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死后两个月就被毁墓掘尸,孝庄太后为何如此痛恨多尔衮?

俸添梦话


其实不是孝庄恨多尔衮,而是他的好侄子,顺治皇帝对其恨之入骨罢了。


随着清军在关内的胜利推进,多尔衮的威望逐渐开始如日中天。顺治元年,多尔衮被进一步封为“叔父摄政王”。尽管多尔衮当时已经大权在握,但仍不能安坐摄政之位,于是各种公开的、潜在的政敌成为多尔衮打击的目标。顺治的亲哥哥豪格的存在始终是多尔衮一块心病。尽管后来豪格下山东,征四川,战功卓著,但多尔衮仍处处压制豪格,终于在顺治五年(1648年)置豪格于死地。这是早就埋藏在顺治心中的愤恨之一了。

在多尔衮当摄政王时期,关于皇帝的待遇也是一年比一年差。在顺治元年,多尔衮就当上摄政王的方位,他在待遇上的特别,从他的俸禄上就不难看出,多尔衮一年的俸禄是三万两,相较于等第差不多的辅政王足足多出了一倍。多尔衮的穿着也是可以顺治皇帝相媲美,衣服与皇帝的龙袍极为类似,就是在一些纤细的地方有少许不同。再来看多尔衮的府第,他的府第高四十尺,三层修建,与皇帝的宅院所差无几。随着多尔衮的权势越来越大,不仅是不再向皇帝进行跪拜,甚至连玉玺都拿到自个府中,随意进行罢官或许官员升职,这些都是在于他的一句话。后来连朝堂都不去了,直接让上朝的官员到自个府中进行协商,一点都不顾及顺治皇帝的体面。顺治根本就被他当成一个工具而已。

而多尔衮和顺治生母孝庄皇太后的暧昧关系,在顺治幼小的心中已埋下阴影。多尔衮杀了顺治的亲大哥豪格,也在顺治心中已留下隐恨。在登基后的日子中,多尔衮独揽朝政,骄纵跋扈,根本不把顺治这个皇上放在眼里,更在顺治心中埋下对这位皇叔摄政王的仇恨。在多尔衮生前,慑于摄政睿亲王的权威,顺治不敢表露出这些不满与怨恨,更没有能力承担发作的后果。种种不满与怨恨,就像沉睡多年的火山一样,越积越猛烈,终于在多尔衮死后,喷发了。

多尔衮刚死的时候,顺治比死了亲爹还要悲哀的将多尔衮的灵柩迎回,还封他为皇帝,但没过多久,顺治就再也忍不住了,于是将多尔衮这个“混蛋”的尸体挖了出来,鞭尸成几断以泄他心中的愤恨。甚至连多尔衮的儿子也被以“和硕英亲王阿济格谋乱”罪,将他幽禁,籍没家产,他的几个儿子都被贬为庶人。十个月后死。随后,将其党羽郡王劳亲降为贝子,其余库特库等党徒处死。被鞭尸的多尔衮的爵号被剥夺,牌位被从太庙中撤出多尔衮的牌位,罢黜宗室,没收他的财产和府第。这都说明了顺治对其无比深刻的仇恨吧。


关河南望



摄政王多尔衮死后两个月就被毁墓掘尸,说是孝庄太后痛恨多尔衮似有不妥,恰当一点的应该说是顺治帝如此痛恨多尔衮。

顺治帝虽然六岁便登基了,但他的皇位却是用生母孝庄太后下嫁换来的。因为当时皇太极暴毙身亡,没有留下遗诏,诸王争位暗潮汹涌,皇长子豪格和皇弟多尔衮是最有可能做皇帝的两个人。但是在一方权衡之后,为避免内部分裂,自相残杀,多尔衮提出由年仅六岁的福临即位,在这种情况下,福临坐上了龙椅。



再说孝庄太后以下嫁多尔衮以保儿皇位是真是假。顺治登基几个月后,多尔衮率军入关,占领北京,他的身份是摄政王,皇帝年幼,大清的实际掌权者其实是多尔衮,那么年幼的顺治其实就是个傀儡皇帝,这种情况在多尔衮死后才得到改善,多尔衮死后一个月,顺治亲政。

