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你的“蛙兒子”已經涼透了

你有多久沒有去看過你的蛙兒子了?你還有沒有收到它給你寄的明信片?曾風靡一時的《旅行青蛙》,如今也快涼透了。

你的“蛙儿子”已经凉透了

今年6月29日,我打開手機淘寶,發現有一條未讀消息,是“旅行青蛙”發給我的,當時距離我第一次打開《旅行青蛙》中國版差不多2個月時間。

“主人,主人,趕緊回來吧…你不會不要我了吧?”

青蛙哭著說道。

阿里遊戲將一度風靡全國的放置類手機遊戲《旅行青蛙》帶到中國,並且在5月3日推出了公測版本。從那以後,它就存放在我們的手機淘寶當中,要通過手淘的搜索框,搜索“旅行青蛙”關鍵字就可以打開。

但在此之後,我們幾乎沒有再聽到過任何關於這隻青蛙的聲音。

《旅行青蛙》由日本遊戲工作室Hit-Point在2017年底上線,推出時沒有中文版,但其在iOS端的中國總下載量卻超過3000萬,微博上相關話題產生的UGC內容總閱讀量超過20億(截止今年5月);據說還有8歲的小尤克里裡演奏家為其打造了專門的“原創主題曲”。

這隻曾經存在我們幾乎所有人手機當中的“蛙兒子”,我也曾經有大概一個月時間短暫“領養”過一隻。在手淘推出官方中文版後,我也是第一批搶到內測資格的用戶之一。根據當時的報道:3日開放預約後只用了5天,預約用戶已經超過100萬。

但我接下來就這麼晾了國產蛙兒子兩個月,直到收到消息提醒,才知道它快要“涼了”。

然而,這隻“兒子”用近乎哀求的口吻說我不要它,還管我叫“主人”,卻讓我感到輕度的不適。

一方面,我們中國用戶大多數將青蛙當作“兒子”,與此同時日本製作方曾在接受採訪時說,青蛙的設定實際上是“戀人”。但不管是兒子還是男朋友,都跟“主人”這個稱謂搭不上邊。

另一方面,我們喜歡這隻青蛙,不就是看中了它不怎麼“粘人”,很“自我”,“有自己的生活”麼?它在遊戲當中表現出的各種私自的行動,是不是回家,是否帶回明信片等等,都是非常隨機的。

這種“佛系”也就意味著它並不受家裡的牽絆和控制,如果你不理他,他也就跟著不理你,絕對不會做出可憐巴巴求關注的事來。實在是不知道當初漢化團隊方面怎麼設定這隻青蛙的人格的,能讓一隻無慾無求的佛系青蛙說“主人”,在我看來可以用“人設崩了”來形容。

然而以上並不是這隻青蛙面臨的全部挑戰。

一開始,阿里遊戲決定將這款遊戲放在手機淘寶的客戶端裡面,而不是發佈獨立的應用。當時負責人說,獨立的版本將會在稍後的不久時間見面,但這個“不久”已經過了很久了,也沒有看見獨立App出來,所以基本上跟敷衍記者差不多。

到現在我才明白為什麼會選擇不做獨立App。這不僅減少了很多維護的工作量,更讓它不會在公開的應用商店排名中出現,這樣就避免了對比歷史數據會變得太尷尬。

再怎麼說,這也是一款在半年多以前能席捲所有中國網民的手機遊戲,如果到現在排名變成幾百名開外,那也太難看了吧?還不如就讓它在手淘當中待著,讓大家覺得它還是隻體面蛙。

實際上,在當初阿里遊戲要引進《旅行青蛙》中國版的時候,這隻青蛙就已經被業界公認為開始過氣了,它的生命週期已經在很多人看來要結束了。

回頭想想,如果最初人們接觸到的並不是一款單機遊戲,而是一開始就聯網的網遊,可能事情還好辦一些。

有很多人在誤操作刪除了App之後再裝回來,卻發現兒子必須從頭養起,也就喪失了再養一次的願望。即使中國版的《旅行青蛙》確實是通過服務器同步的數據,但因為無法導入本地“兒子”的數據,也難以實現“親子情”的無縫遷移。

與此同時,對於把青蛙當遊戲而不是兒子的人來說,聯機還少了另外一種樂趣,那就是通過修改單機版遊戲的源文件,獲取無限的三葉草或者稀有道具,快速的將這隻青蛙“養肥”。

在日文原版的中國攻略當中,幾乎所有的限量明信片和稀有道具都被解鎖了,你至少可以在網上看到圖片。與此形成對照的是,到現在為止,我們很難看見有什麼人再討論怎麼收集全部的中國版明信片這件事。

只看“旅行青蛙”在手淘裡面的官方公眾號,你會覺得這遊戲熱度似乎沒怎麼下降。文章的1000多條評論下面,都是仍然努力天天登錄“集郵”的玩家;但就算是這個官方號,發文更新頻率也幾乎是一月一篇。

為了長期促進遊戲活躍度,中文版的《旅行青蛙》增加了眾多中國景點、美食和特產等中國元素。明信片中有長城、紫禁城、天壇等熟悉的中國風景,而遊戲內購商品也變成了中國特色的香蔥烤包子、海苔煎豆腐、玉佩、圍巾。

官方曾表示:未來一些更能引起國人共鳴的景點還會持續上線,包括杭州、西安、洛陽、張家界、西雙版納等。只不過,這些新上線的玩法和道具,並未如他們預期的那樣“引起國人共鳴”。

可能之前確實有一個普通的遊戲加入中國風或者家鄉元素就能再火一次的例子,比如:《守望先鋒》加入了一箇中國廣州因見義勇為而犧牲的大學生玩家的形象。

但是,還沒等這些道具出來,人們對青蛙的注意力就早已轉移,要熱愛自己的家鄉,也不必靠收集不靠譜的明信片,還是去拍個抖音更合適。

從5月份到現在,國內外發生了各種各樣的事件,幾乎隔一天就會有一兩次刷屏,大家吃瓜吃得應接不暇,根本沒有人會還在乎一隻青蛙的死活。我之所以又想起涼透了的“蛙兒子”,一是因為翻到了過去的手機截屏,二是在剛結束不久的“95公益周”活動上看到了它的影子。

在活動上,阿里魚(即阿里巴巴IP周邊產品開發商)與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回家的希望”公益項目合作了兒童反拐教育演習,聯合商家推出了一系列的公益防走失商品。

這些商品包括:蛙版防走丟書包、青蛙版GPS防走丟手錶、印有走失兒童照片的青蛙紙巾盒等。呃……印有走失兒童照片的青蛙紙巾盒?你確定?

如果你購買了這類“旅行青蛙中國之旅”周邊產品,淘寶將會把所得收入捐贈給“回家的希望”基金。另外,阿里魚和有關部門發起了一個“旅行青蛙×珍稀動物保護項目”,呼籲公眾關注瀕危物種和生物多樣性保護。

想到把旅行青蛙這個IP代言走失的兒童,確實還是挺合適的——因為蛙兒子的招牌動作就是一言不合就出去旅行了。而考慮到它喜歡和奇形怪狀的生物合影做明信片,代言珍稀動物保護也還說得過去。

更早的8月11日,在佛山市三水區“荷花奇境”景區,旅行青蛙開了一個主題公園特展“佛系生活研究所”,這也是它第一次以實體展覽的形式在中國大地上亮相。

“在這裡,遊客不用再羨慕蛙仔獨自旅行、走走停停的佛系生活,可在360度全景復原了遊戲場景的‘佛系生活研究所’中與蛙仔一起旅行,享受與‘蛙仔’線下同框的美好時刻。”

遊客可以走遍四個景區,集齊徽章以後換取實體明信片。場地方在接受採訪時說,“青蛙和荷花本身就是天然的CP”。

但是三水這個地方還是太偏了一點兒,即使它是另一種“過氣網紅”健力寶飲料的故鄉。當地官員認為:這是和其它玄幻小說、宮鬥劇差不多的IP資源,也是很了不起的招商引資政績。

“‘旅行青蛙·中國之旅’佛系生活研究所的落地,也是三水區旅遊部門推進‘旅遊+手遊’,探索培育新業態的一種有效嘗試。”

跟打入冷宮的遊戲本體相比,《旅行青蛙》IP相關授權商品的開發就興旺發達得多了。粗略一看,明信片、日記本、抱枕、手辦、被褥四件套、驅蚊液之類的都有,甚至還有一款“男人茶黃精枸杞茶”。

……好吧,蛙好,我也好。

我還是寧願去買毛絨玩具或者抱枕放在家裡,實際上在簡單比較之後,月銷334筆的青蛙玩偶或手機掛件也是諸多聯名商品中賣得最好的。

就像是名創優品店內擺放的那些“正版授權”的玩偶一樣,來自Cartoon Network的“咱們裸熊”(We Bare Bears),雖然原片大家基本上都沒看過,這並不妨礙三隻小熊本身的形象討喜,讓這個系列在店內保留了這麼長時間。

這只是一隻長相討喜的日式青蛙而已,今後買它的10後20後,並不需要知道這是個2017年底的全民遊戲。你吃到好吃的雞蛋,並不一定需要認識下蛋的老母雞。

不過對我而言,去買一個公仔的話,我就能永遠將這隻蛙兒子留在家裡,我也不需要薅四葉草給它投食,就能讓它一直陪伴著我。

變成一支永不走丟的青蛙,也許是《旅行青蛙》在中國能夠期待的最好結局。

題圖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