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七十猶傾城的女人典範民國四大才女之一週煉霞

七十猶傾城的女人典範民國四大才女之一週煉霞

2019年3月31日

張傳倫

民國四大才女林徽音、陸小曼、張愛玲,周煉霞。

七十猶傾城的女人典範民國四大才女之一週煉霞

周煉霞30歲小影

似乎周煉霞名氣不如前三位,實則不然,畫家、詩人、小說家的周煉霞若論容貌、才華、藝術、氣質、風度完全不輸林、陸、張。

七十猶傾城的女人典範民國四大才女之一週煉霞

周煉霞40歲時留影,手執畫筆

小說《煉珠》可與張愛玲的《沉香屑》相埒而毫不遜色,從中的一段描寫,便知她文筆的秀雅高妙:

“雖然務舟是曲意奉承,但他是紳士型,深於世故人情,缺乏熱烈的情慾,正像是雕琢精緻的器皿,而經過髹漆,或上了鎳光,假使剝去了浮面,內容怎樣呢?”

周煉霞的花鳥人物畫公認勝過陸小曼多矣,詩詞方面造詣之深,休說此三位美女六目加一起也不能望其項背,縱是古之詩詞大家也未遑多讓,捧她的人說:

“就是晏殊、納蘭容若,怕也要讓她三分。”

此話是否適宜,見仁見智。倒是當代詩詞大家冒鶴亭對後起之秀的周煉霞十分佩服,讚不絕口,因其一詩,竟甘拜下風。

七十猶傾城的女人典範民國四大才女之一週煉霞

周煉霞《梅花白衣仕女》

在四十年代的上海,周煉霞華年三十七八歲,已在滬上文壇、畫壇享譽盛名。

此時一代字畫裝裱聖手,由徐悲鴻捧紅的劉定之在上海慶賀六十花甲大壽,他的裱畫技術一流,徐悲鴻著名的一句話“中國畫三分畫七分裱”就是表揚劉定之的,為老劉定了位。

劉氏請人畫了一幅肖像,還要多事遍求當代名人題詠,冒鶴亭、周煉霞都在誠邀之列,冒覺裱背匠的典故太少,只有明朝的湯裱背大名鼎鼎,但此典用之不妥。

周煉霞說,不必用典,純乎白描,少頃,立成七言律詩一首:

“瘦骨長髯入畫中,

行人都道是劉翁。

銀毫並列排瓊雪,

寶軸雙垂壓玉虹。

補得天衣無縫跡,

裝成雲錦有天工。

只今藝苑留真譜,

先策君家第一功。”

冒公讀罷甚是拜服,自嘆弗如。

周煉霞早年就輯有《小螺川詩稿》,晚歲有《螺川韻語》,至今為人稱頌的《西江月.寒夜》甫一問世,極獲讚揚。

煉霞詩藻如清水芙蓉,天然去雕飾,不屑於用典,幾欲為白話而能獨上高樓。

《寒夜》詞末兩句,竊以為兩宋詞無此雋語,平淡中盡岀奇韻:

“但使兩心相照,無燈無月何妨。”

而其情調更是怡然自樂,內心清明而深懷幸福感。

周煉霞少時學畫於鄭德凝,詩詞的啟蒙老師是朱孝臧、蔣梅笙兩大名家,尤是朱先生是詞壇盟主級別的大師。

七十猶傾城的女人典範民國四大才女之一週煉霞

周煉霞《捲簾仕女》

1929年,周煉霞開始在滬上各大箋扇莊掛筆單鬻畫,訂件很多,供不應求。

20歲時經濟上已完全獨立。因為她很早就知道一個女人若要有尊嚴,能高尚的生活於這個世界上必須有獨立生活的能力。

周煉霞在她的《螺川小品.露宿》中講述了一個故事,可為天下女人戒。曾經高貴得似人中皇后的趙師母因貧窮而早逝,她在文章最後感嘆道:

