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在中小学,你怎么看待学得好是学生自己聪明和学不好是老师教不好这种观点?

我的家乡在九万山


看到你的问题让我想起来了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每一个学生在刚步入学堂的时候,对知识的认识是有限,而老师就是他们学习路上的明灯,指引着他们走向光明,但是有的同学却掉队了了,跟上的就是好学生,那掉队的就是学习不太好的学生。

有的人说了,好学生本来就聪明,天生的没法比。当然不排除遗传这个可能,但是能一直优秀一直聪明下去,得有良好的自制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习惯。不然孟母三迁,凿壁偷光等,也不会被传颂至今,老师对于他们而言就是良师亦是益友。

而学习不太好的学生刚刚也说了,并不是生下来就带有标签,这部分学生不会的知识就像雪球一样越堆越大,一次又一次的不及格,心理上已经妥协,但是老师还想在拉你一把,上课经常挑你回答问题,不做作业批评你等等,这在学生眼里不是老师的关爱,反而是针对,当老师真的对你不管不问的时候,那么结果是什么呢?这个情况每个老师都会遇到,是你你会如何做呢?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但是现在网上教学,教学更透明化,每个家长都可以看到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但是讲完后,你的孩子会了么?当不会的时候你一遍又一遍的教,孩子会了当然很好,不会的时候那就得从孩子身上找问题。

总结,优秀的学生和拖腿学生,真正的差别不在聪明与否,而在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方法,学习的习惯。这些话你肯定都听腻了,但是真的去思考了么?

最后,一篇文章送给大家!




地理杂谈


看不到教师的作用与不承认教师的局限性一样,都不客观。

持题中这个观点的,应该是文化程度不高的,他大概不懂得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在一个人的学习和成才这个问题上,其他人包括教师在内都属于外因。也就是说,教师的教育能让一名愿意努力学习而且基础不错、智力不差的学生变得优秀,却不能让一个不愿学习或者基础极差、智力低下的所谓学生变得出色。还是那个比方: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时间能让一枚受精的鸡蛋最终孵化出小鸡,同样的条件你绝无可能令一块石头蛋子变得有生命。

在一个班级里,一名所谓的“差生”与所谓的“优秀学生”的差距自然没有石头蛋子与鸡蛋的差距那么大。通过教师的教育引导,班级里再差的学生也决不会在受过几年的教育之后仍停留在他入学前的状态,不会毫无进益。

同样,品质再好的鸡蛋,如果不经过孵化,它永远只是一枚鸡蛋;放的时间长了还可能变成一枚臭蛋。资质再优秀的孩子,如果不接受教育他也永远成不了才。

王安石写过一篇名为《伤仲永》的短文,记述了一名天才儿童的陨落。这个叫方仲永的孩子,五六岁的时候就能够“指物作诗”,不仅写得快而且还都有一定的文采和道理。方仲永的父亲把孩子当做牟利的工具四处赶场子,不让他投师学习。结果等作者见到已经长到十二三岁的方仲永时,写出来的诗已经失掉了灵气。长大后,就成了一名毫无特长的普通人。

王安石认为,即使是通达聪慧富于天赋的人,如果后天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他也必定要成为平庸的人;那些本来就资质平平的,如果再不接受教育,恐怕连普通人他也赶不上了。

能否认教育的重要性吗?能够否定教师对于学生成才所起到的作用吗?


当然,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不断自省,不能忘记自己的责任,还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对于那些非常优秀的学生,我们不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以功臣自居;对于那些后进的学生,则永远葆有一份歉疚之情,提醒自己也许我还没有尽力,我永远不能轻言放弃。

一句话,戒骄戒躁,永远保持谦虚进取的精神,这样或许能够让自己心安,也能够减少一些求全之毁。

与您共勉。谢谢!


花眼看花


“学得好,是学生自己聪明;

学不好,是老师教不好。”

——意思也就是说: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老师可有可无,毫无用处!

