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农村古墓发掘一桌1000多年前的饭菜,保存完好,专家这不可能

“墓有重开之日,人无再少之颜”。

这句话出自于山西高平市五代十国古墓。其意思是,这墓有一天会再被人发掘重见天日。而人一旦老去就再也不能回到年少。其意境沧桑,令人人嗟叹。

农村古墓发掘一桌1000多年前的饭菜,保存完好,专家这不可能

从我国重视历史文物时起,考古人员便对古墓进行了抢救性的发掘,而要知道的是,盗墓一事基本是与筑墓同时出现。通常,墓里面的陪葬品能够反应墓主人的生平。

农村古墓发掘一桌1000多年前的饭菜,保存完好,专家:这不可能!

墓穴被意外发现,墓主名为张文藻

在1993年时,一个墓穴被灌溉的村民因为地面渗水而发现,是当地10座较集中的辽代地下古墓之一,经过专家们的鉴定得出结论,这座墓是辽代张氏家族的墓地,墓主名为张文藻。

墓道长6.8米,墓室前后全长5.68米。从斜坡走下阶梯后,迎面就是一座3.68米高的仿木质结构的门楼,呈拱门形状,在拱券上,描绘有流云和缠枝莲花图案。而外侧为门额,装饰有两枚兽面门簪。门柱上画有各类摘枝花卉五组。

在门楼中间的木门还上了锁,犹如真实的房屋。一开门便能一眼看见两旁欢迎的门吏,是典型的契丹人发型——“髡发”。

进入了前室,只有近3个平米大,2.4米高。顶部正宗描绘有莲花藻井,中间一枚铜镜。其四角有画宝相花的斗拱。

从前室向前又是一道木门,通过甬道可以进入后室。后室有近8个平方,其顶部被画上了圆形天幕,代表星空,内有太阳以及28星宿。中心处有莲花藻井和铜镜。其东面墙壁画有窗户,而西面墙壁则是红色假门。在背面中央,有一座砖雕的门楼,也是仿木结构。

农村古墓发掘一桌1000多年前的饭菜,保存完好,专家这不可能

在陪葬品方面,主要都集中在后室。后室北面门楼之前放置着钻石棺床,上面即是张文藻与妻子贾氏的小型木棺,里面是火化后的尸骨以及衣服残留物,周围都是随葬品,绝大部分都保存完好。

据考古专家颜诚在《宣化葡萄、葡萄酒考古发掘记》一文中记载:“这次考古发掘有着许多重大的发现, 最为惊奇的当属7号墓张文藻墓。张文藻墓也是一座砖室墓,首先挖开的是墓道和天井,墓门被封门砖紧紧的封砌着,一切秘密都藏在墓门之后。”

这个墓穴最有价值的部分,就在于墓穴的墓门之后。

棺木旁有餐桌壁画,餐桌上的东西让专家惊愕

在棺木前,放着一张大木桌,上面摆有黄釉白釉的碗,盘,瓶,以及漆筷,汤勺和雁足灯。碗盘里则是装着各种食物,有板栗,梨子,整串的葡萄,槟榔,豆子以及和面食品。

其中,梨子,槟榔以及葡萄已经干枯了,但35颗板栗被放在一件黄釉龙首碗中,虽然已经经过了千年,但其表皮依然完好无损犹如鲜货,不禁让人垂涎。并且,因为张文藻信奉佛教,所以桌上都是各类素食。

在桌旁还有木制椅子一把,仿佛随时准备让主人可以坐下用餐。而在墙边放着的陶仓里,存有粟和高粱。更令专家们惊讶的是一个绿釉鸡腿瓶,在里面装满了橘红色的液体,在开封时,还溢出一些香味,后来化验结果竟是辽代的葡萄酒。

可见,我国民间早已普及种植,并且还会酿造葡萄酒。

农村古墓发掘一桌1000多年前的饭菜,保存完好,专家这不可能

虽说现今葡萄非常常见,但张文藻墓中干瘪的葡萄,还是考古界首次发现,要知道千年前交通运输与保险技术,并没有现今如此发达,像葡萄这种不容易储存的水果,是很难进行长途运输的,并且桌上的葡萄酒,也意味着河北饮用葡萄酒的历史文化悠久,这些都让考古人员们大跌眼镜。

令人觉得有意思的是,墓主人的碑文上写着:“凡后世入吾寝茔者,阅吾一生,皆为吾友,当以酒肉相待。”

张文藻墓中,还有许多华美艳丽的壁画,虽然有些已经脱落,但还是有不少保存尚好。从这些壁画,也可以了解到张文藻生前的惬意,感受到他与一群好友一起悠闲享乐。

墓主出身世家,墓葬的风格显露生前阔达心境

结合墓志铭,我们可以知道,张文藻出身于辽国的一个世家大族,他身材雄壮魁梧,性格刚毅独立。还记载了他的力气很大,可以敌得过两三个大汉。

在三十岁以后张文藻戒了酒,远离声色,勤劳为家,为周围的乡邻们做了很多善事。

他是在1074年时去世的,时年46岁,并在二十年后和妻子贾氏合葬。周围10座墓地,都是张家一族之人,由此也可见当时张家的繁盛。而且也能看出的是,当时山西一带民众笃信佛教,实行了火葬的习俗。

无论是墓室中一桌饭菜,还是亮丽的壁画,都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墓主人生前乐观阔达的心境,而墓主也受到了当地其他居民的尊敬,这处古墓并没有受损严重,实属可贵。

农村古墓发掘一桌1000多年前的饭菜,保存完好,专家这不可能

小结

像这样的古墓,即便是一生挖掘了无数墓葬的考古专家们,也是不多见。通过这座墓葬,我们几乎窥见了近千年前,人们的生活的方式,看着墓中的壁画和餐桌前的美味佳肴,仿佛就和千年前的古人坐在了一起,谈天说地,举杯畅饮。

参考资料:《宣化葡萄、葡萄酒考古发掘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