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經濟下行疊加資本受限 銀行系“金租”業績分化嚴重


經濟下行疊加資本受限 銀行系“金租”業績分化嚴重


本報記者 顧月 北京報道

導讀

按照監管部門規定,2018年底起,金融租賃公司的資本充足率應達到10.5%,而系統性重要銀行的一級資本充足率則要達9.5%。

2018年租賃行業的日子並不好過。

一方面宏觀經濟下行下,多路違約高發;一方面監管部門對於金融租賃的合規性要求更加嚴格,不少金融租賃公司出現業績下滑,從業者感嘆壓力山大。

此外,從金融租賃公司的數量上,也可窺見一斑。數據顯示,2015年、2016年、2017年分別有12家、11家和16家金融租賃公司獲得銀保監會批覆成立。而相比於前幾年的創設熱潮,2018年僅有一家金融租賃公司,即“中車金融租賃有限公司”取得監管部門批准籌建。

由此看來,似乎資本對於金融租賃的興趣正在減弱。那麼,2018年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的業績到底如何?

業績普遍下滑探因

從上市銀行發佈的旗下金融租賃公司業績來看,這15家金租公司業績普遍出現下滑趨勢。其中工銀金租、民生金租、中信金租、天銀金租資產規模都出現下滑,而工銀金租、光大金租和浦銀金租淨利潤也出現了下滑。

其中,工商銀行旗下的工銀金租資產規模從2017年末的3145億元下降至2715億元,淨利潤也下滑近10%,但資產規模和淨利潤仍然位居第一。

此外,從各家金融租賃公司的增長速度來看,與此前相比,動輒百分之幾十甚至100%以上的增速也難以同日而語。在資產規模超過1000億元的6家金融租賃公司中,唯有國開行旗下、單獨在香港上市的國銀金租資產規模和淨利潤增速都達到了10%以上,其餘公司增長都僅為個位數,甚至出現負增長。

而在資產規模在400億元到1000億元四家金租公司中,除了農業銀行旗下的農銀金租增速實現扭轉,從2017年的資產規模和淨利潤雙雙下降轉變為2018年的雙雙上升外,其餘三家金融租賃公司,即光大金租、浦銀金租和中信金租,則面臨資產規模下降或淨利潤下降的情況。

與上述全國性國有銀行或股份行控股的金融租賃公司相比,一些城商行控股的、規模較小的金融租賃公司則發展較快。如哈爾濱銀行旗下的哈銀金租和青島銀行旗下的青銀金租,資產規模和淨利潤增速較快,其中青銀金租淨利潤增速為492%,是已公佈業績中的同業最高。

為何金融租賃高增速時代不再?

某資深股份行旗下金融租賃公司業務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金融租賃公司資產規模和利潤下滑,一是受到資本充足率的限制,如果不進行增資無法進行額外投放而只能回收;二是風險暴露,如果不良資產核銷後導致資產規模和淨利潤都降低;三是2018年融資成本上升利差縮小,利潤空間下降。

按照監管部門規定,2018年底起,金融租賃公司的資本充足率應達到10.5%,而系統性重要銀行的一級資本充足率則要達9.5%。但截至2018年末,中信銀行、平安銀行、民生銀行的一級資本充足率都不達標,而從其旗下的中信租賃、民生租賃業績來看,其資產規模也都出現了負增長。

“資本充足率問題是銀行在2018年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尤其是股份制銀行。而按照銀保監會要求,這些銀行的資本充足率還需與被投資的金融子公司並表計算。2018年連母行的資本充足率都不足了,還拿什麼錢支援子公司呢?”上述負責人表示。

面對以資本充足率為核心的資本約束機制,融資租賃三十人論壇(天津)研究院院長高克勤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認為,融資租賃是高資本消耗業態,需要建立可持續的資本補充機制,通過股息留存等內源性與股東增資、引入戰略投資者以及發行普通股票等外源性相結合,同時要走輕資產資本節約的發展之路,如進行資產轉讓及資產證券化等。

轉型路徑探索

多位租賃業從業者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業績下滑背後,更重要的是自2018年開始,金融租賃公司還面臨經濟下行和監管合規壓力。

在宏觀經濟方面,據Wind統計,2018年共有117只債券違約,而這其中就有30家爆雷企業(9成為上市公司)發生融資租賃逾期,超百家租賃公司牽涉其中。而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根據裁判文書網不完全統計,2018年以來金融租賃公司作為原告,就融資租賃糾紛起訴(一般為承租人違約、拖欠租金)並判決了180多起案件。如光大金融租賃因為就三峽全通公司未按合同付款,要求其償還租金1.77億元並支付滯納金。

在監管方面,在2018年5月,金融租賃和融資租賃都改為銀保監會統一監管;而在2019年初,中國銀行業協會金融租賃專業委員會正式發佈金融租賃行業首個自律公約《中國金融租賃行業自律公約》,一方面強調不得惡性競爭並發展內控文化,另一方面也要求金租公司要逐步降低售後回租的業務比例,在開展售後回租業務時,租賃物必須由承租人真實擁有並有權處分。這些都象徵著未來租賃業必須更加謹慎合規。

“在2018年的經濟下行壓力下,市場的違約等風險和競爭加大是租賃企業利潤和營業收入下行的主要原因。在這樣的情況下金融租賃公司主動放慢增速,加強管理並非是一件壞事。”天津地區某租賃企業風控總監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此外,一位年初剛從某城商行控股的金融租賃公司離職的業務經理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公司管理粗放,沒有明確的規章制度而多憑個人喜好,是自己離職的原因之一。“相對而言,金融租賃公司管理在金融業中是比較粗放的,在經濟發展好的時候可能沒有問題,但在經濟發展不好的情況下還不進行精細化管理,在業務、風險、人力資源、企業文化、後勤等方面作出規範,出現問題的概率會大大增加。”該經理表示,“我離職的那個金融租賃公司,2018年就為此踩了三個雷。”

對此,2018年金融租賃公司的年報中,也顯示出向經營性租賃和專業化領域發展的傾向,探索轉型路徑。如中信金租就重點聚焦在綠色環保領域,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末,中信金融租賃清潔能源和節能環保領域資產餘額佔比分別為51.71%、9.17%,綠色租賃資產餘額佔比合計67.21%,比上年末上升5.44%。

而“頭部”公司中業績想對較好的國銀金租,就將飛機、基礎設施租賃視為兩大核心板塊,積極開展船舶、車輛和工程機械租賃業務,審慎拓展其他租賃業務,並經濟向經營性租賃轉型,2018年融資租賃收入佔比51.7%,經營租賃收入佔比48.3%。


分享到:


相關文章: