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中国最有底蕴的乐器是什么乐器?

古琴传古韵古风抚古今


中国最有底蕴的乐器应该是古琴。它的历史几乎与中华文明一样悠久。已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张古琴,渊源久远,底蕴深厚,是中华文化的名片。管平湖先生演奏的古琴曲《流水》被美国“航天者号”飞船的金唱片带到了太空。北京奥运开幕式上,古琴乐声悠扬,水墨浸染,一幅跨越时空、意境优美的中国画卷,呈现出完整的产生过程, 周涛介绍说:“清朗的旋律,来自这张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古琴。这张名为太古遗音的古琴,在琴弦拨动间倾泻出中国文化底蕴的源远流长。”古琴大师陈雷激演奏的“太古遗音”,让全世界第一次共同聆听到中国最古老的乐器——古琴。

古琴,又称琴、瑶琴、玉琴、五弦琴和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拨弦乐器,是中国古代文化地位最崇高的乐器,位列四艺“琴棋书画”之首,有3千年以上历史。在上个世纪的1920年,为了与钢琴相区别而称为古琴。

古琴,蕴含着太多的中国文化元素。在民族乐器在,没有哪一件乐器能够比得上它的文化底蕴。它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哲学思维,所构建的中华传统文化主体。古琴一般长约 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宽约六寸,象征六合,即天地和东西南北四方;厚约二寸,象征阴阳。正如先秦时期(亦有说汉代)史官修撰的《世本·作篇》记载“伏羲氏削桐为琴,面圆法天,底平象地,龙池八寸通八风,凤池四寸象四时,五弦象五行,长七尺二寸,以修身养性反(返)天真也,达灵象物 昭功也”。周文王、周武王又各加一弦,成为七弦。

古琴最早是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有头,有颈,有肩,有腰,有尾,有足。古琴的外形也像人,上部称为额头,额头侧面的凹槽中凸起,称为凤舌。额头向下八寸 左右变细,称为颈。颈下变宽处为肩,琴的下方最细部称为尾,尾的上方一尺左右变细部分,称为腰。琴头称“岳山”, 琴面上有十三个“琴徽”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和一个闰月;琴底部有大小两个音槽,位于中部较大的称为“龙池”,位于尾部较小的称为“凤沼”。这叫上山下泽,又有龙有凤,象征天地万象。琴底的一对“雁足”,象征七星。

古琴弹奏由于指法不同,分别产生 散音、泛音、按音。散音,庄重宽广,沉稳有力,象征大地的声音;泛音,飘逸灵动,轻柔圆润,象征天的声音;按音,清晰实在,表现力丰富,象征人说话的声音。

古琴的体积不大不小,古朴雅致,无论是挂于墙壁上,还是放在琴桌上,都让人赏心悦目。古代文人有“左琴右书”之说,认为古琴“性洁净以端理,含至德之和平”,琴曲意境恬逸闲适,深静幽远。因而有关古琴的题材,大量出现于古代文学作品中,早在《诗经》中,就有其身影,如“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唐诗宋词中有上千首直接与古琴有关。古代一些绘画作品中“携琴访友”之类题材,更是让历代名画家青睐。

孔子把古琴当良伴,当遇到困难和灾难的时候,从容淡定弹琴;诸葛亮大敌压境,稳坐城楼弹古琴,唱“空城计”,被誉为“瑶琴三尺胜雄狮”;嵇康断头台上弹奏“广陵散”,哀婉悲壮;范仲淹喜欢弹琴,平日只弹“履霜”,被世人称谓“范履霜”。纵观中国民族乐器的文化底蕴,能与古琴媲美的几乎没有。





闲云一片之每文


我是追梦乐享人生,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国最有底蕴的乐器是琵琶、古筝、埙(xūn)、玉笛、箫、二胡,最古老、最重、最有底蕴的当属编钟。

我一一作以解释:

琵琶:是弹拨乐器首座, 拨弦类弦鸣乐器。木制或竹等制成,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用丝线,现多用钢丝、钢绳、尼龙制成。颈与面板上设用以确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琵琶,是东亚传统弹拨乐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出现。“琵琶”二字中的“珏”意为“二玉相碰,发出悦耳碰击声”,表示这是一种以弹碰琴弦的方式发声的乐器。其名“琵”、“琶”是根据演奏这些乐器的右手技法而来的。也就是说琵和琶原是两种弹奏手法的名称,琵是右手向前弹,琶是右手向后挑。在唐朝以前,琵琶也是汉语里对所有鲁特琴族(又称琉特属)弹拨乐器的总称。中国琵琶更传到东亚其他地区,发展成现时的日本琵琶、朝鲜琵琶和越南琵琶。

中国近代民族音乐史上有“海派”(浦东派)琵琶和“浙派”(平湖派)琵琶两大流派。平湖派琵琶艺术对研究民族音乐史具有相当的历史价值。

产生年代:秦朝

代表曲目:十面埋伏 霸王卸甲

流派:无锡派,平湖派,浦东派,汪派。



古筝:古筝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是中国汉民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它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因此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现在也出现了小古筝、便携式古筝、迷你古筝、半筝、新筝、十二平均律转调筝。古筝是一件伴随中国悠久文化,在这肥沃的黄土地上土生土长的古老民族乐器。结构由面板、雁柱(一些地段也称之为琴码)、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

