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老白尝记,没有吃过羊肉粉,就等于你没来过遵义

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特色美食,要了解当地民族风俗,吃当地的美食,无疑是最好的捷径。常言道“南粉北面”,意思就是说南方人爱吃粉,北方人爱吃面,高原上的贵州人就爱吃粉,粉类的小吃数不胜数,羊肉粉就是其中之一,无论你走到贵州的哪个地市县,随处都能看到羊肉粉的招牌,商家为了招徕顾客,把羊肉粉的招牌打得一个比一个响亮,不管经营者打的是什么招牌,但大都能够红火的经营下去,难怪有人说,品尝贵州美食,如果不吃羊肉粉就是一种遗憾。

老白尝记,没有吃过羊肉粉,就等于你没来过遵义

虽然贵州各地均产羊肉粉,但说起名气,还要首推遵义的羊肉粉,他是贵州遵义名片般的经典名吃。大多数遵义人的一天,就是从早晨的一碗羊肉粉开始的。这不仅是味觉的记忆,更是根深蒂固的习惯,清晨带着空腹来,把愉悦和满足带走,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据说这种羊肉粉在康熙年间就有了,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凡来遵义品尝过遵义羊肉粉的人,无不交口称赞。有到了遵义,没有吃过羊肉粉,那就等于你没来过的说法。不光如此,出门在外的游子,每每回来的第一件事, 就是吃一碗羊肉粉,尽情享受着属于他们自己的家乡味。

老白尝记,没有吃过羊肉粉,就等于你没来过遵义

在清代中期,遵义羊肉粉已经闻名遐迩,享誉西南。清朝末年,遵义羊肉粉和四川羊肉粉之间还发生了一个故事。晚清遵义羊肉粉最有名的是杨记和廖记。一天,杨记羊肉粉店来了一个人,想要做徒工。而杨家正需要请一个人,但一看来人是个驼背,就有些嫌弃。于是说:你做我们这行不会有前途的,还是另谋高就吧。来人并不放弃,说洗碗、扫地的杂工也愿意干。杨家见他很有诚意就让他留了下来。俗话说:十个驼背九个聪明。这个驼背不是一般的聪明。加上机会难得,所以更加处处留心,细细揣摩。几年后,告辞而去。驼背自己开了一家羊肉粉店。那就是名振川北的朱老拱羊肉粉店。朱老拱,真名朱明清,顺庆府人(今四川南充人)。用南充人的话讲:朱老拱“堪称川东北乃至川渝地区米粉的开山鼻祖”。川北羊肉粉与遵义羊肉粉的关系,颇类似于杨氏太极拳与陈氏太极拳的关系。可以称为中国地方文化交流过程中的一段异曲同谱的佳话。

老白尝记,没有吃过羊肉粉,就等于你没来过遵义

羊肉粉是舌尖上历史的遗存,屈指算来己有三百多年了。据《播州杨氏家谱》记载,清朝中期,遵义羊肉粉已享誉西南。这或许是关于遵义羊肉粉的最早确切记载。不过,如今的遵义人民也并不大在意羊肉粉的来历,毕竟这已是他们再平常不过的日常饮食。厚重的历史已被天长地久的习惯而模糊掉了。羊肉滋阴壮阳,是健身强体的一大补品。每年冬至这天吃羊肉粉,整个冬天都不冷,还可以祛风除湿、驱邪避害。遵义人特别爱吃羊肉粉。尤其在冬季,吃一碗滚烫的羊肉粉,浑身暖和。当地有一种习惯:每逢冬至这天,全城老幼都要吃一碗羊肉粉。椐说这天吃羊肉粉,整个冬天都不冷。遵义属于潮湿气候,人们容易患上风湿病,然而,将遵义的山羊和辣椒结合在一起,对人们的身体可以起到温补的作用,并能去湿去寒。

老白尝记,没有吃过羊肉粉,就等于你没来过遵义

为什么羊肉粉这么好呢?这当然和遵义的风土人情分不开,遵义位于云贵高原东北部,处于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和湖南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素有“黔北粮仓”之称,粮食产量大致占全省总量的四分之一,这是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原料好,味才好。既然是羊肉粉,肯定离不开羊肉,咱们先说羊,吃羊肉粉最讲究的是吃原汤原味。遵义居民喜欢选用的是本地矮脚山羊,也就是黔北麻羊,因为这种山坡上散养的羊,吃百草长大,羊肉质细嫩,腥臊味少,当天宰杀剥皮,不用水洗就可放入锅。将山羊及时宰杀、烫皮去毛后洗净下锅,加水、羊肉、羊骨、羊杂,再辅以每家店独特的秘制香料,文火慢炖出来的汤汁清而不浊、香而不膻。有的店还要再上一两只母鸡,佐以少许冰糖,这样的汤尤为鲜美。羊肉煮熟后捞出晾冷切片。