按照当时的政治形势,31岁的孝庄太后和6岁的幼帝孤儿寡母毫无力量,很难支撑整个大清江山,孝庄皇后要保全自己儿子的皇位,必须找到可以依靠的力量,那便是执掌军政大权的小叔子多尔衮,这也是清理之中。

另外,满族有个风俗,就是如果父亲死了,儿子可以娶他的庶母,兄长死了,弟弟可以娶嫂子,31岁盛年寡居的孝庄太后改嫁给32岁的多尔衮,也是符合风俗的,但其实皇太极已经禁止了族内相婚。

还有一点就是,在清宫档案的记载中,多处直接记载着“皇父摄政王”,人们认为,只有孝庄下嫁了,才会这样称呼。明朝遗臣张煌言有首诗也是记录太后下嫁的:“春官作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

多尔衮是在顺治七年(1650年12月31日)去世的,当时被追封为“清成宗”,谥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多尔衮死后一个月(1651年1月12日),顺治帝亲政,二月就开始清算多尔衮的罪状,抄了他的家,诛杀他的党羽,削了他的尊号,撤了他的庙享,将他从坟墓中掘出来,砍掉脑袋,鞭尸,说明顺治帝对多尔衮是恨之入骨的,之所以如此痛恨,必定是之前多尔衮对他们母子的种种行径怀恨在心,比如,逼迫孝庄下嫁,在朝廷一手遮天等。


蔡骏


我感觉题主提这个问题有问题,不应该说是孝庄太后为何痛恨多尔衮。

在清王朝崛起的过程中,有个人永远绕不过去,他就是多尔衮。多尔衮就像个天才少年,在十几岁时候已经开始展现出他的天才气质,十几年的秣兵历马,使得大清最终能够入关建立他们的王朝,同时,三十多岁的多尔衮也成为大清实际上的掌控者。然而,意外身死,这个天才还没能走上真正至高无上的帝位就英年早逝。消息传来,举朝哀痛,顺治帝以帝王之礼厚葬多尔衮。然而,不到两个月,朝廷的风向变了,许多大臣开始对多尔衮群起而攻之,这个被多尔衮震慑多年的朝堂终于有人不甘的站了出来,而被多尔衮扶持上位的顺治帝也终于找到了发泄多年怨恨的机会,于是,这个清王朝的缔造者惨遭毁墓掘尸。

在这个过程中,孝庄太后扮演了何种角色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起主导作用的是顺治皇帝而不是孝庄。和明朝的万历皇帝相似,顺治帝幼年登基,在多尔衮的强势之下,顺治帝根本没有机会真正的享受帝王之趣,还要时时经受被废的恐惧,心中对多尔衮的怨恨可想而知,等到多尔衮死后,自然要想办法一解怨气,我相信那些站出来攻击多尔衮的大臣也肯定有一部分是猜到了皇帝的心思,因此才有恃无恐。所以,我认为这件事和孝庄太后关系不大,甚至孝庄太后很可能持反对意见,毕竟多尔衮不管是于大清还是顺治都有大功。甚至有野史认为孝庄太后和多尔衮有那种关系。

以上纯属个人愚见,欢迎大家积极讨论交流。

爱历史、爱小说、爱音乐,欢迎关注盛唐小民!


盛唐小民


清朝和硕睿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是清军入关最大的功臣,孝庄太后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是他八哥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的嫔妃,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的生母,两人是正宗叔嫂关系。

但两人的关系起伏不定,还留下各种流言蜚语,悦史君认为,这跟爱新觉罗·多尔衮的复杂遭遇有关。

明朝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爱新觉罗·多尔衮的父亲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去世,母亲大妃乌拉那拉·阿巴亥随即被爱新觉罗·皇太极等亲贵逼迫殉葬,爱新觉罗·皇太极成功登上汗位。

爱新觉罗·皇太极在位期间,爱新觉罗·多尔衮不仅荣封和硕睿亲王,还多次率军出征,参与朝政,迅速成长为清朝的重要人物。

明朝崇祯十六年,清朝崇德八年(1643年),爱新觉罗·皇太极去世,爱新觉罗·多尔衮在无法完胜大侄子和硕肃亲王爱新觉罗·豪格的情况下,主动提出拥立爱新觉罗·皇太极的九子爱新觉罗·福临即位,自己担任摄政王。

