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从小就缺乏自信的孩子是什么样子?网友的答案很戳心

前几天听到身边有朋友讲述她自己的故事:

从小到大,只要做错事,就会被爸爸大吼大骂。不小心摔碎一个碗,只敢自己一个人悄悄地打扫干净。因为太害怕,后来做相同事情总是畏畏缩缩的,非常紧张。

现在我变成了妈妈,有了自己的女儿,我不希望她继续在这种担惊受怕的日子里长大。

从小就缺乏自信的孩子是什么样子?网友的答案很戳心

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觉得自己是个特别懦弱的人,与人相处战战兢兢,做什么事都畏首畏尾,生怕由于自己的错误惹得家人和周围的人生气。可怕的是,在她自己有了孩子之后,她差一点延续了父亲的错误教育方式。

有一次晚上睡觉的时候她发现女儿腿上有一个地方磕破了,血凝固之后把秋裤沾在了腿上。,问女儿是怎么回事时才知道,原来白天在外面,女儿不小心摔了一跤怕挨骂不敢跟她说,自己一个人默默忍着疼痛到晚上。

听到这里,朋友的心狠狠地被刺痛了,从小看家人脸色长大的她,立志以后绝不让自己的孩子重蹈自己小时候的覆辙,却不料还是在不自觉中受到了原生家庭的影响,这件小事让她深刻意识到,原来自己一直在无形中就延续了父亲的那种严厉教育,对女儿各方面都很严格,如果女儿没有听自己的话,就会很严厉地批评她。

就这样不知不觉中,“做错事就要被批评”的感觉在女儿心中深种了下来,以至于受伤了也因为害怕挨骂而一个人默默承受。

因为从小是在

打压教育中长大的人,朋友知道打压会抹杀孩子的自信和自尊,但是却不知道如何遏制自己严苛的教养方式。

可能生活中我们自己也常常是这样子,明明知道发脾气不对,却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气,明明知道不应该埋怨,却又忍不住发牢骚。

从小就缺乏自信的孩子是什么样子?网友的答案很戳心

01、父母的表情决定着孩子的心情

曼彻斯特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德·特洛尼克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静止脸实验。

实验室邀请一位妈妈和她一岁多的宝宝,最开始的时候,母亲和孩子正常地互动,孩子笑的时候,母亲笑着回应他,在孩子指向某处时,母亲的脸会配合着看那个地方,孩子显得非常开心。

从小就缺乏自信的孩子是什么样子?网友的答案很戳心

之后,母亲开始不做任何表情看着孩子,孩子瞬间就注意到了妈妈的变化,开始用各种动作吸引妈妈的注意,试图找回一开始的妈妈。

孩子挥手、用手指刚刚指过的地方、发出尖叫……妈妈都毫无表情。过了不到两分钟,孩子开始崩溃地大哭起来。

妈妈此时跟孩子说话了,孩子在妈妈的安抚下慢慢恢复了平静。

实验人员解释说,在母亲毫无回应的这段时间里,孩子的心跳加速,体内压力激素增加,如果持续下去,他大脑关键部位的细胞可能死亡。

从小就缺乏自信的孩子是什么样子?网友的答案很戳心

这么小的孩子,就已经懂得看母亲的脸色行事。很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情绪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自己的脸色其实就是孩子的全世界。

如果自己是开心的,孩子的世界就是五彩缤纷的,自己是阴郁的,孩子的世界就充满了雾霾。

心理学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反之,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

很多父母在生活中受了委屈,就在家庭中发泄,弱小的孩子就成了自己的发泄对象,还美其名曰“只有最亲的人才能看到自己最差的一面”,可是却不知道,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爱和照顾,就是他在这个世界活下去的铠甲。孩子从来不会跟父母计较,因为他们爱父母远远大于父母爱孩子。所以无论什么境地,父母都要尽可能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在孩子面前保持温和稳定的状态,孩子的内心才可能得到安定和丰盈。

从小就缺乏自信的孩子是什么样子?网友的答案很戳心

02、爱看脸色的孩子不是因为懂事,而是因为不自信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那些从小就缺乏自信的孩子是什么感受?我看了一下下面的答案,觉得很扎心:

一直觉得我不重要。

从来也不会跟人提要求。

自己能做的事绝不麻烦别人。

经常怀疑自己。

随和,偶尔吃亏也总是默默接受。

被人夸和关注永远受宠若惊,然后就会焦虑,觉得自己根本不配。

怕失败,所以不敢努力,怕努力依旧失败。

留言里说自己全中的人,不在少数。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听话,不喜欢那些顽劣的孩子。所以孩子必须从小接受着父母认为的正确行为教育:

不能因为想要去探索就把衣服弄脏,不然爸爸妈妈会不高兴。

受了委屈不能哭,因为爸爸妈妈希望我能坚强。

吃饭时不能弄得一桌子都是,否则爸爸妈妈会生气。

但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在言行方面略有越轨,对他们的身心成长有益。那些对家长言听计从的孩子,通常低估了自我价值,自信心比较弱,对环境和生活中发生的事物怀有恐惧。

