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如果莫高窟有一天永久关闭,我们如何探索这个世界遗产呢?

敦煌 | 如果莫高窟有一天永久关闭,我们如何探索这个世界遗产呢?

1900年6月22日,

对京津之外的大清国普通人来说,

只是不太平的年景里普通的一天。

这天,莫高窟的守门人王圆箓道士,

继续着他的“装修”工作:

把石窟上的古代壁画刷上石灰,

让它看起来“干净”一些。

敦煌 | 如果莫高窟有一天永久关闭,我们如何探索这个世界遗产呢?

也不知道以佛教文化为主的莫高窟,

为什么会让一个道士当家。

刷着刷着,帮工告诉他,

好像墙壁是空的,也许里面还有洞穴。

两个人就又挖了一阵,

没多久就挖出来一个满是经卷的洞窟。

这个读书不多的道士不知道,

他不只打开了敦煌学这门学问,

也把莫高窟送上了屡遭劫难的荆棘之路。

敦煌 | 如果莫高窟有一天永久关闭,我们如何探索这个世界遗产呢?
敦煌 | 如果莫高窟有一天永久关闭,我们如何探索这个世界遗产呢?

如果没有王道士,

今天的莫高窟很有可能只是个普通景点,

绝不像今天这样,

成为旅行者们非要朝圣的地方。

敦煌 | 如果莫高窟有一天永久关闭,我们如何探索这个世界遗产呢?

这不是诋毁莫高窟,

而是在王道士的年代,

莫高窟就已经沉寂了几百年。

这片在鸣沙山上的佛教奇迹,

诞生、兴盛和沉寂的时间都相当早,

加上气候和战乱,

以至于到了最后两个封建王朝,

人们仿佛忘记了它的存在。

敦煌 | 如果莫高窟有一天永久关闭,我们如何探索这个世界遗产呢?

在沉寂的600年里,敦煌是真实的“西出阳关无故人”

可王道士这一挖,

首先是先把文物贩子吸引了过来。

七年后,英国人斯坦因沿丝绸之路来到敦煌,

只用了200两银子,

就换走了24箱经卷和5箱其它艺术品。

1914年他又用很低的价格换了570段敦煌文献。

敦煌 | 如果莫高窟有一天永久关闭,我们如何探索这个世界遗产呢?

除了斯坦因,

法国人、日本人、俄国人纷纷来到敦煌,

名义上“买”走了敦煌经卷的最精华部分,

仅剩6000余卷残卷。

当时国内学者无不叹息:

敦煌 | 如果莫高窟有一天永久关闭,我们如何探索这个世界遗产呢?敦煌 | 如果莫高窟有一天永久关闭,我们如何探索这个世界遗产呢?

而这还只是文明的方式,

上世纪二十年代,

敦煌来了一大批被革命的沙俄旧军人。

他们还毫不顾惜地在洞窟内生火做饭,

莫高窟内的很多壁画被烟熏火燎得面目全非。

更令人愤怒的是,

这些丧家之犬对大量泥塑断手凿目,

对壁画胡乱涂抹,乱刻乱描。

敦煌 | 如果莫高窟有一天永久关闭,我们如何探索这个世界遗产呢?
敦煌 | 如果莫高窟有一天永久关闭,我们如何探索这个世界遗产呢?敦煌 | 如果莫高窟有一天永久关闭,我们如何探索这个世界遗产呢?

当敦煌撑到新中国,

除了特殊年代受到了小程度的损坏,

就再也没出过什么人祸了。

但人祸之后,天灾又成了大问题。

敦煌的修复人员在长期修复过程里发现,

敦煌 | 如果莫高窟有一天永久关闭,我们如何探索这个世界遗产呢?敦煌 | 如果莫高窟有一天永久关闭,我们如何探索这个世界遗产呢?

在认识到这些深层问题之前,

他们只是做抢救性修复:

找出有脱落危险的地方,用胶水先黏上。

敦煌 | 如果莫高窟有一天永久关闭,我们如何探索这个世界遗产呢?

后来大家发现,不解决壁画的“病”,

就谈不上是修复,

尤其是壁画的“癌”:酥碱。

岩体里的可溶性盐遇水之后会溶解移动,

在洞窟壁画地仗中积聚。

积聚的盐反复出现结晶收缩再溶解,

这就是酥碱病,

会导致壁画大面积脱落。

敦煌 | 如果莫高窟有一天永久关闭,我们如何探索这个世界遗产呢?

酥碱病的关键就在于水,

但越来越不正常的气候,

让这个问题变得越发严重,

尤其是今年,

敦煌接连两次受到强降雨影响。

虽然水灾并没有直接冲毁文物,

但对于洞窟内的环境影响无法估计。

敦煌 | 如果莫高窟有一天永久关闭,我们如何探索这个世界遗产呢?

