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股东许小年:投资3000万元的公司IPO过会了

农历新年将至,许小年收到了一份 “大礼包”——两年多前他个人出资3000万元入股的一家企业申请IPO过会了。

股东许小年:投资3000万元的公司IPO过会了

1月9日发布的证监会发审委2020年第11次会议审核结果显示,青岛酷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酷特智能”)等企业首发申请获得通过。许小年正是酷特智能的股东之一。

许小年的“大年”来了吗?

股东许小年:投资3000万元的公司IPO过会了

中金公司前研究主管、现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教授许小年,以股东的身份出现,意外吗?

据酷特智能招股书披露,许小年取得上述股份的时间是在2017年8月。彼时,许小年与张代理签订《股份转让协议》,以3000万元受让张代理持有的公司1.00%股权。

至于受让原因,是许小年“认为发行人前景很好,对发行人有信心”。

按照许小年受让的180万股计算,许小年取得该部分股权的单价为16.67元/股。有人按照酷特智能预计的发行价格估算,许小年目前浮亏近2000万元。

招股书显示,酷特智能本次拟发行新股6000万股,拟募集资金金额约为4.18亿元。发行完成后,酷特智能的总股本为2.4亿股,结合其2018年6273.02万元的净利润计算,其发行后的每股收益将被稀释至每股0.26元。以募资额及新股发行量倒推,酷特智能可能的IPO定价在每股6.96元附近。

而根据A股市场IPO定价在市盈率上存在的隐形红线,酷特智能的IPO定价或将不会高于每股6.01元。

以此计算,许小年所持的180万股的总市值约为1080万元,较其入股时约浮亏1920万元,浮亏幅度约达64%。

也就是说,许小年真正要过上“大年”,还需要看酷特智能上市之后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

许小年的投资水平咋样?

许小年,是A股市场中一个颇有影响力的人物。1998年底,他只身到任中金研究部,白手起家组建起了行业里最牛的研究团队。

那么,他当前的投资水平究竟如何呢?

2019年4月13日,许小年在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校友总会主办的“中欧社会责任主题论坛”上道出了一件憾事:“海底捞上市了,IPO的市值竟然达到了60倍。我对一个高管讲,凭什么一个卖火锅的估值60倍,今天阿里的估值才40多倍,结果我没买。昨天闭市的时候海底捞84倍。我为我的理性和谨慎付出了代价。”

现在来看,许小年错过的远不止海底捞当时的84倍估值。

在许小年道出遗憾之后,海底捞的股价仍在持续大幅上涨,是港股中名副其实的大牛股,目前总市值已经超过1800亿港元。

在海底捞上,许小年只好继续遗憾了。

如今的许小年,已从此前擅长的宏观研究转向微观研究了。

2018年7月,在浙商证券“凤凰行动”论坛上,许小年受邀发言。他表示,他已经从宏观转向微观,因为他觉得宏观已经没什么好研究的了。“研究完了以后,人家也不欣赏你,不仅不欣赏,而且还扔棒子。”

在发言中,许小年表示,由此联想到投资,不妨把关注点从宏观政策转移到微观上,转移到企业的创新上。

“其中,尤其是一级市场,有非常多的投资机会。”许小年说,二级市场由于它的惯性、路径依赖,还是传统的投资方法,或许在短期能够获得更高回报。而在一级市场上,投资者应该意识到,关键性的转变已经开始了。

“在一级市场上投资,不能再像过去那样追概念和‘风口’,要立足企业核心竞争力,深入研究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超额回报是完全有可能的。”许小年说。

这,或许就是许小年当初斥资3000万元投资酷特智能的原因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