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即位后,他的母亲孝庄太后被尊为圣母皇太后,爱新觉罗·多尔衮被任命为大将军。

明朝崇祯十七年,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爱新觉罗·多尔衮率军入关,顺治帝被迎入京师后,晋封他为叔父摄政王。

南明弘光元年,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顺治帝晋封爱新觉罗·多尔衮为皇叔父摄政王。

南明永历二年,清朝顺治五年(1648年)四月,爱新觉罗·豪格被爱新觉罗·多尔衮下狱杀害,他的侧福晋博尔济吉特氏改嫁爱新觉罗·多尔衮,博尔济吉特氏也是孝庄太后的族妹。

同年十一月,爱新觉罗·多尔衮再次晋封为皇父摄政王,权力和皇帝已经区别不大。

南明永历四年,清朝顺治七年(1650年)八月,爱新觉罗·多尔衮追尊母亲乌拉那拉·阿巴亥为“孝烈恭敏献哲仁和赞天俪圣武皇后”。

同年十二月,爱新觉罗·多尔衮去世,顺治帝追尊他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以皇帝的规格下葬。

明朝永历五年,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正月,顺治帝追尊爱新觉罗·多尔衮的元妃博尔济吉特氏为义皇后,侄子爱新觉罗·多尔博袭封和硕睿亲王,亲信大臣也得到重用。

然而,顺治帝虽然给了叔叔爱新觉罗·多尔衮这么多的哀荣,但内心对他的仇恨更强烈,爱新觉罗·多尔衮的政敌也纷纷弹劾、攻击。

同年二月,顺治帝剥夺了爱新觉罗·多尔衮的所有封号,并将他的坟墓毁坏。

孝庄太后则在顺治帝亲政后,被上徽号为“昭圣慈寿皇太后”。

现在的结论应该是一目了然的,爱新觉罗·多尔衮与孝庄太后的丈夫爱新觉罗·皇太极有杀母之仇,孝庄太后的儿子顺治帝与爱新觉罗·多尔衮又有杀兄之仇,更有爱新觉罗·多尔衮多年专权独断的屈辱,而爱新觉罗·多尔衮取得的“皇父摄政王”爵位,更是把孝庄太后放在了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

史书中只记载了顺治帝对爱新觉罗·多尔衮的疯狂报复,但悦史君认为,孝庄太后对爱新觉罗·多尔衮的痛恨,恐怕也是不相上下了。


作者:悦史君(资深媒体人,文史专家,作家,多平台签约作者,观止读书会发起人,书评人,文学专栏主编 公众号:历史这样说)

写有趣的历史,讲真实的传奇……

我是悦史君,2018我们一起努力!


历史这样说


多尔衮被毁墓掘尸,是顺治下的旨,这也不是孝庄太后在幕后指使操控,所以跟孝庄太后没啥关系,也就谈不上孝庄太后有多恨多尔衮了。而顺治皇帝由先前对多尔衮的极致推崇突然转变为狠下死手,也绝非是因为痛恨那么简单的。

政治上从来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衡量政治人物的行为,最大的标尺只有利益。所谓的意气用事,所谓的感情冲动,在一个成熟的政治家面前,是永远不会出现的,他们所考虑永远都是本集团利益的最大化。

所以,政治人物所要上演的戏码,绝对不是狗血剧,也不会是肥皂剧,更不是言情剧,只能会是血淋淋的现实剧。

受很多影视剧的影响,现在人们固有印象中,多尔衮、孝庄太后、顺治皇帝之间的故事,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反正就是爱你爱得死去活来,恨你恨得咬牙切齿那种,实际上呢,如果真是这样肤浅,大家就不用去读史书,都去看清宫剧得了。

还是来看下多尔衮身上发生的那些事儿。

爱新觉罗·多尔衮,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出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省而宾县老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努尔哈赤休弃衮代皇后富察氏,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就此上位,多尔衮也因此地位提升。

