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論語第一章 學而篇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論語》是孔子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曾影響中國數千年的歷史。即使到了今天,也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閱讀《論語》時,建議大家不帶任何的先入之見,不妨將自己假想成夫子的一名對話者。今天分享第一章。

第一章學而篇

論語第一章 學而篇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原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註釋:這一章的名字為開篇的兩個字,但是也是本章的主旨。講的是求道和做學問。孔子說:“做學問的時候經常的溫習,不也是很喜悅的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是很快樂的嗎?世人不知道我,我也不會惱怒,不也是君子嗎?”做學問也需要溫故而知新,交朋友也不要忘記了遠方的老朋友。這裡孔子說的更多的是知其心,而不是為了虛名。如果因為沒有太大的名聲,世人不知道而念念不忘,也不會成為聖人了。知一心而知萬心,知一身而知萬身,知一物而知萬物,知一世而知萬世。孔子知己之心而知萬心,而這萬未必就能知孔子之心。如果不能知己如何知彼呢?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認識自己。

原文: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與?”

註釋: 有子說:“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善待兄弟的人,一般都很少會冒犯上級。不好犯上的,而好作亂的,從來都沒有的。君子務根本。如果本立了之後就會遵循正道了。孝悌為做人的根本所在吧?”這個有子不是孔子,而是弟子有若。君子務本而不是務末。賢明的君主務於本,也就是務於道德,而不是務於如何把爭奪土地和城池。如果君主德不配位,也守不住那些土地和城池。易牙為了討好齊桓公而蒸煮了自己的親生兒子,對自己的兒子都沒有慈愛之心,如何能夠忠誠於君主呢?古代取仕而考孝廉這也是考本了,如果考技藝和知識那只是取末了。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註釋】 孔子說:“用花言巧語和諂媚來迷惑、取悅他人的人,很少能夠有仁愛之心。”前面的那句話和這句話似乎更多的是對君主說的。前面那句話勸誡君主挑選賢臣,如何挑選賢臣呢?如果能夠安守孝悌的,多半也是賢臣了。這一句話教君主要親近賢臣而遠離小人。如何識別小人呢,花言巧語和諂媚的臣下,也多半是小人了。君主對國家的影響更大的。

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註釋: 曾子得到孔子真傳的弟子,孔子臨終前把孫子子思託付給他了。曾子整理編撰論語,寫了《大學》。曾子編寫此部書而似乎一點都不客氣的把自己說過的話加在前面了。這不是的,曾子對師父孔子非常的敬重,孔子去世後守孝三年。這裡曾子對於師父所教授的話語,前面那幾句話是不是學到了呢?這裡曾子把切身的體會說出來了。曾子說:“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為人君主謀劃獻策能否做到忠誠呢?和朋友交往能否做到誠信呢?對於師父傳授的知識和道業能否時常的溫習呢?”孔子在前面的三句話也和曾子這幾個反問相互對應的。曾子對師父的傳授念念不忘,可見其謙遜之心。

論語第一章 學而篇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原文: 子曰:“導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註釋:為了方便理解,在註解中不完全字對字的進行翻譯,而是進行意譯。孔子說:“治理千乘這樣的大國,不管是君主還是大臣,不管是百姓還是商人處事應該有敬畏之心,而能夠堅守誠信。作為君主應該節約和愛惜民力,要使用民力需要有所節制。”不能不顧任何時間隨便的濫用民力。捕魚都要有休漁期,在小魚成長的時候不能肆意打撈。如果一味不顧百姓的死活,為了征戰掠奪別國的城池和土地,強行徵收兵士,對百姓徵收很重的徭役和賦稅,那麼就不是愛惜民力的作為。百姓如同天地裡的禾苗一樣,還沒有長成,還沒有豐收如何能夠收割呢?上樑不正下樑歪,君主有率先垂範的作用。如果君主節約愛惜民力,大臣也會效法,百姓也會勤勞節約。齊國的國王喜歡穿紫色的衣服,全國的人都跟著效仿;楚國的國王喜歡細腰的美女,全國的人都是如此,而女子也都是想方設法減肥。

