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農村還有喜歡種地的年輕人多嗎?八零後的人懂得的還有多少?

耿周海


總的來看少,不同地方有區別。

1、中國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幾千年來農民大都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很少去想到要離開年年耕作的土地。

2、但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觀念的轉變,現實的需要,當前的年輕人越來越不喜歡固守在一畝三分地上,紛紛湧入城市務工潮流。何以如此?一是種地收益少,二是農活累,三是農村生活單調,四是城市有更多工作機會,選擇可能性更多。

3、另外,相對來講,大平原地區的年輕人可能會更願意種地,因為土地平整,容易使用機械化操作,也更容易實現規模化經營,這樣就脫離了傳統的農業生產和經營的模式。而丘陵山區沒有大平原的地理優勢,年輕人則更願意進城務工。

4、至於80後的年輕人還認不認識農具,會不會實用農具這個問題,據我的觀察,我只能一聲呵呵。別問我為什麼,因為我也是來自農村的哦。


司馬二忌


你好,我是驍驍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千百年來,最苦苦不過農民,最累莫過於農活,別說是十年後,就算是十年前,或者是今天,亦或者是百年之後,也不見得有多少人喜歡種田。所以說在家種地餓基本都是沒有選擇的餘地的

農村80後的人,小時候也跟著父母做過一些農活,對於種田種地的單個活動,是懂得去做的。因為在八零後長大了很多人去外面讀書,或者是父母外出務工,直接被帶出去了,讀完書之後就在外面工作,或者在外面務工。因此對務農和種田地的整個流程是不會的,所以80後的話沒有人帶領不怎麼知道做整個流程的農活(當然我這裡指的是大部分人群)

舉個例子來說我也是80後,也是地地道道的農村人。基本上是知道什麼季節該種什麼,什麼季節收什麼。但是我不會具體的呀,比如說怎麼種怎麼收。






驍驍媽


農村喜歡種地的年輕人應該不多。我們村子共有20多戶人家目前就只有兩個80後的人在農村種地。現在農村嚴重缺少年輕勞動力啊。像我們這的柑橘一到銷售季節就發愁找不到人採摘。村裡年紀稍大的人現在也退休了,重體力活現在都不接了。給多少錢也不幹,身體吃不消了。很多年輕人也是因為吃不了農村的苦選擇到外面去打工。農村種地苦,而且吃了苦還不一定能賺到很多錢。所以留在農村的年輕人越來越少。

不過雖然很多年輕人不願留在農村,但並不表示他們對種地一無所知。畢竟是農村長大的孩子,從小到大肯定沒少見過父母幹農活,而且很多人肯定還幫父母幹過農活。雖然現在在外打工,但對種地多少還是知道的。所以種地的基礎還是有的。





山居秋民


還有80後的喜歡種地嗎?

作為一名真正80後,這個感受比較真切。小時候的我們在農村,下地勞動是必然的,當時機械不發達,都市純勞動力,所以不論男女老少,農忙季節都是需要下地的。還記得五年級的時候,暑假和我媽去地坎玉米棵,消極幹活的我到地以後就把手給劃破流血了,我媽才讓我回家了。現在和我一起長大的同學沒有一個願意回家種地的,女孩兒們都是想嫁到大城市,從此不再下地幹活。單身的我糧食成熟時還是需要回家幫忙,現在已經沒有小時候幹農活時消極的狀態,可能是越大越知道這種不用想那麼多隻需要把糧食收到家的簡單想法,所以我到現在也沒有離的開農村



向陽花姐妹


您好,我是鄉土鄄城的小路。我家裡是農村的,以前有十幾畝地,現在都流轉給別人了。我覺得年輕人不願意種地,重要原因之一是種地太苦。特別是我們國家農業現代化還沒有完成,傳統小農生產還免不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模式,老一輩農民從小習慣了,新一代的年輕人由於嬌生慣養,受不了這種苦,作為父母的也不忍心讓孩子在地裡風吹日曬,往往就是自己把活幹了,讓孩子清閒一些。

年輕人不願意種地,第二個重要原因是種地不賺錢。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城市工商業日益發達,工廠和服務業創造了大量就業,很多農村的年輕人不用被束縛在土地上,可以進城務工獲得自己的一份收入,關鍵是進城市打工比種地收入高很多,兩者一對比,誰還願意回家種地?





