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2 服务区自杀事件,多少自媒体手上沾着人血

摘要:别说什么“法不责众”,别说“他们的初衷是好的”,更别说什么“面对自杀者,我们都是罪人”这样泛责任化的混帐话,逼人自杀,到底是哪几个自媒体,键盘背后到底是哪些具体的人?网络不是虚拟的,网络是有记忆的,必须让这些手上沾着人血的自媒体付出法律代价,网络暴力才能得到遏制,类似悲剧才能避免。

服务区自杀事件,多少自媒体手上沾着人血

吐槽青年出品 曹林|文

小凤雅事件后,我在浙江台交通之声作了个评论,指向了那些以慈善和正义之名制造着可怕暴力的自媒体,这些自媒体不仅吃着人血馒头,手上也沾着人血。

小凤雅这事儿,让人看着很难受。这件事前前后后,可能没有人身上不充满正义感,不义愤填膺,不正义凛然,可就像罗尔事件中一样:稀里糊涂地感动,不明不白地捐款,然后急吼吼地要真相。就是这样所谓的正义感,成了一把刀,一把锋利的匕首,割裂和撕扯着人心,让小凤雅亲人在承受失去孩子的痛苦之后,还要面对那些如万箭穿心般的戳心虐心揪心指责。

我不知道,这一次教训,能不能让网上的那些自诩“良心代表”的大炮和键盘侠稍微收敛一些,能不能以后别再那么用笔如刀、用语如匕了,能不能别动不动把“诈捐”“欺骗”这样自己脑补的字眼扔出来,能不能别总以一副以真理在握、垄断真相者自居,能不能别总把自己当成佐罗、福尔摩斯、正义使者和道德警察,能不能总觉得自己作为一个远在千里之外坐在电脑前的陌生人比别人的父母更爱他们的孩子?

说实话,我很悲观,虽然好几个推波助澜的人都道歉了,意识到了自己的鲁莽、偏执、盲从、无耻和自以为是,表达了歉意。但从以往类似现象来看,这种被反转打脸的耻感可能很快就会消失,长的记性很快就会健忘。互联网围观的广场效应,哄抬着一种表演性人格,在网上表演正义,在围观中表演优越感,在广场上突显自己的侠士和英雄形象,暴力场景刺激着暴力人性。小凤雅事件中,伤人的可能不只是那几个大V,更可怕的是那种可怕的广场效应后乌央乌央的匿名毒箭,不问青红皂白,不问真假是非,先入为主,把无辜者架到道德烤架上去接受审判,满足自己的嗜血欲。

这样的乌龙和反转,过去已经发生过很多次了,毫不客气地说,一些自媒体手上是沾着血的,在类似事件上制造过很多暴力伤害。他们手上没有刀,但无证据的质疑、无底线的攻击、无克制的暗示,比刀子还狠。很多不只是轻飘飘的质疑,更是造谣和传谣,他们事后至多只是说声道歉,并没有因此受到惩罚。有人因匿名而逃避了追究,有人躲在“法不责众”的群体羽翼之下,有人用一声公关式道歉就轻易掩过带血的罪责。

昨晚上刚跟学生讲了“有些自媒体不仅嘴里咬着人血馒头,手上更沾着人血”,让人难受的是,最新一条新闻进一步印证着这个判断。警方通报,厦蓉高速洪观服务区发生一起自杀事件――三位自杀者系一家人,其中两人身亡,一人受伤。让人无比痛惜的是,此前自杀事件已经网上传播,警方介入后已得到控制,可网络暴力又把当事人推回了自杀的轨道。

警方通报称:5月20日晚,一年轻女孩在微博发布一篇遗书,称因为父亲欠下高利贷一家人不胜其扰,决定自杀。后经海南警方救援,转危为安。蓝山县公安局一位工作人员对此表示惋惜,他告诉记者,这个女孩发微博后,有一些网友质疑其动机,甚至在其被救后人肉搜索其家人,让当事人及其亲属不胜其扰。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本来经过海口警方做工作,已经放弃了轻生的想法,准备回北京好好生活,但是后来网友给他们的压力实在太大,他们已经心力交瘁。现在他们家人连警方的电话都不敢接了,因为之前很多人打电话质疑他们,他们不想自己生活受到干扰。

我就怀疑,我就怀疑,我就怀疑,你的动机是什么?你想出名想疯了吗?跳啊跳啊,怎么还不跳啊?――喷子式的无端质疑、无良逼迫、无耻围观又制造了一起血案,手上又沾了几个人的血。他们自命正义代表,以“质疑”为刀,躲在乌合之众的安全地带在网上表演存在感,他们的质疑很少拿出证据,他们很少顾及别人的死活,他们有一分臆想的证据就敢说十分话,他们的脸上写满吃人的狰狞欲望,把人血当成他们狂欢的祭品和正义的勋章。

别说什么“法不责众”,别说“他们的初衷是好的”,更别说什么“面对自杀者,我们都是罪人”这样泛责任化的混帐话,逼人自杀,到底是哪几个自媒体,键盘背后到底是哪些具体的人?网络不是虚拟的,网络是有记忆的,必须让这些手上沾着人血的自媒体付出法律代价,网络暴力才能得到遏制,类似悲剧才能避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