“我想當他們或她們在溫暖的錦被中,正做著甜蜜的夢時,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甚至不全相信同是一樣的人,有的受過高等教育,也會為了要把血汗換一升米,不顧半夜的風寒,而‘露宿’在街頭”。

當今的女人,應聞此語而惕醒,不論大勢還是小因,假如你被裁員,失去原有工作,你還會幹什麼?靠什麼生活?靠容貌與可憐的一點點才藝吃飯,不足以吃上一輩子的,更不是每一個人都如周煉霞一樣是含著金匙岀生的。

周煉霞又當何如?照樣逃不脫大環境的影響。

周煉霞岀生於湖南湘潭的一門富足的簪纓世家。

“亂世公主,不如太平犬”。

“文革”時,她的一隻眼睛被打瞎,遭受精神與肉體的摧殘或許不比李易安少,然其少些“悽悽慘慘慼戚”的消磨,她不僅慨然接受了命運的不公,索性請來楚生刻了一方圖章“一目瞭然”。

請高絡園刻一方“眇眇予懷”。

復以屈子《九歌.湘夫人》之“目眇眇兮愁予”以茲印、以茲況。

周煉霞熱愛生活,對一切時尚的東西都喜歡,都能駕輕就熟,非常嫻雅。

舉凡美的一切修飾如美髮、化妝、手飾、服裝鞋帽均樣樣精緻。

且對美有獨特的認識,五官只是天生美的一部份,而人體的“韻致”,才是美的根本之所在,要有嫵媚幽嫻的舉止態度,此便是古人稱善的上天眷顧的尤物了,古往今來不是一個隨便什麼樣子的美女,都可以稱作尤物的,尤物足以移人,移人之意是指美人之美奪人眼目,令人不由得心生愛憐。

世人喻為“中華五千年第一風流文人”的明代李漁於其名著《閒情偶寄》,專談美人的“聲容部”、態度”章中,盡釋尤物之美妙,其作雖文言,並不晦澀,無須譯成白話,閒心可讀閒語:

“古云尤物足以移人。尤物為何?媚態是已。世人不知以為美色。烏知顏色雖美,是一物也,烏足移人?加之以態,則物而尤矣……媚態之在人身,猶火之有焰,燈之有光,珠貝金銀之有寶色,是無形之物,非有形之物也……”

周煉霞天生尤物,加之她對生活早慧穎悟的理解,熟讀詩書,給了她生活的力量,知其人者所云該是事實:

“也許正是她的通達與堅毅,周煉霞只比陸小曼、林徽音小四五歲,比她二人多活了半個多世紀。比張愛玲年長12歲,仍然活在了她的後面。”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周煉霞不是一個與藝術、生活較真的人,而是一個衷情於藝術地生活的人。美與愛為她而生,不是她為美與愛而生。所以她在風雲變幻的二十世紀裡,活得從容豁達,這實在是女性的典範”。

林徽音、陸小曼、張愛玲三大才女名媛與周煉霞相比都顯得有些矯情,性情脾氣都沒有周煉霞好。

七十猶傾城的女人典範民國四大才女之一週煉霞

林徽因像

林徽音命很硬的,與梁思成談戀愛時大冬天要吃桔子,梁思成上街去買,被章宗祥的小汽車撞折了腿。

七十猶傾城的女人典範民國四大才女之一週煉霞

徐志摩像

徐志摩迷戀她,非要搭郵政便機去北京聽她用英語給老外講中國古建築史,中途飛機失事,這自然是徐志摩命中有此一劫,怨不得別人的,此前早有詩讖。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搭乘的‘濟南號’郵機飛至濟南附近,忽然撞上開山。在死前的幾個月,徐志摩留下了預言式的詩讖:‘那天你翩翩的在空際雲遊,自在,輕盈,你本不想停留,在天的那方或地的那角,你的愉快是無攔阻的逍遙’,而在再前的幾個月,他發表了《愛的靈感》,那裡面的詩句更象是詩人對人間的訣別之辭:‘現在我真正可以死了,我要你這樣抱著我直到我去,直到我的眼再不睜開,直到我飛,飛,飛去太空,散成沙,散成光,散成風’。這種詩讖可以再往古今詩讖前追溯,比如那一首短短的《黃鸝》,便象他短短一生的寫照:‘但它一展翅,衝破濃密,化一朵彩雲;它飛了,不見了,沒了——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熱情’。

