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孔融:成于盛名也死于盛名

中国还有一句古话,人怕出名猪怕壮;还有一句是,枪打出头鸟,猪挑肥的宰。

所以有点名气的人都知道藏住锋芒,都很低调,不被盛名所累,也不靠盛名招摇。但是孔融先生似乎不太注意这一点,最后惹火烧身,枉自丢了自己和家人的性命。


对孔融,人们说到他都会提到“有重名”,名头很大。连他向曾经卖草鞋的刘备求救时,刘备都会很惊讶地说,“孔北海乃知天下有刘备乎”,孔先生怎么会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刘备这个角色,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

孔融不知道他这个“重名”其实是浪得虚名,是国人对一种徒有口舌之利的人的盲目崇拜,谁要是嘴巴子厉害就会被佩服得紧;可能还跟他说孔子是他的祖爷爷有关。

另说三国 | 孔融:成于盛名也死于盛名

孔融被人追捧,自以为是真人才

其实这是一种捧杀。可惜孔融没有清醒的认识,以为一次次得手是他的虚名真的管用,别人真的不敢对他怎么样。

他开始在司徒杨赐家当差。河南尹何进(何太后的弟弟,想杀宦官反而被宦官所杀)要升迁为大将军,杨赐派他去何府拜贺,哪知道通报了半天人家根本不理他,他气得拿了帖子回家去了,还要弹劾人家。

他气鼓鼓的原因是,他10岁以白身进京,说要见——也是河南尹,李膺,说见也就见了,还一时风头无两,你何进也是河南尹,怎么能对我摆臭架子?

何进的下属觉得孔融太失礼、太不像话了,私底下派剑客要去追杀他。有人对何进说,您不能这么干,孔融名气太大,您杀了他,有识之士都会跑光了。就这样,孔融因祸得福,反而被举荐为侍御史。

孔融可能不知道这背后的刀光剑影,只道是自己耍了一通脾气,何大将军怕了自己

孔融遇到的第一个真正的大魔头是董卓。他当时已经是虎贲中郎将。看到董卓这个西北来的粗野小子随意就要废立皇上,孔融想到自己是孔圣人之后,最看不得这种乱臣贼子,就梗着脖子和董卓争辩。除了袁绍,当时还真没有别敢这么干,但是袁绍跑了,孔融却留下了。

就在人们都以为孔融小命不保的时候,董卓也没对他怎么样,只是把他改任为议郎,后来又找个借口让他去做北海相。

董卓这么做,还是因为孔融的名气大。董卓知道不能把人都杀光,而且董卓有时候也比较敬重读书人,那个蔡文姬的爸爸蔡邕就敢于反对董卓称“尚父”,董卓还接受了蔡邕的建议。

这也给了孔融一个错觉,以为不管怎样的混帐无赖都不敢把他怎么样


他后来遇到曹操,还是没有认清形势,也没有认清曹操和他以前遇到的人确实不同。何进优柔寡断,董卓也没有远见,曹操是要成大事的,他虽然不太看重人才的道德,但看重人才的真本事,处乱世之中,称得上人才的,是能做事的,能帮得上忙的。

曹操看透了孔融的本质,除了嘴上夸夸其谈,没有什么真本事。这也没关系,如果孔融这张嘴能给自己吹吹打打,凭借他那点虚名做做宣传,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另说三国 | 孔融:成于盛名也死于盛名

孔融除了名气大,对曹操没有什么太大用处

但是孔融连这一点也做不到。曹操征伐乌桓,他冷嘲热讽。曹操禁酒,他也是坚决反对。不但阴阳怪气,还出言不逊。这样一来,孔融所做的就是负面宣传,就是站到了反对阵营。

这样一来,对曹操这种实用主义者来说,孔融一点点存在的价值都没有。

孔融以为他和曹操同朝为官,是同事关系,他的前途命运不是曹操说了算,而是取决于献帝。但是他错了,终献帝一朝,献帝基本上都得听曹操的,连自己皇后和皇子都保不住,曹操已经是真正的老板,是献帝的老板,更是孔融的老板。

作为属下,对老板所思所言所作所为,你得紧紧跟上,理解的要支持,不理解的劝说自己理解后支持,做不到这一点,还时时处处跟老板唱反调,下场只有一条,就是死路一条,而且是死得很惨。

果然,曹操自己都不出面,让别人罗织多项罪名,假朝廷之名,咔嚓就把他和全家都杀了。


孔融的言行代表着东汉末年兴起的所谓名士之风,只尚清谈,装神弄鬼,故作清高。孔融同期的祢衡和杨修也是这样的人物。

祢衡和孔融互相吹捧,祢衡说孔融是“仲尼不死”,孔融则说祢衡是“颜回复生”,祢衡最出名的典故是“击鼓骂曹”,出了气、出了名,可什么用处都没有。

另说三国 | 孔融:成于盛名也死于盛名

祢衡脱光衣服,击鼓骂曹

杨修也是经常在曹操面前耍小聪明。曹操一时兴起,在装酥的盒子上写下“一合酥”,他竟然自作聪明,说曹操的意思是“一人一口酥”,和大家分而食之,弄得曹操气不得恼不得。

这还是无关宏旨的小节。一次曹操以“鸡肋”作为军中口令,他竟然自作主张,招呼军队准备退兵,因为他觉得鸡肋是“食之无肉弃之有味”。

另说三国 | 孔融:成于盛名也死于盛名

杨修老耍小聪明,结果被曹操杀了

这种名士风流的风气一直延续到魏晋南北朝,使得中原大地几百年间充满着花天酒地、放浪形骸、胡吹海侃,很多人基本上是“人死口没死”,上上下下竟无一人是男儿,全都以此为荣,几乎被胡人政权亡国灭种。

到了宋朝还深受此种风气影响,不但在士大夫中间弥漫,而且波及朝政和外交。两宋被称作“弱宋”,这指的是它在国际关系中腰杆子不硬,不是它的财富和繁荣。

但现在有人要为它翻案,说两宋对异族的妥协退让赢得了和平空间,也赢得了人民安逸和国家繁盛。这是该打屁股的论调,也是很危险的言辞。不要说辽、西夏、金以及后来的蒙古以落后文化和残暴统治肆虐汉人,“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就看后来它们对汉人的屠杀、对文化的破坏,就知道那一点点苟且偷安得来的瞬间安宁是多么的短暂和微不足道。

看看汉,看看唐,从来没有和平和强大是靠输出绢帛银两和尊严换得的,也不是靠吹吹捧捧换来的,民众的安逸背后,必是有一个强大的国家。

<code>参考资料:范晔《后汉书》、陈寿《三国志》、罗贯中《三国演义》等/<code>
  • 文中图片都来自网络。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严禁抄袭。更多历史好文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九公读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