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OV崛起背后:国产手机“家电军团”的悲歌

【科技10年变迁系列报道之二】:

OV崛起背后:国产手机“家电军团”的悲歌

虽然只在realme这家国产手机厂商工作了100天,但是对于国产手机行业我却关注了16年了,记得当初在南方日报做记者的时候,见报的第一篇稿件就是关于摩托罗拉的,后来因为条线的关系,我关注手机行业更多是国产手机行业。

这16年间,国产手机行业可以说是“城头变换大王旗”,从最初的波导、TCL争霸,到后来的中华酷联,再到现在的华米OV,说实话最让我想不到的就是OV系的崛起,对应的是当时雄心勃勃杀入手机行业淘金的“家电军团”的没落。

追本溯源的话,OPPO和vivo也是家电行业出身,作为一个资深的家电记者,对步步高的最高的印象,还是在央视轮番轰炸的那个“南方小男人”的步步高无绳电话的广告,以及李连杰代言的步步高VCD的广告,这的确是一擅长广告营销的公司,而在公关传播上,这家公司一直是低调和谨慎的。


印象中都没有怎么参加过步步高的发布会,也没有采访过段永平,对步步高的高管团队也是几乎没有任何印象,而与TCL、海尔、创维、海信这些家电巨头高调直接杀入手机行业相比,步步高进入手机行业不仅晚,而且还是曲线救国,但却成为了最成功的那一个。

“家电军团”的小弟弟

1995年,离开小霸王的段永平创办步步高,到1999年步步高拆分成教育电子、通讯电子和视听电子三个公司,而2001段永平移居美国前,步步高几个股东合资成立了一家公司,同年开始全球注册了OPPO品牌,从小霸王时代就开始跟随段永平的陈明永出任CEO,但是最初这家公司的主业还是DVD,蓝光DVD,2004年又开始布局MP3和MP4,直到2008年5月才开始进军手机行业,推出第一款A103手机。

而步步高旗下的另外一个品牌则是从通讯电子公司延伸出来的,原来主要是做无绳电话业务,直到2009年才注册vivo品牌,2011年才正式进入智能手机领域,推出主打音乐手机的V1。

在国产手机行业里面,这绝对是迟到者,其实国产手机行业最早的一批玩家,都是拥有国资背景,有雄厚实力的国资企业,比如东信、首信、南方高科、波导、TCL、康佳、海尔等,好多品牌现在已经没有了,他们的背景要么是有部属研究院所的背景,要么是原来在电话机、寻呼机行业有了多年经验,即便是康佳也是当时深圳特区第一家年收入过百亿的企业,而且最为关键的是他们拿到了当时最为稀缺的“牌照”。


在国产手机的第一轮血拼中,拥有体制优势的波导和TCL笑到了最后,“手机中的战斗机”波导和“宝石手机”一炮而红的TCL手机,依靠下沉渠道的优势一度进入手机市场前三,而TCL手机2003年一年给TCL集团带来了超过12.5亿元的净利润,袍哥万明坚风头一时无二。

正是受到了TCL手机成功的刺激,当时市场化程度较高,下沉市场渠道布局完善的国产家电巨头纷纷加入到手机行业淘金,就连民企创维2005年也拿到了牌照,杀入了手机行业,但这时国产手机却遭遇了第一次低谷,TCL在收购阿尔卡特手机业务后,海外市场获得了新生,国内市场却因为产品质量问题等陷入危机,而波导也几乎同时从巅峰跌落。

印象中,在2007年第一代iphone诞生前,中国手机市场重新回到了诺基亚一家独大的格局中,三星紧随其后,而国产手机阵营,有几家与运营商关系密切的公司则悄然开始布局,1998年开始生产手机的中兴通讯,2002年联想发布了第一款手机,2004年华为的首款手机也面世,酷派2006年也拿到了手机牌照,在TCL、波导争霸的时候,这些品牌更多是潜行的状态。


