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秦檜為啥要害死岳飛?

有人說,唐朝是中世紀的結束,宋朝則是近代的開始。這個觀點是日本人提出來的,和我們以前接受的觀點差別太大了,需要好好消化才能明白這樣說的理由。

最早知道宋朝有兩個渠道,一個是廣播,一個是小說。廣播裡的《岳飛傳》說了很多年,就不明白那麼牛逼的一個人,怎麼就不能打不過金兀朮呢?打了那麼多勝仗的岳飛怎麼就不能一雪靖康之恥呢?像岳飛那麼愛國的人為什麼會被秦檜迫害死呢?在此之前,我還看過《水滸傳》,雖然是明朝人寫的,但是寫的是宋朝的事,不過看《水滸傳》除了喜歡那些打仗的描寫之外,有關潘巧雲、閻婆惜、潘金蓮的描寫段落是我最喜歡偷著看的,而且經常掩卷之後腦補各種省略的東西,這些促進了我少年時代的性啟蒙速度。不過也記住了皇帝從地道里去見李師師被燕青遇到了情節。從小家裡要我背的那些宋詞卻始終沒讓我和宋朝聯繫起來,覺得那些就是詩詞麼,除了對寫作文有些幫助之外,沒覺得對我的人生有什麼幫助。

岳飛雕像

秦檜為啥要害死岳飛?

滿江紅書法

秦檜為啥要害死岳飛?

做了和飲食相關的事情以後,有了一個從吃喝角度進入宋朝的機會。有一次在河南鄭州參加一個餐飲論壇,有人提出振興豫菜,其中的一個理由是中國的御膳是宋代形成的,中國烹飪中最重要的炒,也是在宋代完善的。我覺得他說的有道理,但是歷史上的輝煌和今天的衰落沒什麼關係,振興地方菜需要找到祖宗的支持,更需要的是地方菜走出地方,地方風味要突破地方的侷限,創新出全國各地人們喜歡的風味菜餚來。這需要強大的政治經濟文化力量的支撐。宋朝南遷偏安臨安(今杭州),對江南地區尤其是浙江的飲食風格風味有著極大的影響,杭州現在還有很多菜餚是宋代菜餚的遺存,成為杭州的代表菜式,宋嫂魚羹、西湖醋魚就是例證。杭州的麵條在江南地區乃至全國範圍都算種類多味道佳的,可以說是宋朝南遷把中原地區的麵食文化帶到杭州後的結果。之所以能有這樣的影響,是因為當時中原經濟文化的發展水平高於江浙地區,加上皇家的影響力,完成了中原文化和生活方式對當地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響、改造和融入,成就了江南地區成為中國經濟文化中心區域,直到今天依然如是。今天提出振興豫菜,不僅是餐飲人的努力,更多的河南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能為豫菜走出中原大地提供多少支持,否則,也只能停留在吶喊階段了。

扯的有點遠了。從吃喝的角度進入宋朝,已經不能從《水滸傳》裡吸收什麼了,還是要看一些宋朝人的記錄了。這個時候再看《清明上河圖》便從熱鬧的場面裡看出了一些和吃喝有關的東西了,

秦檜為啥要害死岳飛?

現在開封的灌湯包當年東京汴梁就有了,酒肆勾欄林立,是宋朝商業發達的表現,廚師在宋朝成為了獨立的職業,不再依附貴族為奴了。去杭州逛了孤山的朋友大概會知道“梅妻鶴子”的典故,北宋處士林和靖隱居孤山,梅花為妻白鶴為子,留下一段隱士佳話。他的後代林洪寫的一本書《山家清供》,

秦檜為啥要害死岳飛?

詳細記錄了南宋時期一些常用食材和一些菜餚做法,是瞭解南宋飲食尤其是南宋士大夫飲食趣味以及杭州地區飲食風俗入門佳作。深入進去,可以看到北宋南宋飲食風格的變化自己讀書人心態、心理的變化。琴棋書畫是雅文化,吃喝飲食是俗文化,因為喜歡吃喝飲食,倒也把以前零星接觸到的詩詞歌賦溝連起來,對蘇東坡那些關於飲食的詩句也有了新的認識。這種溝連的結果就是從傳奇中看到了政治,也明白了岳飛之死是必然的,“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高宗趙構偏安皇帝當的好好的,你岳飛偏要把徽、欽二帝接回來,趙構不讓你死才怪呢!

秦檜為啥要害死岳飛?

宋朝文化的輝煌在近幾年成為議論熱點,耳濡目染受到了一些影響,沒想去湊熱點,只是想通過對宋朝的瞭解,更深入的瞭解中國飲食文化發展的脈絡。

話說在早期階段,秦檜也是一個反割分子,當年議割三鎮的時候,集百官議延和殿,主張割讓的70人,反對的36人。秦檜就在這36人中。後來金人要立張邦昌,秦檜時為臺長,和臺臣進狀爭之。金不得已用兵脅迫百官,署立張邦昌。秦檜不肯署。被金人所抓。,後來秦檜航海而歸。人們就說他是金人派來的奸細以圖議和的。我想問問這個時候,金朝怕宋朝什麼?宋朝將驕兵惰,金兵強馬壯,要議和害怕宋不肯?秦檜要是金的奸細,在北朝害怕得不到富貴?跑回這風雨飄搖的宋朝來做什麼?

中國古代著名的歷史學家 馬端臨的話也證明了當時宋兵的弱:“建炎中興後 ,兵弱敵強,動輒敗北,將驕卒惰,軍政不肅”“張 韓 劉 嶽 之徒,究其勳庸,亦多是削平內難,撫定東南耳,一遇女真,非遁即敗。縱有小勝,不能補過。”當時岳飛也只是在郾城打了一個勝仗而已,據他《本集》記載,金兵一共一萬五千人,岳飛的兵合前後公文算起來有兩萬人。苦戰半日然後的勝。也不算什麼稀奇。《宋史》本傳巧與造詞,說:“兀朮勁兵號柺子馬,萬五千騎而來。”到像是單柺子馬就1萬5,說的像是岳飛真是以寡擊眾了。郾城外的功績全是莫須有。最可笑的是,宗弼渡江的時候,岳飛始終躲在江蘇,眼看著高宗受金人追逐。這種兵能靠他恢復?

當時將們主戰,不過是利於久握兵權。,真事情敗壞下來,都是一鬨而散,每一個人負責人的。

當時和議的,的確是恥辱的。所以讀史的人都痛罵秦檜,不該殺岳飛成和議。然而凡事要論事實,只有豪言壯語是無用的。在引用《金史》麗瓊的一段話,描述下當時宋軍和金兵的差距:

語同列曰:瓊從大軍南伐,每見元帥國王。親臨陣督戰。箭石交集,而王指揮三軍,意氣自若。進不避難,將士觀之,孰敢惜命。…………….江南諸將,才能不及中人,每當出兵,身在百里之外,幸而小捷,增加俘級,以為己功。,才有微功,已有厚賞,或有大罪,乃置不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