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疫情期間,失業增多,而歐州,美國股票卻一直上漲?

君夫Lk


美股最近一輪的漲勢原因比較複雜,以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來具體看吧。

圖二為近期納斯達克的表現,圖一為08年的納斯達克表現。

08年由於美聯儲的幾次加息,導致股市大跌,最大的跌幅就出現在年末。即是圖一里的表現。

從這張圖裡我們可看到,即使在整體下跌的環境下,中間仍然出現了幾次小漲幅。尤其是在11月後半,呈現出連續上漲的表現。

翻看股市的歷史,很容易就能發現,在每次股市大跌趨勢中,中間都會幾次連續上漲的趨勢。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抄底抄在半山腰上。

這種“半山腰”的出現原因,很大程度是因為部分投資者做高股價,從而方便在高處套現止損。

這是美股本輪上漲的第一個原因。

——-

另一個原因則是美聯儲發行的大筆美元。美聯儲是在3月中旬大量發行美元的,從圖二中可以發現,這便是美股這一輪上漲的開端。

美聯儲所發放的大量美元,對於美國國內而言,意味著一次通貨膨脹。假如你已經知道了未來通貨膨脹,手裡的錢貶值了,你要怎麼做?

當然是投資。當流進股市的資金增長,自然也就意味著指數的上漲。

這是美股本輪上漲的第二個原因。

最後一個原因則是,美股在上一輪的下跌中,幾次熔斷,跌幅可怕。所以目前的這一輪漲勢,同樣也偏向持久。

——-

最後說下美國失業人口增多,為什麼沒能反應在股市中。

失業人口增多,股市下跌。其中的邏輯是“工作人口下降,企業生產力下降,企業不賺錢了,股價跌了。”

但美國企業的生產力,很多都不是依賴於本土就業。以apple為例,apple的零件很多都是在中國製造的。

所以美國失業人口增多,對於美股的表現並不會如想象的那樣嚴重。

當然,這只是短期內。長期來看,隨著無收入人群的增長,整體的消費能力也會減弱,所以美股在之後必然還會有著一輪跌勢。




坎普那拉先生


不是金融行業從業人員,也不炒股;既然邀請,就憑直覺推理回答一下吧。

歐、美,尤其是美國,疫情期間,失業劇增,為刺激經濟,他們都大印鈔票,結果必然導致歐美貨幣匯市大幅跌落。因此,與其放貨幣於家中、或存銀行,任其貶值,不如持股保值、或許還可以賺到錢。


梁瑞林


首先股市是領先指標,而疫情有滯後性。因此3月份美股大跌的時候,疫情並不是最嚴重的時候。現代信息科技工具,尤其是實時交易工具的普遍應用,使得重要事件對股市的影響基本上就是實時反映。3月份美股的大跌已經把疫情得不到控制的後果反映出來了。正因為股市是領先指標,因此疫情嚴重並不代表股市會進一步下跌(下圖的綠線是標普500指數,紅線是美國新冠的死亡人數,紅線是越向下越大,綠線是越向上越大)。

導致3月份歐美股市大跌的主要原因也有流動性的問題,大量的被動投資(如ETF)使下跌的槓桿放大。比如基金通常設有止損位,因此當股市大跌時,就會觸發止損操作,引發更大一輪的拋售,導致供給量增加。可是市場上願意接貨的買家並沒有那麼多,換句話說需求量並沒有增加。這就導致賣盤大量多於買盤,供過於求,導致價格進一步下跌。而這是造成恐慌性拋售的關鍵因素。下圖講的是宏觀經濟情況與股市表現,紅線是全球宏觀經濟表現,綠線是全球股市表現。

當美聯儲開始量化寬鬆,併為市場注入足夠的現金流的時候,股市就開始逐步趨穩,因為流動性的問題基本得到解決。從當前局面上看美聯儲已經下定決心救市,個人認為出現1930年代大蕭條的概率是不大的。下圖是美國PMI(截至到3月)和最新的區域性調研情況(4月)。

但是,美國當前的經濟形勢並不樂觀,主要是消費者的信心偏弱,甚至普通美國民眾度假的意願也大幅下跌。歐美經濟體第三產業佔到GDP的比重往往超過50%,消費意願的下降將導致經濟需求的減少,所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預測2020年疫情給發達經濟體的負面影響是最大的。下圖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4月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

但疫情並沒改變這些國家的綜合實力和整體競爭力。發達國家之所以成為發達經濟體,是因為他們已經完成了工業化,疫情只是給他們造成麻煩,並不會使他們之前有的競爭力消失。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本次疫情受影響最大的群體是老年人,實際上對各國政府有減輕經濟負擔的作用(比如支付養老金甚至是醫療費等)。中長線看發達經濟體的復甦和反彈是大概率的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