真正让国产手机第二次兴起,还是2008年3G网络开始商用,运营商高额补贴推广智能手机,苹果显然是最大的受益者,而国产品牌中华酷联也成为受益者,成为国产品牌的领导者,这时HTC、天宇朗通、金立等品牌也在社会渠道杀出了一条血路。

也正是这个阶段,OPPO杀入了智能手机市场,因为“师傅”苹果给淌出了一条崭新的路,苹果正是从音乐播放器ipod开始,苹果重新崛起,收获用户的同时开始搭建数字内容生产和收费的商业模式和生态,爱国者、OPPO、魅族这些正是苹果的中国学徒,当苹果开始推出iPhone并取得成功时,OPPO们很快跟了上来。

后来的故事我们也都知道,苹果迎来了自己的黄金10年,虽然中间一度遇到三星强劲挑战,但是最终苹果生出并攫取了全球智能手机行业超过85%的利润,而他的中国学徒们也都不错,虽然由于创始人的缘故金立、魅族等先后衰落,但是OPPO、vivo,以及打着互联网手机旗号杀入战局的小米,以及边摸索边学习的华为,却在竞争中形成了全新的格局。


这中间小米依靠全新的模式杀入,华为有着雄厚的基础,他们的成功不足为怪,但是OPPO和vivo的成功很多人都看不懂,因为他们原本也是出身于利润微薄的家电行业,原来的主业影碟机和无绳电话早已经被新技术淘汰,与海尔、TCL这些家电巨头相比,他们似乎没有任何胜算。

2004年海尔的全球营收就超过了千亿,TCL在管理层持股改制后多次跨国并购,这些都是当时国家力挺的龙头企业,而步步高巅峰时年收入也就几十亿元,虽然在影碟机和电话机行业处于领先地位,但是这些行业如今已经销声匿迹。

很多人说OPPO和vivo的成功是营销的成功,的确步步高曾经拿过两次央视标王,也创造了不少经典的广告,而OPPO则沿袭了步步高的基因,在娱乐营销方面风生水起,但是营销毕竟是锦上添花的事情,也很容易复制,就连段永平自己也说,“仅仅依靠营销的企业是不能长久的”。

还有人说,OPPO和vivo的成功是抓住了下沉市场的机会,这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要说起下沉市场的渠道布局的深度和广度,可能没有任何中国公司可以跟海尔、美的、TCL这些的家电巨头相比,他们深耕三四线和农村市场30多年,海尔的日日顺顺甚至做到了每个乡镇,甚至自然村都有网点的程度,为什么成功的不是海尔,而是OPPO和vivo。

下沉渠道的布局,与供应商的深度利益捆绑,以及掌控的很有战斗力的促销员队伍,的确是OV成功的重要因素,这个是在华为内部研究机构出的《OV的人民战争》的报告中是有详细分析的,而这一些也是OV与小米、华为相比的优势所在。


但是与海尔、TCL这些家电巨头相比,这些优势都不算优势,因为家电企业都是这么做的,要说利益捆绑,格力电器是第二大股东就是一帮核心经销商的合资公司,但是海尔们为啥做手机都失败了?

单从渠道的角度来看,是因为TCL、海尔这些做手机太早了,当时的三四级和农村市场的手机普及率很很低,即使是家电产品也是因为2009年家电下乡政策落地后才逐步普及的,当时海尔、TCL的渠道布局虽然好,但是在农村市场的阀门打开前,他们的手机是很难落地的,而家电行业长期的低利润,以及后来布局智能手机行业需要的高额的技术投入,都让家电巨头2010年后基本上都退出了手机行业的竞争,这也给OPPO们提供了一个好的契机,他们甚至在诺基亚衰落后接手了诺基亚打造的渠道网络和人员。


置之死地而后生

上面说的只是OPPO和vivo成功的一个原因,其实与海尔、TCL这些家电巨头相比,OV的成功还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OV的大本营没有了,他们必须寻找新的出路。

