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孩子不買玩具就不走哭鬧,家長的做法讓人稱讚:這法子我咋沒想到

撒嬌"是孩子的本能,但是當撒嬌超過了限度,就會成為"耍無賴",

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孩子會想出種種方式讓大人下不來臺。

最常見的莫過於"大喊大叫"、"賴著不走"、"滿地打滾",遇到這樣的情況,不少家長表示自己束手無策,完全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孩子不買玩具就不走哭鬧,家長的做法讓人稱讚:這法子我咋沒想到

孩子要玩具,不給買就躺在地上大喊大叫

前些日子我和鄰居貝貝媽媽約好去逛街,她帶著2歲大的兒子,路過一個玩具店,小貝貝走不動道了,非要進去看一看,沒辦法,媽媽只能帶著孩子進去看了一圈,不出所料,小貝貝抓著玩具小汽車就不鬆手,要媽媽買。“這個玩具家裡有,放回去。”媽媽不肯,“家裡半屋子都是小汽車,其中很多買回家玩了幾次就不玩了。”

得不到滿足,孩子自然不肯走,賴在原地,媽媽試圖強行將孩子拖走,沒想到他直接往地上一躺,開始打滾,還把店裡的小汽車狠狠甩出去,摔得支離破碎。

貝貝媽沒辦法,只能先賠錢,然後再去哄孩子,大街上那麼多人圍觀,哪能讓孩子一直躺地上?

孩子不買玩具就不走哭鬧,家長的做法讓人稱讚:這法子我咋沒想到

現實中,像貝貝媽這樣的家長不在少數,她們家的孩子,將“鬧騰”當做一種交易的籌碼,在這些孩子眼裡,只要自己聲音大、動作誇張、不講道理,父母就會屈服,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小孩子不知道對錯,他們只是本能地追求更好的生活,很明顯,家長能滿足他們要求,這就是好。

家長們的心態,也可以理解,畢竟自己心頭肉,再無理、再鬧騰,那也只是小打小鬧,捨不得還是捨不得,一位網友說過這樣的話,孩子鬧騰無非是玩具與零食,這才值幾個錢?他要,那給他買不就好了?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幹嘛非得給自己找麻煩?

孩子不買玩具就不走哭鬧,家長的做法讓人稱讚:這法子我咋沒想到

這個問題只是花點錢買點東西這麼簡單嗎?

  • 無條件滿足孩子帶來的危害

病情”會越來越嚴重

家長一次又一次的滿足,會讓孩子覺得,自己要東西,父母就給買,這是一個常識,很流暢的過程,小的時候,孩子要求確實不難滿足,也就玩具與零食,可長大之後呢?在這種家庭教育模式下長大的孩子,“病情”會越來越嚴重,他們只要遇到無法滿足自己的事情,就會變得暴躁,心裡其實也知道'不是所有人都得慣著自己',但是情緒不會受到三觀的控制,該發火的時候還是會發火。

現實中,別人不願意的事情,自然會拒絕你,要讓所有人都像父母一樣包容?不得罪別人就算是幸事了。再往深遠的地方想一想,等父母老了,這樣的孩子能孝順?他們習慣了從家長那裡得到好處,突然被要求給家長好處,如此轉變,會造成情緒上的劇烈波動,“不孝順”才是常態。

孩子不買玩具就不走哭鬧,家長的做法讓人稱讚:這法子我咋沒想到

情緒化嚴重

朋友與朋友之間,做到一比一付出的很少,但也絕對不能相差太大,畢竟誰願意整天吃虧?你吃雞腿,我吃雞翅,大家能在一起嘮嗑,可你吃雞腿,我就只能喝雞湯,幾次之後再也不會聯繫,背後我還會說:這人真小氣!

無條件滿足孩子”說白了就是驕縱,這種孩子不但缺少朋友,還容易性格極端,稍有不順就會做出平時大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其中很多是當事人自己事後回憶都覺得丟人的事情。他們知道對錯,可大腦負責管理“情緒行為”的那個模塊存在問題,小時候做習慣了,長大演變成人格,難以剋制。

希臘教育學者羅格說過,父母越是放縱,孩子越是無能,遇到問題,他們第一反應是求助,而不是自己想辦法解決。家長的滿足會直接導致孩子自立性變差,而這又是很難扭轉的一種狀態,如果沒有外界巨大的刺激,可以說,這孩子算是“廢了”。

孩子不買玩具就不走哭鬧,家長的做法讓人稱讚:這法子我咋沒想到

高情商的家長都這麼做

李玫瑾教授說,如果你的孩子耍無賴,絕對不要立即滿足他的要求,那樣只會讓問題越來越嚴重,看是解決,其實只是浮於表面。

家長在用這個辦法的時候,也得注意一些細節方面,比如“冷漠對待”之後,過一段時間,要給孩子一點小獎勵,不要給他原本想要的東西,換成其它孩子喜歡的東西,這是一種補償,在心理學上應用非常廣泛。

在遭遇不幸之後,人的精神會處於高度敏感狀態,在這個階段,別人任何細微的示好,都會被無形中放大,幫助他們更快的恢復,並因此與示好者建立深厚的感情。

每一位家長都心疼孩子,捨不得孩子吃苦,希望他們從小就快樂長大,但我們要弄清楚,相對於兒時物質上的享受,心靈建設才是最重要的。父母再捨不得,我們最多也就幫他到結婚,未來的路需要孩子自己去走,困難需要他們自己去克服。而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孩子“思維不出錯”的情況下,慣兒是害兒,這個道理不管到哪個時代,都是一樣的!

《正面管教》傳遞的“既不懲罰也不驕縱”育兒觀,值得家長們借鑑。

孩子不買玩具就不走哭鬧,家長的做法讓人稱讚:這法子我咋沒想到

解決了孩子“不買玩具孩子就哭鬧不走”的事情,我高興不已,時不時的就跟朋友請教育兒上的問題,後來朋友告訴我,你買一本《正面管教》吧,並且跟我說,“我是照著葫蘆畫瓢罷了”。

孩子不買玩具就不走哭鬧,家長的做法讓人稱讚:這法子我咋沒想到

原來,《正面管教》這本書中,傳遞的“既不懲罰也不驕縱”育兒觀。不僅僅包含育兒理論,還有一個“實用寶典”,為幫助媽媽解決育子難題,提供了各種各樣的妙招,切實的解決方法,讓我們直接拿出來就能直接用。

孩子不買玩具就不走哭鬧,家長的做法讓人稱讚:這法子我咋沒想到

一本書也許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但是卻能夠解決很多常見的問題,39快錢,也就是兩杯奶茶的錢,卻能讓你省心,讓孩子健康成長,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