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二战巴雷特,坦克克星

反坦克步枪,射击装甲目标的专用枪械。旧称战防枪。用于装备步兵,打击300米以内的坦克和装甲车辆,也可用于射击800~1000米以内的土木工事和火力点。

反坦克步枪是专门用来击穿车辆装甲的步枪,它最主要的攻击对象就是装甲目标。这种步枪从坦克刚出现的时候也同时投入到战场,一直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失去效用为止;因为随着车辆的装甲愈来愈厚,单一士兵所能携带的实心弹头已经无法击穿它们。至此反战车步枪被后来的锥形装药(shaped charge)武器取代,例如最为人所知的"Bazooka"反坦克火箭筒。

以英国Mark I为首的第一批坦克开始进攻德军的战壕,而一战时期的一般步机枪火力完全无法与其对抗,绝大部分的装甲车在战场上简直无可匹敌。不过这时期的步兵很少面对装甲车,因为在堑壕战的情况下他们很难在地表上行动。虽然装甲车和战车在面对火炮、迫击炮或是手榴弹的情况下并非无敌,但普通步兵在面对装甲车时仍处于明显的劣势,因为他们缺乏有效的直接射击武器。

最初提升贯穿力的尝试是使用"反向弹头"(reversed bullet),这种方式下仍使用和一般步枪相同的弹药和弹头,只是弹头是反着装入弹壳内,并增加装药量。

更进一步的发展是采用特制的穿甲弹头,例如说像德军的"K子弹"(德军正式名称:Patrone SmK Kurz 7.92mm),它也能由一般步枪发射。K子弹有着增量的推进药,并使用铁芯弹头,在与装甲表面垂直射入的情况下,它有约30%的机率能贯穿当时战车8mm厚的装甲,而在100公尺距离射击的情况下,最多能击穿12~13mm厚的装甲。

K子弹制造费用昂贵,因此它通常只配发给能有效使用它们的狙击手或是其他技术较高的射手。普通的步枪兵只能凑合著使用效用更低而且要更靠近目标的"反向弹头"。当然,其他手榴弹或迫击炮之类的反战车武器还是优先使用的。值得一提的是这两种子弹都会对步枪造成损伤,首先是因为枪管的磨耗速度太快;其次是它们的高膛压会让枪栓卡死,只能用敲的方式才能打开枪栓,这同时也可能会造成退壳勾无法退出弹壳,子弹壳底缘抓破让弹壳卡在枪内。而射击增加装药的子弹所造成的应力也有可能会让较旧或是承受力较弱的枪从枪膛处爆开(简单来说,和炸膛差不多),轻则步枪报销,重则让射手受伤甚至死亡。因为上述的原因,K子弹和反向弹头并未受到士兵的好评。但不管怎么说,它们还是给了步兵在紧急状况下阻止战车或至少杀伤乘员的能力,当然,前提是弹头能贯穿才行。

但就算有了这些弹药,对上当时装甲较厚的战车还是占不到什么便宜,不过它们仍被使用在对抗比较旧型的装甲车辆上。第一把专门设计出来对抗装甲车的反战车步枪是出自德国,以当时来说这把大口径步枪可以击穿较新型战车的装甲并且有机会使它们停下来,不过就如前面所说,其他的反战车方法还是优先考虑的,有一点是因为该步枪的后座力过高,有时甚至会撞断射手的锁骨或是让肩膀脱臼。虽然这把步枪以它的用途来说独树一格,不过它是由原本的毛瑟步枪和在它之前出现的英国高威力运动(狩猎)步枪进一步设计而来的,而它13.2mm的口径也不算什么稀奇的事,当时已经有一些0.50英吋(12.7mm)的枪械在战场上使用了(其中有一部分是猎象枪,主要用在击毁壕沟上的防御工事或是机枪座)。

在一次世界大战的同时,美国正在开发一种半英吋口径的高速弹药用来对付飞机,新弹药是由当时美军的0.30-06弹药作为设计基础,预计要给白朗宁设计的0.50口径机枪使用。当德国反战车弹药的风声传到美国时,有人提出意见说是否该拷贝或参考德国那弹药来设计新的机枪弹。不过在一些检验后,德国的弹药不被入考虑,因为它的表现比那修改自0.30-06的子弹要来得差,而且它是半底缘式弹壳,不容易给自动武器使用,但白朗宁设计的M2就是要拿来做为反装甲机枪的。