林徽音固然是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名媛,可她的兒子對母親的印象如何呢?梁從誡曾在電視中說:

“我們子女看到的母親和公眾看到的形象是不一樣的,母親是一位常年因病臥床,脾氣不好的母親。”

林徽音無疑是一位奇女子,民國三十年代末就患上了差不多是知識分子的“絕症”肺結核,她以頑強的生命力又活了三十年,特於中國古建築的研究居功至偉。

陸小曼與原配丈夫王賡離婚,男方無任何過錯,完全是陸大小姐的豪奢生活,移情別戀所致,中年還染上了“阿芙蓉”大癮,弄得面容枯槁,不復往日模樣。

七十猶傾城的女人典範民國四大才女之一週煉霞

陸小曼像

七十猶傾城的女人典範民國四大才女之一週煉霞

陸小曼仕女畫

七十猶傾城的女人典範民國四大才女之一週煉霞

陸小曼書法

張愛玲許是從小無父愛,一生偏愛老男人,甘願倒貼。晚年差不多是一個孤苦無依的老病嫠婦,終老美國的張愛玲愈老愈孤癖,離群索居,躲媒體如避瘟神。

七十猶傾城的女人典範民國四大才女之一週煉霞

張愛玲像

總是疑心床具、衣服上有跳蚤,不堪折磨,天降的龍種卻被臆造的跳蚤蹂躪著高貴、纖弱的心靈。

張愛玲一生最愛的男人恐怕非胡蘭成莫屬,抗戰勝利,胡蘭成四五年八月潛逃,改名避居溫州,四六年二月張愛玲還到溫州探望他,張愛玲忘不了這段情,也與胡蘭成有過非常愜意的生活,二人看上去也般配。

四四年新婚不久,他們住在南京市區的一條巷子裡的南歐風格的房子裡,院子草坪的中央是網球場,古之紅說“他去的那天正巧是胡蘭成和張愛玲打球方歇,只見那位男士約莫四十來歲,氣宇軒昂,眉目之間英氣煥發;女士年齡略輕,面容娟秀,顯露岀一股青春鍾靈的活力。”

胡蘭成不那麼花心就好了,至少有八個女人跟過她,橋公說:

“胡蘭成的文字當然寫岀了風格,《今生今世》寫得多漂亮,只是落水之愧很難不浸黴他的名聲,向來叫人牽念的反而是跟過他的那八個女人:玉鳳、全慧文、應嫫娣、張愛玲、周訓德、範秀美、一枝、佘愛珍”。

周煉霞一生,上海灘上傳她的緋聞不少,她了不當意,只是把這一切當作蛛絲一樣輕輕抹去,哪怕是到了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她也不加理睬、不予回擊,她只愛她的丈夫徐晚蘋,在乎她的好友吳湖帆,吳湖帆是何等人物?!能夠打動真正美人芳心的必是精神層面的東西。

周煉霞美的冷豔高傲,又善於應酬上流社會的各種場面,面容永遠柔媚,身段永遠窈窕,鄭逸梅稱她:

“清麗婉轉,如流風迴雪”。

蘇淵雷稱她:

“七十猶傾城”。

人間重晚晴,“文革”結束,與她失散30年的丈夫從美寄信給他,開頭一句:“煉霞吾妻……”

也讓我們記住她的芳名-----周煉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