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5 每一个灵魂都是潜在的神

每一个灵魂都是潜在的神

一、宇宙的纯粹意识和人类的纯粹意识在本质上同一

创作于公元前5000年的《梨俱吠陀》是以最古老的印欧语言,即早期梵文写就的。《梨俱吠陀》认为一个人能够认识那种纯粹的、神圣的和觉悟的意识。而吠檀多(Vedanta)一词的本意是“吠陀的终结”,通常用以指“吠陀的顶峰”。吠檀多认为,存在着一个原始的、绝对的、无限的、纯粹的意识,世界的一切都从其中投射出来。这类似中国“道”的观念。在灵性觉悟状态下,人们可以认识到宇宙中的纯粹意识和人类中的纯粹意识在本质上是同一的。

人生的目标应该是觉悟上帝,获得自由。所有其他的企图,如财富或者名声,甚至追求传统知识,都不会带来持久的快乐。“智慧的先知在金灿灿的荣光中看到上主、大灵、创造主时,他就会超越善恶,纯洁地追求至上的合一。”“有了上帝之知,一切的束缚都脱离了······(至上的真理)被认为永恒地存在于一个人的自我中。”

每一个灵魂都是潜在的神

二、宗教的全部目的在于显明神性

印度宗教领袖辨喜(斯瓦米·维帷卡南达)说,宗教的全部目的在于通过劳作、崇拜、心持或者哲理自在地控摄内在和外在的自然以显明这一神性。其他教义、教条、仪式、著作、庙宇或者种种形式都不过是第二位的。

“一切宗教的终点就是觉悟灵魂中的上帝,这是惟一普遍的宗教。理念和方法虽不同,但核心一致。”

吠檀多教导人们,对真诚的信徒而言,所有宗教都是通向自由和觉悟上帝的道路。一个人应该真诚地实践个人感到满意的宗教。吠檀多主张一个人应该寻求宗教内在的灵性核心,而不仅仅是加入。“就如汇入海洋的江河找到了它们最后的宁静,而它们的名字和形式则消失了,智者没有了名色,融入比一切伟大事物还要伟大的至上之灵的光辉中。”

每一个灵魂都是潜在的神

三、瑜伽是个体和神性的联结

瑜伽的字面意思是“联结”,具体地说,就是个体和神性的联结。在严格的印度宗教实践者那里,其涵义和解脱、涅槃或者觉悟同义。其延伸意思是通向灵性联结或解脱的“道路”。中文有一个确切的相似词:“道”,“道”既指最后的目标,又指抵达它的道路。

人们可以通过种种灵性戒律或者瑜伽来获得这种觉悟。其中最重要的道路是冥想之道、知识之道、行动之道和虔信之道。许多人将灵性实践和经典研习相结合,通过冥想、凝思、入定,开始灵性探索,心灵逐渐变得更加平静、更加具有收纳能力。这些经典传播关于灵魂、上帝、意识、伦理、时间、死亡、永恒的知识。此外,有些追求者受益于崇拜、仪式、唱赞以及其他虔信实践,他们可能被吸引着去朝觐圣地、与圣人联谊或者去从事社会福利工作。

每一个灵魂都是潜在的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