校就非常好确定了。那个城市有几个学校?哪个属于文科类,哪个属于理科类?我的专业在那个学校怎么样?那个学校有没有交流成长的机会?

4.确定专业

之所以把专业放在倒数第二位,是因为很多人考研都是选的本科专业,但这不是规定,你当然可以跨专业考研,只不过要多费点心。

5.查找资料

看看同届的同学有没有考那个学校的;

以前的师兄师姐有没有在那个学校的;

老师的意见是什么;

网上,比如官网,有没有可以利用的信息和资料;

如果还是确定不了,是不是应该先把政治英语资料买了先看着;

……

考研是一场孤军奋战,大致是上面这几个步骤,希望我的话可以帮助到你!

关注我一起学习!



成长大学生


考研学校选择:

A.三本(本地区、本学校、本专业)最容易成功

B.三跨(跨地区、跨学校、跨专业)最难成功

C.一本二跨(本专业、跨地区、跨学校)最为理想

D.二本一跨(本地、本专业、跨学校)最能成功

E.二本一跨(本地、本学校、跨专业)最好成功

高校的选择主要考虑学校所在地、学校层次两大问题。

院校及专业选择:

(1)近五年该专业招生人数、报考人数、录取率

(2)近三年该校本专业指定参考书变化情况

(3)近四年该校本专业专业课真题有售与否

(4)近五年该校本专业硕士生研究生毕业就业情况


今跃寄宿考研


在读大三,准备考研,简单说一下
首先可以确定一下你想去的地区,如果想去沿海地区的话可以去看沿海省份的各个大学,在确定你最想去的学校,然后去这个学校的研究生院查看往年的研究生录取情况,报录比,分数线等等信息,确定你要考的专业和专业数目。
确定学校之后开始复习英语,数学。过完一遍后检测一下自己的进步怎么样,对目标院校来说是否可能录取。
最后可以找一下目标院校的师兄师姐,询问学校的相关情况和专业课方向便于复习。
总之 好好复习,打扎实基础,祝考研顺利,加油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b7b58ad844ec4a6499404e29433dc58d\

柠檬味小磊


准备流程,你考前了解准备流程就行。现在的关键是你准备考哪一科,你要抓紧学习。你先看看你自己的兴趣在哪里,然后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想考哪个学校。然后朝着那个学校的录取分数去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