在二战刚开始时,大部分的国家都有一种使用大口径高速弹的反战车步枪(例如英国的"Boys"0.55反战车步枪)。这些步枪在对付二战初期的战车(轻型战车像德国的一号/二号坦克之类)有不错的效果,但随着新型战车的装甲愈来愈厚,单兵携行式的反战车步枪效用愈来愈低,最初还有口径到20mm的小型"炮"可以用,但很快地变成得用锥形装药这类使用化学能的反战车枪榴弹才有效,也为此延伸出火箭发射器、无后座力炮(recoillessrifles,例如Panzerfaust)、火箭推进榴弹(rocket-propelled grenades,与Bazooka相似)之类的武器。一些反战车步枪,例如芬兰的L-39,仍被狙击手用于骚扰敌人,像是对战车的窗口发射白磷弹头或是逼敌方狙击手离开他的所在位置。

二战巴雷特,坦克克星

其他像是前苏联的PTRS-41(5发弹匣,半自动)或PTRD(单发手动装填)这种二战时的武器在朝鲜战争时也被中国和朝鲜军用来对付战车,因为他们那时缺乏较现代的单兵反战车武器。反战车步枪在概念上是现代步兵所使用之反战车武器的老祖宗,大口径狙击步枪和反物资步枪的一些设计理念也得归功于它。



二战巴雷特,博伊斯反坦克步枪

0.55英寸(13.9mm)口径博尹斯反坦克步枪由英国的博尹斯上尉所领导的一个团队设计完成,恩菲尔德皇家轻武器兵工厂生产,1937年底被英国陆军采用,曾在二战初期用以对付坦克。但随着德军坦克装甲日益增厚,该枪逐渐变得力不从心,遂失去其实用性,在1942年 被PIAT步兵反坦克抛射器所替换。 
二战巴雷特,坦克克星

博尹斯反坦克步枪的外形与捷克式轻机枪相似,弹匣装在上方,准星、照门偏在左边。手动操作,无需特殊训练。该枪采用了两项措施用以减小后坐力,即采用了很厚的托底板,并设置了缓冲装置。该枪发射被甲铅套硬钢心弹头、底带式弹壳枪弹。

二战巴雷特,坦克克星

博尹斯反坦克步枪在欧洲战场虽已落伍,但用来对付日军坦克,却是游刃有余。 在装备反坦克步枪之前,虽然日军的坦克装甲薄弱,但中国除了少数的战防枪、哈其开斯重机枪之外,没有其他有效的武器,一旦日军坦克在战场出现,只有任其横行,或是以士兵携带集束手榴弹的方式,与其同归于尽。1942年,美国依照租借法案向加拿大的英格利斯公司订购了110000至1943年6斯反坦克步枪。但由于运输量的限制,月方有572支运抵昆明。

1943年,中国军队编组远征军时,曾将反坦克步枪编为营级单位,每个步兵营有一个反坦克步枪班,共13人,配置3支反坦克步枪。中国远征军是美国重点援助装备的部队,二度入缅时,这个编制已经取消,改为团级的战防炮连,分为4个排,各排有J7mm战防炮、反坦克步枪及火箭筒各一具。由于年的装甲部队有限,中国的反坦克步枪在人缅作战中并没有发挥多大作用。

二战巴雷特,坦克克星

1945年,日军为了配合豫西鄂北战役,在河南西峡县发起进攻,中国军队78军反坦克步枪队配属于新编43师,于4月3日夜, 设伏于重阳店,击毁日军一队战车,且我方无一伤亡。队长张访朋认为击毁日军9辆战车,78军战报中却只呈报2辆,另1辆为野炮所毁。可惜击毁车辆均被日军拖回,这个数据就难以核实了。

二战巴雷特,坦克克星

1945年滇缅公路重开之后,又运人内地185支博尹斯反坦克步枪。此时,美制反坦克火箭筒已经开始充分供应中国军队,反坦克步枪渐成鸡肋,遂逐渐从中国军队的装备中淡出。博伊斯反坦克步枪可以说是在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使用的武器中服役寿命最短的武器之一。