老白尝记,没有吃过羊肉粉,就等于你没来过遵义

羊肉粉的粉,是一种经过微微发酵的米粉,遵义的米粉有手工鲜粉和干粉,早年间多年前没有采用机械生产,是手工操作,找一棵大树在中间挖一个大洞,把蒸熟的糙米搓成粑的形状放入洞中,要5个成年男子脚不沾地压才将米压成粉。再后来采用半机械化,将米粑放入一个大漏勺中,压出的粉落入热水锅中,再从锅中捞出粉,放入米汤中,有略微的酸味,这种粉更鲜,有脆性却不易断成小段,目前还有此工艺,更多的则是采用全机械化,这样更标准了,用煮羊肉原汤冒烫装碗,加上切好的羊肉片再来点羊油和菜籽油混合炼成的辣椒油,香菜,蒜苗,香葱就行了。因为每个人对咸味的要求不同,所以盐在桌上,顾客自己添加。如果觉得辣味不够,桌上还有贵州特色煳辣子和糟辣椒管够,如果想要来点泡菜开胃,只需要自己动手在泡菜坛子里的捞出来就行。吃完了觉得汤不够还可以免费加,遵义人就是这么实在。

老白尝记,没有吃过羊肉粉,就等于你没来过遵义

在遵义羊肉粉遍布天下,各家各种招牌鳞次栉比,在去酒路上问的车司机那家的粉最好,的车小哥介绍,在遵义最有名的有二家,虾子羊肉粉和董公寺羊肉粉。各位虾子羊肉粉的虾子,可不是在羊肉粉中放了虾子,这虾子是个地名,起源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早些时候虾子镇的人是很少吃羊肉的,羊一般都只用作民间祭祀用,人们不吃羊肉,是因为嗅不惯羊的那种膻味。八十年代初以后,人们逐渐摸索出用芫荽和蒜避膻的方法,羊肉粉的生意才开始红火起来。滚烫的羊肉汤,火辣辣的油辣椒,细腻的肉片,再配以白玉般的米线,一碗羊肉粉,直叫吃粉人一身大汗淋漓,意犹未尽。在虾子镇遍地的羊肉粉馆中,以苟四羊肉粉馆最为有名,这个羊肉粉馆有若干个分店,早晨到这里吃早餐的人时常要排队等候。生意也非常好,不少人在双休日都愿驱车来这里一饱口福。这里每天都要杀四,五只羊,汤鲜肉鲜,这也是它被人们所钟爱的原因。这次随中国风物志来汇川,下榻在遵义新世界酒店,这儿离虾子镇远了点,从遵义开车去还要一个多小时,一打听,正好附近有一家董公寺戴家羊肉粉,走,咱们一起去看看。

老白尝记,没有吃过羊肉粉,就等于你没来过遵义

董公寺位于遵义市北部,在娄山关南麓,距市中心6公里,是汇川区的一个镇,原先是一座寺,现在的地方就是遵义市北关中学,与著名的董酒厂仅有一墙之隔。"董公寺"是一座小型佛教寺庙,初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名"龙山寺",后改名为"西乐庵"。清康熙元年(公元1663年)迁任遵义兵备道的董显忠出资修葺该寺,划定庙产,委人管理,终因经营不善,致"西乐庵"墙倾瓦塌。清乾隆六年(公元1743年),有燕僧云游至此,募资重修,感董显忠之举,将"西乐庵"易名为"董公寺"。随道路两旁的街道,以寺名为地名,也叫"董公寺",沿用至今。

老白尝记,没有吃过羊肉粉,就等于你没来过遵义

有一种白酒历史悠久、驰名全国是中国名酒叫董酒,就产于董公寺镇。董酒在中国名酒中独树一帜,以独特的工艺、典型的风格、优良的品质驰名中外,。董酒既有大曲酒的浓郁芳香,又有小曲酒的柔绵醇和与回甜,是清香、浓香、酱香之外的味形,叫董香型白酒,被行家们评价为“酒液清澈透明,香气幽雅舒适,入口醇和浓郁,饮后甘爽味长”,哎,怎么聊上酒了,咱接着说羊肉粉。

老白尝记,没有吃过羊肉粉,就等于你没来过遵义

众所周知,遵义羊肉粉身负“中华名小吃”、“西南最佳美食”、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封号,董公寺戴家羊肉粉绝对称得上是遵义羊肉粉界的代表之一。董公寺镇距离遵义市中心只有6公里,川黔铁路,210国道为,遵绥公路,遵崇公路穿越全镇,是遵义市的门户和窗口,黔北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自1978年开始,董公寺人戴安朝首创戴戴家羊肉粉,凭着独有的鲜美,开始卖第一碗羊肉粉,坚守40年不休息,不怕没生意,就怕人来了没吃的。直到今天,提及董公寺戴家羊肉粉如果说没听过的,那一定是假的遵义人。