仔细琢磨这话,也有道理:

有句名人名言:任何成功,是99%的勤奋,加1%的天赋。

这里确实没提到老师的功劳!

就拿我所教的一个普通班的情况来讲吧:

全班各科每堂课能认真听课的,总有10多个"好学生"在默默听课,他们从来不要老师多讲多管,即使他们听懂了,学会了,老师甚至还蒙在鼓里!很多时候,老师提个问题,根本不用你老师点名,他们就主动答上来了。至于布置的作业,从来不用老师催促,不用和家里扯嘴皮子,从不欠你老师的“账"。我还发现,班主任成天为另外那些学生忙上忙下,忙里忙外,可就从来没为这10来个"好学生"操过心!他们没让老师操心还算了,有时还主动帮班主任管管事,帮帮忙之类。

这下该明白了吧?我们老师拍拍胸堂,扪心自问一下:

这些"好学生"学得好,又听话,我们老师为他们付出过吗?

至于那些“学不好"的学生,老师几乎投入了80%的精力:

讲课不到2分钟,就得点他们的名,象招魂一样叫他们的心思快回到教室来;好不容易招回来了,又不愿拿出课本,不愿动笔,有时还干脆睡着了……作业不交时,老师还要微信家长;老师管得他们多了,还顶撞老师,老师打不得骂不得,周六周日放弃休息还要去家访……

但是,我们老师教育了这些“学不好"的学生这么多,花了80%的精力,有什么收效呢?

他们每次考试时,甚至选择题写个ABCD字母都不会。我们做老师的,真的太无能!怎么就教不了他们!

学得好,是学生自己聪明; 学不好,是老师教不好。

这话还真有道理吧?


三味聊教育


一个学生学的好还是不好,与老师、学生、学生家庭三者都有关系,特别是小学和初中阶段。

其实作为老师,真的很少有人会说:这个学生学的好,是因为我教的好!老师大多无心去贪这个功。

同样,也几乎没有老师会说:这个学生学的不好,与我没有一点关系。作为老师也不会去推托这个责任。

在一个班级里面,即便老师给予每一位学生同样多的关心和照顾,也照样会有学习差的与学习好的!这种情况在哪里都一样。甚至有很多老师,在班里差生身上所下的功夫真的要大于学习好的学生。

在同一个班级里,之所以会出现学习差的和学习好的这种情况,就像我前面所提到的,与老师、学生自身、学生家庭因素三者都有很大关系,缺一不可。就像我之前遇到一个学生,上五年级,上学期本来学习很好,可到下学期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后来了解到,原来该学生家庭出现变故,父母离婚,后来老师与孩子父母沟通这一情况,共同开导孩子,孩子成绩才有所提升;有的学生,很聪明,家长不管,孩子自我放弃,学习一塌糊涂;也还有学生,天资不怎么样,但学习却很不错,原因在于孩子家长很注重孩子的培养,在孩子学习习惯等各方面都能给予正确的引导,孩子自身也很努力。

所以,在中小学阶段,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都不只取决于教师一方面!





小狐狸的灯


学习是家长、学校、老师、学生这三个方面的合作关系!没有绝对之说!学得好,就是自己聪明。这种说法显然不对,学生上课难道都是自学,没有听老师讲课?那时不可能的!无论处在那个年级的学生都曾接受过很多科目很多老师的教育。没有老师对各科知识专业的讲解,绝大多数学生是不可能完全深入透彻理解的。尤其是对于理解之后对于知识迁移的运用与掌握!自己能够学好的学生固然是有,因为这样的学生,学科基础牢固、行为习惯过关、善于思考分析和动脑筋、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善于听讲、摸清了学习的规律、接受能力强,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学习也掌握了很强的学习能力。但是对于各科目的学习的知识面和深度还是需要专业教师课堂上的引导,既上课还是多少听了讲的,包括习题的做题方法也是听过讲解的。 而对于成绩不好就是老师的问题的观点显然也是片面之词。成绩不好的学生问题自然总体比成绩好的学生多,决定一个学生成绩优劣的因素有些方面刚刚前面也有提及。首先是上一个年级各科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底层的地基没打牢固,上面的砌砖砌得再高也无济于事。其次,一个学生行为习惯、学习态度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其课堂听课的效果,不要求超前,之前跟老师讲课思维同步。第三,前面提到了优秀的学生不乏高智商的存在,既然如此,那么一个学生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分析归纳等等能力也会影响到其课堂掌握知识的效果。第四,对于平时老师课堂讲解知识点的听课、习题的讲解和自己平日做题的做题方法的日积月累、不断分析总结,从而达到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尤其重要!因此,由此可见成绩不好,跟学生自身也有很大关系。