二战巴雷特,坦克克星

博尹斯反坦克步枪是投产时就已经落伍的武器,实际投人作战的不多,因此仍有相当数量留存到今天。由于美国法律规定,个人拥有的口径0.50英寸以上的武器都要由联邦政府列管,要缴纳特别税、填表打指纹,十分麻烦。因此大多留存在美国民间的博尹斯反坦克步枪都经过改膛变成了0.50英寸口径、使用M2勃朗宁重机枪弹。

二战巴雷特,坦克克星

二战巴雷特,坦克克星


一战期间德国装备了13mm口径的毛瑟M1918反坦克步枪,其穿甲能力对当时的坦克的确构成了实际威胁。反坦克步枪的运用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因此在二战前夕到中期这段时间内,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总体性能不断提升,且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设计模式:

一种保持传统步枪口径,但采用长枪管、增加弹壳长和装药量,以获取更高初速和由此带来的穿甲力。

另一种是采用更大口径,甚至采用小口径高射炮弹,介于枪、炮之间的反坦克武器。

优点:大口径反坦克步枪弹头存速能力更强,而且弹头种类较多,对付不同目标的灵活性较大。

缺点:整个武器系统的质量、枪口噪声、后坐力均较大,携带和使用没有前者方便。

日本九七式反坦克步枪就是一支大 口径反坦克步枪,其采用20mm口径,这样的口径介于枪、炮之间,可想而知其发射时的后坐力之大。


在此,让我们对这支武器作一剖析:

97式的命名:1935年12月20日,日本陆军技术部要求小仓兵工厂试制两支样枪,1936年3月完成第一支样枪,但新武器的技术指标一直拖到1937年7月才最终确定,试验于1938年2月完成,该枪被认为是适合实用的产品, 并要求尽早配备。

反坦克步枪完成研制的时间是1937年,按日本的纪年法是神武天皇纪元2597年,因此该枪的型号被定为九七式。整个研制过程前后历时两年左右,可以说进度相当快,这也反映了日本军方的迫切心情。

九七式反坦克步枪的口径已经达 到了步兵能够携行的身管武器的极限,处于枪、炮两类武器的临界点上。长期以来,对这种武器究竟应该算枪还是算炮,意见并不统一。至少在日本方面,是把它当作一种单人操控的轻型火炮来对待的,日文资料中一直称其为“九七式自动炮”。在佐山二郎所著的《陆军兵器彻底研究--火炮入门》中,将九七式称为“采用与机枪类似机构的步兵用火炮”。在具体分类中,则是把该武器归入战车防御炮,即今天所说的反 坦克炮一类。

九七式结构剖析:

九七式反坦克步枪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开膛待击,由单人操作使用,7发双排双进的直弹匣供弹,瞄具为机械式,表尺射程1000m。该枪实际射速为7~12发/分,初速750m/s,战斗全质量为59kg,在350m距离上可以贯穿30mm厚钢板,在700m距离上可以贯穿 20mm厚钢板。全枪由枪管组件、机匣组件、自动机组件、复进机组件、枪组件和弹匣六大部分组成。


枪管组:包括枪管、消焰制退器、导气箍、导气管、活塞筒、枪管连接套等。

枪管:整个枪管外径并不一致,而呈阶梯圆柱体,全长1250mm。制退消焰器为扁圆鸟笼状,上部均布有8个椭圆形排气孔,下方则没有,因此火药燃气会对消焰器下方产生更大的冲击力,有助于抑制枪口上跳,同时作用在整个前内壁 上的冲击力将会起到制退作用。

制退消焰器:利用螺纹拧在枪管口部,并通过销钉固定在枪口。

导气箍:采用当时并不常见的不锈钢材料制成,以防止锈蚀,同时更能经受火药燃气的烧蚀和冲击。

导气管:是一根细长的圆管,为防止变形,在其中部增加了一个与枪管相连的支撑箍。这个支撑箍只起固定作用,本身并不承受火药燃气,因此其壁厚较薄。与其他导气式武器不同的是,该枪采用单导气管、双活塞结构,火药燃气通过导气管经活塞筒前固定箍后,分别进入枪管下方左右两个活塞筒,进而推动活塞/枪机框向后运动。活塞筒后固 定箍安装在枪管后端,外形与前固定箍相近,不同的是宽度较窄。

