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實名吹爆!若沒有強大的油氣產業鏈,中國抗疫可能舉步維艱

實名吹爆!若沒有強大的油氣產業鏈,中國抗疫可能舉步維艱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中,人人自危,口罩、酒精等醫用物資成為稀缺物資。

為了支援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不少企業提前復工甚至臨時轉型,保障前方一線的戰疫物資。

比如秋名山神車五菱。

2月6號,五菱宣佈聯合供應商生產口罩,僅用7天的時間,完成了從零到100萬口罩的交付。更神奇的是,五菱又用了76小時,自己造成了口罩機成為全國第一家既生產口罩,也生產口罩機的汽車企業!

實名吹爆!若沒有強大的油氣產業鏈,中國抗疫可能舉步維艱

另一家國產神車主機廠比亞迪也將在2月17日左右開始量產口罩和消毒液,預計2月底口罩產能可達每天500萬隻,消毒液產能每天5萬瓶。

五菱、比亞迪等國內廠家的跨界支援前線抗疫的舉動,一時刷爆朋友圈。

不過作為油氣能源行業的一位迷途小沙彌,今天必須要吹爆中國強大的油氣產業鏈。

講真,這個低調務實、默默做事的行業,真乃這場抗疫戰爭的定海神針和壓艙石!

1、石油產業:石油化工全力保障

這次抗疫戰爭中眾多物資原材料其實均來自於石油化工產業

先就說說最緊缺的口罩。

原本對口罩一無所知平時也很少用到的普通民眾,這次因為疫情不僅對口罩的佩戴方式和更換時間等做了充分了解,更是因為市面口罩種類繁多,對口罩生產標準甚至生產工藝都學習了一遍。

製作口罩,原材料纖維全部都是聚丙烯,醫用口罩一般簡稱SMS結構。其中紡粘層是單層,熔噴層根據過濾要求,分為單層或者多層。“熔噴布”俗稱口罩的“心臟”,是口罩中間的過濾層,具有很好的過濾性、阻隔性、保溫性和吸附性,是生產口罩的重要原料。

實名吹爆!若沒有強大的油氣產業鏈,中國抗疫可能舉步維艱

這個原材料聚丙烯以及熔噴無紡布均是由石油化工製造生產。

口罩缺口有多大?

截止到2019年底,中國國內的口罩產能是每天2000萬隻,這已經佔全球產能的50%。

而隨著各地逐步復工復產,口罩的需求進一步激增。中國二三產業就業人口總計5.3億人,如果全面復工,每天至少需要5.3億隻口罩;若只按第二產業、醫療以及交通工作人員復工,每天也需要2.38億隻口罩。

每天生產千萬只,每天消耗上億隻,這個是成量級的缺口,這也是大家為什麼買不到口罩的根本原因。

根據統計信息,自2020年1月1日至2月7日,全國超過3000家企業經營範圍新增了“口罩、防護服、消毒液、測溫儀、醫療器械”等業務,也就是說除了五菱、比亞迪等之外至少還有上千家企業跨界生產口罩。

以中國製造業的牛逼程度,口罩生產線好弄,比如五菱76個小時就整出了自己的口罩機。

其實,到目前,最緊缺的不是生產口罩的設備而是熔噴無紡布這種原材料。

由於春節停工停產加之需求激增,市面上熔噴無紡布已由原先的2萬元/噸暴漲至38萬元/噸,陷入極度緊缺。

人民需要什麼,我們造什麼。此情此景,石油化工行業開始默默拉緊弦奮力增產。

2月24日,中國最大醫衛原材料供應商中石化宣佈將投資約2億元,在北京燕山石化和江蘇儀徵化纖兩家企業抓緊建設熔噴無紡布(即熔噴布)、紡粘布生產線,每天可生產12噸N95熔噴布或18噸醫用平面口罩熔噴布,這些原料可以生產360萬片N95口罩,或者1800萬片醫用平面口罩。

不僅僅只是無紡布原材料,連口罩出廠前的消毒工藝也得依靠石油化工。

由於熔噴無紡布無法像一般醫用紗布一樣採用高溫消毒,目前必須得用環氧乙烷氣體進行徹底消毒,而這個環氧乙烷靠乙烯來生產,乙烯,你懂的,石油化工最重要的產品。

當然,石油

產業不僅僅只是提供原材料,生產口罩自然也不在話下。

“我有熔噴布,誰有口罩機?”中石化2月6日宣佈,受國務院國資委委託,中石化要發揮生產原材料的優勢,建立口罩生產線。不到3小時,中國石化就確定了11臺口罩機的購置事宜。到3月份,中國石化至少每天能產口罩100萬隻

實名吹爆!若沒有強大的油氣產業鏈,中國抗疫可能舉步維艱

而同門兄弟,中石油也不甘落後。

2月29日,中國石油下屬4家企業新建的6條醫用口罩生產線全部建成,開始滿負荷加工生產,形成每天60萬隻的生產能力。進入3月,隨著引進的21條口罩生產線陸續開工,全部投產後,中國石油日產口罩可達150萬隻。

實名吹爆!若沒有強大的油氣產業鏈,中國抗疫可能舉步維艱

你以為僅僅只有口罩原材料這麼簡單?

