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3 虽然江淮多中度白酒,但是品鉴我还是建议多选高度

说到江淮大众浓香酒,更多是四十多度的酒,在许多酒友心中这是低度酒。不过从严格的意义上讲,这并不属于低度酒。早期白酒度数区分只有高度和低度之分,而区分它们的临界点为41°,在江淮,有许多浓香酒是42°的酒,从这个概念来分,其实它们都是高度酒。虽然四十多度,五十多度的酒都是高度酒,但从我们的品鉴感受来说,四十多度酒的香气饱满感,酒体连绵度都不及五十多度的酒,也正是因为这个差异,后来在白酒度数上又出现了一个中度酒概念,这使得白酒度数又有了重新的划分,即高度白酒是51-67度的白酒,中度白酒是38-50度的白酒,低度白酒是28-37度的白酒。也正是因为如此,在酒友心中的江淮低度浓香,严格意义来说是中度白酒。

说到中度白酒,在苏皖鄂地区几乎每一家酒厂都有生产,对于这些酒,主要集中在中低端产品中,虽然很多酒厂的高端产品也有低度酒,但在这个档次上,更多的酒厂还是青睐高度酒。在我接触过的高端中度白酒中,无论浓香、酱香,品质都不如同档次的高度酒,毕竟因为降度,酒的一些风味物质沉淀及水解,因此酒的香气不够饱满,酒体有水感,尾段会略微带点酸味。

不过在中低端浓香酒中,中度酒有时品质比高度酒要好,个人感觉这跟酒档次不高,高度酒原酒比例不高有关。这种档次的浓香酒,尤其是低端的浓香酒有时会加有食用酒精降低成本,如果是做中度酒,其加食用酒精的比例有时会少一些,毕竟少了的那一部分比例用水加进去降了度。而高度酒由于降度不多,因此加的食用酒精更多,这样调出来的酒,香气虽与中度酒一致,但酒体的柔和感却不及中度酒,从某一方面,在这个档次的高度酒有时品质甚至不如中度酒。

说到江淮浓香多中度,有人认为,这跟这一地区酿出的酒可以调中度酒有关,个人觉得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这一地区的人喜饮偏柔的酒,酒厂结合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进行了相应的勾调调整。其实从品鉴角度,不论是四川浓香酒还是江淮浓香酒,个人还是青睐高度浓香酒。

虽然江淮多中度白酒,但是品鉴我还是建议多选高度


洋河是这一片区浓香酒的老大,其大量生产中度浓香酒,对于洋河的中度浓香酒,个人觉得中低端品质还可以,高端建议喝高度。现在的洋河酒,香气粮曲香舒适,酒体醇绵、持续,酸度较高,降度之后,酒体饱满感表现不好,尾段略有水感及偏酸之感。

相比之下,洋河的老对手今世缘在中度酒设计中确实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国缘系列是今世缘的高端酒,其相比今世缘系列酒酒体中带了一点酱味,国缘四开是这种酒的典型代表。其香气浓中带酱,浓香特点与洋河不同:突出窖香,口感纯净偏甜,也正是以为如此,其降度之后酸味不明显,只是酒体显得有些寡薄。对于此酒表现出的酱香,个人觉得可能是后期勾调带入,通过酱酒的醇厚增加酒体的体感,并赋予陈味,给酒体带来典雅、老练之感。通过这种设计,使得国缘四开表现出低而不淡,水感不明显的特点。

其实在江淮之外,也有许多酒厂做中度浓香酒,兴义的贵州醇便是一大代表,贵州醇是贵州很早一批研究中低度酒的酒企。我喝过其14年产的38°贵州醇金贵,此酒闻香窖香、糟香突出,并带有一点花果香,香气饱满感不错。酒体比较柔,前段窖香突出,中段有水感,后段醇甜果香舒适。整体个人觉得此酒是通过勾调手段用富含多元醇的调味酒增加酒体的醇香感,并降低水感提升酒体格局,使得其酒能更完整的展现出高度浓香酒的特点。

在四川浓香酒中,丰谷的中度酒做的也不错,不过相比江淮浓香、贵州醇的中度酒,丰谷的中度酒属于偏高度数的中度酒。48°丰谷酒王10是中度产品的一大代表,其闻香丰谷特点典型,窖香、粮香、曲香、糟香、醇香协调舒适,酒体柔和、绵甜、持续,有一丝凌厉之感。整体此酒个人觉得其浓香酒的整体格局保持较好,因此度数降的不是很低。对于这款酒的设计思路,我觉得可能是先保障酒体风味展现,再尽可能降度将酒体变柔,相比之下,贵州醇和江淮低度浓香更多是先将酒变柔,再尽可能的在此基础上丰富酒的风味呈现。

虽然江淮多中度白酒,但是品鉴我还是建议多选高度


说到中度浓香酒,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有酒企研究,也正是因为如此,在老酒领域,也有不少中度浓香酒。对于这类酒,其实在价格上远远比不上同时期的高度酒,从某一方面,这也折射了中低度老酒的品质。我喝的93年38°湄窖就是一款这样的酒,此酒虽然有窖香、糟香、陈香,但协调感很差,酒体有酸味、水味,整体此酒风格面目全非,因为度数不高并长时间陈放导致很多酯香类物质水解,使得酒体偏酸,协调性变差。

除此之外,最近我喝的95年44°高炉大曲品质相对好些,此酒的香气整体感还在,香气豌豆曲香、豆鲜香、油陈气息较为明显,整体的协调感略微欠点火候,酒体前中段表现不错,但尾味短,且微酸。整体此酒不是一款高端的酒,但却是一款能喝的酒。对于这类酒,老酒圈也有一种饮用方法,就是用其调新的优质高度酒。其实这也是一种比较折中的方法,用新酒的高度弥补老酒的低度,降低老酒的酸度,提升其香气展现,用老酒的幽香丰富新酒的香气。不过对于欣赏老酒,我觉得有条件的话还是选择品相好、度数高、档次好的老酒。

虽然江淮多中度白酒,但是品鉴我还是建议多选高度


总的来说,对于中度浓香酒,全国各地都有酒企在产,但更多存在于江淮及北方,这跟当地消费者饮酒习惯有关。从品酒角度,在浓香酒领域我个人还是建议选用高端的高度酒,毕竟这类酒酸酯类风味物质保存更多,酒的香气更加强劲,体感更加细腻、饱满,我们品鉴之后可以感受到更完整、细腻的特点。最后,对于我对中度浓香酒的理解及品鉴感受,作为酒友及行业的您怎么看?欢迎大家在留言区留言,我们一同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