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封神小說中,通天教主執掌的教派為何稱為截教,其中有何深意呢?

騎蝸牛走高速



張永科38


《封神演義》講的是商周之間的戰爭,當然在商周之戰的同時,亦是封神之戰。而所謂的封神之戰,主要就是闡教和截教之爭。

闡教教主是元始天尊,截教教主是通天教主,雖然闡教和截教都屬於仙,但因為其中有仙道不全者,故而有了封神榜封其為神。

元始天尊的闡教,闡的意思是闡發、闡明之意,闡教的意思就是闡明大道之教。為什麼作者會以闡教為元始天尊教派之名呢!

因為《封神演義》成書於明朝,在明世宗嘉靖皇帝時期,嘉靖皇帝后期特別崇尚道教,他曾賜給龍虎山上清宮道士邵元節一個刻有“闡教輔國”的玉印,這件事在當時有很大影響。

所以在作者創作《封神演義》時,就取闡教這一詞了。那《封神演義》中,通天教主的教派為什麼稱為截教,其中有何深意呢?

截教雖然被闡教人看作是不分披毛帶角之人、溼生卵化之輩,被認為是不夠正宗。但不可否認,通天教主門下弟子眾多,在三教中勢力最大,有萬仙來朝之譽。

由此當可看出通天教主有教無類的思想,也可看出截教是有廣渡世人之心的。不過可惜的是,截教保商,而天意卻屬周,所以經封神之戰後,損失慘重、元氣大傷,曾經有萬仙來朝之盛況的截教亦不復如前。

而截教中的截字,意思是洞悉天道,同時也指是截取一線生機。截教在封神之戰中損失慘重、元氣大傷,但在《封神演義》中總算並未到教滅的地步,而有一線生機。亦或者是截教有教無類,如此對披毛帶角、溼生卵化之輩都有了一線修德的希望。


中孚鑑


結論先行:“截”兩層含義:

一、“截”有阻攔的意思,《封神演義》中截教門人喜歡製造事端,阻撓伐紂大業,稱之“截教”就是“阻饒”的意思。

二、截者,截取一線生機爾。此生機為安身立命之基,截教就是教人截取這一線生機,或是希望。簡單點的意思就是任何人通過努力都會有希望,而闡教責是“出生論”,我們後面細說。

為何?這裡體現了作者強大的語言映射能力,不由心生佩服。

我們從“截教”、“闡教”名稱出現的歷史、兩個派系的理念來論述,並說明其有何深意:

《封神演義》之前,並無闡教、截教的說法

也就是說,闡教、截教的說法,是作者專為《封神演義》杜纂的,而闡教與截教之爭是貫穿商周戰爭全過程的主線,這就更有理由相信,截教的主要任務,就是阻止武王伐紂,而“截”正式阻止之意。

“截教”、“闡教”的修道理念

截者,截取一線生機,此生機為安身立命之基、大道機緣之本。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這生機就是遁去的一。“截教”有教無類,就是教人截取這一線生機。說白了就是“任何人通過努力都會有希望”。而“闡教”是闡釋天道,順天而行,闡釋天道之人必須有正統的道門。

所以,為何叫“截教”,想必題主已經明白了。

“截教”名稱有何深意?

依然是兩方面:

一、我們從“闡教”的由來說起,明嘉靖時,明世宗曾賜給道人龍虎山上清宮道士邵元節“闡教輔國”的玉印。因為這一事件在當時影響太大了,所以《封神演義》的作者沿用了“闡教”這一名稱,那麼有“闡教”,作者就用截教代表了其他勢力,意味互相對立的兩股勢力。

我們知道,每一部優秀的作品,都在一定程度上映射著當下的社會現實,我們回看明朝(《封神演義》成書於明朝天啟年間)道教之爭,這兩股勢力反應的正是明朝道士得勢的丹鼎派與被排斥的吐納派之爭,以及海內道教和當時跟隨蒙古勢力撤退的全真派(該教主要力量在明代退到了關外稱長春門,滿清崛起後投靠之又隨著滿人的力量重新君臨中土)之爭。

二、任何生命都有機會修道,而非出生論。

說說我個人看法

相比“闡教”我更傾向於“截教”,因為“截教”有教無類,意思是任何種類的生命都有機會修道。反觀我們當今社會,人和人的先天差距在出生的那一刻,是已經註定了的,相比那些身財兩旺的子弟,貧苦的農村孩子雖然不如他們優越,但依然可以通過學習,獲得改變命運的機會,而那些看似優越的孩子,也不乏誤入歧途之人,我更相信眾生平等。