枪管连接套:后部外缘上加工有多道断隔螺纹,与机匣前部枪管安装孔内的断隔螺纹配合,将枪管固定在机匣前部。


机匣组件是全枪体积和质量最大的一个机加工部件,由整块钢料铣削加工而成,外形比较复杂,加工繁琐。整 个机匣类似于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的设计,不同的是九七式反坦克步枪的机匣前部有较长的枪管配合段,采用机匣顶部弹匣供弹方式。机匣前段截面为“品”字形,上部较粗的配合孔内部有断隔螺纹,可以与枪管连接套上外部的断隔螺纹相互配合,将枪管固定在机匣上。机匣前部下方左右对称地分布有两个较小的孔,用于插入活塞筒。为增大散热面积,同时减小机匣质量,机匣前部外表面加工有8道弧形凹槽。

机匣后部截面近似长方形,中部顶端设计有弹匣插入口,插入口一侧装有可折叠的由钢板冲压成型的防尘盖,平时不装弹匣时将此盖关闭,以防止污物进入。在弹匣插口后部有一个厚钢板冲压成型的弹匣卡笋,插入弹匣后该卡笋会自动翘起,下压该卡笋即可取下弹匣。在弹匣卡笋后方的机匣顶面刻有小仓兵工厂厂徽、“九七式”字样以及三位数的枪号和年份标记。

机匣顶部后端设有一个枪机阻笋,可以向下旋转,用于将枪机锁定在后方待击位置上,起到保险作用。机匣左 侧加工有供拉机柄导向用的T形拉机柄槽。为防止泥沙等杂物从拉机柄槽进入而污染机匣内部,在拉机柄槽的后部也有钢板冲压而成的防尘盖,平时靠弹簧的力量向下盖住拉机柄槽,使用时将防尘盖打开。机匣下部开有较大的抛壳窗。在机匣中部两侧各有一个额外加厚的部位,内部左右对称地装有闭锁块顶铁。如此设计的原因是九七式与十一年式轻机枪、九二式重机枪一样,都依靠枪机上的闭锁块在机匣内上下做竖直运动来完成开、闭锁动作,而机匣内壁两侧与闭锁块接触的闭锁面很难加工,因 此采用了先单独加工零件再装配到机匣 上的变通办法。

自动机组件

自动机组件主要由活塞、枪机框、枪机、闭锁块和击针组成。左右活塞的后部为空心管状结构,内部容纳有复进簧,相当于双导杆,这样的设计便于自动机平稳运动,能够提高射击精度。枪机框后上部有控制闭锁块起落的开、闭锁斜面,顶部有一个挂机斜面,可以通过机匣右侧的保险扳手把枪机框锁定在待击位置上。枪机框下部有挂机缺口,用于与阻铁配合形成待击状态。

枪机为较短的方块状,后部有与闭锁块配合的导槽,前部有凹进的弹底窝。弹底窝下部装有抽壳钩,上部有抛壳挺让位槽,固定在机匣顶部的抛壳挺通过该槽撞击弹壳底部上沿,以抽壳钩为支点,将空弹壳从机匣下部的抛壳窗抛出。枪机下部左右各有一个对称的突起,突起后部为与闭锁块配合的闭锁面。当闭锁块下降时,枪机会抵住机匣左右两侧的闭锁块顶铁,以此形成闭锁状态。


闭锁块为一个整体加工的部件,形状复杂,中间前部有与枪机后部连接的导槽,后下部加工有向内凹进的斜面,与枪机框上的开、闭锁斜面配合,使闭锁块竖直运动,完成开、闭锁动作。

其击针是与九二式重机枪类似的整体式结构,比较粗壮结实,没有击针簧,依靠枪机框上的击铁复进到位时的动能撞击带动。当枪机框向后运动时,枪机框上的击针保险斜面会与击针后部直径较大的圆台上的斜面配合,强制性地将击针向后拉动一段距离,以此形成击针保险,只要枪机框不完全复进到位,击针无法击发枪弹。

复进机组件由复进簧、枪尾座和枪尾座固定销组成。

复进簧:为单股钢丝螺旋簧,由于是插在活塞筒内部,因此全长相对较长。

枪尾座:为整体机加件,中间有一个贯通左右的直径较粗的孔,枪尾座固定销穿过该孔将枪尾座固定在机匣的尾部。由于该枪有独立的助退机构,故枪尾座内没有设置单独的缓冲机构,结构较为简单。

