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5 中国农民为何对土地如此热爱?

知乎上有人提问:在当下中原农村,人均耕地约1亩,户均耕地约5亩。五亩田地麦季收入约5000,秋季约5000,除去投资(犁地300浇水300施肥1000撒药500收割500种子500)人工成本无法计算 利润也就约7000元,不如工厂里干两个月。为何田地仍不荒芜,而是良田千里,农民真的那么“傻”(憨厚老实)吗?甘愿当工业现代化的牺牲品!!!

中国农民为何对土地如此热爱?

众道兴乡 说:民以食为天,有了土地,可以保证不挨饿。除此之外,土地还是发展空间,且可能升值潜力很大

竹梦 说:我们也可把农业比作自然界的生产者——最根本的能量来源。没有农民种植的作物和饲养的家畜,我们吃什么?这样一样就觉得很伟大了。土地就是农民的衣食父母,农民不爱土地那还爱什么?

三秦一夫 说: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命根子!无论种地的成本多大,利润多小,任何时候,都必须种好地!

庄海生 说:所以说现在年轻点的都在往外跑,很多地区都是年纪较大的在种地,现在很多都是雇人干,中间时间也很多人也出去打工去,还有很多情况就是直接把地转租出去,一个地区就几个大农户,面积成一定规模,还是能稳定赚一些钱的。

只好约她 说:不是愿意不愿意,而是不得不。谁不愿意安享晚年,现在的农村依然没有条件让老人享受生活,还得靠儿女扶养。种地就是为了养家,这是老一辈人根深蒂固的思想,现在砸锅卖铁养儿养女,赡养父母,这都是从地里扒拉出来的,地,在他们的眼里就是命。外出打工的都是年轻人,老了的人哪里能打工,看门一两千比种地好,说不定哪天就把你辞了。出门捡废品?捡废品都是划片的,他们去那捡?而且,出门在外哪哪都要花钱,在家里种块地挣不了大钱,起码吃喝不愁,即能照顾家里老人,还能伺候回家来的孩子们,

1.不是热爱,而是不得不,你没见现在种地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人、留守家里的妇女或者是走不出家门的年轻人吗?大家现在都知道去打工挣钱,但是出不去怎么办?

2.种地自由,自己的地想怎么种就怎么种,如果不太考虑产出(有很多地区都是靠天收),我只要把种子播种进地里边就行了,然后我可以去做我想做的事,打个短工,做个生意等等。

3.见到种地的效益了,所以就一蒙脑袋扩大规模,为什么现在大面积扩大规模种植的人还有很多,那肯定是尝到种地利润了,不然你再有钱撑个三五年肯定就垮了,之所以还有这么多流转土地扩大规模的肯定是种地挣钱!

一时感慨,就这么多吧,你是怎么认为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