原文: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註釋孔子說:“學生們在家要孝順父母,在外要尊敬師長,恭謹而守信,博愛世人而親近仁者,要做到見賢思齊。如果能夠做到這些而有餘力,不會覺得那麼費勁,這樣才能進一步的研習經文的。”如果連基本的都做不好,學了也是白學,學了也是害人的。如果態度不端正,做人不好,掌握的本領越多,對別人危害越大,同時也是害了自己。所以孔子說,要做到這些才能為學的。前面說到,如果沒有孝悌,就很難做到對君主和國家的忠誠,這樣的人培養出來也是對國家有危害的。

原文: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註釋:子夏說:“如果能夠做到以賢善為賢,重賢輕色,侍奉父母盡心孝順,侍奉君主能夠盡心竭力甚至為了國家犧牲自己的生命,和朋友相交能夠做到言而有信。雖然沒有研習經文,但是我說他已經下學了的。”這一句和前面的一句意思很連貫。前面說平時基本禮節做好了才能學,這一句子夏說了如果平時這些都已經做的很好很出色了,雖然沒有學習,但也相當於學過了。經文無非教的也是這些東西,教的智慧和傳道。子夏為孔子的高徒,他有一個特點,交友有一定的選擇,喜歡和賢者相處,所以一開始就說重賢而輕色,交友而講求信用。前面老師孔子剛講完親仁,這裡子夏就講親近賢者,學生牢記老師的教誨的。前面老師講有朋友從遠方來和恭謹有信,這裡子夏講交友要言而有信而講求信用。子夏的生活比較清貧,晚年在西河講學,繼承孔子未竟的事業。子夏用一輩子來溫習老師的教誨。

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註釋:孔子說:“君子如果不莊重就不會有威嚴,所做的學問也不會牢固,要立足於忠和信。要親近仁者,不要結交不同道的朋友。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有了過錯,不要怕改正。”君子要莊重,也要慎獨,對天道和師道有敬畏之心,這樣才能夠嚴持戒律。不管是做人還是做事都有一定的規矩。對君主要講忠信,對父母要講孝順。做學問如果沒有莊重和敬畏之心,就容易三天打漁兩天曬網了。如果修行和學道,也容易有退轉了。如果做了錯事呢,要勇於改正。正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裡老師講交朋友的事情了,子夏親近仁者,這也是跟老師學的。雖然三教九流都有可取之處,但是學問和修行還未能牢固的時候,還是儘量遠離不好的東西。孟母三遷也是想給自己兒子一個好的環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能夠親近君子,就會有所進步。如果平時結交的都是小人,也許就會跟著犯錯誤了。如果犯了錯誤就要及時改正了。

原文: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註釋:曾子說:“我們對事物的結果要很慎重,對事物的開始也要重視並溯本歸源。要慎始慎終。迴歸到本源,百姓的德化就會很好了,百姓就會守厚而放棄薄了。”厚德載物,德為厚,而物慾和小人行徑為薄。智慧之根為厚,而聰明智巧枝葉為薄。大地為厚而草木為薄。這裡許多人都誤解了曾子這句話的意思了,都把它翻譯成為別的內容了。世事有因果,現在只是看到了這個結果,覺得非常重視,但是我們要回去看看這個因。現在世事比較亂,春秋戰國諸侯混戰,我們回去看看上古時期的聖王如何治理國家就知道了。孔子學習古聖先賢智慧,作為孔子的弟子也理當學習。不僅要親近身邊可以見到仁者,也需要親近古往今來的仁者。曾子教世人要追溯到遠古聖王的世代,學習德化百姓的智慧。雖然遠但卻是近的,雖然是古代的看似舊的,但是卻是可以用來治理國家和德化百姓的。曾子可謂得了孔子老師的真傳了。