故枪尾座固定销:为圆柱形,一头较粗,外缘面带有网状防滑纹。该固定销自右向左插入机匣尾部,较粗的 一端留在外边。


枪托组件主要由枪托、缓冲机部件、瞄准系统、两脚架、小握把/发射机组件和后驻板组件组成。枪托组件上部沿纵向加工有与机匣配合的导轨槽,用于引导枪身在枪托组件上沿着导轨前后运动,并通过压缩缓冲机内部的螺旋簧,使得后坐力明显降低。

九七式反坦克步枪枪托外形类似于九七式车载机枪,抵肩部位外罩蒙皮,内部填充有缓冲材料。枪托顶部装有肩托板,射击时可向上扳起,起到支撑射手身体的作用。枪托前部安装有贴腮护 板,一方面方便射手瞄准时贴腮,另一方面避免射手头部过于靠右而被后退的机匣撞伤。九七式反坦克步枪的准星座 下方及枪托前方均焊接有一个方形连接座,连接座上制有通孔,可以安装日本特有的前后携行架。这种携行架有点像 担架的弧形把手,携行时抬住把手即可。类似的携行架在九二式重机枪上也有使用,不过九七式的后携行架在射击 前必须取下,否则射手无法据枪射击。

九七式反坦克步枪采用普通的机械瞄具。由于弹匣设在机匣顶部,为射击时不致挡住瞄准线,故该枪瞄具偏向枪身左侧设置。准星座为顶部带平面的突起弧形,两侧设置了开有方孔的护翼,中间用燕尾槽固定有准星。准星截面为三角形,可以左右移动。照门安装在枪托组件后部左侧并向外突出,基本与机匣尾端齐平,中间加工有可供瞄准的觇孔,通过旋转右侧的调节轮可以左右调节。

两脚架能够向后收折,并能调节高度。两脚架底部焊接有钢板冲压而成的驻板,增大了与地面接触的面积,以防止两脚架陷入松土或雪中。驻板上开有4个透气孔,以防在湿软地面架枪时因真空吸附作用造成两脚架难以抬起。

小握把/发射机组件安装在枪托组件的下方,小握把的外形设计比较简单,但整体式的大型扳机护圈和扳机很引人注目,前者的设计是为了在寒冷地区戴着厚手套时照样可以正常使用,而后者则是因为该枪的扳机力很大,用一 个手指难以扣压到位,这种较长的扳机可以确保用握持小握把之手的2~3个手 指来扣动。

后驻板组件是九七式上的一个非常特别的设计,它安装在小握把后面、枪托下部,向后倾斜,用途是射击时支撑枪身后部,起到进一步稳固枪身的作用。后驻板的旋转座有前、中、后三个位置,前是向前倾斜,中是竖直向下,后是向后倾斜,一般都是用最后一个位置,而向前则会由于受到小握把的阻挡,实际是旋转不到位的。


弹匣

九七式反坦克步枪采用双排双进弹匣供弹,弹匣由钢板冲压焊接而成,可装7发枪弹。这种弹匣体积尺寸较大,平时是放在专门的携行箱里携带,使用起来也不够方便。

九七式配用的弹药:使用专门设计的 20×124mm弹药,常用的有九七式穿甲曳光弹、九八式高爆曳光榴弹、一〇〇式穿甲曳光弹、一〇〇式高爆自炸曳光榴弹以及空包弹、训练用惰性弹等辅助弹种。其中九七式穿甲曳光弹和九八式高爆曳光榴弹是早期弹种,前者主要用于射击装甲和有防护目标,后者主要对付软目标。

