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6 從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親疏之別,看唐太宗的治國方略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是貞觀十七年,唐太宗親自下令,在凌煙閣繪下昔日一同打天下的,二十四位功勳卓著的文臣武將的畫像。

唐太宗之所以這麼做,一是因為此時他年事已高,時常懷念過去那些金戈鐵馬的日子,所以想用這種方式來紀念,二是因為他要給當朝群臣乃至大唐後世群臣一個激勵,讓所有朝臣都能以進凌煙閣為殊榮,奮發進取,精誠為國。

從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親疏之別,看唐太宗的治國方略

凌煙閣功臣劇照

繪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像,本身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治國之能的體現,而二十四功臣的選擇,以及他們的親疏有別,更是體現出唐太宗平衡各方勢力關係、恩威並施的治國之能。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排名

歷史上真實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像,排名並非按照功勞大小,而是當時各人官職的大小,這其中還包括已故之人的虛銜,所以不具備什麼參考價值。但這二十四位功臣,與李世民終究是親疏有別的,按照其身份,可以劃分為親戚、文臣和武將三大類別,至於排名,則可以在每一類別的內部來進行。

從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親疏之別,看唐太宗的治國方略

凌煙閣功臣劇照

首先是親戚,這一類裡面大家最熟悉的應該就是長孫無忌,他是長孫皇后的兄長,從起兵開始,長孫無忌就在李世民左右,可以說論交情,他是李世民交情最深的一位,理所應當排在這一類的第一位。

然後是李孝恭,他與李世民一樣,同為李氏宗族子弟,還有長孫皇后的舅舅高士廉、李世民妹妹平陽昭公主李秀寧的丈夫柴紹和長孫皇后的堂兄長孫順德,一共是五位。

從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親疏之別,看唐太宗的治國方略

凌煙閣功臣劇照

其中,長孫無忌長於謀略,是李世民的核心謀臣,其餘幾位多為軍事將領,帶兵打仗殺敵陷陣,立下了汗馬功勞,功勞在伯仲之間,排名先後也就沒那麼重要了。

值得一提的是,李世民將這些人納入凌煙閣功臣之列,絕非念及親戚情誼,而是他們確實都有功勞無數。

第二類就是文臣,文臣以房玄齡杜如晦為代表,這兩人一向是並稱於世的,在玄武門之變中,杜如晦是文臣中唯一直接參與策劃和行動的,所以他排第一沒有什麼問題。

而在房杜之後,還有以“死諫”出名的魏徵和虞世南,以及原瓦崗軍降將張亮,還有比較特殊的兩個人,就是李淵的舊部下唐儉、劉政會。

從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親疏之別,看唐太宗的治國方略

凌煙閣功臣劇照

雖然他們從太原開始就在李世民麾下做事,功勳卓越,但李世民為了顯示對李淵舊部的疏遠,仍然對這兩人刻意打壓,沒有給他們太多的發展空間,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像中,也把這兩人的名次刻意後壓。

第三類就是武將了,唐朝初年猛將如雲,如果要論用兵如神,整個大唐第一名將非衛國公李靖莫屬,但在二十四功臣中,排名第一的武將卻不是他,而是尉遲敬德,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其中有著李世民的一點點私心。

從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親疏之別,看唐太宗的治國方略

凌煙閣功臣劇照

在與王世充的大戰中,李世民身陷險境,差點一命嗚呼,而尉遲敬德單槍匹馬就衝進了敵方陣營,成功將李世民救回;玄武門之變時,尉遲敬德又是參與的主要武將,而且同樣是在李世民即將命喪李元吉之手時,尉遲敬德趕到當場殺掉李元吉,救回李世民。

所以,尉遲敬德對李世民來說,實有救命之恩,而且還不止一次,所以李世民必須對其給予足夠的尊重。當然,這其中還有另外一層意思,我們暫且按下不表。

從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親疏之別,看唐太宗的治國方略

凌煙閣功臣劇照

除去尉遲敬德和李靖,二十四功臣中的武將,還有李勣、秦叔寶、程知節、張公瑾、侯君集、蕭瑀、段志玄、劉弘基、屈突通、殷開山這幾位,大多為降將,可見李世民的知人善用。

二十四功臣中,親戚有五位,文臣有七位,武將有十二位,人才濟濟雖然是好事,但是如果無法好好節制這些功臣,或者無法維持他們之間的平衡,導致功臣內鬥,那好事就會變成壞事了。在處理這件事上,唐太宗優秀的治國方略可謂是顯露無遺。

