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古代是用什麼種田的?例如中國用耕牛?

大侃歷史


古往今來,糧食都是國之根本。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百姓能豐衣足食,國家便能進一步發展。中國古代乃是農耕文明,向來以農為本。鐵犁牛耕的技術讓中國古代農業極為領先,耕牛也因此被推崇。

然而,中西方地理條件不同,社會環境也千差萬別,西方是用什麼種田呢?

在十世紀以前,西方社會主要是以牛耕地。在西方古典時期,耕種都是仰賴公牛。對於某些貧農而言,也會用驢子或者母牛耕耘。在當時,馬的主要用途還是運輸,所以,在農業活動中,畜力中馬的數量僅佔百分之五。這個時期,耕牛的大量使用是情有可原的。首先,西方的穀物種植制度實行二圃制,即把土地分為兩塊,每年耕種一塊,閒置一塊,以此來保證土地肥力,但是這也導致了糧食的稀缺。這種情況下,無法為馬提供充足的燕麥。除此之外,適於馬匹耕種的保護裝備還未發展完備。脆弱的馬蹄無法長期在地中行走,而釘馬掌又尚未出現。這些原因都讓農民選擇耕牛。

在十二世紀之後,西方大規模地使用馬耕種才成為可能。外部條件的成熟為馬耕的出現提供了條件,適合馬耕的技術裝備已經出現,而取代了二圃制的三圃制也讓農民有足夠的糧食餵養馬。馬的物種特點也讓它脫穎而出。其一,馬的用途更為廣泛。在中世紀早期,有個現象頗為奇怪,即領主多以牛耕耘,而平民百姓卻更多采用馬耕種。這是因為馬還可以騎行、託運物品等,農閒之時,馬的用處無疑更大。其二,馬耕種的速度更快。在配合得當的前提下,馬的耕種速度是牛的三至四倍。當然,馬的力量不如耕牛,可是西方並不追求精耕細作,選擇馬耕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除此之外,西方也採用奴隸耕田。在奴隸制社會時期,毫無人權的奴隸往往被當做牲畜使用,他們被稱為“有生命的工具”。在奴隸制盛行時,人常被用來耕種。在周朝時,就有“千耦其耘”的場景。通常是兩人配合耕種。春秋末期時,中國的奴隸制社會已經結束。相較之下,西方的奴隸制延續時間更長,直到西羅馬帝國的滅亡時,奴隸制才消除,要比中國晚大約九百年。因而,西方用奴隸耕種的時間更長。奴隸主為壓榨奴隸,通常會讓奴隸耕種。

其實,無論是馬耕、牛耕,亦或是奴隸耕種,在古代中國也都存在過。牛耕是廣為人知的耕種方式,無需多言。而馬耕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在老子《道德經》中就提到過用馬耕種。正兒八經的馬耕記載則出現在漢朝文獻中,但是,由於馬更多用作戰馬,且中國的馬種不適合耕種,所以馬耕逐漸被淘汰。而奴隸耕種也在奴隸制時期存在過很長時期,隨著封建制的建立而消失。

馬耕與牛耕作為廣泛使用的耕作方式,都各有優勢。具體採用哪種,是由於地理條件和社會環境決定的,並無優劣之分。


鄧海春


我們都知道農耕社會離不開耕田,而只要想耕田就必然需要一定的生產資料,我們中國從刀耕火種的原始時期到鐵犁牛耕的封建時代,逐步實現了生產資料的私有化,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大框架下,無數若干的農戶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土地,他們通過將生產資料的私有化來使自己得以生存,在封建土地私有化確定之後的這個時期裡面,由於生產力發展到了一定水平,出現了許多先進的農業工具和農業技術。

這些先進的農業工具和技術,都大大提升了當時東方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並且促進了農產品產量的增長,對生產起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鐵犁牛耕作為一個比較常見的生產基本方式,就能大大的在當時提高生產效率,所以這甚至讓歷朝歷代的封建王朝都選擇對耕牛進行保護政策。在那些個時候,你膽敢吃牛肉?那就是非常大的罪過了,所以假若如果你想要表達對朝廷的不滿,去吃點牛肉準沒錯——畢竟這是政府明令禁止的。所以會出現水滸傳當中經常出現的那些好漢們,張嘴就是來二斤牛肉。


在當時的東方中國,耕牛作為當時耕地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每戶人家對牛的重視程度雖然不至於像對待另一個普通家庭成員,但是也至少是捧在手心裡的那種程度的存在。而西方世界他們的耕田工具卻與中國不太一樣,中國乃至東亞文明差不多都是使用牛來耕田,但西方卻大多是使用一些奴隸以及強壯馬匹用來耕種土地。