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慈去世,阿巴亥被逼殉葬,多尔衮被封为贝勒,当时他年仅15岁。天聪二年(1628年),多尔衮因跟随皇太极出征蒙古察哈尔部有功,被赐号“墨尔根戴青”,同时正式成为正白旗旗主。之后的多次征战中,他又多次打败明军,获得皇太极的赏识。

天聪九年(1635年),多尔衮在征战中获得传国玉玺,呈献给皇太极,第二年,皇太极称帝,多尔衮被封为和硕睿亲王,当时在六王中位列第三。崇德二年(1637年),多尔衮又进军朝鲜江华岛,俘虏朝鲜国王家属。

崇德三年(1638年),多尔衮被皇太极任命为“奉命大将军”南征明朝,立下战功。崇德六年(1641年)至七年(1642年)的明清松锦大战中,多尔衮更是立下卓越战功。这一战,先是由多尔衮、济尔哈朗等为首,后皇太极亲临前线增援,最终明军惨败,洪承畴被俘投降,祖大寿率部投降,明朝山海关的据点除宁远外基本丢失殆尽。

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猝死,皇太极长子豪格与多尔衮成为皇位的最有力竞争者。当时多尔衮拥有两白旗,正红旗、正蓝旗和正黄旗中也有部分人员支持他,而豪格拥有两黄旗自然也是毫不相让,鉴于自己未能够拥有绝对实力登顶,同时也是为避免八旗内乱,多尔衮退而求其次,拥立了皇太极第九子福临登基,改元为顺治。之后,多尔衮和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同为辅政王辅佐新皇,权力得以进一步巩固。

显然,多尔衮这次选择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为他有着高瞻远瞩的格局,而是因为满清内部复杂的政治局势以及其本身实力所决定。多尔衮虽然没有做成皇帝,权势却是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之后,他逐步肃清了豪格的势力,造就了一家独大的局势。

顺治元年(1644年),被封为摄政王的多尔衮,再次授封为大将军,率领清军入关,进兵中原,开始逐鹿天下。同年,吴三桂邀请清军入关协助,乘着吴军与李自成军队在山海关外大战双方损失极为惨重时,多尔衮所率清军乘机而起大败李自成军队,顺利进入北京城。

当年顺治帝进入北京城,正式迁都于北京,多尔衮被封为叔父摄政王,并建碑纪功,从此多尔衮可以说是权倾朝野。顺治二年(1645年),李自成军队基本被肃清后,多尔衮晋升为皇叔父摄政王,满朝文武、王公贵族见了他,都是要“列班跪送”,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顺治三年(1646年),多尔衮所用仪仗的种类与皇帝等同,就连各种皇帝玺印他都拿回府邸中收藏备用,简直就是差一个皇帝称呼了。顺治四年(1647年),多尔衮允许不用向顺治帝行礼。顺治五年(1648年),多尔衮再一次晋升,成为皇父摄政王,除了没有皇帝称号外,他的所有一切,基本上已经和皇帝没有两样。

正当多尔衮权势达到顶峰时,意外发生了!

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前往古北口外行猎,不慎坠马跌伤,不久后逝世于古北口外喀喇城,当时年仅为三十九岁。顺治皇帝为之震动,追封了他为“清成宗”,并按照皇帝礼制安葬了多尔衮。

顺治八年(1651年)正月,多尔衮正宫元妃博尔济吉特氏被尊为义皇后,多尔衮没有子女,由豫亲王子多尔博为后袭承亲王,他几位近侍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封赏。

然而只是一个月后,即多尔衮去世两个月后,顺治八年(1651年)的二月,多尔衮被宣布十四条罪状,追夺一切封典,毁墓掘尸。这之后,虽然也有为多尔衮“平反”的声音,然而最终都是让提议者付出不小的代价,直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皇帝位多尔衮平了反,恢复了他睿亲王封号,并评价其为

“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从此才有了定论。

值得玩味地是,多尔衮刚去世时,顺治皇帝颇为震惊,还亲自到东直门外迎接多尔衮的灵柩,并给予了各种追封,连葬礼都是风光而隆重,为什么只是过了两个月之后,顺治皇帝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转变呢,期间到底是发生了什么呢?