九七式穿甲曳光弹:该弹属动能弹,弹头内不含引信和炸药。弹头为黑色,但在弹头体圆柱部分有一条白色色带为识别标志。弹头由弹头体、弹带、曳光剂和底螺构成。弹头体为整体车制而成的弧形平底尖头形,头部弧形根部处为前定心部。黄铜弹带套在弹头后部的弹带槽内,弹带宽仅5mm。弹带下部的弹头体圆柱部还有一道弧形沟槽,装配时弹壳口部被压入该槽内,以此来提高拔弹力。弹头底部钻有曳光剂孔,依次压装有曳光剂和引燃剂。底螺的中心带有小孔,用来减小发射时曳光剂受到的冲击,防止因药剂破碎而影响曳光剂性能。该弹采用无凸缘瓶形黄铜弹壳,配用专门的博克赛底火。底火由底火壳、底火台、底火帽、传火药和盖箔组成。底火击发后火焰从传火孔通过,先点燃传火药,传火药燃烧产生火焰,引燃盖箔并进一步点燃发射药。底火帽、底火壳以及弹壳之间均以环铆方式进行加固,防止发射时脱落。

九八式高爆曳光榴弹:该弹是九七式反坦克步枪常用的另一种弹药。其弹头为弧形平底式样,由九三式瞬发小型引信、炸药和弹头体组成。弹头体为圆柱形,头部车有一小段定心部。黄铜弹带宽度较窄,弹带下部的弹头体上也车有一道弧形紧口槽。弹头头部装有引信,上半部分空腔内装填有炸药,下半部分为曳光剂室,压有曳光药剂和引燃剂,底部由与九七式穿甲曳光弹类似的底螺压紧。弹头体为黑色,在定心部附近有一圈红色色带,弹头体圆柱部中部还有一圈绿、黄双色色带,上下两圈之间印有白色的“九八式”字样。九三式瞬发引信是一种半保险型小型引信,配用在部分日制反坦克炮、航炮和高射炮榴弹上,在20mm榴弹上一直使用到被一〇〇式瞬发引信所取代。九三式瞬发引信由黄铜制成,分为上、下引信体两部分。该引信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无自炸机构。

一〇〇式穿甲曳光弹:弹头材料分为三类:第一类用较软的廉价普通钢材制成,弹头表面除弹带和白色印字外,全部为黑色;第二类是中硬钢弹头,有一定穿甲能力,但不及标准穿甲弹,弹头同样为黑色,在弹头体圆柱部中间位置有一条绿色识别色带,弹头体印字也为白色;第三类为硬钢弹头,弹头材料为材质较好的合金钢,并经过热处理,穿甲能力最好,其弹头圆柱部中间位置有连在一起的一圈绿、白双色色带,其中绿色色带在上方,弹头体表面用白色油漆印有“一〇〇式”等字样。


第一类弹主要用于射击训练,后两类用于作战,充分体现了日本人的精打细算。

一〇〇式高爆自炸曳光榴弹:弹头为弧形头部圆柱体平底式样,自上而下分别由引信、弹头体、主装药、自毁药管、曳光剂和底螺组成。弹头体上部车有定心部,下部装有较窄的黄铜弹带,弹带下部设计有紧口槽。弹头体中间加工有一个装有自毁药管的带孔隔板,将弹头体空腔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中上半部分装有主装药和引信,下半部分压有曳光剂。曳光剂的顶部与自毁药管下部的传火药接触,曳光剂底部同样由底螺压紧。

相对于九七式穿甲曳光弹和九八式高爆曳光榴弹,一〇〇式高爆自炸曳光榴弹的曳光剂装填较多,可以在远距离上仍然维持曳光效果。因为,该弹是依靠曳光剂燃烧到顶部后引燃自爆药管进而使弹头自毁的,如果曳光剂太少,会使弹头过早爆炸,不利于射击远处目标。

一〇〇式高爆自炸曳光榴弹弹头体为黑色,在弹头定心部下方有一圈红色色带,弹头体圆柱部中部有一圈绿 、黄双色色带,其中绿色在上方,弹头体表面还印有白色的“一〇〇式”和年份等铭文

该弹使用了一〇〇式瞬发非保险型触发引信,体积比九三式引信更小,结构更简单,同时增加了弹头自毁功能。该引信顶部有盖箔密封,用以防止弹头在飞行时因雨滴撞击等原因而导致早炸。该引信的保险完全靠离心力解除,发射瞬间弹头加速向前飞行,击针会向下运动压紧离心子,以此形成膛内保险。弹头出膛后,弹头不再加速,而靠惯性向前飞行,击针不再紧压住离心子,离心子会在弹头旋转形成的离心力作用下,压缩离心子簧,进而解除对击针的限制。弹头碰撞目标后,弹尖部首先破坏,击针下压刺发火帽,最终引爆弹头。如果未能碰撞目标,曳光剂烧完后会点燃弹体中部的自爆药管,进而使弹头爆炸自毁。