加油吧,向每一個為了自己的夢想努力奮鬥的人。


核桃班長


截教是海外教派的意思。通天教主和眾門徒都住在海外,因此得名。實際的意思是外來宗教。當然這些外來宗教不包括佛教。老子的人道和元始天尊的闡教是道教。

根據李亦輝先生的研究,截教的名字來自《詩經·商頌·長髮》:相士烈烈。海外有截。有是虛詞,無義。作者用“截”字代指海外教派,即外來宗教。說這些宗教:不分披毛帶角之人,溼生卵化之輩,皆可同群共處”。

雖然書中並沒有提到儒教。儘管當時儒家思想已經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經過朱熹和程頤程顥的衍說,發展成為程朱理學,從精神上已經成為一條禁錮人們思想的鎖鏈,包括作者,已經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書中表面是道教聯合佛教,和海外教派鬥法,實際上出處流露出儒教的三綱五常。

書中三教合流,並不是鴻鈞老祖的三位弟子的三教合流。而是道教佛教和儒教三教合流。儒教已經長在骨子裡,佛教這時僅有接引道人、準提道人,還是西方教派,玉帝的天庭也是空空如也。都需要通過道教的幫忙,充實下屬。道教在敘述中就佔了上風。

這時的海外教派,像拜火教,摩尼教,基督教,急赤白臉的發展教眾,有的就一條,信我得永生。由於廣收教眾,發展迅猛。作為本土宗教,顯然不想讓他們有一席之地。

所以,通天教主的截教最後,死走逃亡,一蹶不振,連教主也給帶走了,還服了毒藥。這也可以看做是作者的一種擔憂。

有人說,所謂的截教其實是儒教。書中是道教聯合佛教在絞殺儒教。顯然是不對的。

李靖和哪吒鬥爭的一齣戲中。儘管李靖為了保住自己的烏紗帽,不惜毀掉打碎哪吒的塑像,拆掉哪吒的行宮。哪吒看似義無反顧,把李靖往死裡打,最後,還是燃燈出面,給了個黃金寶塔,壓住了哪吒。保住了父為子綱。

黃天化初次下山,就忘乎所以,拋棄了出家人的戒律,結果立馬就被打死。犯的就是儒家的克己復禮。

殷郊、殷紅儘管因為紂王無道,被師父施以援手,救上高山,傳授本領和法寶。下山後立刻就背叛了師父。這樣的行徑,都不怎麼被譴責,死後還要勸紂王改過自新。明明錯在紂王,逼死姜皇后,還要殺掉親兒子。這種喪盡人倫的事都能做出來。還要對他愚忠。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君要臣死,臣不死是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則為不孝。就是這麼個暴君,還封作天喜星。作者陷在儒家的倫理綱常中不能自拔。怎麼可能反對儒教?

所以,截教應該就是指的海外教派,具體就是指除了佛道儒之外的其他宗教。


月淡風青


截教是取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截取天地之生數: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為和。天地為生數生機的自然衍生之教,所以通天教主收徒不分出身好壞,截教門人基本行的都是自然之法,如風雨雷電與地水火風,通天教主擺誅仙劍陣與萬仙劍陣都是以掌中雷去振動四劍,也就說明截教都是以天地自然變化之生數而取教。

從聞太師請十天君擺十絕陣,到三霄仙姑擺黃河陣,到通天教主擺誅仙陣與萬仙陣,都離不開天地自然變化之生殺之數。

通天教主是悟了道的修行人,對天地自然變化和生髮與死亡之天地道數有深入的研究,為什麼他二個師兄那樣懼怕他?

因為截教就是取天地大道的衍延生數為修道根基,這基本是道教修行人悟真得道之數。

所以截教修行人十個有九個都能起風雨雷電行雲布雨降雨打雷御劍修真之術。

闡教以煉氣為主。

人教以煉丹為主。

截教以雷法和劍術陣法自然生髮之數為主。

所謂截就是截取的意思。

說簡單點就是天人合一取天地自然之生數以定天地之殺機。

也就是悟道與修道和煉劍御劍修真。











知足常樂桃花飛雨


所謂截教,就是截取一線天機,無論何種出身,有緣者都可以入教。

同是三清的老子只一個徒弟,元始天尊的闡教只十二金仙與雲中子這些。他們兩喜歡出身根腳高,有大氣運者當徒弟。

因此,通天賬下弟子眾多,號稱萬仙來朝碧遊宮,但弟子確實良莠不齊,雖然佔據商朝供奉,氣勢逼人,道統深厚,卻成為封神大羅金仙劫中各教聯合起來算計的目標。


四川達州


關於“通天教主一門被稱截教,有何深意”看法如下。

有次在公園遛彎,前面有仨人邊走圈邊聊《封神英雄榜》,我隱約聽到一點,大致是說,闡教也就是隻收人類做弟子的道門,其修仙之路雖漫長,卻能躲過殺伐之劫,一般都法力無邊,變化莫測,可如果要達到與天地齊壽,必須靠悟,悟的種籽就是上師所闡釋的經倫,所以為闡。

