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1 开学啦!看三代人“包书皮”的故事

同学们快要正式上课了吧!

作业写完了吧

发新书了吧

你包书皮了吗?

开学啦!看三代人“包书皮”的故事

对很多人来说,包书皮是学生时代的“开学第一课”。时光如弹指一挥间,不管多少年过去,仍会对学生时代给课本“穿外衣”印象深刻。

8月29日,家住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兴庆坊的李向东准备好包书皮要用的“材料”,他要教今年读小学三年级的孙女包书皮。67岁的李向东向记者娓娓道来自己、儿子和孙女“包书皮”的故事。

很珍惜用牛皮纸包的书皮

开学啦!看三代人“包书皮”的故事

“记得当时上小学,每到新学期开学领到新课本,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包书皮。那时饭都吃不饱,能有一本新书特别珍惜,生怕把书弄脏弄破,一定要包起来才安心。”李向东告诉记者,上世纪60年代初,用牛皮纸包书皮已经算很奢侈了。回忆起少年时期包书皮的情景,他仍记忆犹新。

每次开学前,学校把新学期要用的课本发到学生手中,老师让学生爱惜书本,最好包上书皮。李向东的父亲是一名工人,他在厂里,总是留意收集稍平正些的蛇皮袋,从中抽出较为平整的牛皮纸,在玻璃板下压好,留给子女包书皮用。

李向东说,印象中包书皮是一件开心的事。灯光下,他和父亲坐在炕上,中间摆着一张圆形的小桌,他们把牛皮纸平铺在桌上,将纸对折后把书平铺,按照书本大小压出四条线,留出余边,将其余的部分剪出两条竖线,按照书本的大小把多余的纸折起,很快就包好一本书。“那时,父亲用他那黝黑的手掌帮我压住书角,包出平整干净的书皮。折好后,父亲用钢笔蘸上黑色墨水,在封皮上写下书名、姓名和班级。

“父亲的写得字认真工整,他对待学习认真严谨的态度,始终激励我奋进。”李向东回忆道。

彩色挂历变身“书皮纸”

开学啦!看三代人“包书皮”的故事

李向东的儿子李玉明告诉记者,记忆中他和父亲一起包了两年的书皮,他就完全掌握了包书皮的要领,直到高中毕业,包书皮都是自己完成。

时间追溯到20年前,包书皮还需要手工制作,也考验一个家庭的“综合实力”,父母的手巧程度、写字得漂亮程度,全体现在书皮上。

“我儿子当时用的书皮纸是旧挂历纸,比我们用的牛皮纸上档次多了。”李向东说,使用旧挂历纸也有讲究,不能用过于花哨的图案,避免影响孩子的注意力;用挂历背面的白光纸,又显得太单调。所以,每到儿子开学前,李向东就主动到亲戚家收集山水画、风景画的挂历,包书皮时仔细比对,选用好看的图案露在封面上。

李玉明告诉记者,每当开学,同学们之间都会相互比较,谁的书皮最好看。“当听到同学们夸自己的书皮图案漂亮时,心里的满足感油然而生。”在孩童时代,简单的夸奖也会让人觉得无比满足。

有件事让李向东印象深刻,有次,儿子放学回家,书包里多了几本算数书,同学们拜托他帮忙包书皮,他们觉得自己包的书皮不好看。”

继承爱护书本的传统

开学啦!看三代人“包书皮”的故事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学校对学生包书皮的格式并无统一要求,通过浏览西安景龙池小学、西安工业大学附小、兴庆小学等校门口的文具店,发现目前学生的书皮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塑料书套;另一种是透明书皮贴纸,带有不干胶。

当日,李向东拿出家中珍藏的旧挂历,准备好剪刀、胶水,用挂历纸手把手教孙女包书皮。

“倩倩,你把挂历的两旁用手压平,再把挂历对折,把书靠着对折线放,压出和书本同样大小的四条线。”考虑到孙女手劲小,李向东一面说一面捏着孙女的手帮她完成包书皮中的压角工作。

这些年,儿子基本上用透明书皮贴纸给孙女倩倩包书皮。“新学期伊始,我想教孙女包一次传统的书皮。”李向东说。在旁人看来,包书皮只是小事,但若能从小事中培养倩倩爱护书本的好传统,也是一举两得的事。

现在,自制书皮几乎难觅踪影,但倾注了自己独特想法的“专属书皮”,会留在人们的记忆深处。

包书皮,透着一种对于书本的敬意。曾几何时,一张报纸,一张画报,都可以成为书本的“皮”。随心、自然,包书皮何尝不也是一件乐事呢?

开学啦!看三代人“包书皮”的故事

你小时候

都是用什么包书皮的?

在留言中告诉我们吧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