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3 「名醫講壇」腿腳不好,您需要看看血管

「名醫講壇」腿腳不好,您需要看看血管

有些老年人經常會感覺腿腳發涼、發麻,甚至疼痛。這可能是腿部的血管發生了動脈粥樣硬化,血管管腔發生狹窄、閉塞,下肢發生急性或慢性缺血引起的。這種病叫作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下肢動脈硬化與冠心病一樣是全身動脈硬化的一種表現,但人們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瞭解遠不及冠心病。據統計,70歲以上的人群中有超過14%的人患有下肢動脈硬化閉塞,而實際就醫比例遠低於該比例。及時規範治療不但有益於下肢血管,提高生活治療,而且有益於全身血管,能夠明顯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率。

「名医讲坛」腿脚不好,您需要看看血管

1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有哪些表現

1早期症狀

患者一般會感覺下肢發涼、麻木、腿部肌肉會出現痙攣,俗稱“抽筋”,常會被誤認為是老年人缺鈣,延誤了病情。有上述症狀的患者,應到正規醫院通過科學的檢查手段確診。

2運動後疼痛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最常見的症狀是間歇性跛行,表現為患者行走一段距離後,由於組織缺氧,酸性代謝產物堆積,產生痙攣性疼痛,被迫停止運動,休息一會兒後,酸性代謝產物排出,疼痛緩解,再次行走一段距離後疼痛再次出現。常見小腿疼痛,其次是臀部、大腿、背部、足部疼痛。隨著缺血的加重,患者行走距離會越來越短,從幾百米到十幾米,甚至幾米。

「名医讲坛」腿脚不好,您需要看看血管

3休息時疼痛

醫學上稱為靜息痛,是下肢嚴重缺血的表現,患者在不運動的情況下,血供不能滿足組織的需要而出現疼痛,尤其在夜間患者入睡時疼痛更重,肢體低垂或輕微活動後疼痛減輕。這個時期患者必須積極治療,否則進一步發展會進入壞死期。

4組織缺血壞死

在這一時期,壞死症狀較輕時肢體會出現組織營養障礙,皮膚粗糙、脫屑或皸裂;汗毛稀少或脫落;趾(指)甲生長緩慢、增厚、少光澤,腳部有輕微的破裂也不容易癒合。病情加重時,會出現下肢發黑、感染、壞死甚至截肢,危及生命。

2

哪些人容易患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

下肢動脈硬化是一個病理過程,它與人類的衰老過程密切相關。隨著年齡的增長,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的發病率逐步遞增,男性患者的發病率略高於女性患者。還有很多因素是加劇動脈硬化過程的幫兇,典型的包括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吸菸等。

3

有緩解下肢血管發生狹窄的方法嗎

答案當然是有的。下面這些方法可以幫助您延緩下肢血管狹窄的發生。

1控制“三高”

患有高血壓的人群,需要遵醫囑按時服藥,有的患者服藥一段時間之後覺得血壓不高了,好了就不吃藥了,這是很危險的!因為目前來說高血壓是沒有根除的辦法的,只能用降壓藥進行控制。每個高血壓患者都需要配備血壓計,定時監測自己的血壓。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晚期肢體合併發生潰瘍、壞疽,而糖尿病的血管病變是常見的糖尿病併發症之一,兩者相互加重。所以需要控制血糖,合理飲食來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

體重指數(BMI)與血脂水平呈明顯正相關,一般來說,中心型肥胖者更容易發生高脂血症。肥胖者的體重減輕後,血脂紊亂一般可恢復正常。保持清淡飲食,調整飲食結構。

2步行鍛鍊

規律的有氧運動可改善最大平板步行距離、生活質量和生活能力。特別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老年患者,運動治療可增加無痛步行距離和最大步行距離,同時降低血漿膽固醇濃度,降低收縮壓。運動治療必須在醫師指導下進行,每次步行30~45分鐘,每週至少3次,至少持續12周。推薦的運動方式有行走、伸踝或屈膝運動。發生足部潰瘍或壞疽就不能步行鍛鍊了。

3服用藥物

包括擴血管藥物,口服他汀類降脂藥物如阿託伐他汀鈣片,以及抗血小板藥物如拜阿司匹林腸溶片。部分降脂藥物需要定期化驗肝功能情況。

4足部保護

1.保護足部避免受傷,注意足部衛生及鞋襪穿著,每天用39℃~40℃溫水泡腳,洗腳後用柔軟吸水性強的毛巾徹底擦乾。冬季洗完腳後,不要使用熱水袋、電熱器或直接燒火取暖。腳易乾裂時可塗搽甘油或植物油。

2.鞋襪透氣性要好,襪子不要太大,不要穿有鬆緊帶的襪子。每天換洗,不要穿不平整的襪子,以防腳部受壓,影響血循環。

3.避免穿過緊、面開口或露出腳趾的鞋及高跟鞋,更不能赤腳外出。穿鞋前要仔細檢查鞋內有無異物,鞋不合適或長時間行走導致足底壓力過大,表現為局部繭子的形成,加重了局部壓力,可以說足繭往往是發生足潰瘍的先兆。