ZG15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广为流传,害苦了一线老师。因为这句话,教育突然就变成了一件无比沉重的事情,它相当于直接把所有的教育的责任都抛给了老师,“学生无错,教师无能”,这样的帽子扣得老师翻不了身。

这句话本身所表达的含义是,教育者对孩子要有的一种责任与信念,不轻易对任何学生丧失信心。

现实生活中,人难免被分为三六九等,我们可以把人分这几类:天才、人才、庸才和蠢才。天才无师自通,不须教化,自然而成参天大树。人才一教就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庸才教啥会啥,决无发挥能力,离了拐棍就倒。蠢才教东往西,学正用负,还得借用律法鞭怠。其次,铜加入锡,一熔锋利;铁加入炭,百炼成钢;顽石精心打磨,也可成器,说明了外力可以改变物性的可能性,但遇上朽木呢?即使用刀功精湛,恐怕也不可雕琢吧。所以,教育对人的作用很大,但也有限度的;教师能力再高,想不切实际地改变所有人的生就本性,不可能、不客观、不现实。

老师对学生因材施教,这是老师对于每个孩子的长处,性格,缺点,运用不同的方式教育孩子成长,成才,这是老师的智慧,这是每个老师应该践行一生的教育信条,很对,可是人们却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教育不是万能的,有的孩子被父母纵容,娇惯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

对于专业知识,老师肯定会教,学生能否学懂那是因人而异。而要拯救所有形形色色的问题学生,那需要的不仅仅是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更需要的是教师时间和精力的付出,更需要教师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但是,我们能要求所有教师都付出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师首先是个人。

再说,现在的社会已经没有了尊师重教的风气,何谈教育,金钱腐蚀的灵魂,何谈教育,却来指责老师不会教育,这是社会的悲哀,老师的悲哀,孩子的悲哀,我们应该觉醒了,尊师重教,是我们当务之急该做的。


校林广记XLGJ


好学生是靠自己的聪明,没有老师的功劳,持这种观点的人是不懂教育的人,是自我而自私的人。一个学生学好如果仅仅依靠聪明,那他或她就不用上学了,依靠自学就行了。这样说似乎又是抬杠,老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从小学到大学,如果没有各科老师的系统授业解惑传道,再聪明的学生也不可能成功。聪明天资只是一个人具备的学习条件 。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持这种观点的人又把老师万能化了。刚才说了,老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 ,而不是塑造产品,学生是一个一个的不同个体,接受老师的传的道,授的业 的能力不同 ,还有一个愿意接受不愿接受的问题。所以老师不可能把所有的学生都教育成一样的结果。


平林小院


这句话我信,信他是优秀学生离开学较后说的话,或者是出自家长之口,这是没有良心或不懂教育的人说的胡话。

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的综合产物,缺哪一环都不行。孩子很聪明,就放在家里家长教,有没有考上清华北大的。老师再会教,没有家长的配合也不行。孩子也聪明,家长也配合,老师也会教,遇到战乱或文革那样的年代,孩子能学出息吗?


语健君


总把责任推给别人的人是很难成功的!


高山流水176031403


我不同意这种说法:

我的看法:凡是学习好的学生,家庭教育占60%,学校教育及个人占30%,社会影响占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