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點評」學習魏碑,要找到魏碑的野趣

評委現場點評,是每屆“書法報·書法海選”都深受作者歡迎的環節。這些作品不一定是寫得最好的,但一定是有典型意義的。評委根據自己的經驗直指創作問題、述說學習方法,使每位參賽作者都有所收益。這一環節,成為一堂

“針對具體作品,分析具體問題”的公開課。


【點評評委】


「點評」學習魏碑,要找到魏碑的野趣

鄢福初

中國書協理事、湖南省書協主席


【點評作品】

「點評」學習魏碑,要找到魏碑的野趣

周建華 楷書小樓條幅

(第4行“醞”應為“蘊”、“不”前落“藉”,第7行“此”後落“留得幾多時”)



【周建華作品評語】

這幅作品寫的魏碑,我為什麼選這件作品呢?這也是我們寫魏碑時很多人容易犯的通病。現在寫魏碑的人很多,但是真正理解魏碑者太少。你們知道魏碑在什麼時候我們瞭解它?是在清代。當然我們也不排斥當代楷書和魏碑之間的聯繫。我看你們包括寫魏碑的人,對那些當代寫魏碑有所成就者,好像是二次臨摹而不是對魏碑的原碑臨習,特別是受那些獲獎、入展作品書風的感染,這是我們當代書法界楷書特別是魏碑學習的一個明顯問題。我們不是去深入研習古代經典的魏碑範本,而是拿當代人的作品作為範本去臨,就出問題了,方向錯了。

當然,這件魏碑作品的運筆、結字還是比較熟練的,同時運筆的厚重感還是寫出來了,關鍵在造型。你的造型不是從經典中來,而是有很多當代人書寫的習慣。

魏碑有兩個系統:第一個是碑的系統,就是我們講的《龍門二十品》,裡面有各種各樣的風格,其中的結字、筆法比較規範。第二個系統就是墓誌,特別是北魏時期的民間墓誌。墓誌系統每個字的結構特別有味道、有童趣、有山野之氣。所以,我們寫魏碑的時候,如果要想表達性情、思想,肯定要寫墓誌。

如果你在《龍門二十品》的基礎上,使字的基本造型能力過關以後,再深入到墓誌裡面去,那麼你的結字、造型就會特別豐富。這些結字可以運用到你的草書、行書甚至魏碑楷書中,它是在不平衡中找到一種協調感。

我們在學習魏碑的時候,一定不能停留在平面視覺、簡單的筆法形象當中,而要找到魏碑的這種野趣,要在那種不規律的變化中去找到它的規律,這是我們臨魏碑一個基本的取法方式。

我建議你把現在這種方式停下來,按照典型墓誌的方法來寫,你就會發現墓誌跟《張猛龍碑》有很大區別,它的結字是另外一種味道,這是我臨了八年的魏碑後才發現的。

魏碑筆法不是在外部的造型上,而是在書寫的提按、頓挫等細節上。如果你按照這種方法寫到全身和諧,那麼魏碑的筆法、運筆的規律你就基本掌握了。你不如換一種思維方式,全心投入到經典墓誌中一到三年,再回過頭來看你今天的作品,你就會找到差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