從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親疏之別,看唐太宗的治國方略

凌煙閣功臣劇照

唐太宗的治國之能

在唐太宗手下的能人異士中,魏徵、秦叔寶、程知節等為瓦崗軍降將;尉遲敬德等原為劉武周部將;李靖、屈突通、蕭瑀等原是隋朝將領,他們都來自李世民的敵對陣營,但因為李世民用人不疑,常常對他們委以重任,甚至生死相托,所以引得這些人才都願意為李世民賣命。

從這裡就能看出,李世民對待自己的臣子,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深刻懂得如何籠絡人心,這是歷代英明的君王都必須具有的品質,而李世民的才能,顯然不止於此。

從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親疏之別,看唐太宗的治國方略

凌煙閣功臣劇照

李世民深知自己手下這些臣子,都有著不世之才,所以難保不會產生二心,因此他對於犯了錯誤的臣子,也是絲毫不手軟的,侯君集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侯君集出身草莽,文化水平很低,在跟隨李世民之後,仍然不願意多讀書,提升自己的修為,所以即使戰功卓著,最終也沒能有個好下場。

玄武門之變中,侯君集是密謀成員之一,對李世民成功奪得皇位,有很大的功勞,後來征戰西突厥和高昌國,也是戰功赫赫,但是因為沒有文化,私自把戰利品分給部下,隨意處置無罪之人,惹怒李世民,被下獄,差點因此丟了官,侯君集從此事之後,對太宗多有怨言,時常抱怨。

從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親疏之別,看唐太宗的治國方略

凌煙閣功臣劇照

但太宗並未在意,還是寬宏為懷,在凌煙閣上繪下了他的畫像,可是侯君集卻恩將仇報,在太子李承乾謀反案中,出謀劃策並且企圖刺殺太宗,終於被唐太宗以謀反罪處死。

可見李世民是恩威並施,不僅要以恩寵和信任讓這些人才死心塌地為自己賣命,還要以雷霆手段維護自己的威嚴,給群臣必要的震懾,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朝政安穩,絕了這些心高氣傲的能臣們的異心。

從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親疏之別,看唐太宗的治國方略

凌煙閣功臣劇照

另外,李世民將尉遲敬德奉為第一武將,也是為了平衡武將之間的勢力,李靖隨李世民征戰南北,攻克江東、嶺南之地,出征突厥直接生擒頡利可汗,攻打吐谷渾也是大勝而歸,打得這些唐朝周邊勢力心服口服。

所以李靖的功勞太大,李世民也是怕他功高震主,所以用尉遲敬德來牽制李靖。當然,李靖為人多善明哲保身,不貪功,懂得避嫌,所以李世民此舉,很可能是多餘的。

從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親疏之別,看唐太宗的治國方略

凌煙閣功臣劇照

“人無完人”的唐太宗

唐太宗雖然是一個偉大的帝王,但這不代表他在對待臣子這方面,就沒有任何缺點,魏徵死後,有人嫉妒他,就誣告魏徵曾經將諫言私自抄寫給史官,太宗未加以查證,就信以為真,推倒了給魏徵立的紀念碑。

這其中當然有他不願自己的缺點流傳史書的虛榮心在作祟,雖然最後李世民又重新給魏徵立了紀念碑,但這已經足以說明,李世民對魏徵等諫臣所言自己之過,未必能心無隔閡地全盤接受。

從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親疏之別,看唐太宗的治國方略

凌煙閣功臣劇照

李勣論軍功幾可與李靖相提並論,他跟隨李世民滅王世充、竇建德,為唐朝鎮守北方邊關,打得薛延陀不敢動彈,多次出征高句麗,最終將其滅亡,這些功績非常耀眼。

但因其始終以瓦崗軍李密舊部自居,李世民對其始終有些又敬又怕,為了給李治鋪路,還刻意打壓李勣,多次貶責,等到李治登基後再委以重任,可見李世民對待臣下,也未必能完全秉公處理。

從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親疏之別,看唐太宗的治國方略

凌煙閣功臣劇照

當然,這些缺點都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不管怎麼說,唐太宗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確實為自己的這些名臣,在歷史上留下了一席之地,也給後世統治者和為人臣者,都提供了鮮明的目標導向,激勵著群臣精忠報國的決心和勇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