首先地,多尔衮殉葬后,就有人出来告发,这个“有人”还是多尔衮生前的亲信心腹人员苏克萨哈、詹岱等人,他们听闻多尔衮早前为自己所准备的下葬品不符合礼制,已经超越本身应有规格,有谋反的嫌疑。紧接着,多尔衮先前的政敌们也都站出来了纷纷揭露多尔衮的罪行,罪名各式各样地都有,不管是挨到得边挨不到边的,还是做过的没有做过的,所有的锅都让多尔衮背了。

不久后,多尔衮的胞兄阿济格被撤职议罪幽禁,并于第二年被处死,除宗籍。先前被多尔衮打压的两黄旗贵族地位得以提升,两红旗的权贵们也是获利不少,多尔衮所掌控的两白旗当权者倒是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惩罚,权力大为削弱,然后就是针对多尔衮的一系列雷霆手段了。最为重要的,顺治皇帝乘机将正白旗收归到了自己手中,外加上先前的两黄旗,从此也就有了上三旗的说法。

很是显然的,多尔衮这次死后清算,完全就是满清上层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后的利益重新分配,一次推到重来的洗牌,既得利益集团之间的默契配合,也许还夹杂着些私人恩怨,公报私仇也是有的,然而最为重要的还是各方势力角逐后以实现各集团的利益最大化。

从结局来看,从中得到最大受益的是顺治皇帝,多尔衮生前痛恨过这个将所有权力揽在怀里等同于皇帝的“皇父摄政王”,而等到多尔衮突然去世,顺治皇帝可能还会“没事偷着乐”,毕竟地,摆在他面前的可是一块巨大的利益蛋糕,谁能抵挡得住这个诱惑呢?

还是套用《大话西游》中的一句台词:“这下,大家都满意了吧!”

答疑人:今日头条年度历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菊花茶

菊花茶,本名郑良,网名菊花茶163,天涯新浪论坛知名历史作家,资深三国控。曾发表过《华山论剑》、《历史原来是这样的》、《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快意恩仇的人生》、《祸起萧墙》等文集。


夜狼文史工作室


多尔衮死后两个月就被毁墓掘尸,应该不是孝庄太后痛恨多尔衮而采取的报复行动。


众所周知,多尔衮在世时,被封为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荣誉无以复加,权倾朝野,何等的风光荣耀,何等的尊贵,可以说当时的顺治相当于一个傀儡皇帝,多尔衮死后两个月就被毁墓掘尸,应当是顺治憋屈了多年的积怨,利用万民之口,搜多尔衮的所有罪状,以泄心头之恨,探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多尔衮权欲熏心,践踏了顺治皇帝的尊严


多尔衮在世时,以自己功勋卓著,居功自傲,位高权重,不但一步步封自己为皇父摄政王,上朝时各位朝臣向皇帝问跪拜安后,也要向他跪拜问安,而多尔衮却不用跪拜顺治皇帝,朝中大小事务他都有权定夺,顺治在朝堂上时常被掣肘。


而且多尔衮的出行仪状和皇帝的没有多大区别,他穿的朝服有八条龙,仅比皇帝的少一条龙,帽冠上为十三颗珠子,仅比皇帝的少一颗珠子,完全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最让顺治帝难以忍受的是多尔衮不但独揽大权,许多事情独断专行,从不报备,完全不顾顺治颜面与尊严,更为可气的是常以皇父身份对顺治耳提面命,颐指气使,俨然一个“大家长”,有如太上皇!


这怎不让顺治恨得牙痒痒,只是没有能力扳倒他,不得不忍气吞声而已,当他死了,把他挫骨扬灰也不为过!