4.剪趾甲要小心,按時修剪並在泡腳後趾甲變軟時再修剪,剪趾甲不能太靠近皮膚以免損傷甲溝皮膚而導致感染,有腳墊的患者不要自己用剪刀削挖,需請專業人員處理。

5.學會足部檢查,如有皮膚顏色、溫度改變,感覺異常,趾甲變形等,要及時求醫,以免貽誤病情

4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有哪些檢查方法

1.彩色多普勒超聲是目前較為普及的檢查手段,在大多數醫院都可以進行檢查,可作為替代踝肱指數的篩查手段。通過檢查可見動脈硬化範圍,管腔狹窄、閉塞部位,評估血流速度等。該方法無創、方便且花費較低,診斷的準確率較高。

2.踝肱指數測定(ABI,見圖)是一種價廉、簡便、無創的檢測方法,能夠較為準確地反映出下肢動脈整體的閉塞情況,但不能夠反應閉塞或狹窄的部位,對於某些動脈嚴重鈣化的患者可能存在測量不準確的情況。ABI檢測適用於具有以下高危因素的下肢動脈疾病患者進行初步篩查:①年齡<50歲的糖尿病患者伴有其他動脈粥樣硬化危險因素;②年齡50~69歲並有吸菸或糖尿病史;③年齡>70歲;④與活動相關的肢體症狀或缺血性靜息痛;⑤下肢動脈搏動異常;⑥已確診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⑦頸動脈和腎動脈疾病。

「名医讲坛」腿脚不好,您需要看看血管

3.CT血管造影(CTA)是診斷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有力武器,它可清楚顯示動脈病變的部位、範圍、程度,明確診斷,併為治療方案的確定提供幫助,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首選檢查方法。不足之處是由於需使用含碘造影劑,對腎功能可能造成影響,腎功能不全者慎用。因此,該檢查方法不能作為初篩手段,只有在高度懷疑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無法確診,或進行過手術或介入治療需要定期複查時,才選擇該方法進行檢查。

4.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為診斷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金標準,能確切顯示病變部位、範圍、程度、側支循環情況,延遲現象可評價遠端流出道情況。DSA對於病變的評估及手術方式的選擇均具有重要意義,但該方法屬於有創治療,具有一定風險。隨著CT血管造影的開展,該方法多用於血管腔內治療,同期解決動脈病變,較少單獨用於疾病診斷。

5

對於沒有明顯症狀或輕度跛行的患者(早期單次步行距離>500米),可以通過堅持步行鍛鍊和口服藥物的方式建立側支循環,改善腿部症狀。治療的藥物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藥物、降脂藥物、擴血管藥物三類。常用的抗血小板藥物包括阿司匹林腸溶片、硫酸氫氯吡格雷片。常用的降脂藥物首選他汀類藥物,他汀類藥物檢具降低血脂穩定斑塊的作用。當患者存在較明顯的跛行症狀時,醫生會根據病情給予擴血管藥物治療,常用的擴血管藥物包括西洛他唑、前列腺素、鹽酸沙格雷酯等,他們具有降低血小板黏附性的作用,同時對缺血缺氧部位的血管具有擴張作用。

當通過藥物以及步行治療後症狀無明顯改善,或者出現中重度跛(單次無痛步行距離<500米),甚至出現靜息痛、組織缺損壞死時,應及時通過手術干預治療。治療的方法包括血管腔內治療和開放手術治療。血管腔內治療即人們常說的介入治療,是通過微小穿刺點,將介入器材置入血管內,將狹窄或閉塞的血管重新開通的技術,手術創傷小,恢復快,已經成為主要的治療手段。近年來血管腔內技術方面正在飛速發展,治療的手段多樣,從球囊、支架到斑塊去除系統、藥物球囊、藥物支架,治療效果逐步提高,尤其對於病變範圍侷限的患者治療效果與開放手術沒有明顯差異。但對於病變範圍廣泛的患者,手術效果略優於腔內治療。

「名医讲坛」腿脚不好,您需要看看血管

開放手術已經有了近70年的歷史,手術通過人工血管或自體大隱靜脈連接在閉塞血管的近端和遠端,人為建立側枝通路到達缺血部位。該種治療方法具有一定創傷,因此對於患者的基本情況有一定要求,如患者的基礎情況較差,可能無法耐受手術治療。開放手術術後恢復相對較慢,存在傷口、移植物相關的併發症情況,但長期效果略優於腔內治療,尤其是對於病變範圍瀰漫的患者有著明顯的優勢。

無論手術治療或腔內治療都會遇到病情反覆,尤其是病變範圍廣泛、依從性較差的患者。血管的長期通暢依賴於自體血管的治療和危險因素的控制,手術後需要定期進行復查以及規律用藥,當病情加重時需及時進行再次干預治療。

「名医讲坛」腿脚不好,您需要看看血管

劉鵬,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專業特長:擅長在頸動脈內膜剝脫同期冠狀動脈搭橋、微創治療下肢靜脈曲張、雜交技術治療血管畸形,在DEEP球囊、人工血管聯合自體靜脈、人工血管聯合DEEP球囊治療糖尿病足以及腹主動脈瘤、主動脈夾層的支架治療、血液透析通路的建立方面均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