2019年7月敦煌水灾/莫高窟参观预约网微博

除了天灾,

旅行者们的一呼一吸带出的水蒸气,

也在时刻影响着壁画的生存,

而随着人数增多,

这种影响也越来越大。

敦煌 | 如果莫高窟有一天永久关闭,我们如何探索这个世界遗产呢?

面对这种情形,

敦煌的修复者们只能与时间赛跑。

98号窟从1998年开始,

花了接近20年才完成修复。

可在修复人员看来还是有些仓促,

但他们也不得不加快步伐,

因为他们总感觉,

修复的速度根本赶不上石窟出问题的速度。

敦煌 | 如果莫高窟有一天永久关闭,我们如何探索这个世界遗产呢?

而且敦煌还是壁画修复界的“黄埔军校”,

其它地方的壁画要是出了问题,

都要找敦煌求救,

这在无形之中给了他们更多压力。

敦煌 | 如果莫高窟有一天永久关闭,我们如何探索这个世界遗产呢?
敦煌 | 如果莫高窟有一天永久关闭,我们如何探索这个世界遗产呢?

在巨大的修复压力前,

人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

敦煌 | 如果莫高窟有一天永久关闭,我们如何探索这个世界遗产呢?

人类再厉害,也抵不过时间的力量。

所以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

第一代敦煌保护者就尝试永久保留敦煌遗迹,

而最简单的永久保留方法,

就是把壁画临摹下来。

敦煌 | 如果莫高窟有一天永久关闭,我们如何探索这个世界遗产呢?

解放前,张大千就曾经进入敦煌临摹

直到今天,

人们仍然保留了这种效率最低的方式,

不单是因为它简单,

而且在壁画受损特别严重的情况下,

人们还能运用对同时期壁画的理解,

合理复原线条和色彩。

敦煌 | 如果莫高窟有一天永久关闭,我们如何探索这个世界遗产呢?

上图:阿弥陀净土变局部,莫高窟第220窟,初唐;下图:杨东苗临摹品

但今天人们找到了更加高效的方式,

来记录人类的伟大遗产——

敦煌 | 如果莫高窟有一天永久关闭,我们如何探索这个世界遗产呢?敦煌 | 如果莫高窟有一天永久关闭,我们如何探索这个世界遗产呢?

在人们刚提出要把敦煌数字化的年代,

数码相机都没有普及。

1999年,敦煌人开始了第一次尝试:

用135胶片相机拍摄石窟,

再将交卷送到美国冲洗拼接扫描。

后来有了数码相机,

但第一代的分辨率只有75dpi,

都无法做出原始大小的图片。

直到2006年,图片才能达到壁画原始大小。

敦煌 | 如果莫高窟有一天永久关闭,我们如何探索这个世界遗产呢?

更先进的数字化采集

虽然这是人类不得不选择的第二方案,

却实实在在给普通人带来了便利。

今天,在数字敦煌的网站上,

我们不仅能看到300dpi的图片,

还能看到360度的三维全景漫游。

敦煌 | 如果莫高窟有一天永久关闭,我们如何探索这个世界遗产呢?敦煌 | 如果莫高窟有一天永久关闭,我们如何探索这个世界遗产呢?

敦煌二五四窟漫游

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

我们能带着VR眼镜,

在家里就能感受到莫高窟的壮丽。

说起来也有趣,

“数字敦煌”这四个字,

原本只是为游客电子指南命名。

敦煌 | 如果莫高窟有一天永久关闭,我们如何探索这个世界遗产呢?

针对游客的数字指南,现在已经升级成了更逼真的球幕电影

当时的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觉得,

莫高窟的客流太大,

如果大家能先在洞外看看电子指南,

就能更好地了解莫高窟,

顺便缩短了游客在洞窟内停留的时间。

敦煌 | 如果莫高窟有一天永久关闭,我们如何探索这个世界遗产呢?

后来数字化工程沿用了这四个字,

也让这四个字超越了电子指南,

既成为了开放给全人类的宝库,

也成为保护莫高窟文化的最后堡垒。

敦煌 | 如果莫高窟有一天永久关闭,我们如何探索这个世界遗产呢?敦煌 | 如果莫高窟有一天永久关闭,我们如何探索这个世界遗产呢?

敦煌217窟主室北壁。下图是全景图右上角区域的细节

而面对今天敦煌的处境,

我们或许也应该摒弃一些旧观念,

敦煌 | 如果莫高窟有一天永久关闭,我们如何探索这个世界遗产呢?

毕竟你今天在电脑上能看到的壁画,

比你在洞里看到的还清晰,

你还可以在电脑面前放肆呼吸,

不用担心损伤壁画,

何乐而不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