除上述弹种外,九七式反坦克步枪使用的辅助弹种还包括安装有木质弹头的空包弹和整体车制而成的惰性训练弹,但这类弹药比较少见。


九七式的使用方式及实战经历:

九七式反坦克步枪在使用时,首先需要选择和构筑发射阵地,然后将前、后携行架取下,将两脚架和后驻板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并固定好。副射手打开防尘盖,装入弹匣。当目标出现后,射手装定表尺,并后拉拉机柄到位,使枪机处于待击位置,瞄准目标后即可进行射击。

该枪为开膛待击。扣动扳机后,阻铁被下压、释放枪机,枪机在两侧复进簧推动下向前运动,经过弹匣时推出一发新弹。当枪弹完全入膛,枪机抵住弹尾后停止运动,而抽壳钩会越过弹壳底缘、抱住弹壳。此时枪机框继续向前运动,并在闭锁斜面的作用下,逐渐将闭锁块推向上方,直至与机匣内侧左右的闭锁块顶铁接触而使枪机闭锁。随后枪机框走完一个较短的自由行程,进而推动击针击发底火。当弹头经过枪管导气孔时,一部分火药燃气通过导气箍进入导气管,并经前固定箍分别进入左右活塞筒内,推动活塞/枪机框向后运动。枪机框先走完一个较短的行程,同时将击针从枪机内稍微向后带出一点,随后枪机框上的开锁斜面与闭锁块上的开锁斜面作用,使闭锁块逐渐下降,脱离与闭锁块顶铁闭锁面的接触,完成开锁动作。枪机框通过闭锁块带动枪机向后运动,经过抛壳挺时,抛壳挺撞击弹壳底缘并将弹壳从下部抛出。枪机框后坐到位后,被阻铁扣住,呈待击状态。扣压扳机,重复前面的动作循环。

九七式反坦克步枪枪托组件中设计有缓冲机,当枪弹击发后,在火药燃气推动弹头前进的同时,枪管/机匣组件在枪托组件上向后滑动压缩缓冲簧,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后坐力,再加上高效能的膛口装置以及后驻板的应用,九七式反坦克步枪的后坐力极大降低,即使是身材普遍矮小的日本士兵也能控制自如。

九七式反坦克步枪在步兵部队中长途运输时,每3匹马携带两挺分解后的该枪,另一匹马携带140发弹药(装在20个弹匣内);在骑兵部队中,则用两匹马分载一挺该枪,另一匹马携带140发弹药。在战斗过程中,一挺全备状态的九七式反坦克步枪则由2~4名士兵用携行架携带,可以一前一后双人携行,也可以两前两后4人携行。标准的一个战斗分队由9人组成,其中4人负责携行枪械,另外4人背负各装有5个弹匣的弹药箱,其中1人还携带一支三八式步枪用以自卫,此外还有1名负责指挥射击并携带构筑阵地所用工具的分队长。由于该枪的设计初衷是用以防御苏军装甲力量,主要考虑在寒带使用,所以还配套研制了安装在前携行架下部的雪橇滑板以及雪上固定工具,但实际应用中并不常见。

九七式反坦克步枪的生产自1938 年正式开始,最初在小仓兵工厂第二制作所制造,由于应用面较窄等原因,其产量并不大,而且1942年以后产量进一步减少。九七式反坦克步枪的总产量很低,总共只制造了约400挺,开始主要装备在中国东北的日军部队,但实战纪录不多。这是因为在侵华战争中,作为对手的中国军队装备水平较低,坦克和装甲车辆使用很少,九七式反坦克步枪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在和苏军的较量中,特别是在诺门坎战役中,九七式反坦克步枪的表现并不好。1939年5月和8月,日、苏双方在诺门坎地区相继发生了两次大规模冲突。苏军充分发挥炮兵和航空兵的优势,特别是出动了大量装甲力量,给了以轻装步兵为主的日军以毁灭性打击。仅8月20日的总攻,苏军就投入524辆BT系列和T-26坦克,另有装甲车385 辆。而日军的各种战车防御炮只有约40 门,实战效果也极为有限。尽管BT-5/BT-7坦克的装甲厚度只有10~15mm,但在开阔的草原上,面对苏军压倒性的炮火优势,日本射手根本没有多少在九七式反坦克步枪有效射程内开火的机会,倒是步兵、工兵利用集团装药和燃烧瓶进行的近距离攻击给苏军坦克造成的损失更大一些。战争后期,九七式反坦克步枪还少量装备过太平洋守岛部队。