二、多尔衮滥杀无辜,害死了顺治皇帝的亲哥


当年皇太极去世,多尔衮和豪格就因为争夺皇位而结下梁子,两人各退一步,让六岁的顺治继位。顺治元年四月多尔衮以豪格图谋不轨,后悔当初没当皇权为理由,企图以此谋杀豪格,由于顺治皇帝哭泣不食,才得以免去死刑。



但一直把豪格幽禁,几个月后,豪格就不明不白地冤死在狱中,后来还强迫豪格的福晋做他的妃子。顺治皇帝对多尔衮害死自己的同胞哥哥也一直耿耿于怀,这一笔账也记在了小皇帝的心上。


三、多尔衮娶了孝庄,羞辱了顺治皇帝的生母


不管多尔衮和孝庄有没有真情,孝庄有没有牺牲自己利用多尔衮保住顺治的宝座,甚至他俩是不是真有一腿,坊间都有传闻,这让皇帝有个后爹的声音无论如何也让顺治感到毫无颜面,何况多尔衮还让顺治封他为皇父摄政王,一句皇父叫得心中有多少酸楚,这种羞辱在多尔衮死后讨回来,一点不为过!


多尔衮专横跋扈,位高权重,做事不留后路,得罪权臣,树敌太多,因狩猎骑马摔伤后去世,树倒猢狲散,各路人马因为政治利益重新站队排位,于是政敌济尔哈朗等告发他做有龙袍,图谋篡位,大逆不道等十多宗罪,正中了顺治帝下怀,于是多尔衮死后两个月就被毁墓掘尸,斩首,鞭尸。



多尔衮生前风光,死后受辱,令后世之人唏嘘不已!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1650年12月多尔衮在狩猎时坠马去世,随后以皇帝之礼下葬。但是两个月后,顺治宣布了多尔衮的十四条罪状,夺去了多尔衮的一切封号,然后对多尔衮进行了掘墓鞭尸。而孝庄太后对于顺治帝的这一决议并不反对,如此看来也就是默许了。那么为什么孝庄太后也是如此痛恨多尔衮呢?在我看来有以下几点。



朝廷内部的党争

多年的宫廷生活让孝庄具有了极强的政治手段,多尔衮生前党羽众多,而且权势熏天,根本没有办法撼动多尔衮的地位。所以孝庄母子忍气吞声。

但是到了多尔衮去世之后,其党羽依然遍布朝中,而且我行我素。为了顺治帝能够彻底的亲政,必须要来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打击这些多尔衮生前的党羽,尤其是阿济格为首的多尔衮残余势力成为了打击对象。



于是孝庄命顺治利用多尔衮生前打压的朝臣率先发难。以济尔哈朗为首的人联名上书,请求惩办阿济格,随后有勇无谋的阿济格被拿下。

朝中的大臣们由此看清了局势的走向,为了向顺治帝效忠,所以纷纷请求惩治多尔衮。瞬息之间朝政风云变幻,开始了惩治多尔衮案件。孝庄和顺治因此掌握了朝廷大权,团结了朝臣。



多尔衮妄自尊大,有不臣之心

诚然是多尔衮把孝庄和福临扶上了太后和皇帝的位置。但是后来多尔衮独掌大权。根本不把孝庄母子放在眼里,对自己一步步的加封。

顺治三年多尔衮加封皇叔父摄政王,并且把顺治的信符由宫中拿到了自己的府上。顺治四年,多尔衮取消了对顺治的行礼。顺治五年,多尔衮加封皇父摄政王,并且把所用的一切礼仪排场之事都提升到了帝王的规格,随意任免官员,任人唯亲。种种的一切都在提示着孝庄母子,多尔衮可能会行僭越之举。

因此孝庄也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对多尔衮也早已没有了当年扶助的感激之情。



多尔衮和孝庄的绯闻

当时种种的传言说多尔衮和孝庄有私情,两人甚至在皇太极时代就已经私通了,不论事实真假,这种绯闻的穿出,孝庄更不可能对多尔衮有好感。

当顺治决定对多尔衮进行掘墓鞭尸之时,孝庄为了避嫌也好,还是痛恨多尔衮也好,更不可能对顺治鞭尸多尔衮阻止。



孝庄照顾儿子福临的感受

在多尔衮时代,母子二人仰望多尔衮鼻息,朝中大小事务都由多尔衮决断,儿子顺治除了表面上的皇帝称号以外什么都没有,所有的一切都由多尔衮压制。

顺治五年时,多尔衮不顾顺治意见除掉了豪格,并且把豪格的两个老婆霸占。

所有的事务多尔衮独断专行,根本不会顾及顺治的感受,当多尔衮去世之后,顺治压抑了多年的情感爆发也在情理之中,孝庄当然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过去了。


