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全球最大電動自行車生產國,面對“新國標”生產企業應該怎麼走?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動自行車生產及銷量國家,電動自行車早己經成為百姓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特別是城市道路的擁堵的不斷加重、綠色出行的需要等等都在倒逼推動著行業的升級。

全球最大電動自行車生產國,面對“新國標”生產企業應該怎麼走?

我國電動車的產銷量居世界首位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17年12月31日,我國兩輪電動自行車的保有量約2.5億輛,中國有大大小小上千家電動車生產企業,年累計生產電動車超3200萬輛。

全球最大電動自行車生產國,面對“新國標”生產企業應該怎麼走?

年累計生產電動車超3200萬

面對目前行業內參差不齊、魚龍混雜的情況。為了確保消費者的生命財產安全、確保所有道路交通參與方的共同利益最大化、確保廣大消費者基本的出行需求、堅持電動自行車的非機動車屬性,2018年1月“新國標”進行了公示。歷經五個月左右的徵集彙總民,2018年5月“新國標”正式公佈。細緻的人士觀察到,正式版與徵求意見稿相比還對材料、防火等級等方面的要求進行強制要求。

“新國標”要求:強調電動自行車必須具有腳踏騎行功能,將電動自行車納入非機動車管理。對電動自行車部分技術指標進行了調整,最高車速由20km/h調整為25km/h,整車質量(含電池)由40kg調整為55kg,電機功率由240W調整為400W。

全球最大電動自行車生產國,面對“新國標”生產企業應該怎麼走?

簡易款電動車

面對這樣的狀況,的確可以稱得上是“有人歡喜有人憂,幾家歡喜幾家愁”。但是,不可迴避的是:未來3-5年我國電動自行車企業數量將大幅減少。那麼,如何在這樣一場革新的戰役中取勝,並且從行業內搶佔先機?筆者是這樣認為的:

全球最大電動自行車生產國,面對“新國標”生產企業應該怎麼走?

技術是關鍵

第一,若想搶佔先機,積極面對考驗很關鍵。在走訪過程中,我們很瞭解到,早己有一些先知先覺的電動車企業行動起來。他們開始意識到產業佈局即將調整,開始著手升級生產線、設立產品研發中心、加大知識產權保護等等,來以積極的態度開始面對即將到來的機遇與挑戰。

第二,走科技創新之路,實現企業轉型升級。我國擁有有效生產許可證的電動車生產企業超900家,而這其中,達到“新國標”要求的企業並不多。“新國標”11個月的過渡期內企業的反應速度,研發速度、庫存產品消化等效率都將會對企業下一步的發展產生影響。如果不想被取消生產許可證。那麼,進行新產品研發升級、進行3C認證、購買電摩企業《目錄》等等工作都必不可少。

第三,不要簡單控制成本,而是提升核心競爭力。電動車行業同質化相對嚴重,而新國標的推出將助力行業的健康發展。不做簡單的組裝廠,藉助核心技術的應用提升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才是長遠之計。例如,如何優化核心零部件?如何成就消費者實現省心更耐用?如何做到質保時間更長……這些都是對於消費者的承諾,對於市場的正面響應。而只有符合新國標,讓消費者更認同品牌價值,企業才會實現良性正向地發展。

第四,國標是基礎,產品是核心,技術很關鍵。在走訪的過程中,我們瞭解到,“省心更耐用”的可人電動車早己行動起來。推出“三年換新,終身保修”的VST超級動力電機,堅持創新原則推出可人原創優品U1,升級後的“第四代芯鎖防盜”實現“給你鑰匙都騎不走”……同時,可人電動車己開始積極申報產品3C認證、購置《目錄》等等。

全球最大電動自行車生產國,面對“新國標”生產企業應該怎麼走?

新國標來嘍

目前,己經進入“新國標”過渡期。而對於全球最大電動車生產大國的一員,只有像可人電動車一樣:積極、正向地面對才是硬道理。而作為媒體,我們更期待著“新國標”影響力的加深能夠更健康地發展,期待那些有責任感的企業更快的發展壯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