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1 開學啦!看三代人“包書皮”的故事

同學們快要正式上課了吧!

作業寫完了吧

發新書了吧

你包書皮了嗎?

開學啦!看三代人“包書皮”的故事

對很多人來說,包書皮是學生時代的“開學第一課”。時光如彈指一揮間,不管多少年過去,仍會對學生時代給課本“穿外衣”印象深刻。

8月29日,家住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興慶坊的李向東準備好包書皮要用的“材料”,他要教今年讀小學三年級的孫女包書皮。67歲的李向東向記者娓娓道來自己、兒子和孫女“包書皮”的故事。

很珍惜用牛皮紙包的書皮

開學啦!看三代人“包書皮”的故事

“記得當時上小學,每到新學期開學領到新課本,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包書皮。那時飯都吃不飽,能有一本新書特別珍惜,生怕把書弄髒弄破,一定要包起來才安心。”李向東告訴記者,上世紀60年代初,用牛皮紙包書皮已經算很奢侈了。回憶起少年時期包書皮的情景,他仍記憶猶新。

每次開學前,學校把新學期要用的課本發到學生手中,老師讓學生愛惜書本,最好包上書皮。李向東的父親是一名工人,他在廠裡,總是留意收集稍平正些的蛇皮袋,從中抽出較為平整的牛皮紙,在玻璃板下壓好,留給子女包書皮用。

李向東說,印象中包書皮是一件開心的事。燈光下,他和父親坐在炕上,中間擺著一張圓形的小桌,他們把牛皮紙平鋪在桌上,將紙對摺後把書平鋪,按照書本大小壓出四條線,留出餘邊,將其餘的部分剪出兩條豎線,按照書本的大小把多餘的紙折起,很快就包好一本書。“那時,父親用他那黝黑的手掌幫我壓住書角,包出平整乾淨的書皮。摺好後,父親用鋼筆蘸上黑色墨水,在封皮上寫下書名、姓名和班級。

“父親的寫得字認真工整,他對待學習認真嚴謹的態度,始終激勵我奮進。”李向東回憶道。

彩色掛曆變身“書皮紙”

開學啦!看三代人“包書皮”的故事

李向東的兒子李玉明告訴記者,記憶中他和父親一起包了兩年的書皮,他就完全掌握了包書皮的要領,直到高中畢業,包書皮都是自己完成。

時間追溯到20年前,包書皮還需要手工製作,也考驗一個家庭的“綜合實力”,父母的手巧程度、寫字得漂亮程度,全體現在書皮上。

“我兒子當時用的書皮紙是舊掛曆紙,比我們用的牛皮紙上檔次多了。”李向東說,使用舊掛曆紙也有講究,不能用過於花哨的圖案,避免影響孩子的注意力;用掛曆背面的白光紙,又顯得太單調。所以,每到兒子開學前,李向東就主動到親戚家收集山水畫、風景畫的掛曆,包書皮時仔細比對,選用好看的圖案露在封面上。

李玉明告訴記者,每當開學,同學們之間都會相互比較,誰的書皮最好看。“當聽到同學們誇自己的書皮圖案漂亮時,心裡的滿足感油然而生。”在孩童時代,簡單的誇獎也會讓人覺得無比滿足。

有件事讓李向東印象深刻,有次,兒子放學回家,書包裡多了幾本算數書,同學們拜託他幫忙包書皮,他們覺得自己包的書皮不好看。”

繼承愛護書本的傳統

開學啦!看三代人“包書皮”的故事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學校對學生包書皮的格式並無統一要求,通過瀏覽西安景龍池小學、西安工業大學附小、興慶小學等校門口的文具店,發現目前學生的書皮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塑料書套;另一種是透明書皮貼紙,帶有不乾膠。

當日,李向東拿出家中珍藏的舊掛曆,準備好剪刀、膠水,用掛曆紙手把手教孫女包書皮。

“倩倩,你把掛曆的兩旁用手壓平,再把掛曆對摺,把書靠著對摺線放,壓出和書本同樣大小的四條線。”考慮到孫女手勁小,李向東一面說一面捏著孫女的手幫她完成包書皮中的壓角工作。

這些年,兒子基本上用透明書皮貼紙給孫女倩倩包書皮。“新學期伊始,我想教孫女包一次傳統的書皮。”李向東說。在旁人看來,包書皮只是小事,但若能從小事中培養倩倩愛護書本的好傳統,也是一舉兩得的事。

現在,自制書皮幾乎難覓蹤影,但傾注了自己獨特想法的“專屬書皮”,會留在人們的記憶深處。

包書皮,透著一種對於書本的敬意。曾幾何時,一張報紙,一張畫報,都可以成為書本的“皮”。隨心、自然,包書皮何嘗不也是一件樂事呢?

開學啦!看三代人“包書皮”的故事

你小時候

都是用什麼包書皮的?

在留言中告訴我們吧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