原文: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註釋:子禽名字叫陳亢,隨孔子來衛國留在那裡做官了。他為政專門施行德化而少用刑罰,在公堂上撫琴無為而治。他為政所以問的問題也是和從政有關的。子貢的名字叫端木賜,善於從政和經商,為儒商的鼻祖來的。他們兩個都是從政的人,探討一下從政的問題,都要以孔子為楷模了。子禽問子貢道:“孔子每到一個諸侯國,該國的國君必定會過來請教如何治國理政,孔子也對各個國家的政事相當的熟悉。這是孔子主動去求國君瞭解政事,還是國君主動找的孔子呢?”子貢回答道:“孔子有溫良恭儉讓,也就是溫和、善良、恭敬、節儉和謙讓的美德,所以不必求國君,國君主動就會請了。也許孔子和別人所求的有所不同吧,許多遊說諸侯的說客只是為了一官半職或者為了一己私利,但是孔子卻不會這樣的。”鬼谷子的學生蘇秦和張儀這些人就跟孔子出發點不同了,所得到的結果也是不同的,雖然榮光一時。諸侯國的君主都把孔子當做可信賴的朋友了。

原文: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註釋:孔子說:“父親在世的時候,要看他能否言行一致,不管是當著還是揹著父親的面都不作惡事。父親不在世的時候,也需要謹遵父親的教誨,不作惡事。父親去世之後的三年,都還能不忘記父親的諄諄教誨,安守正道,勤勤懇懇。這樣可以稱之為孝了。”如果能夠做到三年,也就應該能夠做到一輩子了。人的秉性還是相對穩定的,裝能夠裝一時,裝不了那麼長的三年時間。在父親面前為了討好父親也容易做到,但是父親不在了,失去了嚴父的管束,還能夠謹遵父親的教誨,那可謂是孝子了。這裡講的並不是愚孝,父親教錯了也還是要遵守。可憐天下父母心,一般來說父母都是為子女好的。孔子對於孝道非常的重視,前面也講了,如果對父母不孝順,對國君如何能夠做到忠誠呢?孔子教學生首先要孝順,百善孝為先。而且要做到慎獨,父親在不在身邊看著也不能做惡事。

論語第一章 學而篇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原文: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註釋:有子為孔子的弟子有若。有若長的很像孔子。孔子去世後,弟子們很是懷念自己的師父,因此就推舉有若為師,並都恭敬的以師禮對待他。可是過沒有多久,弟子們先後提出幾個問題,而有若都不能回答出來,就被趕下位來了。有子說道:“禮法的推行,以和為貴。禮法為先王之道,這也是先聖王為了管理國家和百姓而制定的。天下大治,以和為貴,上下同心和睦相處,這也是先王治世最可貴之處。一般來大事小事尊重禮法,以和為貴都是能夠行得通的。但是如果一味的以和為貴也是行不通的。如果為了和而和,不能以禮法加以節制,也是行不通的。”如果光是為了和諧社會而違背禮法那也是不行的。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不管多大多小的組織都要有禮法,都要有制度的。世人都想無拘無束,然而有沒有毫無限制的自由和民主存在呢?萬物都有限制,如果行星不受軌道限制就亂了,如果世人不受禮法節制就亂了。如果河流不受河堤的限制,河水就會氾濫,河流也就會乾涸不復存在了。萬物都受著物理定律的束縛,如果沒有萬物也就沒有了定律,如果沒有了定律也就沒有了萬物。霍金探討的有一族定律在獨立的制約著宇宙,如果離開了宇宙,定律就不復存在了。這裡有子說的,如果為了和而和,就會縱容不遵守禮法的人了,也就失去了和的根本了。

原文: 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註釋:有子說:“誠信和恭敬對於個人來說非常的重要。誠信幾乎就是義了。說了就要仗義的去做到。一諾千金這是誠信,但是也不能夠亂承諾,如果不符合事實的亂承諾,也無法去兌現和應驗。恭敬幾乎接近於禮了。這裡一個是近於禮,一個是遠離恥辱。如果恭敬過了頭了,就是諂媚了,不符合周禮了,也許就會帶來恥辱了。後面這句話可能就難以理解了,但是基於前後的語境也不難理解的。誠信和義比較親近,恭敬和周禮比較親近。誠信和恭敬離仁義禮還不算遠的,還比較親近的,可以為宗的。”世人以誠信和恭敬為宗,離仁義和周禮還不算遠的。我們事事守誠信,對每個人都懷有恭敬心,也是很好的修行的。