他们遇到稍有风险的事情就不敢去尝试,一直保持着在人生既定的轨道上正常行驶,他们把良好的行为作为自我保护手段,因为他们所犯的错误越小,所谓的“风险”也就越少。这都是他们自信心不足的表现,因而在人格成长方面,缺乏进取独立的能力。

孩子并不会天生就能揣摩成人的想法,很多时候,孩子缺少的永远都不是责备和大道理,而是打开心扉的那一扇提醒和帮助。

如果你的孩子爱看你的脸色行事,那也许不是因为孩子长大了,你应该检讨一下自己,是否是因为你对孩子否定得太多,在情感上孤立了孩子而造成的。

要知道,让孩子明白自己可以怎么做,比让孩子因错误而受惩罚本身更重要。

从小就缺乏自信的孩子是什么样子?网友的答案很戳心

03、如何培养一个自信、阳光的孩子

(一)、充足的爱能给人以力量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自信、对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的肯定,从根本上讲是来自父母无条件的爱。

什么是无条件的爱?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父母会对孩子说:宝宝,无论你以后是健康还是病弱、聪明还是愚笨、听话还是捣蛋、漂亮还是丑陋、学习成绩好还是差,爸爸妈妈都会永远爱你,养育你直至你成为独立自主的人。

这就是无条件的爱。仅仅因为你是我的孩子,所以我爱你,和你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无关。

我们爱孩子,尽情地享受孩子的成长过程,享受孩子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用尊重、鼓励、欣赏、信任的态度对待孩子。有父母的爱在后面支撑,孩子在外面不管遇到了什么,都无所畏惧:“我爸妈爱我,肯定我。”他心里非常踏实,知道自己拥有取之不尽的力量,可以面对整个世界。

能做到无条件爱孩子的父母,他们本身也都是自信的人,对自己持肯定的态度,所以不会把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强加到孩子身上,或者把自己没有做到的事情逼着孩子去代为完成。他们知道每个孩子各有特点,会鼓励孩子做他自己,扬长避短,相信孩子最终都会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的自食其力的人。

从小就缺乏自信的孩子是什么样子?网友的答案很戳心

(二)、充分地尊重孩子、鼓励孩子

我有一个朋友移居美国,深感美国小学对孩子的教育和中国不同。他家孩子班上有个孩子智力有问题,老师出了十道题,他只能做出一道,老师马上让他在全班面前把那道题演示给大家看,然后全班小朋友集体给他鼓掌予以肯定,没有丝毫的看不起或者近期讽刺的意思。

而静观国内的很多小学生,考得好家长和老师都是笑脸相迎,没考好大家恨不得都恨铁不成钢对孩子恶言相向,丝毫没有尊严可言。

处于第一种环境里长大的孩子,从上被人尊重和鼓励,长大后也会懂得去尊重别人,拥有足够的自信心。

教育学家们在深入研究后曾得出结论: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孩子们就会有力量克服人生路上遇到的困难,用努力进取的态度去对待人生。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的当务之急不是让孩子学认多少字,背多少诗,做多少道题,而是要尊重孩子的细小的感觉,从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来。

从小就缺乏自信的孩子是什么样子?网友的答案很戳心

(三)、懂得经常赞赏孩子

纳撒尼尔•布兰特在他的《自尊心理学》一书中提到:“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将直接影响到他的核心价值观以及是否有积极的心态,自我评价还会影响他的思维方式、情绪、希望及人生目标,同时也影响到他的行为。”

既然孩子的自尊心这么重要,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建立正面、真实的自我形象?答案可能会是“赞赏他们”。

每一个人在心理上都有获得肯定与赞赏的需要,如果一个孩子感到自己是被别人赏识的,自己对别人来说是重要的、有意义的,那么他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愉悦的、自我肯定的感觉。

孩子心智发育尚不成熟,常常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父母和老师的评价来给自己定位。

如果他经常被表扬,他的心里就充满了自豪和自信,觉得自己很优秀很特别。相反,如果孩子平时听到的都是训斥、挑剔、责备甚至挖苦,一个小小的过错就被家长抓住不放没完没了地进行批评,他就会觉得自己很失败,什么都做不好,他就会否定自己的能力,产生自卑心理,进而失去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

从小就缺乏自信的孩子是什么样子?网友的答案很戳心

我们作为家长,培养孩子不是说让他从小就听话,而是要培养一个自信、阳光的健全人格的孩子。一个人真正内在的自信,是从小培养出来的,而培养的最重要的方式就是父母以身作则,自己先对自己的小孩有足够的信心:不管孩子是否得过奖,不管孩子的考试成绩如何,不管孩子学的是哪个专业、上的是哪个大学,甚至不管他上没上大学,只要孩子有良好的品德修养,知道自己现在在做什么,将来要干什么,并且踏踏实实地追寻着自己的理想,那么,他就会在未来的世界里开发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我是两个孩子的职场妈妈,喜欢读书、写作、画画,左手执笔右手带娃,坚信即便生活一地鸡毛,内心也要拥有自己向往的诗和远方,喜欢我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或者微信公众帐号:陪宝宝写日记,共同探讨育儿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