我是越关


其他解释都不完美,事实是多尔衮先是被高规格厚葬,然后才被翻旧账毁墓掘尸的。蔡东藩老先生的《清史演义》里的说法最为合情合理。

事件背景是:多尔衮害死豪格以后,把豪格老婆据为己有(娶侄媳妇),天天跟侄媳妇鬼混,气死了自己的原配福晋(大老婆)。孝庄一听多尔衮正室老婆死了,就找多尔衮商议他们俩在一起的事(之前就有勾搭,只不过名不正言不顺,现在多尔衮正室死了,机会来了)。

在有心人(多尔衮心腹大臣)的撺掇下,皇母孝庄和皇父多尔衮举行盛大婚礼,就是史料记载的二人“合宫同居”。俩人终成眷属后,多尔衮还惦记侄媳妇,就请求孝庄同意纳侄媳妇为侧福晋(小老婆)。孝庄肯定不乐意,但是勉强同意了。

可是多尔衮这家伙吃着碗里,看在锅里,还惦记隔壁老王家的。没多久多尔衮以打猎为名,去山海关外偷偷接回来朝鲜的一对公主姐妹花。从此多尔衮外出打猎次数越来越频繁,当然要带上姐妹花。而多尔衮就是死在最后一次外出打猎中。(有说法是死于跟姐妹花纵欲过度)

多尔衮死的突然,孝庄和顺治按着正常的高规格厚葬了多尔衮。但是顺治心有不甘、对多尔衮怀恨在心。这样有心大臣就开始搜罗多尔衮的罪状和黑历史。顺治要翻老账定多尔衮的罪名,必须要征求孝庄的意见。好歹多尔衮跟孝庄一日夫妻百日恩,孝庄不同意给多尔衮定罪。

当顺治指使人,把多尔衮跟两个朝鲜公主姐妹花的事跟孝庄一说,而且指出多尔衮可能死在姐妹花肚皮上。有皇太后嫂子和侄媳妇做老婆,他多尔衮还外出偷腥,孝庄醋瓶子一倒,这下孝庄爆发了,骂到:“他死也死得迟了。”这等于告诉顺治,老娘很生气,多尔衮那老不死的随便你处理。

以顺治对多尔衮的强大敌意,这就有了后来的多尔衮被毁墓掘尸的事情。


尔朱少帅


对于多尔衮被毁墓的事情,可能大多数人猜测的就是孝庄太后对多尔衮不满,所以在其去世后,对其恨之入骨,才会掘他的墓。其实真正恨多尔衮的不是孝庄太后,而是她的儿子顺治帝。多尔衮到底做了什么,让顺治帝这样恨他。

当年皇太极一下去世后,顺治只能硬着头皮登基,当时的他只有六岁,自然是没有能力执政,而此时的多尔衮在朝廷内部权利比较大,是他一直辅佐着顺治理政,按照常理来说,顺治感谢多尔衮还差不多,但是当其多尔衮去世后,顺治居然让其死都不得安宁,他们两人生前发生了什么?顺治帝居然会这样恨一个人。

一、多尔衮想篡权

刚开始的时候,顺治很感谢多尔衮,于是给其封爵加俸禄,甚至给他很多的特权,让其当摄政王,正是因为太尊敬多尔衮了,导致其开始无法无天。

当年多尔衮在冒顶上安了十三颗珠子,仅比皇帝少一颗。穿的衣服则是八龙服,也是和皇帝在服装上相差甚小,在收入上多尔衮也比其他亲王多,住的地方豪华无比,仅次于皇宫。

当时多尔衮的权利确实是足够大,每天大臣不仅要给皇帝请安,还要给多尔衮请安,就包括批阅奏折这种事情,多尔衮都要参与进去。

看着多尔衮的权利如此大,顺治帝自然心理不舒服,可是又没有办法,只能心理给他记着这笔账,打算等到时机合适就将所有拿回来。

二、与孝庄走的近

当年皇太极的去世很突然,因此很多事情还没定下来,当时朝廷中有两人权利比较大,一个就是多尔衮,另一个就是豪格,双方势力都不小,不过之后多尔衮站到了顺治这边,选择让其当皇帝。