与同类武器性能对比及综合评价:

二战结束以前,世界上研制的可供单兵使用的20mm口径反坦克步枪并不多,有瑞典的卡尔-古斯塔夫PVG M/42、芬兰拉蒂L39、瑞士苏罗通S18-100/1000、德国仿制改进的 S18-1100以及日本的九七式。其中卡尔-古斯塔夫PVG M/42采用无后坐力炮式发射原理,单发发射,虽然全枪结构简单,质量较轻,但与九七式及其他反坦克步枪不属于同一类型。

将几种20mm口径反坦克步枪进行列表对比可以发现,九七式的诸元相对比较均衡,不论尺寸、全枪质量还是威力,均属于中等水平。但若与当时苏军装备的两种14.5mm反坦克步枪相比,九七式的体积和质量均要超出很多,同时结构更加复杂,但穿甲能力却不如苏制14.5mm碳化钨心穿甲弹(100m处可垂直穿透 40mm钢板,300m处可垂直穿透 35mm钢板)。不过九七式反坦克步枪还配用了高爆榴弹,在对普通车辆、轻装甲及无防护目标的杀伤后效方面占有一定优势。

在几种同口径反坦克步枪中,九七式和S18-1000结构最为复杂,而L39结构最简单,不过由于L39采用了多孔制退消焰器,因此全枪长最长。另外, L39枪身自带两脚架和雪橇滑板,适合在多雪地区使用,其两脚架放下就能进行射击,将两脚架折起、放下雪橇滑板后就能将枪械快速转移。而九七式反坦克步枪从行军转入射击状态所需要的步骤较多,准备时间过长,不利于快速反应,占用人员编制也较多。S18-100/1000只装有两脚架和后支撑腿,射击准备时间较短,德国改进后的S18-1100还配有瞄准镜,瞄准射击更加迅速,缺点是携行不便,其中一部分安装有专门设计的双轮枪架,解决了快速转移的问题,但体积、质量进一步增加,不适合伴随步兵战斗。

九七式反坦克步枪的优点:


一是有专门的后坐缓冲装置,外加膛口制退消焰器和后驻板的应用,其后坐力得以减小,射击比较稳定;

二是专门设计的无凸缘弹药,底缘直径较小,弹壳容积大、装药量大,弹头种类多,适合对付不同目标。

缺点:

一是全枪构造复杂,零部件形状特殊,加工量大,成本高昂,当时一挺九七式反坦克步枪造价是6400日元,而三八式步枪仅需约80日元,相差近80倍,因此难以大量装备;

二是瞄准基线较短,长时间使用后容易造成射击偏差,并且准星座、照门突出枪身左侧过多,容易因磕碰而损坏;

三是导气系统结构复杂,调整不方便,维修保养也很繁琐;四是对射手的训练要求较高,射击前构筑阵地和据枪比较麻烦,不利于快速捕捉目标。


个人认为:日本以本国一己之力,在二战的时代背景之下,仅用两年多的时间,便能研制出九七式反坦克枪步及其弹药,可见日本当时的工业实力是非常可怕的,从设计到投入生产制造只有两年多的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97式反坦克步枪,并没有出现大的设计问题和质量问题,可见其设计和加工质量都是相当高的;再加上,该枪没有出现照搬或者仿制别国的设计,可以说是深入的结合了本国实际和对战方的战斗特点,融入了很多日本的个性元素,而涉及制作的,比如缓冲机构以及枪身的浮动设计(枪管/机匣组件可整体后坐)等,都独居特色,并取得了非常不错的实际效果。但是,由于该枪结构复杂,加工量大、成本过高,体积较大等原因,再加上对苏作战取得的实用效果一般,对当时苏军的坦克有些力不从心,因此,该枪在历史上只是匆匆一现,便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