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黨和國家對當前外貿、外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面臨的困難和問題高度關注,商務部連續發文指導地方在切實抓好疫情防控前提下穩存量,保增量,千方百計做好為企業服務和招商引資工作。而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為穩外貿、穩外資的有效平臺和現成抓手,其復工復產的體量和質量將為2020年中國經濟的加速跑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商務部近期公佈了219家國家級經開區2019年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結果。在全國前十名中,江蘇佔了四席。據江蘇省商務廳數據顯示,截至2月28日12時,全省經開區復工企業近6.7萬家,復工人員近331萬人。其中規上工業企業復工1.3萬餘家,復工率91.2%。全省26家國家級經開區規上工業企業復工6074家,復工率97.1%。蘇州工業園區、南京、徐州、宿遷等經開區規上工業企業復工率100%。
江蘇省商務廳辦公室副主任金玉梅告訴國際商報記者,在確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政府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和企業組織管理的共同發力全力推動復工復產,保證經濟平穩有序運行。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蘇州工業園區集聚了近三分之一的世界500強企業,就業人口近80萬。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復工復產不僅關乎企業發展、家庭生計,更關乎全球不少產業鏈的有序運轉。為緩解企業貸款過程中“先還後貸”造成的資金週轉壓力,蘇州工業園區發起設立了5億元轉貸基金;為穩住發展“基本盤”,園區針對疫情防控期間企業面臨的人員不足、資金短缺、防控物資匱乏、原材料短缺等痛點,最大程度地挖掘政策資源,對症下藥,精準施策,用巧勁、用足勁,自復工首日,僅10天就實現了園區內808家規上工業企業100%復工、產值百強工業企業100%復工、世界500強企業100%復工。
蘇州工業園區獨墅湖科教創新區黨工委副書記蔣衛明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科創新區內的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有不少企業在為新冠肺炎疫苗的研製而全力衝刺,為保障園區企業的安全復工復產,他們集中強化對區內近30個平臺的排摸、防疫審核和物資協調,從復工包車到上下游配套,以“無所不包”的服務態度,鼓勵重點企業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優先復工。
43個項目,465億元,這是屬於吳江開發區的春天;12個小時核發總投資達22億元項目的施工許可電子證照,這是屬於吳江開發區的速度。據悉,目前吳江開發區的350家規上工業企業全部復工,賽伍股份、峻凌電子等大企業恢復90%以上產能。吳江開發區經濟發展局局長鄭屹告訴國際商報記者,隨著復工復產質量的不斷提升,2月底區內大部分企業產能已恢復至去年同期的60%。
為減輕企業負擔,常熟經開區為復工的25家重點企業提供2.92億元資金支持;徐州經開區提前兌現相關企業的各項獎補資金2.5億元,還推出“鹽城十九條”“六補一免”全力支持企業開工……江蘇省經開區高質量復工復產展現的是各商務部門全心全意服務企業的態度。面對突然而至的“黑天鵝”,商務部門積極轉變服務模式、配套政策,不斷調研,甚至直接在企業設立“駐廠員”,將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兩促進,幫助企業儘快恢復生產從而實現今年一季度經濟計劃。
同為長三角區域重要成員的浙江省,在推動經開區全面復工復產的過程中,充分發揮產業鏈“鏈長制”的機制優勢,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和組織推動各類生產企業復工復產,保持了全省產業鏈的總體穩定。浙江省商務廳2月28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外貿訂單履約率在六成左右,外資企業復工率已達85.4%,其中,湖州、舟山、台州的外資企業已全面復工,寧波、衢州、麗水的外資企業基本復工。目前,全省5726家年出口額1000萬美元以上企業已實現全部復工,產能恢復率超過68%。
“對於很多省市而言,推動外資、外貿企業高質量復工復產的主戰場仍在開發區,各地市的商務部門應以‘保姆式’的服務深入調研,積極指導企業用好用足財政、金融、稅收、社保、就業以及政府採購等幫扶解困政策,最大限度增強投資企業的信心,從而推動整個經開區高質量發展。”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產業經濟教授徐佳賓對國際商報記者如是說。
閱讀更多 中國商務新聞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