孝庄皇后作为顺治的母亲,自然想尽办法帮着自己的儿子坐上皇位,等到顺治掌权后,孝庄开始和多尔衮联系密切,当然最主要的就是希望多尔衮能多帮帮顺治。看着母亲这样低三下四的求多尔衮,顺治帝早就看在眼里,心生报复。

之后当多尔衮在狩猎中去世,顺治皇帝得到这个消息时候非常伤心,为了表达对多尔衮的尊敬,顺治帝带着很多大臣来到五里外迎接他的尸体,在其去世后还封其为宗义皇帝,这是极高的荣誉。

原本以为事情就这样了解,却不料在多尔衮死后的两个月后,其部下一个人爆料多尔衮生前的所作所为,说是私藏龙袍,早就想当皇帝,并且在吃住上早已达到皇帝的标准。顺治帝考证后,觉得情况属实,于是掘了他的墓,还将尸体挖了出来。

其实顺治帝有多重方法惩罚多尔衮,比如撤销他的封号,收回以前给他的俸禄,但是他却选择了将其鞭尸,可见在他心理多恨多尔衮,才会一下把心里的不满释放出来。


奇点历史


《鞑靼战纪》记载:“顺治帝福临命令毁掉阿玛王(多尔衮)华丽的陵墓,他们把尸体挖出来,用棍子打,又用鞭子抽,最后砍掉脑袋,暴尸示众,他的雄伟壮丽的陵墓化为尘土。”

上面一段话是当时在北京的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所写。

(多尔衮剧照)

多尔衮去世后两个月,众大臣联名揭发多尔衮的罪行,顺治皇帝因此撤销了多尔衮清成祖的称号,还将其尸体挖出,砍头鞭尸,在这个过程中,孝庄太后是默许的。

想想多尔衮一生南征北战,执掌大权,更是清朝的摄政王,那么为何又在去世之后被鞭尸呢?

其实这件事情和孝庄关系并不太大,更多的是顺治皇帝的主张意见。

顺治皇帝继位时还是个小孩,也是依靠多尔衮上位的,但是并不代表顺治什么都不懂,因为当时多尔衮是摄政王。

(顺治继位)

顺治处处都受到多尔衮的压制,和傀儡皇帝无异,况且多尔衮居功自傲、位高权重,很多时候都不把顺治放在眼里,还经常穿着皇帝的冠服,唯一不同的就是头冠上的珠子少一颗、朝服上的龙少一条,不注意的看起来就和皇帝一样。

最让顺治忍受不了的是多尔衮处理政事的方式,多尔衮为了更方便的处理国家大事,竟然将玉玺也搬进自己的府中。

(多尔衮将玉玺搬进府中)

顺治因此火冒三丈,但是却奈何不了多尔衮,只能憋着。

多尔衮势力越来越大,还将自己从皇叔父摄政王变成了皇父摄政王,不用向顺治行皇帝礼,最后连最基本的请示也没有。

经常不经过顺治同意,或者直接不告诉顺治皇帝,直接自行决定,这样的做法让顺治皇帝觉得这是奇耻大辱。

后多尔衮在涉猎的过程中去世,顺治皇帝先是假意追封多尔衮为皇帝,称清成祖,待到根基稳固,大臣也都揣摩出顺治的心中所想,于是联名上奏,奏请顺治皇帝摧毁多尔衮棺木,并且鞭尸、削首。

直到乾隆时期,多尔衮才重新被翻案,追封为亲王。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个原因,据说和孝庄太后有关。

因为当时孝庄找到多人滚,让多人滚帮助自己的儿子(顺治皇帝)胜利登基。

众所周知,多尔衮好色,于是要求孝庄委身自己,孝庄为了儿子也答应了,这才有了一场关于政治的权色交易。

(多尔衮与孝庄剧照)

顺治皇帝自然忍受不了母亲被多尔衮霸占,这才以鞭尸泄愤。

不过孝庄下嫁多尔衮依然是个谜,并没有正史证明。

【每天更新,更多有趣的历史新知识,期待您的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