而截教,就是有教無類,誰都可以修成正道。所有門下弟子,修到神通廣大,千變萬化即成金仙,但是要想與天地同壽,必須橫截死生,因此被稱截教,所以封神一戰,截教弟子多是橫空出世,永錄天冊。在我們看,截教弟子幾乎被消滅殆盡,其實,截教弟子是斬卻三尸,煉神還虛永證無極啦。

聽得一知半解,還好我也很認同,按這仨人的說法,闡截二教真是各得其需,達到最標準的利益配置啦。


唐燏00


闡教是原始天尊創立,截教是通天教主創立。他們和老子(可能是歷史上的李耳,同時也有傳說太上老君是他的一個分身)同為道祖鴻鈞的弟子。老子是大師兄,原始第二,通天第三。傳說中的殺劫將起,六聖(老子,原始,通天,女媧,準提,接引)共同推出殷亡周興。原始天尊為門下弟子的氣運(成功度過殺劫),嚴令弟子不得相助殷商。更是收命中註定封神的人姜子牙為徒。佔盡天時。原始天尊本人更是為討好大師兄(老子為人教教主,只要人族未滅,教統不滅,所以殺劫中能夠獨善其身。門下更是隻有一個弟子。)規定門下只收人族為徒。只是老子相助與原始。至於通天教主,他的思想更接近於儒家思想中有教無類的思想。只要有向道之心,並前來拜師,他就會教他收他為徒。所以截教中人數眾多(為四教之首)。實力為最強。通天亦知門人人品參差不全,有心借這次殺劫整理門戶。所以有放手讓門下弟子幹(擺明是讓弟子自生自滅,運氣好的留下來,運氣不好就他上榜去天界。作為篩選弟子的手段。)的意思。所以門下大都是殷週一方(主要是聞仲)。接下來不得不說原始天尊的無恥了。首先是以大欺小。作為師伯輩人物本不應該對師侄動手的。可你看看原著中原始天尊是怎樣做的。原始天尊曾多次對師侄輩弟子出手,最有名的九曲黃河陣中,殺瓊,碧二宵,生擒雲霄。二以多欺少,眾所周知,誅仙陣中四聖會通天,徹底把通天打敗了。最最無恥的是,原始,老子還是聯合外人來欺負自家師弟啊。就好比兩個做哥哥的,找了兩個外人一起欺負自家弟弟。(每每看看這個情節。我都為通天叫屈。咋就攤上這樣的師兄呢。)再看一下,雙方的人數變化啊。闡教中。二代弟子一個沒死。 再看截教,僅僅剩下一個人在通天身邊。想當初截教可是號稱具有萬仙啊。擺萬仙陣的時候是何等壯觀,到最好竟如此淒涼。是誰害的??是他的兩個師兄啊


初識農


封神中為什麼是三教,有何深意。聽我一一道來,封神的立論在道教,而道教在明朝是己確立了道法自然,三清為尊的世界觀,對外人來講三清一體。但對內部來說三清思想差異很大。

老子/人教,老子只有一個徒弟,就是聖上,以道德經為本,這一派就一件事勸德君上。

元始/闡教,就是道教對士大夫階層的一個流派,是道教的正統,所以要根紅苗正。人員不多,能量很大。

通天/截教,這就現在的民間道教,販夫走卒,平民百姓,所以才有了有教無類。

三教就道教的三個流派。


七夜晨曦


在說文解字裡就是“斷”的意思,巀,斷也。這個意思顯然不對,截教總不能說斷教吧?通天教主創立截教的初衷肯定不是要它中斷或者斷掉。網上有的解釋是”截,是指洞悉天道的意思。另一含義指截取一線生機,所謂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而遁去一。這遁去的一,就是截教所要截取的一線生機。”,這是網絡小說的意思,也不見得是封神演義小說作者取此教名的初衷。我覺得可能是“齊”的意思。箋:“截,整齊也。”疏:“截者,斬斷之義,故為齊也。”截教的教育方式是有教無類,只要是生靈都可入教進行教化,凡有九竅者皆可成仙。這個教育方針就體現了一種眾生平等的理念,也就是齊物的意思。所以我認為截者“齊”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