原文: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註釋: 前面剛講完誠信和恭敬。這裡又接著講敏於事而慎於言了。孔子說:“君子立於天地之間,並不只是追求吃飽飯,也不只是追求有安逸的住處。為學之事難行所以要敏於行。敏於行為勤勉於學。正所謂學海無涯苦作舟,書山無路勤為徑。為學之事需要慎於言,為學首要的是求道。求道需要去踐行而不是誇誇其談,所以需要慎於言。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是安守正道,如果不是按照正道那就是光追求物慾,這就走邪路了,而不是正道了。只有放棄前者的安逸,持守正道,這才能稱之為好學的。”由此可見要被孔子稱為好學可不簡單。好學求道需要勤勉和慎言。如果不能慎言,別提說求道了,也許會引來災禍了。孔子曾經問禮於老子,老子臨別贈言提醒他說,不能在人後議論別人是非,許多聰明的人幾乎被害致死,也是由於喜歡揚人之惡,議論是非的。求道做學問需要精進勤勉去做,也不要無謂的評論。

原文: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註釋:前面談到君子不僅是追求安逸和暖飽,更重要的是勤勉於求道,這才是真正的好學。這裡也接著談到貧富的問題了,意思還是很連貫的。子貢問道:“如果能夠做到貧窮而不諂媚,富貴而不會驕慢,這樣怎麼樣呢?”孔子回答道:“這樣也可以的。但是不如雖然貧窮但是卻能夠安貧樂道,富貴而好禮法。”前面講誠信和恭敬都是從仁義禮中來。誠信近於義,所以合起來稱之為信義。恭敬近於禮,雖然富貴但是對什麼都恭敬。對父母恭敬為孝順,對小孩恭敬為慈愛,對別人恭敬為謙和。這樣就能夠和諧相處了。子貢又問道:“《詩》上說,君子的修養,如同玉器的加工過程一樣,切了再磋,琢了再磨,對吧?”君子的修行過程,也會經歷貧窮和富貴歷練。在貧困的時候能夠安貧樂道,安守正道,不會為了五斗米折腰,更不會諂媚的向富人搖尾乞憐。在富貴的時候也不會忘記了道,不會忘記了曾經的貧窮,不會忘記了貧困的百姓。君子的養成會經歷各種考驗,起起落落,但是不改的是堅守正道。求道的過程如同玉器加工的過程,也如同生鏽的銅鏡打磨一般。不斷地琢磨,把銅鏡上面的鏽跡去掉,就可以照天照地了。君子和小人的心本無什麼不同,只是業障的深淺程度不同,鏽跡的厚薄不同而已,只要不斷的修行,改惡從善,就能夠求得大道。孔子回答道:“端木賜呀,這麼看來可以和你探討《詩》的要義了。只要告訴你以往的事情,你就能夠知道以後的事情了。”告訴以往的事情而知以後的事,這並不是舉一反三這麼簡單了。知一心就可以知天下之心,知一物就可以知天下之物了,知一世就可以知萬世了。知道就可以貫通其它了。之所以許多君子安貧樂道,在於道中具足智慧。有句話這麼說窮釋子,口稱貧。每個人身上都有無價的寶珠,只是不知道罷了。這個東西是世間最珍貴的,只是世人騎驢找驢罷了。

原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註釋:本章前面開篇人不知而不慍。世人不知道我是個君子,也不要有什麼憂慮,也不要怨天尤人。不求聞達於諸侯。前面的語句中孔子在諸侯國君中還是蠻有知名度的了,由於孔子能夠做到溫良恭儉讓,為謙謙君子。但是孔子教導自己的弟子們不要著急,別人不知道自己不要緊,要敏於行而慎於言。勤勉於求道而不要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而胡亂說話發表言論。孔子說:“不怕別人不瞭解自己,就怕自己不瞭解別人。”不怕別人不瞭解自己,最怕就是自己也不瞭解自己了。古希臘的神廟上有句名言:認識你自己。為什麼古希臘的聖哲們把最重要的這句話寫在神廟上呢?說明這句話還是很有分量的。孫子兵法中也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如果連自己都不知道,如何能夠戰勝敵人呢?然而我們真的認識了自己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