這一點東西方是區別甚大,之所以會這樣,歸根結底還是得歸源於東西方的文化差異和制度差異。


東方,在中國周朝之後,由於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塵囂日上,這就是孔子口中所謂的禮崩樂壞的時代,這種時代有沒有什麼好處呢?其實是有一種好處的,那就是逐漸從奴隸制時代轉變成封建時代,再也不會像周朝以前動不動就將大量的奴隸給殉葬,封建王朝也至少認可了那些作為自己稅賦來源的平民的基本權利,人們雖然依舊被壓榨,但一定程度上比以前輕了不少,因為人已經不再是完全的奴隸了。


而非常不幸的是,東方擺脫的挺早,西方卻不盡然。西方正式擺脫奴隸制,大步邁進封建時代,是非常晚,非常晚。而且時間比較晚也就罷了,偏偏西方後來居上的封建制度還是非常殘缺的,所以這個西方的封建時代,它並沒有什麼與我們中國封建時代類似的地方。

表現層面具體到耕田工具來說,由於我們東方,也就是中國,向來信奉的是封建王朝的稅賦制度,作為一個平民擁有自己的土地,這是一個很正常的自耕農,只需要交足國家的稅賦,剩下來的產量都是自己。


而西方卻大不相同,西方的封建制度是等級森嚴的層次分配,國王只能控制下一層爵位的人,而不能控制下下層爵位的人,下面的貴族也是一樣,根本就不存在什麼平民,只有奴隸,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農奴。


農奴是不配擁有生產資料的,所以西方的那些貴族,其實就是一些奴隸主,他們當然要想方設法的節約成本和殘酷剝削奴隸階層,這才符合他們的根本利益,因此他們會選擇用一些奴隸們來進行耕地。

說了為何用奴隸,再來說說為何用馬?歐洲的貴族們很小就接受非常系統的軍事訓練,結合貴州家們的兒子們經常能作為騎士階級耀武揚威,我們可以發現歐洲的馬匹數量還是很多得,而且歐洲的馬匹往往由於地理位置原因生得高頭大馬,與東方的馬種相比,具有體量上的優勢。


並且由於歐洲軍事訓練向來都是貴族精英軍事發展,並不會讓東方那樣大規模擴軍,這就產生了很多空閒下來的馬匹,這些多餘下來的馬匹,貴族奴隸主都會把它們用於耕種田地。


其實馬這種動物,全世界都有很多民族馴服過,實際上中國也曾經試圖用馬來耕地,只不過由於中國的馬種不適合耕地,並且由於中國的馬匹一向是極度重要的軍事戰略資源,所以一直不能普及開用來耕地。

而且由於歐洲的農耕技術發展並不充分,他們的土地也就開墾的不是很全面,是可以用馬的。而我們東方中國的農業不行,則是因為我國古代向來有精耕細作的特點,這其實不是什麼民族特性,而單純是因為我們中華民族很早就掌握了非常先進的農耕技術,所以我們就養成了精耕細作的特點,這種精耕細作的特點非常方便於開墾荒地,而開墾荒地自然就需要特別持久的動力,馬匹這種東西它的持久力是眾所周知的,它的力道是不夠的。


因此,綜合這些來看,對歐洲人來說,馬數量更多;馬也沒有規模化裝備軍隊;加上土地開墾技術層面不如中國精緻。因此,一頭牛和一匹馬在歐洲的成本相比較而言的話,自然是一匹馬的成本更低,況且歐洲的貴族們更喜歡吃牛肉,而非馬肉,牛用來吃的情況更多。

總結

從上文我們可以得知,古代西方的耕地與中國是截然不同。西方是奴隸和馬匹作為耕地主要工具,然後輔助一些其他五花八門的方式,這主要還是他們的制度發育殘缺導致農業生產發展技術不高和缺乏強有力的政府管理造就的 。


若是西方國家那個時候制度發育較為充分,不那麼殘缺,或許西方就不會動用大量奴隸和做耕作工具,而是會發展先進的耕作技術。而因為耕作的落後,導致荒地需要開墾,古代西方用那類強壯的馬匹和那些悽慘的奴隸們也就足夠使用了。


當然了,其實也肯定是有部分人是用牛來耕田的,或者一些其他什麼的方式,總而言之,他們就沒有一個想古代中國鐵力牛耕一樣統一的方式,而這些則歸結於他們一直沒有一個強有力的集權政府。


夏目歷史君


古代歐洲最普遍的耕地方法,一般就是“馬耕”。

跟我國慣常使用的牛耕不同,馬耕在歐洲的歷史上佔據了相當長的一段時期,乃至現在還有一些地區沿用馬耕的傳統。

所謂馬耕,就是如圖所示,利用馬匹進行耕種的畜力農耕,歐洲人最早使用馬耕的年代應是在公元10世紀,在此之前,一般也是使用牛耕或驢耕,比如常見的公牛耕種。

根據1086年英國國王威廉一世發佈的《英國農業調查》顯示,1086年的英國,全國範圍內所用馬耕的比例,也僅為5%左右。

這表明至少在1086年,英國農民主要採用的仍然是人力或牛耕的方式,而當時的畜力還是以牛、驢、騾為主。

(注:《英國農業調查》,也稱《末日審判書》Doomsday Book)