不好意思,在抗疫一線使用的一系列醫用品原材料很多也來自石油化工,比如醫藥輸液袋生產所需的原材料就是與口罩熔噴無紡布一樣的聚丙烯。

而武漢火速建設的雷神山、火神山醫院,所有病房均為負壓隔離艙,這些負壓隔離艙跟救護車的負壓艙一樣,原材料用的是一種高端合成樹脂EVA,即是高壓聚乙烯,這種材料怎麼來的,你懂的。

實名吹爆!若沒有強大的油氣產業鏈,中國抗疫可能舉步維艱

還有全民瘋搶,每天沒事噴噴噴的醫用酒精。

酒精主要成分是乙醇,目前全球乙醇生產最大的是美國和巴西,中國的產能排全球第三。

這乙醇的生產工藝大家最為熟知的當然是生物質發酵的方式,比如各種酒廠釀酒的工藝。還有一種是化學制備,最常見的是乙烯水化法,不好意思,又是乙烯!

另外,包括各種抗疫物資物流車、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裝備等所需的汽柴油等的供應就不值一提了。

1月28日,中國石油武漢銷售分公司攜手山東能鏈控股有限公司,捐助300噸柴油送至兩個救命醫院。

除此之外,民眾的生活問題也被考慮到了。

為全力配合疫情防控需要,中國石化各地加油站及時推出了“一鍵到車”業務,即在加油的同時享受易捷的糧油蔬菜配送到車的服務,做到加油不下車、充值不圈存、開票不進店、購物不接觸。

2、天然氣產業:民生責任衝鋒一線

相比石油化工行業,努力做好原材料及油品等後勤保障供應,天然氣產業則更多的是在衝鋒一線保障民生。

首當其衝的便是這全國被隔離在家後,家家生火做飯的溫飽問題。

疫情期間,上游保持穩定氣源供應,而燃氣公司一方面要保證千萬居民的正常用氣,另一方面還得上門解決一些用戶的安檢維修充值等實際問題,交叉感染風險其實比較高。

比如疫情最前沿的武漢。

由於全城封鎖,武漢天然氣有限公司成立了110支燃氣圈存保障小分隊,派專人對接武漢11個行政區的90餘個街道及相關社區。同時除了線上業務之外,漏氣維修、表具維修等業務工作一刻不停,搶修中心、熱線中心24小時服務,以戰時速度、戰時效率解決各類用戶訴求,在特殊時期,針對居民的特殊情況,該公司採取非常規方式予以解決,力保市民不因小區封閉而斷供。

武漢天然氣小區現場圈存

實名吹爆!若沒有強大的油氣產業鏈,中國抗疫可能舉步維艱

這燃氣有了,灶點著火了,不能沒有菜下鍋。

小區封鎖都出不了門,沒關係,我免費送貨上門。

在疫情期間,中國燃氣也開始賣菜了,不同於中石化加油站模式,中燃是直接送貨上門。

實名吹爆!若沒有強大的油氣產業鏈,中國抗疫可能舉步維艱

雞蛋、米油都不在話下,更有剛出鍋的大饅頭。

除了保障基礎民生,更重要的是戰疫一線醫院的保障問題。

前幾天,雷神山突擊隊刷爆網絡,登上了學習強國。

武漢雷神山醫院項目於1月29日正式啟動,武漢華潤燃氣組織武漢江夏華潤燃氣迅速成立了由7名黨員和骨幹員工共36人組成的“雷神突擊隊”,以及後勤保障人員50人,共86人參與建設及後期運行保障。

實名吹爆!若沒有強大的油氣產業鏈,中國抗疫可能舉步維艱

奮戰六天五夜後,2月4日10時40分,隨著一簇橘色火苗燃起,武漢雷神山醫院燃氣工程完成調試並置換點火,武漢華潤燃氣有限公司下屬江夏子公司宣佈:武漢雷神山醫院燃氣管道雙向氣源正式投入使用。

不僅如此,為了讓武漢版“小湯山”醫院安心用氣,中國石化宣佈免費供應氣源,而武漢江夏華潤也決定無償捐建供氣管道和供氣設施。

中石化捐了,中石油肯定不能落後。

從2月1日開始,中國石油通過天然氣銷售湖北分公司以實物定向捐贈方式,給湖北省39家定點醫院捐供價值2000萬元天然氣,包括武漢市內使用中國石油氣源的定點醫院15家,共涉及武漢、黃岡、荊州、咸寧、荊門、十堰等16個市縣的定點醫院。

你以為保障了民生,保障了定點醫院,天然氣行業的作為就完事了?

So young,so simple!

中央號召,一手抓抗疫,一手抓經濟,兩手都要硬。

除了保障民生外,全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搶回被暫停的一個月,天然氣行業也在竭盡所能。

2月1日起,重慶市各燃氣企業開始對批發業、零售業,餐飲業、住宿業單位2020年2、3月份用氣價格打九折。

2月9日、2月10日,安徽、浙江省網率先降價10%。

2020年2月22日,國家發改委下發《關於階段性降低非居民用氣成本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通知》。

天然氣產業鏈上中下游通力配合,嚴格落實階段性降低非居氣價,先降到6月30日,以全力支持復工復產。

2月28日,山東率先發布降價方案,合同內執行政府指導價和市場調節價的非居民用氣城市門站結算價格一律下浮,非居民用氣城市門站綜合平均結算價以不超過1.957元加省內管輸價格確定。

實名吹爆!若沒有強大的油氣產業鏈,中國抗疫可能舉步維艱

很快各省市的天然氣終端價格都將大幅降低,去年鬧得沸沸揚揚的用氣成本高漲問題,得到了有效的緩解。

除了降價之外,全國多地燃氣公司執行“欠費不停供”政策,你先放心用氣,我保障供應!

石油天然氣,作為傳統的能源行業,低調務實,都只是低頭看著這愛得深沉的土地,張開雙手,勤懇的付出自己的一點貢獻

我不願大肆聲張,只想在背後默默努力,與大家攜手穿過黑暗,守望天明!

此生無悔入華夏,來世還來種花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