筝的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最早以25弦筝为最多(分瑟为筝),唐宋时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规格为二十一弦;通常古筝的型号前用S163-21,S代表S形岳山,是王巽之与缪金林共同发明,163代表古筝长度是163厘米左右,21代表古筝弦数21根。

乐器分类:十六弦琴、十八弦琴、二十一弦琴

起源时间:战国时期

经典曲目:渔舟唱晚、出水莲、高山流水

代表人物:曹东扶、张汉斋、苏文贤、曹正



埙:埙是开口吹奏乐器,音色朴拙抱素独为天籁,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埙的早期雏形是狩猎用的石头。有的石头上有自然形成的空腔,当先民们用这样的石头投击猎物时,石上空腔由于气流的作用而产生哨音。这种哨音启发了古代先民制作乐器的灵感,于是早期的埙就产生了。

陶制的埙是古代就流行的乐器之一,属于吹奏鸣响乐器,早在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时期,埙的演奏就很盛行,延续至今。埙在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圆形或椭圆形,有六孔(现在有八孔,九孔,十孔,双八度等,六孔埙目前市场上不常见)。亦称“陶埙”。以陶制最为普通,也有石制和骨制等。



玉笛,是笛子的美称。“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玉笛凌秋韵远汀,谁家少女倚楼听”“玄宗贵妃嬉玉笛,合奏仙乐紫云回。”“敦煌女伎持玉笛,凌空驾云飞天去。



箫,分为洞箫和琴箫,皆为单管、竖吹,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汉族吹奏乐器。

箫历史悠久,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适于独奏和重奏。

它一般由竹子制成,吹孔在上端。按“音孔”数量区分为六孔箫和八孔箫。六孔箫的按音孔为前五后一,八孔箫则为前七后一。八孔箫为现代改进的产物。



二胡: 始于唐朝,称“奚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一种中国传统拉弦乐器。二胡,即二弦胡琴,又名“南胡”、“嗡子”,二胡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擦弦乐器)之一。

二胡名曲有《二泉映月》、《良宵》、《听松》、《赛马》、《葡萄熟了》等。



中国汉族古代大型打击乐器,编钟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它用青铜铸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引在木架上悬挂一组音调高低不同的铜钟,由侍女用小木槌敲打奏乐。

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发现中国在西周时期就有了编钟,那时候的编钟一般是由大小3枚组合起来的。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的编钟数目就逐渐增多了,有9枚一组的和13枚一组的等等。1957年,在我国河南信阳城阳城址出土的第一套编钟13枚演奏的东方红乐曲随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唱响太空。


追梦乐享人生


世界最早的吹奏乐器——贾湖骨笛

谈到中国古乐,或许最先想到的是“宫商角徵羽”所代表的的五音以及加上变宫、变徵组成的七音。然而在河南博物院珍藏了一件距今9000年的骨笛,这骨笛不仅能够演奏出完备的五声音阶,还能演奏出完备的七声音阶,是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

编钟是中国历史上大型打击乐器,起源于西周,流行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用青铜铸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

1978年,在湖北省随州市西郊一公里处的擂鼓墩,考古工作者发掘出举世闻名的曾侯乙编钟,

编钟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乐器阵群,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因其独一无二的铸造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白居易在中国古代诗歌领域被称为诗魔,白乐天对于琵琶的描写是最为生动形象。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关于琵琶的故事,如敦煌莫高窟就有著名的反弹琵琶。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箜篌,一种类似于竖琴的乐器,其声如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如果有人想要听一听现代的版的昆山玉碎凤凰叫,那么请听听比较著名的龚琳娜老师的小河淌。

二胡

二胡最早唐朝,起源于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 ,那时叫“奚琴”。宋朝学者陈蜴在《乐书》中记载 “奚琴本胡乐也……”到了近代因为其高亢的发音成了流氓乐器。比如说水浒传中的王进打高俅,武松快活林醉打蒋门神。


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历史典故,高山流水遇知音,知音就此而来,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着历史著名的大圣遗音”琴,如果问哪种乐器代表中国,那么非七玄琴莫属。


中天月孤流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乐器有打击乐,弦乐,弹拨乐,竹器乐等等,以我己見二胡是比较流行又易比较普及的乐器。二胡音域广,音色美,携带方便,在二胡演奏方面最能体現一个人的喜怒哀乐,时而奔放,时而如诉如泣,故而出了很多的优秀演奏家,阿炳的二泉映月,成为举世名曲以至成为经典不能不说二胡的独到之处,再如由小提琴改版的梁祝与奔马成为了各具风格,不同典型的名曲,也佐证了二胡的领骚地位,故推荐为二胡代表国乐中的骄娇者。


闲翁老徐


古琴,琵琶,二胡,笛子,古筝


茶琴筝


最有文化底蕴的乐器是古琴,或者就叫琴。琴棋书画排行第一,没有竞争者。

编钟是宫庭装逼物,无法与琴相比。

一个高山流水的典故,秒杀其他乐器。


甲五水生


古琴,相传伏羲在经过一片梧桐树林的时候,坐下来休息,突然看见一只凤凰立在梧桐树上,于是将木伐了,制成了古琴,后来周文王,周武王各加上一根弦就是现在古琴样式。适合文人雅士弹揍。


王戈庄李员外


唢呐,


陈闯闻思修证


古筝


老老袁


二胡第一,如泣如诉,委婉深沉。

二,马头琴,齐奏如万马奔腾,排山倒海,独奏细腻,辽远悠扬,如涓涓溪水,跳跃潺潺,好听至极。

这就是民族器乐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