這一時期的歐洲馬匹,主要還是用來商旅以及載客。

直到10世紀以後,由於歐洲農作制度的根本性改革,促使馬耕逐漸取代牛耕,成為歐洲人的日常耕種方式。

為何會出現這種轉變,我個人認為原因有二:

第一,由兩田制改革為三田制。

歐洲中世紀時期,莊園耕作開始採取“三田制 (Three-field system)”實施輪耕,這種制度共分作三部分:

一是春耕地,春種秋收。

二是秋耕地,秋種春收。

三是休耕地,停止耕作。

這種制度使得農耕效率大幅提高,因此農業產出增加的情況下,降低了飼養馬匹的成本。

假設以前每天光養馬就要耗費5斤糧食,而產出只有每天10斤,但是產量提高到每天15斤以後,即使每天消耗5斤糧食用來養馬,還是有10斤糧食能夠自給自足。

(以上僅為假設,我也清楚糧食產量不能這樣來計算,但為了方便讀者更好理解,才如此描述。)

眾所周知,馬匹的飼養成本相比起養牛要更為高昂,但由於馬的速度快,所以相對而言,馬耕的效率比牛耕更快。

因此在歐洲農民有了更多糧食,並且農具也更為輕便的情況下,逐漸開始更換馬匹進行耕種,如此一來,就比之前的牛耕效率提升了3到4倍。

第二,由於養馬技術的提高,以及馬匹本身的全能型作用。

因為養馬的成本由於糧食產量的提高而下降,所以推動了馬匹飼養技術不斷革新,在這種積極的作用下馬匹的功能更為多樣,除了耕種以外,馬匹還能用來“騎,馱,拉,跑”,所以導致農民會更加傾向於飼養馬匹,畢竟一頭牛的能力有限,除了耕地以外,單論騎乘速度,自然是無法與馬相比。

所以當時的歐洲農民擁有一匹馬,除了日常耕作,還能在閒暇時騎乘,或乾脆當成交通工具,即使飼養成本比牛高,但這部分飼養成本照樣轉化成了生產力,兩相計算之下,付出更多的成本,也並不算浪費。

總而言之,牛雖然飼養成本低,可是大部分情況下只能用來耕地。

而馬的飼養成本雖然高,但除了耕地還能騎,馱拉貨物也照樣不輸牛,甚至速度比牛更快,行程更遠。

因此基於養馬技術的提高,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使用馬匹來耕種,耕完以後,還能將馬當做交通工具,或者馱拉貨物,可謂功能非常全面。

《世界通史》中也有相關論據,當時的歐洲人普遍認為,馬耕效率要比牛耕快至少3倍,西歐地區之所以非常大範圍的運用馬耕,關鍵的原因就在於耕作工具的革新與養馬技術的進步。

再加上後來發明出重釘馬蹄鐵與新式馬軛的出現,大大提高了馬匹耕作的效率,因此馬耕才從10世紀以後逐漸成為主流的畜力耕種方式。

(下圖:馬軛)

總結來說,歐洲人早期的耕種方式與我國古代並沒有太大不同,在工業革命出現以前的時代,無外乎就是人力與畜力兩種方式,要說最大的不同,或許就是我國早在西漢時期就開始採用馬耕。

《鹽鐵論》卷三《未通》:(西漢)農夫以馬耕載。

可見比10世紀的歐洲,我國利用馬匹進行耕種至少提前了一千年,但還是因為養馬的成本不如養牛低廉,因此普及度並不高,所以牛也被我國古代看作是重要的生產力工具,在宋朝等朝代,殺耕牛甚至是犯罪的行為,更會受到嚴苛的刑罰。

至於為何馬耕在我國並未普及,我個人認為還是因為人口與經濟基礎問題。

因為歐洲大部分地區屬於地廣人稀,通常情況下僅憑人力就能達到自給自足,並不用再額外利用畜力來提高產量。

而我國古代就不同,一是古代養馬成本較高,再加上人口密度大與制度問題,糧食產量平均下來並不高,如此就沒有多餘的糧草用來飼養馬匹,因此養牛的低廉成本,在農民耕作過程中就更佔據優勢。

打比方張三是一位古代農民,他每年的糧食產量一畝地只有200斤,可是除去要上繳的賦稅以外,其餘的糧食僅夠一家三口人自給自足,無法分出多餘的糧食用來養馬,那麼為了能維持糧食生產,顯然對飼料要求不高的耕牛,就成為了更好的選擇。

綜上所述,在農耕時期的人類文明,不論東方還是西方,差距並不是非常大,主要還是依賴人力與畜力,而真正的巨大差異是在工業革命以後,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歐洲的農業生產逐步邁向全面機械化,最終導致東西方的農耕差異也越來越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