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为什么说这个属性才是国产手机竞争胜出的唯一出路

作者Leo刘尊

从「颠覆世界」的口号开始,到「连Apple都做不到」,再到「很吓人的技术」...近来国产手机品牌似乎不约而同地达成了某种新共识:为产品造势不留余力。

传统经管理论中对消费者的预期控制或者预期管理理论,似乎在当下的国产手机品牌的营销中,被完全颠覆——它们甚至走向了与之相反的路——故意在手机发布前过度提高用户预期。至于产品水落石出后造成了用户心理落差,在他们眼中似乎仅是微不足道的营销成本。

为什么说这个属性才是国产手机竞争胜出的唯一出路

这可能是国产手机在营销方式上的创新,或是后退。

但无论如何,国产手机似乎迎来了「吓人时代」。

然而,在某种程度上,手机上的创新技术,反而可能被用于包装这些技术的营销手段遮盖了亮度。

而以往强调技术的开始「吓人」式营销,而从前被贴上「只会营销」标签的玩家,却正戴上技术的帽子。

以近期几款国产手机的表现为例,也让它们逐渐摘掉「只会营销,不懂技术」的标签。

以vivo为例,2018年年初,vivo在新款手机X20Plus中使用全球领先的屏幕指纹技术,此前的技术积累开始更多地呈现在公众面前,而就在6月12日,vivo发布其称之为「突破未来之作」的vivo NEX,拥有91.24%突破行业的屏占比、全屏幕发声、光学屏内指纹、升降式前置摄像头等诸多技术亮点。

为什么说这个属性才是国产手机竞争胜出的唯一出路

1、技术可感才应该是拉开距离的唯一竞争门槛

强调技术似乎本就是讨论手机厂商时的政治正确,但本文在技术之上,要特别强调更高层维度的属性:可感知性——在氢媒工场看来,可感知的技术,才是拉开距离的唯一竞争门槛。

创新技术的可感知性,意味着两个重要特点;

①效用性:即这项创新技术对于用户体验在边际效用上有所增加,这是定性的层面;

②可感性:即增加的体验在程度上是超过用户感知阈值的,能让人明显感受到「更爽了」,这是定量的层面。

一项技术创新若只满足效用性,顶多只能称之为「探索」,若同时能满足效用性和可感性,才能算得上是在用户体验上真正的突破。

一个正面例子是,据vivo副总裁的说法,全新的vivo NEX聚合了七十几个垂类服务能力的AI技术。当用户使用手机超过一周之后,这些AI技术能让手机准确用户的下一步操作,且准确率超过86%。「你在使用手机的时候会发现,用了一个星期之后,所有的应用都是秒开,不需要启动时间了。这是AI引擎和机器学习在背后为用户提升的价值。」

全屏幕发声技术也是vivo重视技术的可感知性的一个最新案例。这项技术此前在vivo APEX概念机上就得以展示,「通过震动,把音源相对集中,使得那个声音在屏幕面板这一块发出声音,所以叫全屏幕发声技术」vivo产品经理李翔告诉氢媒工场。

据介绍,vivo NEX以全屏幕发声技术替代听筒,进一步释放机身正面空间,同时保障正常的传音效果和良好的听觉感受。对比现有的不开孔听筒方案,低音更饱满、高音更柔和整体听感更佳。

为什么说这个属性才是国产手机竞争胜出的唯一出路

李翔还称,在vivo NEX上,全屏幕发声得到了更全面的优化,「按我们现在的调试,首先优化后的全屏发声技术,音质比原来的更好,其次漏音也会更少。我们目前的测试数据是,全屏发声的漏音可以做到45dB,而小米的漏音是51dB。」

此外,从硬件上来看,vivo NEX刷新行业指标的91.24%屏占比全面屏、无刘海、不开孔、超窄边框的整机设计、升降式的前置摄像头、背部渐变色的ID设计,这都是vivo手机前所未见的,可见vivo新机在技术可感这一维度上的全面发力。

近来各大国产手机厂商新品不断,如果从「技术的可感知性」这个维度审视产品,会有哪些新奇的发现?