鄉土鄄城小路


估計在以前喜歡種地的人不多。現在年輕人喜歡種地了,因為現在全部機械化了。以後肯定會比現在更先進。

聽我媽媽說在60年代,種地全是生活所迫,為了生活。不種地就要餓肚子。由於條件限制基本上所的有農村人基本都在人工種地,用鐵鍬一下一下的挖,钁頭一下一下刨,面朝黃土背朝天,整天都在地裡汗流夾背。太陽曬的都脫皮。收麥子,用廉刀一把一把的割,在用木棍使勁捶打麥穗,天天都在幹活。人很累,收成還要老天爺給不給吃飯(下不下雨)

有的村裡條件好點,有頭黃牛,地裡活就輕鬆多了。

我到現在還記得我小的時候大約1995年那個時候流行手扶拖拉機,農民的生活狀況有了提高,不用人工翻地了,效率也提高了。

我家就是爸爸開拖拉機🚜扶成瓜溝,媽媽拿著叉子叉孔,我們孩子往每個孔裡放2個花生米,在用腳踩把孔埋好。一家老小全出動。

現在種地,太幸福了,全部機械幹活了,完全替代了人工。種花生,一畝地80元,梨地,撒肥,播種,打藥,一個聯合拖拉機🚜全部解決了,收麥子,只要拿袋子裝麥粒拉回家曬乾就可以了。男人在農閒的時候,出去打工,女人在家看孩子,孩子上學了,去地裡打打藥,就可以等待收穫了。

上大學的年輕人都去了城市裡發展,發展好的都城市的落戶了,不在回農村種地了。城市發展不好的,回到農村,用自己學的知識,技術,改變種地方式。栽果樹,種大棚,改變了傳統只種糧食的方式。讓農村生活越來越好。只要付出努力,就有收穫。相信每個看到自己勞動成果的人農民都會喜歡上土地。





真真棒


大家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我來自陝西周至縣,80後,3年前返鄉創業,很幸運的坐上了國家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帶頭人的快班車。我是農村長大的,對土地還是很有感情,深思熟慮後,承包了120畝地,種植了國家地理標誌性的獼猴桃,培育新品種,新興品種的水果,八月瓜,五味子。經過培訓後,掌握了農業新技術,能把當地的經濟最大化發展,目前就要做個,有文化,懂生產,善經營,的農民,不能像以前一樣,只是種了收,收了種,沒什麼效益。











農民工小二


大家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關於這個問題,農村現在是沒有喜歡種地的年輕人了,會種地的80後還有多少呢?我估計只要是在農村生活過的80後我相信都還會種地,至於80後種不種地是另外一個問題?會種地肯定是會的,因為我們當時80後都是跟父母一起幹農活,種地,種植養殖等等,我們都經歷過,都做過,可以說也是能吃苦耐勞和學會了一些技術技巧!當我們80後出來社會工作,那時候學歷不高,我們出來工作的時候都是零幾年,剛好出來的大學生一大把一大把,像我們這種高不成低不就的文化,隨著這個社會的發展,現在學校出來的高材生,大學生等等太多了。我們80後到了現在這個年齡段肩上揹負上有父母,下有兒女進退兩難的境地,技術能力都跟不上現在的年輕人,他們的創新意識要比我們80後要強得多,社會的快速發展,也慢慢淘汰了我們這個80後,我們80後回到農村發展還是比較有潛力的,因為現在農村的發展,它不像以前那種散養式的種植養殖,現在都是規模式化機械化的生產!在農村種地的是需要一定的恆心,能吃苦耐勞,而這些都是我80後所能具備的條件,所以說現在80後回到農村發展種地創業還是有一定的發展前景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大家,謝謝!


湘村金姐


你好,很高興回答您,

80後種地的也不少,我就是其中一員。

現在種地,基本上人工成本很低,都是機器,種地,澆地,打農藥,收到,都可以機戒化。邊打工,邊種地!是可以的。

我認識幾個朋友,他們包地,活的很瀟灑。就收成的時候去下,其他時間都是僱人,


從小玩泥巴長大地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現在農村的年輕人大多數都選擇外出打工,就算逢年過節偶爾回到家裡也不會下地幹活。今年是2020年算起來80後最大的年紀也才40歲,我相信這個年齡段的農村出身的人也是外出打工的多,也就偶爾回家乾乾農活。農具什麼的80後應該都知道怎麼樣使用。像我們90後我感覺認識農具的就更少了,就拿我來說我從小就每天去上學,也沒時間跟著爸媽一起下地幹活。所以越往後認識和會使用農具的就更加少了。00後我想大多數都不認識農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