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漫談公鏈發展:公鏈優先原則

前言:人工智能的發展需要數據來餵養,但數據獲取有很大的壁壘。區塊鏈時代能打破數據壁壘嗎?未來會產生什麼樣的情況?為什麼降低數據獲取壁壘的原則是公鏈優先?基於區塊鏈的數據交易市場未來有可能誕生嗎?

本文來自於元界聯合創始人兼CTO陳浩投稿歡迎大家一起留言探討

今天我們從數據視角來看公鏈的發展,看看得出什麼結論。

數據壁壘:人工智能的困境

我們先從人工智能開始。眾所周知,曾經大數據的火熱,推動了人工智能的發展,尤其是監督學習種類的人工智能算法,互聯網行業也提出了“數據驅動”的口號。然而正如大家看到的,似乎人工智能的應用並沒有向幣圈一樣席捲全球,那這是為什麼呢?

借用吳恩達的原話:

“AI的崛起正改變著公司的競爭格局。公司的壁壘不再是算法,而是數據,讓算法利用足夠的數據,使得產品運行起來,然後通過產品來獲取用戶,用戶在提供更多的數據……週而復始,又舉例:搜索公司,搜索公司有著大量的數據,顯示如果用戶搜了這個詞,就會傾向於點哪個鏈接。”

其實這裡暗示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當人工智能的算法不再是瓶頸時,搶佔數據的高地就是運營的第一準則。那麼問題又回來了,如果已經存在數據壁壘,那麼其他企業想進入人工智能怎麼辦?這會影響人工智能的發展嗎?

我認為會的,互聯網行業既存數據壁壘讓很多初創型公司望塵莫及。

區塊鏈上會產生類似的數據壁壘嗎?我的回答:是。

首先要明確一點,區塊鏈上的數據來自區塊鏈應用。我在今年一月份的文章《區塊鏈應用的去中心化只是一個烏托邦》中表示基於區塊鏈的應用想要完全去中心化是不可能的。

那麼接下來的問題就是,什麼程度的去中心化應用才可以被接受呢?我認為這個沒有統一的答案,而是取決於場景。這也是區塊鏈應用落地的困難之一,人們首先要達成共識,其次接受不同程度的去中心化。

那麼這些應用的表現形式是什麼呢,我認為是混合型區塊鏈應用(Hybird-dApp)。

為了解釋這個概念,我們參照移動端開發的Hybird App,H5與原生頁面混合型APP。那麼在Hybird-dApp中,區塊鏈所提供的功能相當於是H5部分,其他都是Native的。

如下圖所示:

漫谈公链发展:公链优先原则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由區塊鏈部分提供的功能是去中心化的,而Native是由中心化管理的。舉個例子,當用戶產生了大量的視頻存儲需求時,我們優先選擇Centralized HTTP server,而視頻的著作權我們可以使用Blockchain dAPP來搞定(圍繞著token)。

這樣的好處是,兼顧了區塊鏈資源的珍貴和高昂的存儲需求。其實這樣的APP已經大量出現,相當多的行情APP和錢包APP,除了用戶私鑰是去中心化的(寄宿在用戶設備中為用戶提供支付功能)。除了支付功能之外的其他功能,幾乎都是中心化設施提供的,例如資訊推送,IM聊天等,這本身已經符合Hybird-dAPP的定義了,只是這個概念沒有人單獨提出來。

現在我們擴大視角,難道只有支付功能應該是去中心化的嗎?顯然不是。隨著行業的發展,會湧現出相當多一批Hybird-dAPP,提供多元多樣化的服務,例如金融服務、遊戲娛樂等等。

說到金融服務,又不得不提到數字貨幣交易所。目前數字貨幣交易所已經積累了大量用戶數據,其中歸交易所私有的有KYC數據,成交明細數據,高淨值持幣用戶的數據,到個人的充提數據,這些我們統稱為平臺私有數據;而公眾可查的就只有統計級別的充提數據(交易所出入金)。

由於公鏈的賬本都是公開的,所以充提數據才可以統計,這也是公鏈賬本的一個特性:只要分析師掌握一點點輔助數據,就可以在鏈上挖掘出大量有價值的數據。

現在我們在這裡引出我們的主題:區塊鏈上的數據壁壘會在交易所以及上述Hybird-dAPP中心化部分產生。

這會逐漸形成兩個壁壘:

1. 分析壁壘,具有豐富數據分析經驗+對區塊鏈深刻理解的分析師,單單從公鏈賬本本身就能挖掘出很多有用的數據,這屬於人才壁壘,通過挖人就可以解決。

2. 私有數據壁壘,單純地依靠公鏈數據是很難對用戶進行畫像的,一旦掌握少許鏈外數據作為引子,就可以推導出超量的有用數據,那麼誰積累的私有數據越多,誰對用戶的畫像就更為準確,利用人工智能加速擴張商業版圖的可能性就越大。而私有數據壁壘會比分析壁壘更難打破。

降低區塊鏈的數據壁壘:公鏈優先原則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得出了積累私有數據、構建數據壁壘是未來區塊商業競爭的核心競爭力的結論。我們接下來通過圖示來進一步分析:

漫谈公链发展:公链优先原则

區塊鏈鏈上數據和平臺私有數據的對壘示意圖

漫谈公链发展:公链优先原则

經過一段時間的競爭,C平臺倒閉,B成為頭部,擁有大量私有數據

上面兩張圖展示了僅平臺之間的競爭導致的私有數據壁壘的產生,然而這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下面一種情況:

漫谈公链发展:公链优先原则

平臺傾向使用傳統技術,公鏈賬本不敵私有數據

公鏈作為一種去中心化、去信任的優質資源,被中心化商業平臺“聯合抵制”了,公鏈的地位被極大地弱化,起不了監督平臺的作用。而理想的情況應當如下:

漫谈公链发展:公链优先原则

人們傾向於使用公鏈記錄數據,包括商業化平臺

那麼圖4和圖3的區別是什麼呢?為什麼說圖4是理想化的情況呢?

我們知道,公鏈的產生源自去中心化的理念,也就是公鏈作為基礎設施提供了去中心化的協議,來幫助人們構建商業應用,這些應用可以是DApp或者Hybird-dApp,但我們並沒有脫離去中心化理念的範疇。

我們將去中心化的理念再細化一下可以發現,其實去中心化體現在兩點:

  • 公開透明可監督

  • 用戶私權至上

圖4很明顯符合以上兩點,而圖3的情況是反其道而行之。

其實從數據的角度,從人工智能身上吸取經驗,維護公鏈作為公開賬本的價值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積累了大量數據的公鏈,可以養活相當多數量的中小微企業,這無形中也加速了行業發展,間接地擴展了這個公鏈的應用生態。

那麼根據上述分析,我覺得有必要提出一個區塊鏈應用的開發原則——公鏈優先原則。

公鏈優先原則:在公鏈可負載和應用成本可控的情況下,優先使用公鏈,而不是傳統技術(含DLT)。

文章的最後,給大家提個問題,用戶使用平臺服務產生的數據,這個數據的所有權到底歸屬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