强调图形处理技术的荣耀新机Play,声称将使图形效率提升60%、功耗降低30%,理论上而言,这在拍照、游戏和影视等几个方面着实会有不小的提升,然而人眼识别能力有天然的生物极限的(或者说阈值),「GPU Turbo」技术是否能在不超过阈值的情况下让图像体验明显提升,值得期待;

联想Z5的各方面的性能维持着同价位产品中较高的水准,虽然谈不上多大的技术创新,但1299起的售价让其在价格层面为用户带来了不小的可感知的性价比提升;

坚果的在可感知层面的提升,在于骁龙845+1T的恐怖内存,同样谈不上技术颠覆,但着实也让看重手机内存空间的用户明显可感知到其特点。

综合而言,从「技术的可感知性」这个维度审视近来国产手机厂商的新品,可以发现,有些手机强调技术,但难以让用户感知;有的品牌强调性价比的可感,但在技术上却仍需沉淀。

真正要做到全面的「技术可感知」,让用户在综合体验上均有明显的提升,仍非常考验商家的技术底蕴和综合实力。

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当属供应链管理。

2、可感知的技术背后:供应链中深度参与和开放共赢

技术创新的背后是持续的研发投入,而让创新技术可被用户明显感知,则需要在此之外做到更多。我们以技术可感方面不断发力的vivo为例,具体聊聊。

第一:开放共赢,是vivo实现稳定、供应商关系的底层逻辑。

「vivo是一个开放的整合的平台,我们会把多的利益让给合作伙伴,包括供应商」,vivo品牌总监邓力说。通过他的介绍,氢媒工场发现,虽然不及华为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也不同于苹果通过收购完成技术深度整合的模式,vivo的供应链其实是一种开放共赢的合作平台。

「社会本来就是专业分工,为什么要干你不擅长的事情?没有技术含量的,又觉得没门槛,没意义,有技术含量的,你又干不好」邓力说。显然,它对经济学中最基础的社会分工和比较优势原理深信不疑。

比如,一个极致的例子是,vivo最新一款的NEX系列手机,升降摄像头需要用到一种特殊的马达,而供应商是一家来自日本即将面临破产的公司,因为vivo的这项技术,这家公司很可能就此活过来了。

由于乐于分享利益,再加上海量的出货量,vivo的供应链相当稳定。

但虽然同样强调开放共赢,vivo与小米以及其它依靠整合的国产手机品牌的不同之处在于,vivo并不甘于「坐享其成」,而是甘愿「主动出击」。

这就是我们要聊的

第二点:深度参与,是vivo实现「技术可感知」的诀窍。

2017年4月,vivo召集手机行业最顶尖的供应商们到东莞总部,胡柏山告诉这些产业链大佬们,vivo的合作方式和合作节奏要调整。vivo要改变原来的跟随策略,在涉及手机创新的关键领域提前布局,要把技术跟踪、合作的周期提前到18个月,甚至36个月。

这里的关键词是:提前!提前!提前!

一直以来,vivo会等到供应商的技术方案已经成熟应用在几个大厂的产品上,再根据供应商的设计理念去推出自己的产品。但是,在新的战略思路下,vivo要将自己的设计理念和需求告诉供应商,让供应商根据vivo的思路和要求去推进技术演进发展。

例如,为vivo提供屏下指纹识别技术的汇顶科技,此前就让vivo X20 Plus成为了首台屏下指纹手机,其搭载的第一代指纹技术,是vivo与汇顶联合研发的。而目前,汇顶的第三代指纹技术继续让vivo NEX首发。这项技术指纹识别模块隐藏于屏幕之下,将机身正面空间全部留给屏幕,在符合用户正面指纹解锁习惯的同时,提升了指纹图像精度和图像范围,更保证了完整简洁的一体化外观。再一次,用户观感体验得以明显提升。

可见,开放共赢的战略,让vivo得以维持稳定可靠的供应链,而深度参与的模式,又让其得以抢先一步为用户提供最新技术。

在竞争惨烈的手机行业,快人一步,即可在用户体验上拉开差距,这是vivo在「技术可感知」这一维度上做得行业领先的重要原因。

3、写在最后

「颠覆」、「次时代」、「很吓人的技术」、「连Apple都做不到」...近来国产手机似乎把预热营销玩得登峰造极。然而,最终让消费者买单的,归根结底仍是技术创新。而在惨烈的竞争环境中,创新技术是否可被用户明显感知,已成为极度重要的维度。

氢媒工场对vivo供应链进入了深入研究发现,vivo之所以始终能快人一步,利用各项创新技术为用户提升综合体验,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开放共赢+深度参与的供应链战略。

这套战略无疑是成功的且值得其它国产手机品牌借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