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阎肃老师,我心中的那束红梅

作者 | 尹音阎肃老师,我心中的那束红梅

阎肃老师,我心中的那束红梅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向阳开……”这是阎肃老师为歌剧《江姐》创作的主题歌《红梅赞》,是在国内传唱了50年,至今仍经久不衰的经典歌曲。儿时,我在军队大院就是哼着这首歌长大的,之后,我参军入伍,从第四军医大学毕业分配到空军总医院口腔科。当时,因为喜欢唱歌跳舞,每天总要哼哼上几句,尤其喜欢唱这首《红梅赞》。

记得有一天,我的朋友陪一位长者到医院找我看牙。那位朋友见我没什么特别反应,就补充了一句:“这位就是《红梅赞》的作者阎肃老师。”当我得知他就是阎老时,激动得有点手忙脚乱,语无伦次。阎老看出我的心思,就风趣地说:“小尹别紧张,我是你的病人,今天我的牙就全交给你了。”说完,自己先哈哈大笑起来,顿时,那种紧张的气氛被赶跑了。这就是我与阎肃老师的第一次见面,我的第一感觉:阎老是位和蔼可亲的长者。

我印象里的阎老看病特别守时,也很守医院规矩。每次看牙,约好几点,他总提前赶到。有时看他满头大汗赶到医院,我不忍心地说:“阎老师,您工作忙,如果时间太紧,晚一会儿来也没关系。”阎老却认真地回答:“老兵就应该是遵守时间的模范!”

阎老来到口腔科,如果看到椅子上有其他病人,他就一定会在外面静静等候,从不催医生。他对病人也很有礼貌,总是微笑待人。时间长了,阎老和科里的医生护士都熟了。每当他来口腔科,如果见不到我在走廊迎他,他总会用那富有磁性的男中音喊:“小尹你在哪儿,我来了。”然后就是一阵爽朗的笑声。他的到来,总伴随着开朗与风趣,感染着周围的人。阎肃老师虽然走有两年了,可至今,我的耳边还时而回响那爽朗的笑声。

阎肃老师,我心中的那束红梅

20多年来,我从一位年轻医生慢慢成长为主任医师,有幸一直为阎老的牙齿“服务”。尽管阎老名气越来越大,威望越来越高,但他平易近人的风格却始终如一。他不光对我和科室同事很亲切,就是对素昧平生的患者,也常主动打招呼,认识的不认识的都一视同仁。和阎老在一起,我脑海里时常会冒出这几句歌词:“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阎老的大家风范不就像红梅一样绽放光彩,香飘云天外吗?

阎老那种不以貌取人,尊重他人的行为准则也对我起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让我懂得了如何对待患者,如何尊重他人,如何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阎老尊重医生还体现在听从医生治疗意见上。他知道自己牙周病比较严重,牙齿松动得非常厉害,也说过拔了算啦。可一旦动真格的,他总会说:“牙齿也不易啊,跟了我几十年真有些舍不得”。这个时候,我都尽可能让他的牙齿多保留一段时间,考虑到阎老经常出镜,也尽量给观众一个更亲切生动的阎老。我的用心被阎老看出来了,他就风趣地说:“小尹,我又怕你,又喜欢你,怕你的是,只要治疗开始,我的牙齿就要受苦;喜欢你的是,只要治疗后,我的牙齿就不疼了,还能为我继续服务,哈哈哈……”

这些年,阎老社会活动越来越多,经常看他出席各种晚会和赛场。一位耄耋老人,工作强度如此之大,作为医生自然为他担心。见面时,我没少劝阎老减少工作强度,不要搞得太累。他总说:“没关系,大家看得起我,我身体没问题,不能拒绝啊。”“他们也很不容易,我怎么忍心让他们失望呢。”“我参加这些活动,一不图钱,二不图利,就是想多帮助年轻人,多给他们一些指点,提高他们的水平。”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我还是80后呢,哈哈哈。”

阎肃老师,我心中的那束红梅

阎老知道我业余时间喜欢唱歌跳舞,就鼓励和帮助我提高文艺素养。平时遇到问题,他总是不厌其烦地给我点拨,将大艺术家的才情传递给我这位业余文艺爱好者。一些问题经他通俗易懂的指教,我总能豁然开朗。阎老还多次把我介绍给中央音乐学院的老师,以丰富我的唱腔和技法。与阎老交往,使我这个医者,在拥有丰富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在口腔疾病治疗方面获得很多有益启示。

在长期的交往中,阎老就像一位敦厚的兄长,让我产生了一种信赖。他非常关心我的成长,无论我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什么烦恼,他总是耐心倾听并给予疏导。记得有一年,我在职称评定上遇到挫折,情绪有些低落,阎老知道后说:“小尹,有高级职称这块牌子是好,但别太在意这些东西。医生最关键的是让医德、医技受惠于你的病人,这才是根本。你是个小医生,可我们为什么都愿找你?不是冲你的牌子,是冲你的医术和服务来的。”阎老一席话使我茅塞顿开,从此不再为此烦恼。我也感悟到:在医疗岗位上如果多一个高级职称固然好,但高级职称与医德医术并非一定成正比。假如拥有高级职称,却没有获得患者信任,那么,医生的价值也将大打折扣。

阎肃老师,我心中的那束红梅

两年前,阎肃老师离开了我们,但我总感觉阎老没走远。近来,我经常陷入对阎老“一片丹心向阳开”这段歌词的回忆中,我在想:阎老在创作《红梅赞》时,若没有如此博大的胸襟和情怀是写不出那么好歌词的。也正是他具有红梅那种精神和品格,才能迸发出如同《红梅赞》那样的生命力、爆发力。也正是他高尚情操与可贵品质的汇集,才会为后人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红梅赞》!

阎肃老师以他的无私、热情、才华、睿智、幽默和忘我,在世人面前展现出了他的非凡成就和人格魅力,也成为我人生的楷模。“春蚕到死丝不断,留作他人御风寒,蜂儿酿就百花蜜,只愿香甜满人间”。阎老在歌剧《江姐》中,所创作的江姐内心独白,不正是阎老的人生写照吗!

阎肃老师既是我医道的点拨者,也是我人生旅途中的长者和挚友;既是我的普通病友,也是我的心灵导师;既是中国专业舞台不可或缺的代表人物,也是民间舞台引人前行的带路者!如今,阎肃老师虽驾鹤仙去,但他的品格像阳光一样永驻我心,他的教诲像灯塔一样照亮我人生之路。阎肃老师,您的快乐人生,永远不会落幕。您就是我心中的那束红梅!

阎肃老师,我心中的那束红梅

阎肃老师,我心中的那束红梅

尹音

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口腔系,现为空军总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空军高层次科技人才、中央电视台世界卫生健康栏目特约主持人,在CCTV-7讲授各种疾病与防治知识等系列讲座20余期,承担全军“九五”“十一五”医药卫生科研基金课题,曾获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阎肃老师,我心中的那束红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