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年味兒(散文)

歲月匆匆,無情飛逝,如今自己已經年過半百,憶及幼時之年味兒,不免心生豔羨之情,頓感光陰催人衰老,不由自主地用蒼老之手撫摸枯皺老臉,神遊過去,不失為是一種精神享受。

年味兒(散文)

每年一次的元宵節後,總是悵然若失,與玩伴在一起時,時不時的會屈指去數,尚需多少節日,才能夠再過新年。其間會經歷二月二,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待到進入臘月後,又有臘八節,小年以及除夕和春節。只可惜,這些節日中,真正能夠使玩童快樂而又一飽口福的節日只有元宵節,中秋節以及春節。

年味兒(散文)

進入臘月,家長總會給孩子一些零花錢,讓孩子自由支配。男孩子往往會買來一些摔炮砸炮甚至是鞭炮,時不時的放上一炮,送給路人一個驚嚇,那種高興勁,簡直是無法言喻,快樂無窮。女孩子拿到零花錢之後,往往會買來一束花,別在前胸,以示愛美之心,寓意長得如花兒一般漂亮。

年味兒(散文)

小時候的自己,感覺年味兒最為濃厚,發展至頂點的時刻當屬除夕之夜。在農村,有守夜習俗,有錢的人家,往往在堂屋中間安放一個煤火爐,無錢的人家,找到一個劈不爛的大樹疙瘩,用火燃著,一家人圍在爐子(或者是樹疙瘩)周圍,談笑風生,總結過去,規劃未來,暢談理想。當時的我家,屬於無錢的人家,一家人圍著點燃的大樹疙瘩周圍,先是聽爺爺講他的解放前的故事,他老人家,在動亂的歲月,為求活命,不得不進行跑反,後來被國民黨抓了壯丁,他的這一段人生傳奇我聽了多遍,每聽一次都會有新的感悟與收穫,可謂是常聽常新,爺爺的故事講完後,開始聽爸爸叔叔講他們的一年來的工作經歷,再後來讓我談長大後的理想和志向。此時此刻的我心不在焉,身居煙霧繚繞之室,諦聽著室外此起彼伏的零零散散的炮聲,總會故意偏離話題進行詢問:"你們都聽,外面已經有了炮聲,那咱家咋不放炮哇?"此時的爺爺,總會在笑聲中解釋:"放炮得講規矩,晚上臨睡覺前,找到一個拌門棍放在大門前之後,關上大門,再放炮,那叫封門炮,過年過的是大年初一,所以得等到半夜十二點之後,才能點燃炮仗,那叫閃門炮。然後燒湯,敬神,點燃鞭炮,誰家的鞭炮點燃的正是時候,來年誰家的生活,就會過得蒸蒸日上。"我打斷爺爺滔滔不絕的講述問:"啥叫正是時候?"爺爺接著講:"天上的神仙,到了人間起五更過新年的時候,他們也都會衣著錦帽豹裘,在空中悠閒逍遙地散步,看看誰家至善至誠,他就會賜福於你,一年來,被賜福的這一家,就會人丁興旺,生活美滿,一年到頭無災無病,心想事成。爺爺的絮叨講述,小時候的我聽了多遍,每次聽講時都會懨懨欲睡。當聽到奶奶和媽媽說道,夜太長了,我先去睡會兒時,我總會偷偷摸摸地溜出去,哪裡有炮聲,我就會第一時間衝到哪裡,目的之一,就是去拾落下的啞炮。天亮後,和眾多的玩伴試比多少,比過之後,把有炮捻子的歸為一類,存在兜裡,等待獨自燃放,嚇唬路人。無有捻子的歸為一類,剝皮攢藥,攏成一長條,用火點燃,自得其樂,點燃的同時,高聲喊著:"呲著眼皮,三天不能趕集!"

年味兒(散文)

也許,兒時的快樂,增添了無限的年味兒。時至今日,年過半百,感嘆時光飛逝的同時,年味兒皆無。為什麼?或許是時過境遷,心情迥異?或者是經濟條件優越,日日如過新年,吃喝穿戴以及玩樂方式都與新年大同小異,無有新鮮感?或者是當下的文化認知的進步,抑止了過去歲月的幼稚與無聊。嗚呼,無法可想,也許兼而有之。總而言之,如今的年味與兒時相比,意識之中,新鮮感蕩然無存,留下的只是一抹記憶深處的快樂回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