老白尝记,没有吃过羊肉粉,就等于你没来过遵义

董公寺戴家羊肉粉有很多店,都是戴家人经营,已传承了有三代人,在遵义有好几家店,汇川的董公寺戴家羊肉粉老板娘姓叶叫叶昭辉,是戴家羊肉粉创始人戴安朝的孙媳,她的手艺是入戴家后从父辈那传来的,己做了20多年了,董公寺有个戴聋子羊肉粉,戴聋子是他老公的伯父,他老公戴树刚在家行三,当地人都叫戴三,董公寺戴家羊肉粉汇川店是由叶昭辉来经营,所以虽叫老板娘,实际上就是老板。这家店面不大,左右摆着数张桌子,食客散坐着,都聚精汇神,在一片香气蒸腾中发出满足的“吸溜”声吃着粉。往里就是后厨窗口,也是取粉的地方。叶老板娘正在烫粉,粉有大小碗,小碗10元,加粉12元、加羊杂13元、加肠13元、羊蹄15元、另外还可加蛋加肉,全加20元。

老白尝记,没有吃过羊肉粉,就等于你没来过遵义

她每天四点起,先煮羊骨然后煮肉,羊是屠宰厂经正检验的羊,分成大块,炖羊肉汤的锅巨大无比。他家对羊肉的挑选有自己的秘决,这家羊肉是带皮的,我后来又去过遵义老城,那也有董公寺戴家羊肉粉,那家是去皮的,间其原因,戴家羊肉粉都是去皮,但江川店是卖粉兼卖羊肉火锅,贵州吃羊肉火锅,羊肉都带皮吃,带皮和不带皮煮不到一起,故而用带皮的,带皮羊肉煮熟后几乎没有膻味,肉质紧实细嫩、肥瘦适中、因带皮的缘故,吃起来香糯还微微弹牙。这样的羊肉,不影响羊肉粉质量,将羊肉洗净切成块放入锅中用大火煮沸,去浮沫后改用小火煮熟,捞出摆齐用重物压紧,冷却后切薄片。

老白尝记,没有吃过羊肉粉,就等于你没来过遵义

戴家用的是粉厂加工的鲜粉,每日的鲜粉一般从清早开始,通常到中午后便售罄了,看来,吃羊肉粉,还是得趁早。但卖没了实在不百时才用干粉,烫粉时放入煮肉原汤中烫透,用漏勺捞出装入面碗内。将羊肉片铺在粉上、舀入调好盐味的原汁汤羊油、放入煳辣椒粉或辣椒油、再放入味精、花椒粉、芜荽、葱花即成。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因而没有统一的标准。

老白尝记,没有吃过羊肉粉,就等于你没来过遵义

戴家羊肉粉的特色是什么,味的重点只有三个:好羊、好汤、好粉,这是一碗好的羊肉粉基调关键,好羊、好粉易得,一碗地道的遵义羊肉粉,汤头至为重要,羊肉粉在汤的调制过程中也各有各的配方,味道也就不完全一样。讲究的是原汁原味的鲜美,好汤就是独门秘技了,熬制好的原汤应该清而不浊,鲜而不腥,避腥香料放多则有药味,放少则膻腥味熏人,各家味道是否正宗首先要看这一锅汤的功夫,一碗看似简单的羊肉粉,里面确有着秘密和名堂,有着难以复制的美味。

老白尝记,没有吃过羊肉粉,就等于你没来过遵义

老板娘为我煮了一碗戴家羊肉粉,先将米粉用在原汁原味的羊汤里上下烫了三次,盛在瓷碗中,然后在米粉上放一层薄薄的羊肉片,要切成薄如蝉翼的肉片,煮羊肉要掌握好软硬度才行。浇上鲜红的秘制油辣椒,油辣椒对羊肉粉味道高下有直接影响,制作是有讲究的,要选用贵州本地香而不辣的干辣椒粉碎,用羊油和菜油一起熬制而成。再加上特制的酱油,这种秘制酱油各家都有的独特制法,而秘不传人,撒一些花椒粉、蒜苗、香葱、芜荽等。最后加入羊汤,羊肉粉就做好了。热气腾腾端上桌,香气扑鼻,十分诱人,羊肉熟透而不烂,米粉雪白,汤汁鲜淳红亮,辣香味浓,油大不腻。桌上有盐和柴火糊海椒,您可根据自己口味自行调味,又盛了一小碟泡菜,先尝片羊肉,然后吃爽滑的米粉,最后喝汤,还意优未尽,用筷子把碗中剩的星星点点捡起放入嘴中,吧嗒一下嘴,打了个饱咯,摸模肚子,由衷叹道,戴家羊肉粉真的好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