步步高是一家很低调的企业,低调到什么程度呢,你现在到百度上都很难找到他们的官网,熟悉步步高的人,也许知道, 步步高现在还有教育电子,就是从学习机到小天才智能手表这一块业务,利润依然丰厚,小天才甚至是全球第二大智能手表生产商,而最大的业务则是OPPO和vivo的智能手机业务,两家公司去年在全球卖出了2.2亿台智能手机(不包括一加、realme等品牌),而OPPO加集团的年利润超过200亿元。

但是回到2005年,也许是整个步步高最困难的时刻,OPPO布局的蓝光DVD并没有减缓影碟机行业衰落的步伐,虽然当时DVD行业陷入了下一代标准之争,但是技术之争结束后确实整个行业的衰退,就连索尼的这个蓝光联盟的头头后来也基本上放弃了。

而随着手机行业的发展,特别是运营商资费的调整,3G、4G的相继商用,电话机行业的市场规模加速萎缩,行业龙头步步高的第二大收入来源也面临枯竭。

就这样,影碟机、音乐播放器行业的这些巨头必须寻找新的业务方向,这时要非常感谢大洋彼岸的苹果,这家曾经在PC行业被打的找不到北的巨头,在乔布斯复出后,在音乐播放器取得成功后,又快速将IOS生态建立并复制到智能手机行业,苹果不仅打败了垂垂老矣的诺基亚,还把手机行业推向了智能时代。


苹果的成功,在中国迅速得到了复制,魅族、OPPO、vivo、小米这些中国学徒也迅速取得了成功。

回过头看,OPPO如果当时所处的行业还是利润丰厚,他还享受着巨头丰厚的红利,那么也许就不会迈入竞争激烈的智能手机行业,而其他的家电巨头,虽然都在多元化,但说到底都是有自己的主业的,这些主业是公司的利润主要来源,而且竞争激烈,谁不敢放弃主业,或者从主业抽血来赌前途未卜的手机业务。

手机行业的竞争是异常残酷的,即便是全球巨头一款产品失败就可能导致全盘的丢掉,爱立信、西门子、阿尔卡特、摩托罗拉和诺基亚都先后倒下,而且这个行业投入大,技术含量高,这让很多家电巨头更多是试一试的心态,而并非全身心投入其中。

反观家电行业,虽然利润一直不高,但是大企业一般也死不掉,即使行业有困难的时候,各种扶持政策就立马来救助,就拿彩电行业,经历上世纪90年代后活下来6家企业,虽然现在大家经营情况都不乐观,但是依然还都活着,每家也都有500万台以上的销量,放在手机行业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

手机行业多轮淘汰后,现在活下来的大多是苹果的中国门徒们,其实也是有深刻的道理的,苹果从音乐播放器入手,其积累的用户其实都是有互联网习惯的数码用户,这些用户习惯了产品的快速迭代,习惯了厂商提供的增值服务,习惯了各种技术参数的比较,习惯了硬件和软件的连接。

这些用户与手机用户是高度重合的,而家电产品的用户则是长线的大宗消费品用户,他们的产品使用周期至少5年以上,他们买到产品就没有任何增值服务,家电厂商的商业模式也是一次性收费,而不是像手机这样的,买了产品才是商家服务的开始。

可以说这两类用户是有很大差别的,所以从数码产品切换到手机厂商,其用户和消费习惯,甚至商业模式都是有延续性的,而对于家电制造商来说,进入手机行业,他们要学习如何产品快速迭代,他们要学习增值服务型的商业模式,他们要让自己的老用户习惯手机的节奏,这显然是很难的。

所以家电巨头做手机往往一开始,因为有一些渠道的优势还可以卖出去一些,但是由于产品质量,增值服务的不足,很快就被消费者吐槽。

而到了智能手机时代,现在手机的生命迭代周期只有几个月,而产品开发还需要在高通的芯片,索尼的镜头模组的基础上,迅速做出差异化,加上还要有类似colorOS的系统的不断升级完善,这些都是家电巨头在这个时代再也没有竞争力的主要原因。

其实家电巨头也在改变,在电视机领域,创维也做过酷开网来布局增值服务和内容,跟乐视,小米正面对抗,但是有的时候不得不说是基因和投入的决心的问题,家电企业做的很多努力都是模仿和跟进,而小米成为了领先者,这些都让家电巨头在智能手机的竞争中则更为被动。


在智能手机行业里面,早年进入的家电巨头逐步退出,创维2元钱将创维手机业务卖给了供应商彻底退出,而万明坚加盟的国虹通讯曾经主打“军工品质”,但是万老板现在也已经转作投资了,TCL手机几次重返中国区,中国区老板走马灯式的更换,现在也只能在拉美市场依靠阿尔卡特品牌占据一点市场,海信则只能在南非等市场有一点占有率,可以说是权限溃退。

不仅如此,国产家电巨头的大本营反过来受到了乐视、小米的先后冲击,乐视的模式差点成功,那就是把彩电巨头最后的利润来源给挤掉了,乐视虽然倒掉了,但是小米按照乐视的模式,升级为iOt战略,基本上收割了乐视的遗产,也对彩电巨头最后的堡垒发起了进攻,甚至开始动格力、美的的奶酪,虽然还没到终局,但是家电巨头至少再也没有能力去进军智能手机行业了。


唯一的例外是格力,但是董明珠大姐的格力手机更像是一个蹩脚的营销噱头,仅此而已。

段永平的宝贵“遗产”

OV的成功,当然也离不开自己的幕后的老板段永平,说来当然让我下定决心到realme上班,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看了段永平的几篇重磅报道,对这个人我是佩服得不行,即便2001年移居美国,但是他打造的一整套制度,以及本分的公司文化却在OPPO和vivo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虽然段永平最近接受采访的时候,谦虚的说,OV的成功与他关系不大,他也从来没有遥控过OV,我相信他的确很少干预OV的具体运营,但是OV的成功与他的视野和大局观却有着密切的关系。

熟悉OV的人都知道,从陈明永、沈炜、李炳忠、刘作虎这些OV的核心高管,大多都是从1995年就开始跟随段永平创办步步高的老臣,这么多年这个高管团队的流失率是很低的,而且他们延续了段永平的做法,实现全员持股,也就是每个员工的收入的一部分要购买公司内部股票,这保持了公司不上市,不贷款的情况下,依然维持了高速发展, 并且保持了核心团队的稳定。


核心团队的稳定的同时,在吸引外来人才的力度上,OV系一直是最舍得花钱的,在深圳,腾讯的员工是很难被猎头挖走的,但是腾讯员工现在离职后一个很重要的去向就是OPPO和vivo,主要原因就是薪酬有竞争力,而且发展前景看好。

而在公司内部,OV一直比较大胆的用新人,在OPPO很多20多岁的就成为总监或者部长,而中国区营销负责人沈义人也只有31岁,其实陈明永他们当初出任一个公司CEO的时候也都是只有30多岁,这是步步高的传统。

反观很多家电巨头,职业经理人团队几乎是五年一大换,三年一小换,TCL通讯中国区的负责人过去10年换了6个,而且管理层股权激励,要么就是覆盖范围有限,要么就是因为上市公司股价长期低迷而无法起到效果,这也是家电巨头与OV相比有很大差距的地方。

也许到现在很多家电巨头的老板还认为,OV的崛起是偶然的,甚至是无法持续的,但是其实OV的成功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了,但是智能手机行业风云变幻,没有常胜将军,苹果如今尚且遇到麻烦,在中国市场华为今年的崛起,也让OV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OV的下沉市场的防火墙还能持续多久?OV的欧美市场如何破局?

不管如何,昔日家电行业濒临被淘汰的小弟弟,如今却成为全球手机行业的巨头,这个故事怎么美化都不为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